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TLdark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7-04-17 19:12:59
看板 C_Chat
作者 wu7744 (卡爾姆特)
標題 Re: [問題] 沙羅曼達戰鬥群是什麼樣的部隊?
時間 Tue Mar 14 02:22:10 2017


※ 引述《kobe30418 (謝小笨)》之銘言:
: 好吧,我軍盲
: 所以看到戰鬥群有點反應不過來,真的不太懂
: 以下幼女戰記雷
: 防雷
: 小說4就知道譚雅搞了一個戰鬥群,裡面好像就是把203跟步兵砲兵加在一起成為撒尿牛丸
: 不過這樣有什麼意義?
: 航空部隊的機動性跟砲兵步兵沒得比吧?
: 這樣的配置好像跟航母打擊群完全相反吧?
: 話說二戰時有這種配置的戰鬥部隊嗎?



先說二戰裡類似的東西,例如派普戰鬥群,在二戰裡這種部隊其實不少喔,
有裝甲(戰車)、步兵、自走砲或牽引砲、就只差沒有愉快的魔導師了。

一般來說"戰鬥群"是二戰時德軍提出的運用概念:
基於任務導向(也就是為了某個目的),
相當於(但不一定是)旅級的彈性編組(不拘泥於編制規則一定要怎樣怎樣),
也是德國軍人不受限於型式,以達成目的為主的靈活思維之體現。
在更古早以前,步兵師、騎兵師什麼的,幾乎都是由單一兵科組成,

一個旅就同時擁有"兵力單位"、"火力單位"跟"機動單位"是相對創新的。

(像是小說中"兵器只要部隊指揮官同意就能修改"也是思維靈活的表現)
(基於這樣的思維跟幹部養成,德軍部隊就算上級單位沒了也不能大意,
下級軍士官有能力針對現況作出判斷繼續指揮作戰,
反觀官大手錶準的國家,跟指揮部失聯就容易潰散,小說中就有指揮部被打掉,
下級部隊就不知所措的案例,動畫快演到囉)
(另外德軍的戰鬥群不一定都是旅級規模,更大或更小的都有,視任務及現況而定)

到了現代,這種部隊組成的概念其實就是聯兵旅,(聯合多個兵科的旅)
戰鬥群這個名字反而常見於海軍,
畢竟現在在陸軍裡,軍、師、群、團不是很少用就是已經沒使用了。



而說到譚雅的戰鬥群,其實還算是比較小的戰鬥群喔,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一般軍隊的編制

=====================~基礎軍學:編制篇~ (可跳過)=======================

一般的軍隊編制,
通常是採"三三制",以前在官校也有"三一制"的說法,
也就是"三個下級兵力單位組成一個上級單位",
(如:三班一排,三排一連,三連一營,三營一旅....)
或是說"三個兵力單位加一個火力單位組成一個上級單位",其實是差不多的東西,

基本上,
"兵力單位"就是步兵、裝甲兵
"火力單位"就是砲兵

三個士兵組成一個伍,
三個伍組成一個班,班級支援火力有班用機槍、單兵反裝甲武器,
三個班組成一個排,排級支援火力有排用機槍,機槍組由排長率領,
三個排組成一個連,連級支援火力有迫擊砲組、反裝甲武器組,
三個連組成一個營,營級支援火力有兵器連或是砲兵連,
(只有在步校受過兩次短期訓,後來就在砲兵服役,所以對步兵連的編制沒那麼熟)
三個營組成一個旅,旅級支援火力有砲兵營,
步兵旅、裝甲旅基本上都是照這原則編制的,
每一級下面都會有三個左右的兵力單位跟一個火力單位。

目前的國軍,在旅之上就是軍團,不限一定只有三個旅
而軍團的支援火力就是砲指部(或砲兵群)
(記得以前剛下部隊的砲兵連輔導長到砲校受訓時,教官就會開始區分誰是軍團砲兵、
誰是聯兵旅的砲兵,然後我們又會自己分外島組的跟本島組,蠻有趣的。)

而在營級以上,除了火力單位以外,還有"若干直屬部隊",
(連級就連部那一點人跟排長的火支組(機槍組)就不提了)

