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TLdark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6-06-13 12:44:27
看板 C_Chat
作者 rainnawind (守序邪惡的雨颯)
標題 [閒聊] 聯合文學 伊藤潤二 怪談文學專訪
時間 Sat Jun 11 14:17:51 2016


整理家裡的書堆

想起書展那時,衝著伊藤潤二專輯興沖沖買了一月號《聯文》回家,結果一直忘了讀

封面:http://i.imgur.com/t9xMW3z.jpg
[圖]
 

這期聯文雜誌收錄了兩篇專訪,一篇是伊藤潤二本人,一篇是去年伊藤展策展人溫怡寧
還有五篇相關的專題討論,其中有司馬中原老師的稿子,還有一些雜篇心得、討論

比較特別的是「作家漫畫填空」這個單元,其實就是鄉民們都很熟悉的素材改圖

只是聯文請了四位作家來填對話框,裡面還包括朱宥勳大大XD

 http://i.imgur.com/ePOipnP.jpg     http://i.imgur.com/BMBqVdM.jpg
 ▲ 填字者  鄭聿                    ▲ 填字者  朱宥勳  

以下是作家張耀升專訪伊藤潤二的訪問原文,其他特稿請自己去看雜誌哦

伊藤潤二 x 怪談文學

前言

  伊藤潤二,大概很多人都對他的漫畫感到「驚嚇」,精細的筆觸勾勒出怪誕詭異的壓迫
感,但如果細究,都可以從〈富江〉系列、〈人頭氣球〉、《魚》、《漩渦》、「雙一」
系列等經典作品發現,伊藤潤二的故事根基於現實,合理化所有不合理的事件,更飽含日
本怪談故事的傳統和變形,並帶著文學相近的氣質,值得好好從圖像、漫畫文本來解構,
關於恐怖文學、哲學觀、台日相關怪談文本……進而重新探究:恐怖是什麼?怪談又是什
麼?那些小時候看不懂的,因為漸漸懂了跨越虛構的界線,一不小心就掉進了夢的黑洞,
才知道,原來「伊藤潤二」便是如此被怪誕的引號框住的專有名詞,而假如我們讀懂了更
多細節,也許下次在伊藤潤二故事裡迷路的時候,便不會如此驚慌失措了。











專訪伊藤潤二 溶解眼球的恐怖之王

張耀升/採訪‧周紘立/紀錄

  伊藤潤二雙膝合併,黑皮白底中統馬丁鞋楦頭靠得很近,露出一截與褲子同款軍綠色的
襪子,休閒款灰西裝外套,裡頭的藍襯衫解到第二顆。這些搭配很「潮」,對現年五十二
歲的他而言是恰到好處的「熟」。換句換說,他渾身僅露出頭顱與手。尤其是手指,異常
美麗。是的,美麗。十片指甲修得整齊,毫無指節和節紋,長而白的擱在合併的雙膝之上
,使人很難不去注意一個漫畫家的「謀生工具」如此乾淨;正因為「乾淨」的緣故,繼續
想像:「就是這雙手畫出無數恐怖漫畫的嗎?」的念頭。


  他略弓著背,看來極瘦的身體卻很沉地陷進沙發,和訪談人張耀升隔著一臂的距離。


 他之所以是伊藤潤二的原因


  張耀升(以下簡稱張)開門見山問:「伊藤的漫畫最令人悚然之處不在鬼怪,而是人性
的扭曲,請問老師是如何挖掘人的陰暗面呢?」鄰近伊藤的翻譯總先「喔」一聲,才進行
語言的轉換。期間,兩盞燭光數微弱的立燈顯現恐怖大師的臉,神情像個品學兼優的高中
生,認真聆聽一句一語,歪頭喃喃細聲說「あの……」,彷彿題目裡摻雜了難解的石頭,

專訪伊藤潤二 溶解眼球的恐怖之王

太硬,導致需要語助詞的緩衝。待他以日語回應時,嗓音是略顯疲累的金屬聲,握著按壓
式圓珠筆的右手細微地在膝蓋上空指揮畫弧線,話結,筆安全降落,即使筆頭藏在筆身內
不具攻擊性,那就像是他置身陌生環境時的防衛機制。


  伊藤說:「我喜歡觀察人,看人的時候會不自覺看到隱藏的黑暗,譬如要陷害他人或非
常自戀等畫面。我都能看到這些存在於人性中的負面情緒,成為想法,再者黑暗面跟恐怖
漫畫是比較match的,無疑是恐怖漫畫很好的題材。在創作過程中,適時添加SF的科幻情
節,兩者結合變成自己的作品。」


:  至於大腦儲存這麼多黑暗的想法不致於日常產生影響嗎?
:  他很居家地回:「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就像丟垃圾一樣畫出來啊!」

