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kysf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2-04-07 23:07:32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atzkgb (快點跳針Google!快)
標題 Re: [新聞] 勞委會:薪資是人才流失主因
時間 Sat Apr  7 22:40:17 2012


回太多了怕沒人看得懂

※ 引述《author (AUTHOR)》之銘言:
: ※ 引述《atzkgb (快點跳針Google!快)》之銘言:
: : 勞委會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
: : 但至少知道薪資是主因了
: ---
: 這是德國2008年的數據, 比日本的現在數據,
: 現在德國這非典型勞動型態人數應該會再略上升,
: 所以德國的非典型勞動型態勞工人數佔人口比例,略高於日本
: 另外現在日本真正的人民的普遍經濟狀況也還是很不錯,
: 就是比平均薪水、購買力、失業率這些,都是打啪台灣
: 只是沒在經濟高速增長狀態而已

你看日本"現在"的經濟狀況好像很不錯
但現在的隱憂有多少??
韓國不斷的大舉進攻,文化產業電子產業都是
日本龍頭Sony不斷大幅虧損,加上薪資也凍漲
存款利率也低,貧富差距擴大,國會議事效率低弱

如果看經濟狀況的話請比較區域中國際情勢的消長
會比較具體,堆砌一堆數字,卻跟一堆現象明顯矛盾
這些數字堆砌出來的結論就沒有意義

: ------
: >新加坡賭場是國營的,薪水五萬也是政府開的,政府官員薪水可以給到年薪千萬
: >全部都是政府帶頭
: >新加坡賭場是國營的,薪水五萬也是政府開的,政府官員薪水可以給到年薪千萬
: 5萬台幣:人均GDP4萬美
: 就是2萬美:4萬美。這樣的薪水在新加坡大概是算低的,有在請台灣人去當勞工。
: 這樣的薪水,也稱不上在"拉高薪資"
: 而政府官員, 到年薪台幣千萬的, 只有微乎其微的比例

你給了很多文字,但都沒抓到重點
五萬台幣在新加坡低,因為我說過了,這是很多服務業的"起薪"
在國際間就是比台灣高,可以吸引人才,降低貧富差距
台灣一個月的薪水買一台iphone,他們半個月就買到了


: ------
: >看國家請看整體政策走向
: >不可能沒有國家的介入,一個國家中所有企業就自己調高薪水的
: >韓國派遣比例高,
: >但韓國十年來基本薪資漲三倍,全部都不是企業自己調漲的,而是政府硬調的
: 實際上很明顯阿, 全球都一樣
: 除了工讀生以外, 大部份都是企業自己加薪或減薪的,像台灣十幾到30年前
: 看產業、市場供需狀況、產品和服務的競爭力等,
: 而各國除工讀生以外,最低薪資實質上通常是定好看的 因為都比平均薪資低很多

那你可以研究一下,實質薪資與最低薪資硬性調升的關聯性在哪
台灣1998年取消的時候,是否很巧的實質薪資也差不多停漲了
,或許你可以研究一下關聯性

而且最低基本薪資沒你說的這麼沒影響力,不然去年也不會吵這麼兇
韓國也不會拼命漲

: 韓國的基本薪資現在也只略高於台幣22k, 為23.5k 和其他人的一般薪資狀況差很遠
: 韓國基本工資占平均工資的比率約只有35%, 完全達不到硬調的效果

35%已經高得不得了了,這可以讓貧富差距縮小
達得到硬調的效果,只看比例不曉得調這35%就會間接影響到其他65%的工作選擇
那你可能要重新看書了
而且你還得多研究一下企業人力資源部門怎麼研擬薪資結構,再來談企業薪資決策

: 台灣的這個數字,現在或許快過50%了, 硬調效果更高。
: 新加坡無法定最低工資標準, 以及目前德國僅有13個區域設定了最低工資標準,

德國管制管超大的,德國有個政黨很挺勞工的
他們除了法令站在勞工這邊以外,有政黨會站在勞工這邊
以法律以外的力量影響企業決策
BENQ在德國的事件簿你去翻一下

還有國際併購案為何都不敢碰德國公司

: 只有臨時工設比較多, 6.9~7.8歐元之間。 這幾個國家,薪資或勞工的法規,
: 幾乎完全沒有影響一般人的薪資,平均薪資、薪資中位數等,
: 然後共通點不只對國內勞工僱用的限制較少,
: 和其他國的貿易類的限制, 也都相對比其他國少
: 總之,訂許多勞工限制的法規 通常真的達到的效果,反而是反面比較大
: 比較各國,能很顯著地呈現,
: 就是法規限制勞工僱用越多, 經濟越蕭條;
: 也包括限制外國來的員工,也包括有管制的職業越多的,
: 也包括用稅金亂補貼、發、或來賠才出現 否則靠需求不會出現的工作數越多的
: 限制越少, 經濟反而就越自動向上, 平均薪水和工作機會自動向上升

芝加哥經濟學派贊成去除一切法令限制
包括贊成廢掉退休金、最低基本工資所有勞工福利

這個經濟學派早就沒落了,因為期待市場自己管理自己早就被證明是不理性的

還有,學法律經濟分析,請至少學點基本法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31.108.16
※ 編輯: atzkgb          來自: 61.31.108.16         (04/07 22:40)
ccl007:台灣學者有芝加哥經濟學派的喔? 615嗎? 還是吳惠林?1F 04/07 22:44
sgtpepper:友阿  那個就是隻加哥畢業的阿  你可以去查查看2F 04/07 22:45
CuO3:一針見血3F 04/07 22:59
CuO3:1998年差不多也是台灣開始真正民主化的時候
CuO3:我常常在想  民主化是否是造成國家停滯的原因?

--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454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e)編輯 d)刪除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