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Disp BBS guest 註冊 登入(i) 線上人數: 77
※ 本文為 npc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3-09-28 07:54:14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huanglove (SAM)
標題 Fw: [分享] 從洪蘭的誤譯學英文(二)
時間 Fri Sep 27 17:01:55 2013


※ [本文轉錄自 book 看板 #1IHKMIBd ]

看板 book
作者 decorum (Festina Lente)
標題 [分享] 從洪蘭的誤譯學英文(二)
時間 Fri Sep 27 16:44:59 2013


以下是「譯人譯事」的格主請我轉貼過來的....

這位網友的勤奮和功力,真值得大家深深一鞠躬!

★ 是修正後的譯文


顯然又是災情慘重的一本書,哀哉!

------------
https://plus.google.com/110896187168631282520/posts/EotnBYHfN3f

譯人譯事
從誤譯學英文  -  下午2:41

從洪蘭的誤譯學英文(二)——《情緒大腦的祕密檔案:從探索情緒形態到實踐正念冥想
》試讀版非正式勘誤表

易讀版: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am52VEYb8Y-pIMPtCC8q3An1pauz-
OiG8kmBhaQuBio/edit?usp=sharing

The Emotional Life of Your Brain
作者:Richard J. Davidson & Sharon Begley
譯者:洪蘭
出版日: 2013/06/01
出版社: 遠流出版


日前撰文揭發洪蘭在這本新書試讀內容裡即可發現兩個可笑誤譯,不到一天,發現遠流網
站已經悄悄將其中一個錯誤更正為「學習是在知覺之後」(原本是「之前」),這算好事
吧,因為這表示有人在看,有人還是重視翻譯的正確性,至少設法保住名譽,盡力「力挽
狂蘭」。在此呼籲遠流的當家老闆:何不好事做到底,今後謝絕洪蘭的毒害?


各位以為洪蘭對這本書的毒害,區區兩個錯即了矣?Think again! 以下是遠流公開的試
讀內容(總共不過幾頁)裡,所能找到的洪蘭翻譯問題,為數眾多,乾脆製作成勘誤表,
供關心翻譯的讀者和好學英文者參考,若無實質功效,至少博君一笑。歡迎在此文件上(
可以匿名評論)或Google+上提供意見、指正,或廣為宣傳,大家一同消毒。連結在此:


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am52VEYb8Y-pIMPtCC8q3An1pauz-OiG8kmBhaQuBio/edit?usp=sharing



#1
導論
Emotional Style is a consistent way of responding to the experiences of our
lives.  It is governed by specific, identifiable brain circuits...
情緒形態是我們對生命經驗的一致性反應,受到大腦某些特定神經迴路的影響。
★ 情緒形態是我們對生命經驗的一致性反應,由具體且可識別的/可指明的腦神經迴路所
控管。

1 govern是積極的管理、控管,不僅是廣義的影響而已。

2 漏譯identifiable。


#2
導論
Because Emotional Styles are much closer to underlying brain systems than
emotional states or traits, they can be considered the atoms of our emotional
lives—their fundamental building blocks.  In contrast, personality, a more
familiar way of describing people, is neither fundamental in this sense nor
grounded in identifiable neurological mechanisms.
相反的,人格特質(personality)雖是描述一個人時大家比較熟悉的方式,但在神經機制
上是既非基本的,也非必要的指認工具。
★ 相反的,人格特質(personality)雖是描述一個人時大家比較熟悉的方式,但從這個意
義來說既不夠基本,也不是建構在可指明的神經機制的基礎上。

洪蘭表示:人格特質是一種指認工具;

作者:指認個頭!我說「可指明的神經機制」,你把我的話五馬分屍了再亂湊一通。

原文哪來的「必要」?