  張接著補問伊藤早期的作品大多屬於「個人的扭曲」,後期著重外在的影響,是如何由
個人發展為集體的瘋狂呢?在雙聲帶轉譯的過場時間,飯店的落地窗外是中山區高低的老
公寓和逐漸低壓的雲層:「我的作品剛開始都是從單人個體作為故事的架構,身為作者早
期經驗範圍會小一些些,創作會依照自己所知的去畫。然而畫久了,就會擴大視野範圍。
譬如像〈人頭氣球〉便是不知道從哪裡來的東西,於是就自然而然形成這種對外在的反應
。」是跟被破壞的大自然報復或反擊嗎?「當然,人對世界的作為會慢慢影響到自然,自
然的不良反應就回到人類身上,實際上是世界在報復人類。」


專訪伊藤潤二 溶解眼球的恐怖之王

  伊藤的漫畫篇幅短,又受限語言不宜過度使用,風格細膩的他會先以文字寫成稿子嗎?
他不自覺地拉了拉左手袖管中的襯衫試著將駝色錶帶的厚殼銀錶遮住:「基本上我在畫中
短篇,也就是大概三十至六十頁的漫畫時會寫故事大綱,依照步驟寫下來,確定故事的主
軸才會開始畫。相對的,長篇漫畫的發展因為時間軸拉著比較遠,假使按部就班的話會非
常無聊啊!索性讓它自然發展,才會有高低起伏。」由伊藤答覆裡不難察覺到他的「自覺
」,才會注意情節、結構,故張問:「您早期受哪些漫畫家啟發呢?」


  「當然每個作家早期會受到某些作品、作家的影響,影響我最大的是謀圖一雄
   (1955-)老師的作品。家裡有兩個姊姊,姊姊喜歡看恐怖漫畫,我就順手拿來翻,看
完之後覺得非常有趣,從小便試著畫這樣的東西。另外,日本作家筒井康隆(1934-)的
作品也讓我獲得啟發,在發想跟idea上,故事究竟是如何發展出來我很感興趣;還有就是
美國科幻作家霍華德· 菲利普斯· 洛夫克拉夫特(H.P.Lovecraft,1890-1934)。我試著
想這些作家的想法到底是從何處來,對於我後來繪畫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


  至於正著手進行改編太宰治《人間失格》為漫畫的伊藤潤二,張以為某方面來說太宰治
是個任性的人,卻又是日本無賴派小說家代表,如何翻轉文字成畫面呢?

  「會畫太宰治的《人間失格》需要先提背景。以前熟識的責任編輯現在已經擔任到較高
的階級,有天我們在商討連載漫畫時討論很久,對方提出要不要來畫《人間失格》,我一

專訪伊藤潤二 溶解眼球的恐怖之王


口答應:『好啊!試試看吧!』不過,日本小學館的漫畫風格偏向成年,我的畫風是比較
恐怖的,導致原創跟刊物沒一樣吻合的,但,我還是想畫恐怖漫畫。太宰治是純文學,本
質上沒有恐怖元素,如果按照內容來畫就會顯得有點無趣。我乾脆秉持恐怖作家的想法風
格去改編,依舊會加入恐怖的畫面去處理。譬如主角殺了人之後,死掉的人成為幽靈跑出
來作祟,只是我很緊張:『說不定會被很多太宰先生的粉絲抗議呢。』」


 《富江》是改變伊藤的角色

  談到了「任性」,伊藤的《富江》無疑是代表作。不管是太宰抑或富江,他們都在非社
會規劃的線條上走的人,貪慕自由、渴望擺脫,張於是順藤問伊藤:「自由是種拿捏不好
就會失控的,而『他們』就是這樣子的類型,您怎麼看待『自由』?」


  這兩個字筆畫少,音節短促,卻讓原本平靜無波的伊藤潤二陷入短暫的沈思,無框的鏡
片後他瞇著眼,似乎在腦海裡捕撈適當的詞彙來回應,在決定說些什麼時,他嘆了口很長
很長的氣,爾後:「人生在世本來就是自由的,超過自由的範圍就是任性,就像癌細胞在
體內也是自由的,放任不管的話便不斷增值,成為一種病使人死亡。自由跟失控也是一線
之隔,重點在於控制。以富江為例,她非常任性、目中無人,順從自己的個性追求自我的
美麗,我曾說過:『人在極度追求美麗之後,就會變成恐怖』。藉由美麗來談這件事,就
會從單純的自由僭越成過度自由、甚至超過自由;人追求美,美的極致就是自私,進而形

專訪伊藤潤二 溶解眼球的恐怖之王


成恐怖的來源。」

  這段話是一個半小時專訪裡,伊藤耗費最多時間、腦內啡所擠壓出的個人意見。

  而他屢屢提及「富江」,不僅僅是初試啼聲之作,更是另一種伊藤人生範本的印記。他
曾於受訪時坦承少年期對於女性感到恐懼,同時創作的《富江》是否能解釋為伊藤為了克
制、修正這問題的解套方式呢?如何從害怕到接受愛?


