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doracacazin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3-05-08 14:31:20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l2l (快樂的潛水夫)
標題 [新聞] 火星移民:一場赤裸裸的真人秀?
時間 Wed May  8 14:18:08 2013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30508/9547705.html
 

火星移民:一場赤裸裸的真人秀?

荷蘭非營利組織招募「火星移民」,全球報名者踴躍,但專家們不停潑冷水,而該項目創
始人巴斯也承認,自己是受到真人秀節目的啟發才發起這個活動的

陳琳

  「年滿18周歲、身高1.57米至1.9米、矯正視力后達到1.0……」兩周之前,23歲的冶
金工程師楊詩朦看到荷蘭非營利組織「火星一號」(Mars One)網站上招募「火星移民」,
熱血沸騰。身為「星際迷」的他,曾因為視力問題與「航天夢」失之交臂。現在,他似乎
又看到了希望,「這個門檻比我想像的低很多。」


  根據「火星一號」在其網站上公布的信息,2023年,他們將從網路報名的志願者中海
選出兩男兩女四名地球人。經過培訓之後,他們將搭乘載人宇宙飛船前往火星,成為這顆
「紅色星球」的第一批地球移民。該組織稱,他們根據每個國家GDP水平收取報名費用,
卡達75美元,中國11美元,非洲剛果僅需5美元。不過,該組織只提供單程票。但楊詩朦
沒有糾結就提交了報名申請。為了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當天他就建立起「火星一號愛好者
」QQ群和百度貼吧,在短短幾天內吸引了150多名「宇宙迷」。而這兩天,他已經收到了
通過初選的電子郵件。


  事實上,就在楊詩朦提交報名視頻申請的當天,「火星一號」創始人巴斯· 朗斯多普
(Bas Lansdorp)現身上海,舉辦了一場小規模的「火星移民招募」推介會。這是繼美國紐
約之後的全球第二場推介會。到目前為止,他們已經收到全球5萬多份報名申請,而中國
的申請人已經超過600人,而且數量仍在增加。


  去火星上養魚

  早在兩年前,巴斯就已經開始籌備這項大?的計劃。這位36歲的工程機械師,對航天
領域有著狂熱的愛好。受到電視界大行其道的真人秀節目的啟發,他決定展開這場火星移
民的海選行動。


  根據巴斯在上海推介會上的介紹,之前,他已經與NASA、歐洲宇航局,以及一些私人
航天技術公司的專家進行過溝通,並且十分確信,人類目前所掌握的空間技術能夠將普通
人安全送往火星。巴斯透露,這些人中名望最高的是1999年諾貝爾獎得主、荷蘭理論物理
學教授傑拉德· 特· 胡夫特(Gerard』t Hooft)。


  「火星一號」的移民計劃主要分為兩條線進行。一方面,是技術準備和定居點建設。
在該組織網站的技術一欄顯示,今年3月,他們已經和美國百諾肯太空發展公司簽約,後
者正負責開發「火星移民」的生命支持系統和宇航服。此外,他們還將向美國的航天技術
機構購置飛行器。到2016年,組織將進行第一次試驗發射,兩年後,火星探測器將發射升
空。如果一切順利,到2021年,他們將向火星定居點運送水、氧氣、食品等物資。定居點
的藍圖現在也已經出爐。屆時,荒涼的火星表面將出現一組白色的太空艙,出於抵擋輻射
的需要,艙體表面可能被沙石覆蓋,能量源則是幾塊巨大的太陽能電池板。定居點內部則
兼具了生活、工作、娛樂功能,有冰箱,還有用來栽培蔬菜的溫室。


  另一方面是人員選拔。估計到2015年,經過四輪選拔,該組織將從志願者中挑選出24
至40人。中選者將會被隨機分組,每組兩男兩女,四人為一個團隊。之後,這些人將開始
進行為期七年的封閉訓練,系統學習機械操作、搭建、種植等一切在火星上的必要生存技
能。2022年9月,其中的優勝小組將獲得前往火星的船票。「第一批定居者只能吃素食。
以後,我們會運送昆蟲、魚苗到火星,他們可以嘗試自己養魚。」


  儘管是有去無回的單程票,但是讓首批移民在火星安居樂業的預算仍高達60億美元
比NASA的「好奇號」火星探索計劃還高出35億美元。不過,巴斯有他的解決方法:「除了
捐款和報名費之外,唯一可以籌到足夠移民費用的方法,就是製作一場『真人秀』,一場
空前的傳媒盛事。」換句話說,哪個小組的宇航員能夠最終勝出,將由他們的粉絲數量、
支持度,以及觀眾票數來決定。巴斯說,不只宇航員的選拔過程,他們在火箭上的活動、
在火星上的探索巡遊,以及在定居點中開疆拓土的歷險,都將被攝像機巨細靡遺地記錄下
來,經過剪輯后在電視和網路上播放。

  「所以,除了科學、技術、健康和心理要求以外,首批登上火星的人還需要足夠的屏
幕魅力和『觀眾緣』。」雖然門檻不高,但巴斯認為按照現在的報名人數,最終能夠勝出
的人,應該擁有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和令人信任的品格,而且適應能力強,有好奇心和創
造力,足智多謀,能隨機應變。而楊詩朦建立QQ群和網路貼吧,其實也有這層因素的考慮
,他的群中甚至已經有了55歲的大叔。「中國申請成功者越多,我們中選的希望也越大。
」為此,他還特意給「火星一號」網站寫反饋郵件,告訴他們,網站漢化系統有漏洞,一
些中國報名者在漢化系統中填寫出生日期時一直出現「無效」提示。


  靠賺足眼球來吸金?