#3
導論
Take, for instance, the well-studied personality trait of agreeableness.
例如,一種被研究得很透徹的人格特質:和藹可親的(agreeable)
★ 例如,一種被研究得很透徹的人格特質:和藹可親(agreeableness)

要用括號重現原文,不要隨意更動作者的寫法,包括不要隨意改變詞性,從名詞改成形容
詞。


#4
導論
People who are extremely agreeable, as measured by standard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s (as well as their own and that of people who know them well), are
empathic, considerate, friendly, generous, and helpful.
那些用標準的心理學問卷評估出來(通常是由他們自己填或認識他們的人來回答問卷題目
)特別和藹可親的人,……
★ 那些用標準心理評量測出來的(同時也從他們自己和熟識他們的人的評價顯示出來)
特別和藹可親的人,……

A as well as B:A、B 絕對是兩個不同物,B 不會是 A 的一部分,或只是把 A 修飾得
更準確。洪蘭把意義明確的 as well as 變成「通常是」,兩件事併作一件,完全在亂掰



#5
導論
To understand the brain basis of agreeableness, then, we need to probe more
deeply into the underlying Emotional Styles that comprise it.
所以,要了解「和藹可親」的大腦機制,我們需要深入了解構成其情緒形態的神經機制。
★ 所以,要了解「和藹可親」的大腦機制,我們需要深入探究構成它的種種基本情緒形
態。


及物動詞 comprise:A comprise B 主要兩個意義 (1) A 構成(constitute) B 的全部,
B 完全由 A 組成;或 (2) A 包括、涵蓋(contain/include) B,這裡是(1),如無法單從
此句看出,從作者本章稍後的內容也可明瞭。


A 是 Emotional Styles (注意複數),B 的代名詞 it 指「和藹可親(的大腦機制)」
,故是「若干情緒形態」組合起來而構成了「和藹可親」,不是洪蘭說的「神經機制」構
成了「(其/和藹可親的)情緒形態」,什麼構成什麼,她又前後倒置了。



#6
導論
These six dimensions arose from my research in affective neuroscience,
complemented and strengthened by the discoveries of colleagues around the
world.
這六個向度來自我對情意神經科學的研究,它得到全世界做這方面研究同儕的肯定,
★ 我從事的情意神經科學研究,得助於全世界其他同儕的研究結果,相輔相成,更臻完
善,我也從研究得出這六個向度。

洪蘭表示:我的研究受他人肯定;

原文:我的研究與他人研究結果互補、相互增益。


#7
導論
They reflect properties of and patterns in the brain, the sine qua non of any
model of human behavior and emotion.
它們反映出大腦的特性和形態(pattern),是任何現代人類行為和情緒模式的先決條件。
★ 它們所反映出的大腦特性和形態,是任何(探究)人類行為和情緒的模型所不可或缺
的。


1 洪蘭表示:那六個向度是先決條件;

原文:大腦特性和形態是先決條件。

2 model 指研究者建構出來的理論模型,沒有譯清楚。

3 洪蘭表示:行為和模式的先決條件;

原文:模型的先決條件。

4 原文沒有「現代」。




#8
導論
If the six dimensions don't resonate with your understanding of yourself or
of those close to you, that is likely because several of them operate on
levels that are not always immediately apparent.
假如這六個向度不能跟你對自己的了解或那些跟你很親密的人對你的看法起共鳴,……
★ 假如這六個向度不能跟你對自己的了解或跟你對身旁親近的人的看法產生共鳴,……

your understanding of B (你對B的看法了解),洪蘭又顛倒成B對你的看法了解。


#9
導論
For example, we tend not to be consciously aware of where we fall on the
Resilience dimension.
例如,我們常常不自覺自己是在「回彈力」的向度上,
★ 例如,我們常常不知道自己落在「回彈力」向度的哪個點上。

洪蘭表示:我不自覺自己落在「回彈力」軸上耶!快打醒我;

原意:我知道我在「回彈力」軸上啦,每個人都有個回彈力的尺度,只是我不知道我到底
落在軸上的哪個點,是高還是低。


#10
導論
●A conscientious person has well-developed Social Intuition, a focused style
of Attention, and acute Sensitivity to Context.
●一個嚴謹自律的人有發展良好的社會直覺,有聚焦的注意力形態,對周遭環境有正確的
敏感度。
★ ……對周遭環境有非常高的敏感度

如果非要 acute 才「正確」,那麼依此類推:

我有 acute pain(劇痛),洪蘭表示:這樣痛就對了;

三角形有個 acute angle(銳角),洪蘭說:好正(確)的角啊!


