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為 reboss.bbs.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4-06-03 18:16:15
看板 PublicIssue
作者 標題 [新聞] 〈社論〉金融業前進中國無異玩火自焚!
時間 Mon Jun 2 22:43:39 2014
〈社論〉金融業前進中國無異玩火自焚!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784130
〈社論〉金融業前進中國無異玩火自焚! - 言論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在服貿協議與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中,金融業因前進中國大門洞開與業務項目大幅增加,一直被視為馬政府推動服貿與自經區的受益產業。然而,對於金融業或台灣經濟,這是非常危險的觀點。在中國金融風暴瀕臨爆發之際,我金融業若大舉前進中國,容易掉入陷阱,成為中國企業倒閉、違約潮下的最後一隻老鼠,且因其放貸資金多數來自台灣,一旦大量中企呆帳出現,必然反噬母國,引發我國本土金融風暴,屆時台灣經濟恐有全面崩盤之虞。提出如此預警,不是我們刻意危言聳聽,中央銀行在今年度「金融穩定報告」中即提出一個驚悚的數據,去年底全體國銀對中國直接風險餘額四五八.八億美元(約一.三七兆台幣),中國首度取代美國,成為本國銀行最大債務國 ...
在服貿協議與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中,金融業因前進中國大門洞開與業務項目大幅增加,一直被視為馬政府推動服貿與自經區的受益產業。然而,對於金融業或台灣經濟,這是非常危險的觀點。在中國金融風暴瀕臨爆發之際,我金融業若大舉前進中國,容易掉入陷阱,成為中國企業倒閉、違約潮下的最後一隻老鼠,且因其放貸資金多數來自台灣,一旦大量中企呆帳出現,必然反噬母國,引發我國本土金融風暴,屆時台灣經濟恐有全面崩盤之虞。提出如此預警,不是我們刻意危言聳聽,中央銀行在今年度「金融穩定報告」中即提出一個驚悚的數據,去年底全體國銀對中國直接風險餘額四五八.八億美元(約一.三七兆台幣),中國首度取代美國,成為本國銀行最大債務國 ...
在服貿協議與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中,金融業因前進中國大門洞開與業務項
目大幅增加,一直被視為馬政府推動服貿與自經區的受益產業。然而,對於金融
業或台灣經濟,這是非常危險的觀點。在中國金融風暴瀕臨爆發之際,我金融業
若大舉前進中國,容易掉入陷阱,成為中國企業倒閉、違約潮下的最後一隻老鼠
,且因其放貸資金多數來自台灣,一旦大量中企呆帳出現,必然反噬母國,引發
我國本土金融風暴,屆時台灣經濟恐有全面崩盤之虞。
目大幅增加,一直被視為馬政府推動服貿與自經區的受益產業。然而,對於金融
業或台灣經濟,這是非常危險的觀點。在中國金融風暴瀕臨爆發之際,我金融業
若大舉前進中國,容易掉入陷阱,成為中國企業倒閉、違約潮下的最後一隻老鼠
,且因其放貸資金多數來自台灣,一旦大量中企呆帳出現,必然反噬母國,引發
我國本土金融風暴,屆時台灣經濟恐有全面崩盤之虞。
提出如此預警,不是我們刻意危言聳聽,中央銀行在今年度「金融穩定報告」中
即提出一個驚悚的數據,去年底全體國銀對中國直接風險餘額四五八.八億美元
(約一.三七兆台幣),中國首度取代美國,成為本國銀行最大債務國。而這項
數字在二○○八年底時才三十四.八億美元,五年來成長超過十二倍。甚且,金
管會公布的最新統計,今年第一季國銀對中國曝險部位約一.五九兆元,短短三
個月又增加二千二百億元,而且曝險部分占淨值七成以上,接近「不得超過淨值
一倍」的銀行也有十四家之多,顯見在馬政府積極推動向中傾斜的經貿政策下,
我金融業迫不及待進軍中國,完全忽略潛藏的巨大危機。央行的報告也點出國銀
在中國面臨的四大風險,包括中國經濟成長減緩,企業獲利成長下滑,太陽能等
產能過剩產業面臨虧損壓力,可能使信用違約風險上升,加上地方政府債台高築
,影子銀行規模龐大,以及房地產市場走緩等。
即提出一個驚悚的數據,去年底全體國銀對中國直接風險餘額四五八.八億美元
(約一.三七兆台幣),中國首度取代美國,成為本國銀行最大債務國。而這項