  「LOVE啊~」伊藤罕見地笑了,單音節的詞彙尾音拖得老長,像感嘆又像懷念:「過去
我有女性恐懼症,面對女性手足無措,心裡非常害怕。經由畫富江不斷讓她增生、殺死、
增生、殺死……慢慢淡化、散發掉對女性的害怕。」他在講述這段話時,遇到「殺」字眼
時慎重放下始終握持的圓珠筆。「此後我知道如何認知愛,進而結婚生小孩,《富江》確
實是我對抗自己的轉捩點。」張接續問,在能和女性談戀愛後,有過為愛瘋狂的經驗嗎?
伊藤不假思索:「我想或許有吧?但現在不太記得了。因為愛而失去理性,似乎沒有發生
這樣的事情過。」


  然《富江》確實是他所愛,遑論出版系列作品,搬上大銀幕數次,細微處倒是可以捉摸
出伊藤的幾分情意。然則,漫畫跟劇本是平行線,漫畫跟動態影像則是兩個世界。對於視
為珍寶之作,身為造物主的他又如何接受與割捨某部分必然和原著不同的困境呢?


專訪伊藤潤二 溶解眼球的恐怖之王

  伊藤潤二雲淡風輕,順口回:「改編的話,必須迎合電影的相關製作,富江被改編了這
麼多次,我認為人選非常重要。如果女主角選錯了,故事就不成立;角色的描述必須非常
很明確,她沒有人性且驕傲,編劇假使改成對人有愛,和原先設定的富江性格大相逕庭的
話,這才是我在意的事情。每個導演有專屬自己說故事的風格,只要在不脫離我剛說的堅
持前提底下,便能接受,也才能被觀眾接受。」既然選角是成立《富江》的至為關鍵,目
前他特別激賞哪位女主角將他作品演活呢?


  看似簡單的問題,卻讓伊藤潤二再次深深嘆了口老長的氣,推了推鏡架,尷尬地傻笑幾
秒,終於,按下圓珠筆的開關,細水迆邐地在白紙拖出四字「阿比留優」。他說:「最喜
歡的應該是第七部《富江對富江》,女主角叫做阿比留優,她在裡面表現得非常好,雖然
跟原著的image『可能』沒有百分之百相似,但在這部電影裡卻是很好的。」


  在伊藤答話時,室內話機響了,日方工作人員匆匆接起,一句Hello,一串日文,聲量
幾乎快壓過當日不知接受第N次專訪而聲音沙啞疲軟的伊藤。可這動作倒不截斷他的思路
,照例的慢條斯理,抑揚頓挫組織起他的段落,彷彿未知的來電理當發生,不可預測之事
來便來,隨遇而安。這跟伊藤潤二作品常出現占卜、命理有相關聯嗎?出乎意料的,他斬
釘截鐵:「我不相信鬼神。」他以二○一五年十月來台辦粉絲見面會時,趁空檔去了趟龍
山寺,拜了觀音抽了支「下下籤」,拿著籤詩到窗口解惑,聽說聽,絲毫不罣心。他捨幽
冥而去,往「科幻」的方向走。


專訪伊藤潤二 溶解眼球的恐怖之王

 不信鬼神論,就是愛科幻

  「我本身對於已發生的事情沒有很大的興趣,對於未來、未知的探索興趣比較濃厚。尤
其SF的科技是不可測的,所以添加一些未來的元素在漫畫裡。」

 張提出像<地獄星>那樣的作品嗎?

  「〈地獄星〉所呈現的集體失控,像是宣告地球末日將到,而只有一輛火箭,只能載一
百個人,只有幸運抽到籤的人才可脫離爆炸的地球。我想描寫得是地球人在無從選擇或不
被選擇的狀態下,如何瘋狂的狀態,所以單有『恐怖』是不夠的。」


  一個人蝸居三坪大的書房畫恐怖漫畫難道不發毛嗎?曾有報導指出伊藤潤二習慣扭開電
視機,任由聲音塞滿空間,製造聲響是為何?「あの……」之後,他說:「我的行為作息
是比較自由的,不大像一般人對作家的刻板印象需要安靜的創作空間。確實畫到半夜心裡
會毛毛的,『聲音』帶給我一種安全感,會依照心境來決定哪種聲音,比如八卦節目,或
者聽爵士樂、古典音樂,倒是很討厭車子經過時的噪音。」


  此時窗外已經暗去大半天空,有些個窗點了光,時間生腳奔跑早已瞭然於心。


專訪伊藤潤二 溶解眼球的恐怖之王

 張問出道近三十年的伊藤以第三人稱來審視過往作品,有什麼感觸?