#11
導論
●An extraverted person bounces back rapidly from adversity and thus is at
the Fast to Recover end of the Resilience spectrum. She maintains a positive
Outlook.
●一個外向的人很容易從逆境中恢復,這正是回彈力向度快速復原的極端
★ ……因此處於回彈力向度上「快速復原」那一端。

中文「正是」有小語病。


#12
導論
●Shy: a combination of being Slow to Recover on the Resilience dimension and
having low Sensitivity to Context. As a result of the insensitivity to
context, shyness and wariness extend beyond contexts in which they might be
normal.
●害羞:回彈向度的緩慢回復和對情境低敏感度的組合。因為對情境敏感度低、害羞和擔
憂會超越情境所允許的正常度,而看起來有些不正常。
★ ……因為對情境敏感度低,在某些情境裡尚屬正常反應的害羞和擔憂,會進一步蔓延
,出現在它們不該出現的其他情境中。

洪蘭表示:害羞和擔憂程度在所有情境都會破表因此看來不正常;

原文:在有些情境正常,在其他情境不正常。


#13
導論
..becomes mired in negative ones after setbacks
變成一遭受打擊便陷入負面情緒中。
★ 變成一遭受打擊便陷入負面情緒中而無法自拔。

mired in 不僅陷入,還有久久出不來的意味。


#14
第3章
That can serve as a reality check:
這是一個真實性的檢驗:
★ 這麼做可能帶給你意外的震撼/令你驚訝/把你拉回現實/給你當頭棒喝:

1 漏譯 can (可能)

2 reality check 這個成語翻譯可以更到位、找到更貼切的中文說法。


#15
第3章
If someone who knows you very well has very different answers about—to jump
ahead here—how long a disagreement leaves you out of sorts, it’s a tip-off
that you may not be answering correctly or honestly.
假如你很熟悉的人填出來的問卷跟你很不一樣,你就要想一想,你們之間不和很久了嗎?
你有誠實的填這份問卷嗎?
★ 假如一個很懂你的人,對「發生意見不合之後,你的情緒反常通常會持續多久?」這
問題(容我在此提前洩露一題)的回答和你很不一樣的話,這可能告訴你你自己並未正確
或誠實作答。


1 現在我們知道了,英文文法對於洪蘭絕對只是「建議」,可理可不理。

她真的真的很喜歡把英文字的排列打散了,「消化了」,再顛倒亂湊隨意編個故事。這回
又將 A 熟悉 B 顛倒成 B 熟悉 A。

2 問卷不過是問:假如你和朋友發生意見不合,那麼通常在這種情況下,你鬧彆扭鬧多久


洪蘭表示:我的心理問卷可神了,早就料到現在的你正在和朋友發生不和,你們之間不和
很久了嗎?從實招來!XXXD


#16
第4章
The six dimensions of Emotional Style emerged, as I have said,
serendipitously, in the course of my research on emotions. In the case of the
Sensitivity to Context dimension, the monkeys did it.
前面說過,情緒形態的六個向度是我在研究情緒時自己跑出來的。至於情境敏感向度,是
猴子幫助它跑出來的。



「猴子幫助它跑出來的」,好像小學生作文。


#17
第4章
The hippocampus is better known for its role in processing memories: It seems
to act as a holding pen for short-term memories, getting some of them ready
for transfer to long-term storage.
一般對海馬迴的了解大都在處理記憶上所扮演的角色:它看起來就像短期記憶所需要的那
枝筆,使訊息能順利轉入長期記憶中。
★ 它似乎可充作短期記憶的暫留區,為轉入長期記憶做準備。

詳情見
 https://plus.google.com/b/110896187168631282520/110896187168631282520/posts/eiNJr6MjEE2


#18
第4章
You probably know of PTSD as the crippling condition in which normal
experiences trigger painful memories of a past trauma, such as the sound of a
car backfiring causing a war veteran to think he is again patrolling the
violent streets of post-invasion Tikrit.
你可能知道PTSD是尋常的經驗會激發過去創傷所造成的痛苦回憶,例如車子排氣管突然發
出巨大聲響會使遠離戰場的退伍軍人誤以為他仍在戰場上,這個隨時隨地激發痛苦回憶的
情形使他不能過正常的生活。