營級有營部連,這個營部連除了補保運衛彈的勤務支援功能之外,還有搜索排的編組,

擔任營的偵查能量,
而旅就豐富多了,有本部連、衛生連、工兵連、裝騎連、反甲連、通資連...等等,
軍團則有化兵群、工兵群、資電群...這些。

有服過役的朋友,這樣應該能比較了解自己的單位在國軍裡面扮演什麼角色吧。

另外要提的是,兵力單位不一定只會有三個,
基於不同兵科或單位甚至國家,數量也會有變化,
三個只是常見的編成比例,

基於這點,也有這種表示法:
一個營(兩個連,缺編一個連)  <-營(欠)
一個營(三個連,剛好滿編)    <-營
一個營(四個連,多編一個連)  <-加強營

因此在小說中,多次提到203航空魔導大隊是"加強大隊"
大隊是相當於營級的編制,
中隊則是連級,
航空魔導師十二人為一個中隊,
三個中隊組成一個大隊,
而譚雅多編一個中隊,共四十八人,所以叫加強大隊就是這個道理

==============================~編制篇~結束=================================

回來講沙羅曼達戰鬥群
下轄
  203航空魔導大隊
  空降獵兵大隊
  自走砲中隊
  裝甲中隊(拿燃料換IV號G型不了了之,變成換裝甲車來改成自走砲)

魔步砲裝,標準的三個兵力單位加一個火力單位,
沒有編制其他直屬/支援單位,
不過小說中有提到,給步兵是因為也可以當工兵使用,
另外魔導師在偵蒐、通信、防空、反甲方面的能力就很優秀,
多給其他單位反而會是拖油瓶,也說明了步兵跟魔導師規模比較大的合理性。


這樣看起來,
其實是很精簡的編制,相當於兩個營的規模而已。
考量到魔導師、砲兵、裝甲的規模,總人數加起來更是兩個不到步兵營的水準。

不過成立這支部隊,
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意義

  一、魔導師的更重視與集中運用

小說裡提到這個世界戰爭的模式是"砲兵耕耘、步兵佔領"
步兵與砲兵是軍隊的主力,戰線平推是主要也是唯一的戰爭模式,
也可以看出砲兵空前的發展,搭配空中的魔導師觀測官,
一般的攻擊行動很容易就發現並且被轟殺至渣,
因此雖然有戰車,但沒有很活躍,騎兵也坐冷板凳;
(到第四卷了我才知道原來這個世界有戰車XD)
而魔導師,
也畏懼砲兵火力,並且供應有限,無法靠工業想要就能多做點,
所以在小說中比較像戰車在二戰前的狀況,
不錯,但地位仍然是從屬於步兵的支援者,
雖然列強也有大編隊的航空魔導師部隊,但是運用上都是配合地面部隊作戰,
像是前進砲兵觀測、低空制空權奪取、地面密接支援,甚至是幫陸軍撐十秒QQ等等,
就像是早期戰車被打散到步兵部隊裡一起作戰一樣,分散運用、配合步兵。
(在一開始居然還有派魔導師守碉堡的是怎樣喇w)

而203航空魔導大隊的成立,是基於譚雅提出魔導師要以大隊規模集中運用的意見(作死),
不單只有規模要大隊,
基於魔導師小巧靈活、火力大的特性,
還要運用在突破、襲擊、滲透等行動上,
讓帝國在鞏固戰線消耗敵人戰力的同時,又有能給予致命一擊的戰略靈活性,
所以有後來的炸首都、奇襲岸防設施、斬首作戰、滲透潛伏、在北非到處穿插等等事蹟。
就像二戰時德國運用裝甲師,進行閃擊戰,
將以壕溝為主,戰線平推的一戰時期戰爭,變成空地立體、縱深突穿的戰爭一樣。