數字在二○○八年底時才三十四.八億美元,五年來成長超過十二倍。甚且,金
管會公布的最新統計,今年第一季國銀對中國曝險部位約一.五九兆元,短短三
個月又增加二千二百億元,而且曝險部分占淨值七成以上,接近「不得超過淨值
一倍」的銀行也有十四家之多,顯見在馬政府積極推動向中傾斜的經貿政策下,
我金融業迫不及待進軍中國,完全忽略潛藏的巨大危機。央行的報告也點出國銀
在中國面臨的四大風險,包括中國經濟成長減緩,企業獲利成長下滑,太陽能等
產能過剩產業面臨虧損壓力,可能使信用違約風險上升,加上地方政府債台高築
,影子銀行規模龐大,以及房地產市場走緩等。
央行不幸一言成讖,日前中國出現最大的民企倒帳案—「華通系」財務危機,而
我國七家銀行去年四月才聯貸其子公司旭日高新八千五百萬美元,不到一年即成
呆帳。值得注意的是,旭日高新是香港上市公司,由香港前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簽
證,國銀貸款前更派遣相關主管至中國查訪,卻無法發現任何蛛絲馬跡,可見中
國企業財報不可信,充滿欺瞞與不實,即使專業人士亦難識破暗藏的玄機。而為
了規避風險,此聯貸案期限只有一年,竟然還是違約,顯然中企財務壓力的嚴重
性超乎外界想像。
我國七家銀行去年四月才聯貸其子公司旭日高新八千五百萬美元,不到一年即成
呆帳。值得注意的是,旭日高新是香港上市公司,由香港前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簽
證,國銀貸款前更派遣相關主管至中國查訪,卻無法發現任何蛛絲馬跡,可見中
國企業財報不可信,充滿欺瞞與不實,即使專業人士亦難識破暗藏的玄機。而為
了規避風險,此聯貸案期限只有一年,竟然還是違約,顯然中企財務壓力的嚴重
性超乎外界想像。
不可否認的,中國金融市場存在極高的利差,正規銀行體系五%以上很普遍,影
子銀行、民間借貸更高達十%,比起在低利率的台灣只有約一%多利差,中國市
場當然讓國銀垂涎三尺。但我們仍認為國銀此際不宜往中國發展,因為高利潤的
背後是高風險。中國市場所以存在高利差,乃是這些年企業皆以高槓桿的財務操
作取得大量資金,有些投入生產,造成嚴重的供過於求,導致價格崩跌,企業虧
損累累,導致無力償還貸款,違約風險劇升,自然引發放款利率飆升;有些則投
入金融衍生性商品、房地產或大宗商品炒作,企圖以錢賺錢,因此必須擴大財務
槓桿以增加收益,資金需求量大,自然也會造成利率升高,增加資金成本。然而
,實體經濟運作的無效率,與資本市場投機風潮大盛,導致中國同時存在多個金
融泡沫,佈滿經濟未爆彈,而高利率則可能成為引發它們爆炸的引信。因此高利
率既是金融業者眼中誘人的蘋果,但也會是醞釀金融風暴的毒餌。我金融業者豈
可只看到眼前的厚利,卻忽視背後潛藏的高風險?
子銀行、民間借貸更高達十%,比起在低利率的台灣只有約一%多利差,中國市
場當然讓國銀垂涎三尺。但我們仍認為國銀此際不宜往中國發展,因為高利潤的
背後是高風險。中國市場所以存在高利差,乃是這些年企業皆以高槓桿的財務操
作取得大量資金,有些投入生產,造成嚴重的供過於求,導致價格崩跌,企業虧
損累累,導致無力償還貸款,違約風險劇升,自然引發放款利率飆升;有些則投
入金融衍生性商品、房地產或大宗商品炒作,企圖以錢賺錢,因此必須擴大財務
槓桿以增加收益,資金需求量大,自然也會造成利率升高,增加資金成本。然而
,實體經濟運作的無效率,與資本市場投機風潮大盛,導致中國同時存在多個金
融泡沫,佈滿經濟未爆彈,而高利率則可能成為引發它們爆炸的引信。因此高利
率既是金融業者眼中誘人的蘋果,但也會是醞釀金融風暴的毒餌。我金融業者豈
可只看到眼前的厚利,卻忽視背後潛藏的高風險?
一般國際認定的標準,企業負債達GDP比率九十%就是踩到紅線,但最近摩根
大通評估中國企業負債占GDP比率已達一一○%到一二○%,中國企業的違約
案例層出不窮,金融業踩到地雷的機率大增。加上龐大的地方債、影子銀行與房
地產市場疲弱,造成中國貸款利率狂飆,整個中國經濟彷彿一座隨時可能爆發的
火山。其實,無論中國金融市場利差多麼吸引人,高利率終將成為經濟榮景的終
結者,此際國銀前進中國,無異置身火山口,對賭火山不會爆發。尤甚者,目前
國銀在中國分行資金來源主要是台灣總行及聯行往來,等於搬台灣錢往中國跑,
一旦中國金融火山爆發,這些被搬至中國的台灣錢可能瞬間化為灰燼,進而衝擊
國內金融體系,引發毀滅性的金融風暴,業者實在不應玩火自焚!