原文 again patrolling the violent streets of post-invasion Tikrit 犯懶簡化成「
在戰場」,但是卻有餘力自己腦補加了這句評論:這個隨時隨地激發痛苦回憶的情形使他
不能過正常的生活。

如果好發議論,別人沒說的話你偏偏要說,別人說的話你偏偏隨意減省,你就不夠格當翻
譯。



#19
第4章
But you can also think of PTSD as, more fundamentally, a disorder of
disrupted context:
但是你可能也知道基本上,PTSD就是一種對情境的不正常反應。
★ 但是根本上,你也可以視PTSD為一種情境紊亂 / 情境受擾亂 的失調症(或障礙)

disorder 譯成不正常反應雖無不可,但是,究竟是怎樣的、什麼特性的不正常反應?原
文說,是因為 disrupted context 而導致的失調,即對情境的正常感知能力被 disrupt
(破壞)掉了,洪蘭卻簡化成「對情境」,最不該省略的關鍵字 disrupted,她略過了。



#20
第4章
The anxiety and even terror that people with PTSD feel is quite appropriate
in certain contexts, such as a battleground, but the problem is that they
experience these feelings in nontraumatic contexts.
在戰場上有焦慮和恐懼是正常的、恰當的,但是有PTSD的人在非戰地仍然經驗到這種焦慮
和恐懼就不正常了。
★ 在某些情境下(例如戰場)有焦慮和恐懼是恰當的,但問題是,有PTSD的人在不會引
起創痛的情境中仍然經驗到這種焦慮和恐懼。

洪蘭最擅長的伎倆就是過分簡化,到處能簡化就簡化,難怪自誇一天能譯一萬字,經常造
成以偏概全,不精確的毛病,《語言本能》也可見這毛病。

in A, such as B:A範圍很大,包含B,B只是A的一個例子,但不負責的譯者直接把範圍
較大的A代換成小範圍的B,反正意思都差不多,管它去:

包含戰場的種種情境 -> 簡化為戰場

包含非戰地的種種「不會引起創痛」的情境 -> 簡化為非戰地


#21
第4章
Experiencing a surge of adrenaline and amygdala activity when you hear an
explosion as a marine marching into a war zone is expected and even adaptive;
假如你是海軍陸戰隊隊員,在進入戰地時聽到爆炸聲,你的腎上腺素飆高,你的杏仁核大
量活化,那是正常的
★ 那是可預期的反應,那甚至是適應正常的表現

1 「可預期」和「正常」意思還是不同。

2 漏譯 adaptive。


#22
第4章
This was driven home to me in 2010, when I launched a study exploring whether
meditation and other forms of mental training developed by the contemplative
traditions can reduce some of the distress felt by war veterans.
這就是我在2010年開始研究,有沒有可能用靜坐冥想和其他禪修的心智訓練方式減低戰場
歸來退伍軍人的壓力。
★ 我在2010年開始研究,有沒有可能用靜坐冥想和其他禪修的心智訓練方式減低戰場歸
來退伍軍人的壓力,而這一次,對於PTSD,我終於有了徹底的領悟。

1 大語病:這就是後接一個敘述,語氣沒有完結。

洪蘭表示:這就是我做了一件事。

讀者心裡會問:你做了一件事,然後呢?

為何說「這就是」?通常我們預期這樣的句子:「這就是我做那件事的原因」(This is
why I did it.)

2 this was driven home to me 的意思完全失去了,只剩一個有頭沒尾的「這就是」。
但是,這幾個字是這一整段的中心旨意!




#23
第4章
he told me what had happened to one of his soldiers that very week. Having
just returned home from Afghanistan, the veteran purchased the motorcycle he
had long dreamed of.  He took his wife for a ride.  When an ambulance raced
by with sirens blasting, the vet panicked. Gunning the engine, he took off
like a bat out of hell, lost control, and crashed. He was instantly killed;
his wife was critically injured.
他告訴我就在那個禮拜他部隊中兄弟所發生的事。因為他們剛剛從阿富汗返國,身上有錢
(在戰地無法花錢)一名士兵就買了一輛他一直想要的摩托車,載著太太去兜風。當一輛
救護車鳴笛靠近時,這名士兵恐慌了,他猛踩油門,加足馬力向前衝去,結果車毀人亡。
★ 他告訴我就在那個禮拜他部隊中兄弟所發生的事。因為他們剛剛從阿富汗返國,一名
士兵就買了一輛他一直想要的摩托車,載著太太去兜風,結果剛好有輛救護車從身旁呼嘯
駛過,鳴笛聲震耳欲聾,這名士兵恐慌了,他猛踩油門,加足馬力向前衝去,結果 失去
控制,車毀人亡,妻子則身受重傷。


