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Knuckles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1-11-09 21:59:28
看板 Google
作者 solomn (九米)
標題 [G+] Google+開發負責人解祕(下)
時間 Wed Nov  9 21:47:03 2011


http://www.bnext.com.tw/focus/view/cid/103/id/20740
Google+開發負責人解祕(下):回歸「真實」的社交 - 數位時代-台灣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媒體
集結了業界最優秀人才的Google,儘管推出的社交產品的確不錯,但如果天真到以為可就此取代網路有史以來聚眾最多的服務,也未免過度樂觀,反而若是藉由Google+...
 

Google+開發負責人解祕(下):回歸「真實」的社交

數位時代網站|劉翰謙

集結了業界最優秀人才的Google,儘管推出的社交產品的確不錯,但如果天真到以為可就
此取代網路有史以來聚眾最多的服務,也未免過度樂觀,反而若是藉由Google+這個具備
社交分享元素的「轉介站」,串聯彼此獨立的自家各服務,才是真正合理的做法。畢竟,
吸引新的使用者固然不錯,但對已經擁有大量現存用戶的Google來說,說服已有基本忠誠
度的粉絲,使用更多Google服務,不僅門檻較低,也顯得實際得多。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不能說Google一廂情願,但總會有人只想要使用特定的幾個Google服
務,而不是一定要透過Google+的「統包」方式,對此,Horowitz也不諱言,Google的社
交化是勢在必行,不過這也帶出Google+另一個真正的野心:網路身分─正是Facebook現
在的角色,因此,Google+就算對Facebook沒有「非分之想」,仍舊無法改變在社交領域
與其交鋒的事實。


Google+的網路身分,將會具有「單一帳號多重身分」的特性:原本各服務的不同帳號整
合成一個,提供不具名、實名、以及匿名的身分選擇,不過,並非所有服務的性質都支援
三種身分的切換。儘管現在看來,如同Google+的社交圈,是針對Facebook的「不分生熟
」而來,允許不具名甚至匿名的網路身分,似乎是與Facebook提倡的實名制必然的區別,
但在一開始,其實Google+也是支持同樣的做法,直到前陣子政策才緊急轉彎。


儘管比較複雜,Horowitz表示,這樣的作法,才符合Google+機制的一致性,從社交圈的
分群、+1按鈕的兩段式分享邏輯(點擊按鈕只是表示贊同,分享則需再按分享鍵),到可針
對不同場合選擇身分使用,在在都是為了與Facebook的「速食社交」有所區隔。Horowitz
相信,藉由故意讓分享方式「麻煩」一點,使用者的分享態度會更謹慎,也是欲接近「真
實社交」的Google+,認為正確的嘗試。


Google誕生時,空空如也的首頁上就只掛著一個招牌跟搜尋框,除了具備設計上極簡風的
美感,更重要的是,用戶來此絕不會被其他事物分心,搜尋,就是你為一能做的事,也正
是這樣獨樹一格的聚焦方式,帶領Google走到今天;隨著生意愈做愈大,Google也開始提
供更多元的服務,雖然對使用者來說的確是福音,那種純粹、清晰的「Google印象」,卻
也因此消失。然而藉由Google+的整合平台,那種經驗也許有機會能再次回歸,唯一的差
別是,這次Google不再只是搜尋的代名詞,而是網路的化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4.3.135
solomn:嵌入+1按鈕的網頁越來越多了1F 11/09 21:48

--
※ 看板: Google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19 
作者 solomn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