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marriage
作者 sck921 (The Fate)
標題 [轉貼]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時間 2014年02月19日 Wed. PM 09:54:38


 
 
 
註:本篇文章為轉載文學,相關權利為原作者所有。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作者/網路文學
 
 
 
以前我對這句俗語有一種誤解,覺得說的是兩件事情,表示一種無奈的心情。
 
其實根本不是這樣。原本這句話是表達一種敬天知命的意思,即:天意如此,是人力無法挽回的。
 
說起來還有這麼一個故事,流傳至今:
 
 
 
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叫做朱耀宗的書生,一歲的時候父親因病去世。
 
母親為了他不受委屈,而獨自一人含辛茹苦的把他養大,後來送到一位叫做張中舉的老師那裏讀書。
 
在張老師的嚴格教導下,朱耀宗學業有成。他十五歲中了秀才,十八歲中了狀元。
 
 
 
在皇上召見他的時候,他那種氣質和學識,讓皇帝非常高興,當即把他招為駙馬。
 
此時他想起了家中的老母親,於是把母親為了培養他,而一直未嫁的事情跟皇帝說了。
 
皇帝一聽很是感動,當即下旨在朱耀宗的家鄉立一座「貞節牌坊」,以示嘉獎。
 
 
 
按理新科狀元應該回鄉省親,他也不例外。
 
當母親見到他的狀元兒子時,那種感動自不必說。
 
朱耀宗也把自己皇帝下詔要給母親立「貞節牌坊」的事情說了,母親卻流露出不安的神色。
 
 
 
在朱耀宗的再三詢問下,他母親道出了實情。
 
 
 
原來,他的老師張中舉老婆後來死了,他母親在與張老師相處的日子裏逐漸產生了感情,
 
他母親準備在朱耀宗回來的時候就嫁給張中舉。
 
朱耀宗聞聽「撲嗵」跪在地上,哭著說:
 
「娘呀,你真的要這樣做,那我可是犯了『欺君之罪』呀,那可要戶滅九族的呀!」
 
 
 
此時他母親也流淚了,因為一個女人獨自撐著一個家,非常的不易。
 
兒子讀書去了,她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她心裏苦和難又有誰能懂呢?
 
想來想去長歎一聲:「一切咱都憑天由命吧!」
 
 
 
說著身上穿著的羅裙脫了下來交給朱耀宗,並說:
 
「兒呀,你也為娘盡一次孝道,明日,幫我把這件羅裙洗了,
 
如果到了晚上這件羅裙乾了,那我就不嫁人;如果還是濕的那你就別管了。」
 
 
 
朱耀宗無奈也就同意了。
 
 
 
第二日,天氣晴朗,朱耀宗邊洗這件羅裙邊高興,覺得別說一件,十件羅裙也曬乾了。
 
可是哪曾想,當他把這件羅裙洗完剛剛晾曬在院子裏的時候,天上開始烏雲翻滾,
 
不一會兒還下起大雨來了,而且一直下到半夜也沒停。
 
這件羅裙別說乾,到最後比剛洗完的時候還要濕!
 
 
 
此時朱耀宗的母親對他說:「兒呀,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可見天意不可違!」
 
朱耀宗心裏雖然叫苦不迭,可是見到此種情形他也是無可奈何。
 
 
 
回到京城,朱耀宗如實的把母親和張中舉老師的婚事,
 
和他母親讓其洗裙子天卻下雨的事情說了一遍,並請皇上治罪。
 
皇帝聽後連連稱奇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這是天作之合,由她去吧。」
 
 
 
從此,人們便把「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來形容誰也逆轉不了的事情。
 
 
 
------------------------------
 
 
 
※心得與討論:
 
在古時,女權往往是被極力打壓的,所以才有了「貞節牌坊」這類性別歧視的產物。
 
而到了現代,我們在意的點大概就只有朱母與其兒子的老師產生情感的部份。
 
其實,倘若雙方沒有婚姻包袱,又是情投意合的情況下,此種感情又有何不可?
 
當我們遇到自己的父母因故喪偶或離異,經歷這種傳統道德譴責的壓力時。
 
身為子女的正確觀念應該是什麼?或者自己能夠替父母做些什麼?
 
這些都是我們能去好好思考的部份。
 
也希望大家能夠分享一些自己的經驗,或是有相關的問題都可以提出來討論。
 
 
 
 
 

--
※ 作者: sck921 時間: 2014-02-19 21:54:38
※ 看板: marriage 文章推薦值: 1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451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 ̄︶ ̄)b lu20418 說讚!
1樓 時間: 2014-02-20 08:59:34 (台灣)
+1 02-20 08:59 TW
我的觀念:這是父母的人生 由他們自己作主
我的做法:站在"同輩"的立場去觀察對方
guest
x)推文 e)編輯 d)刪除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