1 原文沒有的腦補評論:身上有錢(在戰地無法花錢)


2 原文有的卻盡任意省略、簡化之能事。


#24
第4章
It was a tragic demonstration of what can happen when the brain fails to
grasp context—in this case,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he significance of a
sudden loud noise heard in the relative safety of the bucolic countrysid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one heard in a war zone.
這樁悲劇正說明了如果大腦不能了解你現在身在何處,區辨出在平靜的鄉間、相當安全的
地方突然聽到很大的聲音,跟在戰場上聽到很大聲音的不同,你會送命。
★ ……可能會釀成悲劇 / 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又是一個以偏概全,以小範圍的特例取代大範圍的敘述。

原文:what can happen (可能發生不好的事);

洪蘭表示:你會送命,這是我預言的必然結果。



#25
第4章
At the Tuned In extreme, hyperactivity in the hippocampus is likely to cause
an excessive focus on context, which can inhibit emotional spontaneity.
在很敏感的極端是海馬迴過度活化,這會使人對情境特別注意,也會自動的抑制情緒。
★ ……,這會使人對情境特別注意,而壓抑(原本)自然自發的情緒。

另一個不顧文法,五馬分屍再胡亂重組的悽慘後果。

「自動」來自 spontaneity (自然自發的表現),但是原文是指情緒的自然流露,洪蘭
隨便湊合的結果,把「自動」乾坤大挪移,搬去和動詞「抑制」送做堆,變成自動抑制情
緒。真是要命!


不懂英文或沒有英文查對的中譯讀者,你看了這一點,知道自己經常被誤導,怎能不憤怒



#26
第4章
..until soon she begins to doubt her own sincerity and authenticity.
直到最後她不曉得自己究竟是什麼樣。
★ 到後來她開始懷疑自己做人能否真誠不虛偽。

一直作賤原文,籠統、敷衍、馬虎、呼攏讀者,究竟是怎麼樣?



#27
第4章
In studies of lab rats, for instance, “context" is as rudimentary as the
flooring material of a cage or the size of the cage.
例如對實驗室中的老鼠而言,所謂情境就是很原始的籠子的地板或是籠子的大小。
★ 例如對實驗室中的老鼠而言,「情境」可能只是如籠子底面的材質或籠子大小等等那
樣簡單的差異。

1 洪蘭表示:我給你下個定義,對實驗室的老鼠,所謂情境就是這個定義,不會是別的。

原文:舉出情境的兩種例子可能。


2 rudimentary 譯成「原始」很不恰當,沒能傳達意思。


#28
第4章
(This experimental paradigm goes all the way back to Pavlov, who paired a
tone with food in experiments with dogs. After enough experience of "tone
equals food," his dogs began salivating in anticipation of the food after
just hearing the tone.)
[一片空白]



作者用心以括號(表示這雖不是不可或缺的資訊,但對沒聽過的讀者還是受用的)簡介帕
甫洛夫制約 Pavlovian conditining 的來歷,但在譯文裡不翼而飛。

洪蘭表示:我可是心理學專家,這個東西我早已聽得不耐煩了,我砍!