  正當火星移民計劃在網民和媒體中間受到熱議和追捧時,一些專家卻在一旁潑起了冷
水。「火星移民計劃,有去無回,它到底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工程,還是一個靠賺足眼球來
吸金的商業真人秀?」NASA官員、「好奇號」飛行項目主管托斯特· 佐恩(Torsten Zorn)
斥責「火星移民」計劃很不負責任。「本著對生命負責的態度,科學家首先要確保這是一
個能夠自由往返的旅行。如果不能適應火星生存,至少志願者應該有要求返回的權利。」

  「這就是一場赤裸裸的商業秀。他們能通過電視秀播出得到很多廣告的話,也許可以
賺到錢。」在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工作多年的路易斯· 弗里德曼(Louis Freedman)說,「
但如果靠這些錢就能把人送去火星定居,我會感到吃驚。而且,看起來,火星上的移民能
活多久,是由他們能籌到多少錢決定的。」


  而在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焦維新看來,「移民火星」的技術也不像巴斯
說得那麼靠譜。「現在在火星上建空間站的技術還不夠成熟。」即便是航天技術最先進的
美國,他們的重型運載火箭技術也沒達到能送地球移民去火星安居的水準。在接受《第一
財經日報》採訪時,他表示,火星是否適合人類生存也是未知數,首先,它的空氣十分稀
薄,科學家尚未發現液態水。嚴寒的氣候環境,也是人類難以應對的。不僅如此,在火星
上,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除了太空輻射,還有因長時間處在零重力環境下出現肌肉和骨骼
退化和骨質流失,即使用器械鍛煉,也無法預防這個問題。而最大的挑戰,還是孤獨和恐
懼帶來的巨大心理壓力。「火星生存條件艱苦,完全可能超出人類的想像,而封閉環境也
可能是對人性的一場拷問。」此外,發起組織在資質上也需要商榷。


  儘管專家們奉勸大家要謹慎,但從報名情況來看,全球志願者們依然有可能為一張火
星機票爭得「頭破血流」。「科技在進步,10年以後的科技也許能夠達到太空移民的水準
。而且我也相信自己能通過七年訓練成為一名真正的宇航員。」楊詩朦對這個計劃也相當
樂觀,儘管他的家人對他的火星移民夢既不看好也不支持。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161.5
gbcowandy:真的要改造喔?1F 05/08 14:18
jas620:啾嘰2F 05/08 14:18
a24320978:上面有很多蟑螂 別去3F 05/08 14:19
theeht:M.O.手術嗎4F 05/08 14:19
OrzJ:有內鬼5F 05/08 14:20
yachien04:可以去看妹子被撕6F 05/08 14:20
meredith001:哪裡可以報名? 台灣要繳多少7F 05/08 14:20
HOLLYQOO:第一批去的不叫移民,叫做白老鼠....8F 05/08 14:20
yulunyeh:中國人沒問題的啦 中國環境更惡劣阿9F 05/08 14:21
galilei503:戰神榜第一到底是誰10F 05/08 14:22
TW185930:啾嘰 啾啾啾~11F 05/08 14:22
MacOSX10:應該花錢募集的事情竟然變成收費了12F 05/08 14:22
yafx4200p:應該要能接受4P吧~4個人要搞到死13F 05/08 14:23
Whitening:啾嘰14F 05/08 14:23
yafx4200p:去火星殺人~應該也沒法律管15F 05/08 14:23
slkslk:中國人去比心機的話,一定搞死外國人16F 05/08 14:24
basketkdash:最後大概就只能拍到一堆屍體17F 05/08 14:24
ian41360:鳩機18F 05/08 14:24
hoder:叫 製作人 先移民吧19F 05/08 14:25
FFFFFFFF:火星蟑螂表示:20F 05/08 14:25
medex:小心蟑螂21F 05/08 14:26
kyowinner:當然要叫中國人阿  日常生活已經在訓練了22F 05/08 14:28
yafx4200p:送昆蟲到火星~結果因昆蟲生長周期短 繁殖率高~進化快速23F 05/08 14:28
yafx4200p:昆蟲成為優勢生物~4個人類反被昆蟲養殖成食物

--
※ 看板: Doracacazin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32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