集中、獨立運用、重視機動性

203的成立就是帝國比其他國家重視魔導師的嘗試,
而203的成功讓參謀本部更確信這點,進一步發展以魔導師為主軸的大隊級以上單位。

  二、兵科協同作戰的思想與更先進的戰術

前面也有提到各國陸軍幾乎都以步兵跟砲兵為主,"砲兵耕耘、步兵佔領"
打的是戰線平推的戰爭,機動單位並不活躍,
而在譚雅在第四卷末跟傑圖亞將軍要更多魔導師的時候說過:
"...203航空魔導大隊是鐵鎚..."
這裡講的鐵鉆與鐵鎚戰術,
起源自漢尼拔的坎尼會戰,雙方地面戰線激戰時,騎兵繞至對方背後給予重擊。
就像把鐵押在鐵鉆上,然後鐵鎚狠狠敲下去一樣,
對於正在應付眼前敵人的軍隊來說,來自側背的攻擊是很致命的。

想像一下你在跟人打架時,有人突然從你背後肛一記悶棍,應該就不難理解了。

因此,沙羅曼達戰鬥群
並不是要其他部隊追在航空魔導師的屁股後面跑,
而是由步砲裝構成戰線牽制敵軍,
然後由機動力優秀的魔導師繞到對方背後給予致命一擊。
比起傳統的騎兵或裝甲部隊,
由魔導師扮演這個角色,不容易被察覺、沒有地形可以阻擋、火力更強大、更致命。


除了重視魔導師運用之外,這是譚雅給這個世界帶來的第二項先進觀念。

雖然人數不足兩個步兵營,但戰鬥力絕對在這之上。













還沒有看第五卷,
真的很期待這支戰鬥群會有什麼精彩的表現啊啊啊啊~~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104.16.65
※ 文章代碼(AID): #1OnkDLVY (C_Chat)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489429333.A.7E2.html
efkfkp: 認真推1F 03/14 02:31
yichenglee: 看了這篇去查才發現第五卷出了2F 03/14 06:22
shao1116: 好文推推3F 03/14 06:23
jileen: 感謝解說4F 03/14 08:09
Greif: 認真好文!5F 03/14 08:19
kujosimaru: 詳細推一個6F 03/14 08:24
Zsanou: 認真推7F 03/14 08:32
jazzinfuture: 這個編制不就是二戰後 美軍陸戰隊獨立拉出來的編制8F 03/14 08:53
jazzinfuture: 嗎?

美國的海軍陸戰隊是獨立成"軍種"的層級,
因此如果搜尋美國的軍種,會看到有陸軍、海軍、空軍、海軍陸戰隊、海岸警衛隊
軍種的規劃按照各國國情各有不同,
像我國則是把憲兵獨立成一個軍種,嗯......

ki43oscar: 在這裡把魔導士改為航艦是不是也有幾分相似,一開始定10F 03/14 09:51
ki43oscar: 位輔助偵查到後面英國成功空襲義大利塔蘭托後就開始被
ki43oscar: 重視並且被日本集中運用了

不錯的例子,
也就是從原本只是用來配合其他單位作戰的角色,
提升成以它為主軸,由其他兵科配合它作戰了。

zelda123: 感謝解說13F 03/14 09:53
※ 編輯: wu7744 (112.104.16.65), 03/14/2017 10:30:53
jcrryjerry: 專業推14F 03/14 11:29
siro0207: 也就是說普通一個營是243人?15F 03/14 11:41
siro0207: 加強營=324人  這樣看果然魔導師人真的很少
siro0207: 加強大隊也不過48人
wu7744: 部隊規模要看兵科,像我帶砲兵連才幾十人,我同學步兵連18F 03/14 11:52
wu7744: 百餘人,除了兵力單位之外還有勤務支援等編制
wu7744: 像連有食勤、傳令、主計、彈藥、營有幕僚等等,所以會更多
wu7744: 魔導師的編制比較像是將每個人視為一台戰車or飛機
iceonly: 之前呆的是混砲連,有百來人22F 03/14 12:12
wu7744: 看裝備,我在金門的240砲連是8X人,台灣的自走砲連6X人23F 03/14 12:18
kobe30418: 有神快拜24F 03/14 12:24
holyark93: 推薦這篇文章25F 03/14 16:16
WFXX: 有神快拜!26F 03/14 17:42
ppn: 講得蠻清楚的 推27F 03/17 14:32

--
※ 看板: ACG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725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