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spp782001.bbs.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3-11-12 00:56:33
看板 SuckMovies
作者 MiniBao (咚吱跳針跳針叫我寶寶)
標題 [本土]看見台灣 你看了嗎
時間 Sun Nov 10 19:16:34 2013


連最近的反核議題在內,透過這部片子觀察吳導演我認為他屬於那種「會把問題的重點強
調出來,但到底應該要怎麼做,卻提不出具體的方法」的那類人


反核的事情就不用說了,不只他,我相信全台灣所有反核的人士都不知道沒電要怎麼辦


這部片子一開始,拍了非常多台灣的美景,然後中段拋出環保議題
因此我想說後段應該會講"怎麼處理台灣現在面臨的環保瓶頸"
片子也的確如此安排,它提出了洪箱和賴青松兩位綠色產業人士
「似乎是在告訴大家應該要效法他們」?
坦白講這是不可能的任務啊

很簡單地介紹一下這兩位人士
他們在做的事情,就是用古法務農,以保養土地與水質
然後利潤會讓那些向錢看齊的渾蛋廠商和政客嗤之以鼻
但他們仍然十分堅持去做

然後響應的人雖然越來越多
卻遠不及環境被破壞的速度,因此呼籲大家都可以更加重視環保的議題

那麼在華頓商學院的談判技巧中,我看過一個理論
所謂談判技巧的增進,絕對不是要求每次的談判結果都會如自己所願
而是在不斷的嘗試與練習之中,讓人從原本十次談判只會成功兩次
僅增加一次,變成三次
但就像是兌發票一樣,難得多中獎的一張發票,就足以讓人開心

書中舉的例子是棒球
MLB一隊一季打162場比賽,若一場打擊四次,且僅考慮安打或出局這兩種可能
那麼總共648次的打擊機會中,成功擊出181.44支安打,打擊率即2成8
也就是一位「還不錯的打者」
但是多打12.96支安打,也就是194.4支的話,打擊率就變成3成
通常我們就會說,這樣的打者是「高手」了!
然後用162場/12.96支=12.5,就會發現,其實一個棒球選手的評價
從「還不錯」晉升成「高手」,是每12.5場比賽多擊出一支安打就可以了
12.5*4=50,每50個打數多擊出一支安打,薪水就三級跳!

看電影看到後段關於那兩位人士時,我的思路卻被扯到這麼遠了

因為我覺得與其要求觀眾都變成原始人
然後大家還沒開始嘗試就卻步
不如從基本的開始做起

然後淑鈞就問我「但是如果從基本的開始做起的話,不就跟學校教的一樣了嗎,沒有用啊

一開始我也是覺得很有道理,這或許真的是一個找不到突破口的問題
九成九九會像電影中所說的一樣,人們對於傷害自己生活環境的事物「假裝看不見」
然後連隨手關燈都會覺得:也沒差我一個

那麼我又想起了打擊率與談判的例子:其實「若有似無的累積」仍然是相當可觀的
大家其實都知道這個道理,背英文單字的時候也都是這樣說服自己
因此我覺得,如果這部片子的最後除了用洪箱女士與賴青松先生創造一個理想,提供觀眾
一個主要的方向參考之外
應該要提供一些更具體的做法,比如學校老師教的隨手關燈並且附註一些「累積」的觀念

整個片子在「累積」的觀念上不斷地重複告訴觀眾「台灣會變成現在這樣,都是大家"長
年"下來自找的」

長年→累積

但是卻沒有告訴大家,若透過生活間哪些細節的累積之後,也可以對環境有什麼樣的貢獻
就拿數據與隨手關燈來說,整部片子提了很多相當負面的數據
如果在此同時,也願意告訴大家
「若大家每天都節約10分鐘的X瓦日光燈,即可省下Y單位的電力
也就是省下全世界火力發電廠汙染程度第一名的台中火力發電廠中,Z公噸的煤礦」
或是其他更完整又有可信度的比較
整個片子的重點也更能準確地傳達出來




再舉一些例子

統X企業自從塑化劑事件爆發之後,沒多久就會爆說又有食品出包
然後幾乎都沒有誠懇地道歉,前鎮子竟然還怪到消費者頭上
說什麼因為消費者對商品的要求高~價格卻又要便宜
因此我們才只好把食品弄成這樣之類的屁話~
然後我在網路上面就看到一些關於抵制統X的文章,裡頭提到
如果我們每四次去便利商店就有其中一次是選全X家或OXK的話(文章說萊X富是7-X1的小弟
)
那麼7-1X就會虧死,股價一疊不復返

以及

我小時候看過一則笑話
說若比爾蓋茲的財富全部換成一美元的鈔票,那麼可以地球月球來回排七趟(還幾趟我忘
了)
但是如果全世界的Windows使用者,每當機一次就向微軟索賠一美元的話
一個禮拜比爾蓋茲就會破產

其實積少成多的道理大家都懂
問題就是在於大家都認為「沒差我一個」
在這種很有障礙卻又「完全無法克服」的錯誤觀念之下
電影竟然是以如此理想化的兩位環保人士做為宣導的媒介
這實在讓我匪夷所思
因此我對這部片子的收尾其實相當的生氣
覺得你怎麼在結尾,營造出這種「大家都要變回原始人」才可以救台灣的氣氛
卻跟我看預告片的時候感覺「台灣好美喔」有這麼嚴重的落差咧?

我還記得從小看新聞看到大,每次看到那種平均每位國民負債幾十萬
就會覺得一點都不想長大
因此大人看了也許還好,獨立思考之下或許真的可以在沉重的環境中,確實地檢討自己的
生活
那給小孩子看怎麼辦?
要是我是小孩子,就會覺得台灣要倒了欸......
那偏偏這種片子的目的跟「不願面對的真相」非常類似
非常有可能過些日子就在中小學的教室中反覆播放
片中講到雲林每年下陷七公分、已經下陷了兩米、低於海平面的那段
我腦海裡的畫面就是不願面對的真相中提到海平面上升會讓上海全面完蛋
真的是非常的悲劇
然後我又是學交通的,每年都會特別注意到高鐵嘉南段已經快要完蛋的新聞......

那結論呢
就是我覺得這部片子的立意非常好
畫面非常清晰,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見台灣
要注意的是我所指的「不同的角度」,的確是真正的視角,而非看事情的視角
比如那段「祝山車站的背面」的角度確實震懾人心
可以給所有的觀眾相當大的警惕
而最大的缺點是在於告訴了觀眾台灣所面臨的問題之後
並沒有提出一些比較貼近現實、逐漸累積的改善方針
當我們並不知道節省十分鐘的日光燈究竟可以幫助多少時
人性嘛,就是會懶、就是會覺得不差我一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0.119.140
hacedor:這種設定在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就出現了,大陸作家盛可以在1F 11/10 21:29
hacedor:推錯了,請原po幫我刪除=.=
t77133562003:導演打錯了....3F 11/11 02:15
Reficuly:為什麼可以從小吐推錯到電吐啊XD4F 11/11 13:54
zerodsw:XDD大概是兩個板放在一起吧5F 11/11 14:14
OGCeveryhour:原Po第一句就弄錯了耶 導演不是旁白的人啦... XD6F 11/11 15:47

--
※ 看板: FW 文章推薦值: -1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115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 ̄︿ ̄)p drStronger 說瞎!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