  「原創要評斷自己的作品的話,短時間是看不太出來的,時間需要長一些。我會覺得以
前畫比較沒那麼細緻、沒那麼美,所以隔段時間回頭看自己的缺點,這對創作者是蠻重要
的。」那麼在畫的當下會預設讀者的存在嗎?


  「我的作品應該要看每個雜誌的走向設定,因為日本的讀者群很清楚。比如說《富江》
最早不是在「萬聖節雜誌」刊登,而是在少女漫畫跟青少年的話,當然會調整。但我不會
預先設定讀者,畢竟畫畫還是要自己開心,況且恐怖漫畫的讀者群較被限定,也非大眾歡
迎的類型,與其迎合市場,倒不如讓喜歡自己漫畫的讀者看到更好的作品吧。」


  確定職志如同選擇人生,砍斷重來也非易事,走在屬於自己的道路,伊藤也面臨過壓力
,哪怕已被定位為「恐怖大神」,神也是有煩惱的時刻。「自畫《富江》出道,多多少少
背負著壓力,壓力是作家對作品的要求,以及enjoy其中達到平衡的狀態。」不是過來人
說不出這樣話。


  最後張請伊藤潤二推薦幾部最愛的科幻電影,全場瞬間鬆懈,不是曲終人散放學回家的
雀躍,是當他列舉1997年的《接觸未來》(Contact)和二○○一年的《太空漫遊》
(2001:ASpaceOdyssey)還在眾人記憶範疇內。然當翻譯先生說出第三部電影

專訪伊藤潤二 溶解眼球的恐怖之王

《世界末日》時有了歧異,「是布魯斯‧威利演得那部嗎?彗星撞地球什麼的?」「是《
明天過後》嗎?」「是依據瑪雅預言拍的《2012》嗎?」只見伊藤先生左右晃頭頻說不是
耶。


  「我看的是一九五○年版的《世界末日》。」

 喔。在座沒人看過,唯有雙手一攤,別無他法。


  可以確定的是,人,有幸活過被詛咒的日子,一次又一次,世界末日始終沒來,而這樣

對未知的茫然我們把它寄存在伊藤潤二的漫畫裡,心甘情願感受恐懼的感受。










伊藤潤二

  伊藤潤二(1963.7),日本著名恐怖漫畫家。生於日本岐阜縣,畢業於齒科技工士専門
學校。原本從事齒模技工。年幼時期便熱衷於楳圖一雄與古賀新一的奇怪漫畫,遂展開其
自身的繪畫生涯。一九八六年向《月刊ハロウィン》(朝日ソノラマ)投稿《富江》,獲
得第1屆楳圖賞佳作入選(第一席)。當時評判為楳圖一雄、稲川淳二、菊地秀行。一九
九○年辭去事齒模技工一職,專注畫漫畫。伊藤潤二畫風承先啟後,被譽為一九九○年代
以降日本最重要的恐怖漫畫家,其獨特細膩的手繪線條與精心雕琢的複雜畫面,營造出充
滿壓迫感的恐怖美學,被讀者形容為「不只心理,連身體都會感到恐懼」。深受粉絲喜愛
、討論指數極高的作品有《富江》系列、《漩渦》、《至死不渝的愛》、《押切怪談》、
《人頭氣球》、《禁入空間》等。被電影化的作品更多不勝數。亦曾參與電玩遊戲《四八
》的開發。











張耀升

  小說曾獲時報文學獎小說首獎等獎項。曾出版短篇小說集《縫》、長篇小說《彼岸的女
人》、散文集《告別的年代:再見!左營眷村!》,二○一四年七月出版電影小說《行動
代號:孫中山》(導演及故事:易智言)。除小說家之外,仍具有雲門舞集流浪者及影像
工作者身分。















(原本想整篇自己Key,到300字左右才想起來來edu網站上有,就直接拿來用了……)


--
胡適 不要隨便看見一個名人的名字,後面配一句話就認為這句話是他說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5.225.232
※ 文章代碼(AID): #1NMwqJXc (C_Chat)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465625875.A.866.html
※ 編輯: rainnawind (118.165.225.232), 06/11/2016 14:19:28
medama: 推1F 06/11 14:27
blackm418: 推原po推大神2F 06/11 14:31
chewie: 推 老師的女性恐懼解放方式也太另類了XD3F 06/11 14:33
smics: 推~4F 06/11 16:11
yellowsnail: 推,從個人恐懼到集體瘋狂的轉變原來是這樣5F 06/11 17:48

--
※ 看板: ACG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584 
作者 rainnawind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