#29
第4章
But if the tone is then presented over and over without the shock, the rat
learns that the shock is not a prelude to pain and stops scrambling when it
hears the tone—a phenomenon known as extinction learning.
但是假如後來當這個聲音出現而電擊並沒有跟著出現,老鼠就學會了下次聽到聲音時不必
再逃避電擊了,這個現象叫消除(extinction)
★ ……這個現象稱為學習消除(extinction learning)

要用括號重現原文的專業術語,不該隨意更動作者的寫法,作者寫 extinction learning
,譯者不該簡化為 extinction。作者一再想強調這個 extinction 的能力是經過學習得
來的。


若是自己寫的書,那就悉聽尊便。


#30
第4章
Here is where context comes in:
下面是加上情境的情況:
★ 情境的作用如下:

片語 where 某某東西 comes in,通常我們說「這就是某某東西的作用/功能」,「某某
東西這時就派上用場了」。

倒不是說,本來沒有情境(難道本來的實驗是發生在真空狀態?),後來加上了情境。


#31
第4章
But the rat can manage this only if its hippocampus is intact.
假如這隻老鼠的海馬迴正常,牠會區辨得出情境。
★ 但是,老鼠只有在海馬迴正常的情況下才有這能力。

only if 的意思被弱化了。


#32
第4章
If the hippocampus is damaged, the rat will no longer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two contexts and will instead fail to display extinction learning in either.
假如海馬迴被破壞了,牠就不再能區分出兩者的不同,就沒有辦法展現出消除的行為來,
★ 假如海馬迴被破壞了,牠就不再能區分出兩者的不同,因此無論底面是鐵絲網還是實
心板,都無法展現學習消除的能力。


1 原文有個 either,指 either context,應該譯清楚點。

2 extinction learning 又被洪蘭吃掉一個字。


#33
第4章
Since learning presupposes perception, it makes sense to conclude that
activity in the hippocampus underlies the perception of context.
因為學習是在知覺(perception)之前,所以這樣的結論──海馬迴的活化是情境知覺的基
礎──應該是合理的。
★ 因為學習必須以知覺為前提,所以……

詳情見
 https://plus.google.com/b/110896187168631282520/110896187168631282520/posts/eiNJr6MjEE2



#34
第3章
If you arrive at the airport and discover that your flight was canceled, do
you sputter profanities at the gate agent, snap at your spouse, feel as if
these things always happen to you
當你到達機場,發現你的航班被取消了,你會不會對櫃檯人員惡言相向,罵你的配偶,覺
得這種倒霉事怎麼都發生在你身上
★ ……還對配偶無緣無故發脾氣……

倒不是怪罪(罵)配偶,而是因為在氣頭上,容易對身旁的任何人出氣。

--
There are a lot of things we don't want to know about the people we love.