大通評估中國企業負債占GDP比率已達一一○%到一二○%,中國企業的違約
案例層出不窮,金融業踩到地雷的機率大增。加上龐大的地方債、影子銀行與房
地產市場疲弱,造成中國貸款利率狂飆,整個中國經濟彷彿一座隨時可能爆發的
火山。其實,無論中國金融市場利差多麼吸引人,高利率終將成為經濟榮景的終
結者,此際國銀前進中國,無異置身火山口,對賭火山不會爆發。尤甚者,目前
國銀在中國分行資金來源主要是台灣總行及聯行往來,等於搬台灣錢往中國跑,
一旦中國金融火山爆發,這些被搬至中國的台灣錢可能瞬間化為灰燼,進而衝擊
國內金融體系,引發毀滅性的金融風暴,業者實在不應玩火自焚!
---------------------
今年第一季國銀對中國曝險部位約一.五九兆元,短短三個月又增加二千二百億
元,而且曝險部分占淨值七成以上,接近「不得超過淨值一倍」的銀行也有十四
家之多,顯見在馬政府積極推動向中傾斜的經貿政策下,我金融業迫不及待進軍
中國,完全忽略潛藏的巨大危機。
元,而且曝險部分占淨值七成以上,接近「不得超過淨值一倍」的銀行也有十四
家之多,顯見在馬政府積極推動向中傾斜的經貿政策下,我金融業迫不及待進軍
中國,完全忽略潛藏的巨大危機。
究竟是什麼吸引了臺灣的金融業?高利差?但收得回來嗎?
還有吸引的是臺灣的金融業?還是KMT把持的金融業?
--
不要被中文騙了,島國正名運動:
越南是排中。 不用大陸正名用中國。
臺灣人建立自己的政權,是為了脫離KMT的殖民政府。跟中國無關。
一個中國政策是指國際上,中國已經從ROC被PRC取代 不是指臺灣是中國的。
臺灣的法律,保障所有人,不論是新移民,或是舊住民。
要有臺灣共識-民主 自由 人權 法治 關懷弱勢 永續經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4.8.227.206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ublicIssue/M.1401720222.A.E9E.html
推 :推!1F 06/02 22:52
推 :會想西進的大多是計畫成為中國代表企業以謀最大利益2F 06/02 22:59
推 :推3F 06/02 23:00
推 :中國金融業正岌岌可危,我們一定要守住以求自保>.<4F 06/03 07:47
→ :高風險=高利潤,只是我國銀行只知利潤5F 06/03 11:44
--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1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481
※ 本文也出現在 1 個隱藏看板
※ 本文也出現在 1 個隱藏看板
( ̄︶ ̄)b MindOcean 說讚!
2樓 時間: 2014-06-03 21:31:41 (台灣)
→
+1
06-03 21:31 TW
中國銀行的潛在負債風險怎麼可能跟美國相比?美國金融業(銀行與貸款公司)都在2008年爆出金融海嘯了,只能用大絕招印鈔票來解決。美國的地方政府債務更嚴重,底特律已經破產、加州更早就該重整了。相較之下,中國的金融業還很落後,開放程度根本還差得遠,而且經濟成長率比歐美高得多,才能支撐起3.5%的定期年利率,所以根本不用擔心中國金融發生系統性風險。(就算加上影子銀行,中國金融業負債率還是比歐美低,如果中國都爆了,全世界也完了)中國金融最大的風險是財報透明度的問題,也就是原文中所說的華通系財務危機,但透明度的問題在任何法治不全的國家都存在,非中國獨有,銀行既然要貪圖高回報率,自然就要承受高風險,中國國內的銀行也是受害人,台資銀行只是被掃到颱風尾。而我國央行金融穩定報告中所提到「中國首度取代美國,成為本國銀行最大債務國」,其實這些貸款都是借給台商,自己國家的銀行借錢給自己國家的企業沒什麼不對,難不成要讓這些貸款利息被中國的銀行賺走嗎??? 但借太多錢給台商也有風險,就是貸款項目過度集中在中國,等於雞蛋大都集中在同一個籃子裡。
3樓 時間: 2014-06-03 22:05:51 (台灣)
→
06-03 22:05 TW
記得之前有看過一本經濟學相關的書籍,是描述中國地下經濟體系,有種類似裡世界的概念,也和其它正常國家是完全不同,不曉得大衛哥有研究否?
4樓 時間: 2014-06-04 15:39:20 (台灣)
→
06-04 15:39 TW
回樓上:抱歉,沒看過這本書。但我猜,只要是「地下XX」,就應該是裡世界啊,不然怎麼會叫做「地下」???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