                                                    --- Chuck Palahniuk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158.136
huanglove:感謝d大..幫縮易讀版網址:http://ppt.cc/k6aR1F 09/27 16:59
huanglove:請大家多多幫忙轉載..別讓錯誤譯書誤人子弟2F 09/27 17:00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huanglove (115.165.236.36), 時間: 09/27/2013 17:01:55
belmontc:洪蘭 意外嗎?1F 09/27 17:03
OmegaWind:你貼這有屁用   洪蘭月初才在聯合報繼續發表社論2F 09/27 17:04
JINGIBYE:幹 慘不忍睹3F 09/27 17:05
LeonardoChen:笑罵由人4F 09/27 17:05
beryll:推5F 09/27 17:05
mmzznnxxbbcc:這些英文好像也沒什麼好學的6F 09/27 17:09
a75267462007:你怎麼翻書商也不會理你,除非要硬起來7F 09/27 17:09
Tenging:XDDDDDDDDDDDDDDD8F 09/27 17:09
Imbufo:打臉打成這樣 你壞壞9F 09/27 17:12
eric820813:長知識10F 09/27 17:12
EOMing:快翻慢譯:你所不知的潛力與危害11F 09/27 17:13
dragonsoul:12F 09/27 17:15
ilhf311:讚!!!13F 09/27 17:17
mstar:「力挽狂蘭」......14F 09/27 17:25
naehs:這篇還好吧  上一篇比較嚴重是真的15F 09/27 17:32
EOMing:樓上大概沒耐心看完這次一大篇的譯評...16F 09/27 17:36
naehs:我看到第七個就不想看了  雞蛋挑骨頭17F 09/27 17:37
naehs:真的照完全正確的譯法  根本不易閱讀
EOMing:想入門翻譯 可以入門一小本香港商務印書館或台灣書林的新編19F 09/27 17:40
EOMing:               入手
EOMing:翻譯手冊 平時也可充作學英文的片語手冊 售價才兩百元而已
naehs:如果一堆人搶著翻這本  翻的又快又好  我倒是樂見其成22F 09/27 17:42
EOMing:在金石堂實體店購買時 店員可能還以為標價錯誤 查詢一翻...23F 09/27 17:42
EOMing:其實該手冊年代已久 前言里編者一九七九年於香港便可見一斑
naehs:不過我是不太相信啦  書那麼多  翻的人少25F 09/27 17:49
naehs:除非是嚴重錯誤再列出來吧
hirabbitt:以學術書來講 這些都蠻嚴重的27F 09/27 17:59
hirabbitt:應該說 我還寧可他通篇嚴重錯誤 這樣至少還知道不可看
hirabbitt:最怕就是這種 八成是正確的資訊 偷偷唬你兩成 GG
naehs:看到後面了  真的有些語意錯誤  但學術的本來就不好翻30F 09/27 18:01
mauricew:本來就很嚴重 一章裡面錯一堆 還只有一位來指證31F 09/27 18:04
mauricew:請洪蘭粉絲不要再來護航了
naehs:那一堆原文書課本翻譯錯更多怎麼沒人出來講33F 09/27 18:05
naehs:我是不知道洪蘭是不是自己翻的啦  不過他翻那麼多書該肯定吧
naehs:我英文不好  有中文書看就該偷笑了
BRANFORD:太難看了吧36F 09/27 18:07
mikejr:洪迷不要在那裏護航了 有夠難看37F 09/27 18:09
mauricew:隨便一個人一個章節就抓一堆 裡面還潛藏著不知道有多少38F 09/27 18:13
mauricew:問題
timshan:科普書跟大學教科書是兩回事啊...40F 09/27 18:15
dandelion76:naehs:那一堆原文書課本翻譯錯更多怎麼沒人出來講←那41F 09/27 18:15
dandelion76:就請你說出來是哪些課本呀!
naehs:我買的os的恐龍本啊  不過很久了  最近才拿出來看原文書43F 09/27 18:17
naehs:我是以前看大家討論中文資訊很少  缺少翻譯
naehs:所以我才覺得翻譯很不容易啊
naehs:不過由勘誤學英文真的很好  應該考慮出書
aljinn:是否容易閱讀 與資訊完整正確 兩者不衝突也不應該有所取捨47F 09/27 18:23
aljinn:建議"稍微"涉獵翻譯相關理論再考慮要不要說"雞蛋裡挑骨頭"
naehs:洪蘭懂不懂翻譯理論也很難說49F 09/27 18:28
frontin:純噓某n  某n自己翻說不定也長這樣50F 09/27 19:43
frontin:這樣你懂了吧 你自己出來翻一定也很辛苦
frontin:也許 還會有人幫你護航勒
chenn:護航護很大的八成是有關係的人吧 哈  整串下來就你一個53F 09/27 20:02
ikki:雞蛋裡挑骨頭? 裡頭有好幾條根本是意思錯誤的亂翻了54F 09/27 21:01
ikki:說雞蛋裡挑骨頭的要不要看看那第15條洪蘭是在翻譯什麼鬼?
baozi:不意外 紅藍那甚麼鳥樣就有甚麼樣的粉絲護航56F 09/27 22:16
dandelion76:某n。依你自己的說法,有中文版就要偷笑了呀,幹嘛還57F 09/27 22:24
dandelion76:拿原文書出來看~
a0925313803:護航真難看59F 09/27 22:25
Trionychidae:一群人連紅籃拉的屎、放的尿照樣吞60F 09/27 22:32
patato2:還好個頭啊 我最痛恨這種毀掉原著的惡劣譯者61F 09/27 22:39
winiS:都翻成咕魯把佛羅多推下火山了還只是不易閱讀嗎._.||62F 09/27 23:22
sillywhoever:其實我也懷疑不是她自己翻的..不過她還是得負責的63F 09/28 01:02
sillywhoever:要掛名的東西,應該看清楚品質..話說回來,如果真是
sillywhoever:她翻的,真的要勸她退出這行了!隔行如隔山啊~
selvester:後面應該還要掛一個子類別: OOO著 ver.XXX翻譯66F 09/28 02:25

--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796 
※ 本文也出現在看板: terievv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