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Krusty.bbs.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5-01-29 19:13:05
看板 
作者 okplaymayday (星期天的歷史學家)
標題 Re: [問卦] 中國古代沒有經濟學家的八卦?
時間 Thu Jan 29 17:19:06 2015


※ 引述《wolfpaw (沃夫寶)》之銘言:
: 中央銀行,貨幣政策,證交所,
: 債券,期貨,各種衍生金融商品
: 不但在現今經濟體系裡扮演要角
: 更是大國的重要外交手段
: 反觀中國古代,經濟力稱霸大半個世界
: 卻從未聽過有什麼經濟學家或銀行家
: 要說笨好像也不是,都會天工開物了
: 既然會造紙跟印刷術
: 為什麼不領先全球狂印鈔票
: 來個量化寬鬆
: 反而是讓美國2008後QE才在逞威風
: 有沒有中國古代為什麼沒出經濟學家的八卦?


    日文的漢字詞可以簡單分成三種,一種是中文本來沒有的,像是中出、泥棒之類的,
第一次看到會霧煞煞。另一種是中文本來就有的,日文的意思也差不多,學校、社長之類
的,看了之後大概可以理解。第三種是「和制漢語」,就是中文本來有,但日本人把這個
詞拿去改過意思再傳回中國,像經濟、社會之類的,這些詞和中文的意思儘管有些關聯,
可是意思不太一樣,例如「經濟」這個詞在中國古代的意思是「經世濟民」,就是指怎麼
樣治理大事情,使民眾富裕的意思,並不是Economy


    回過頭來說,明清時代的經濟政策很多是大臣七嘴八舌討論出來的,在中央政府有一
個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經濟部的機構,叫做「戶部」,是專門處理賦稅、錢糧的,裡面
的大臣稍為專業一點,大概就是經濟學家了,所以他們提出來的政策,皇帝比較會聽,但
是也常常被打槍就是了。會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戶部的大臣固然是經濟學家,但是國考(科舉)的時候大家都是考一樣的題目,
當什麼官都是考完才分發的,有的時候是先在其他部門當小官,剛好戶部有缺人,就莫名
其妙晉升到戶部當大官了,所以官員往往也是邊做邊學。幸好中國讀書人讀四書五經的時
候,就知道他們的理想是要讓國家強盛,讓百姓富足,他們平常也喜歡發一些關於民生相
關的廢文,例如怎麼樣治水、災荒的時候怎麼樣救濟等等,所以基礎的經濟知識還是有的
,雖然也有出過一些白癡型的戶部尚書,但也只是少數。大多數的情況是戶部尚書知道要
怎麼做,可是其他部門的官員在那邊靠夭,或是皇帝又在裝死。


    例如明朝中期有一個戶部尚書李起元告訴皇帝說:「好多地方的軍餉都發不出來了,
我建議把A區的軍餉調到B區。」結果天啟皇帝再想另外一件事情,說:「好 der,我阿公
之前當皇帝的時候,宮殿被落雷打到燒掉了,你查一下哪邊還有多的錢,然後你們官員也
捐一點薪水幫我蓋新宮殿。」李起元:「那個……臣突然得了重病,有點想退休養病。」
皇帝:「不可以喲 ^.<」李起元只好說:「你放心,捐款沒有問題。


    若要說到什麼當代經濟學的基礎,筆者讀的書不夠,還要再查一查。不過《二刻拍案
驚奇》提到怎麼樣平衡米價,說:

      (1564)年荒米貴,官府只合靜聽民情,不去生事。少不得有一夥有本錢趨利的商
      人,貪那貴價,從外方賤處販將米來;有一夥有家當囤米的財主,貪那貴價,從家
      裏中發出米去。米既漸漸輻輳,價自漸漸平減。這個道理,也是極容易明白的。


    意思是說當米貴的時候,官方不要去發米,自然會有要賺錢的商人從遠方來賣米,賣
得多了,米價自然就下跌了。這不就是亞當斯密(Adam Smith)在1776年出版《國富論》
的核心概念,市場上「一隻看不見的手」,原來明朝人一百多年前也早就想到了。


參考資料:
1.﹝明﹞李起元,《計部奏疏》,〈議處軍餉以固封疆事〉、〈捐奉助工事〉、〈衰老日
   盛疏〉、〈病痰身危疏〉(明刻本)。

2.﹝明﹞凌濛初原著;徐文助校訂;繆天華校閱,《二刻拍案驚奇》(臺北:三民書局,
   1993),卷1,〈進香客莽看金剛經 出獄僧巧完法會分〉。

3.卜永堅,〈1708年江南饑荒的政治經濟學〉,《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5:2(保定,2010),頁19-2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代碼(AID): #1KoViSwK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22523164.A.E94.html
LIONDODO: 有考據,好!1F 01/29 17:21
kibou: 有參考資料 給推2F 01/29 17:32
j68345517: 天啟帝,魏忠賢?3F 01/29 17:35
Pujols56: 推惹4F 01/29 17:35
※ 編輯: okplaymayday (36.232.173.215), 01/29/2015 17:40:55
jimmy8343: 推5F 01/29 18:01
jojoberry: 中醫也比阿哩不搭的西醫(很多是西方古代亂來的觀念而已6F 01/29 18:32
sorrows: 推7F 01/29 18:32
jojoberry: 正確多了  東方不像西方騙術多操弄多~連西醫都是騙局8F 01/29 18:33
arnold3: 西醫也不算騙局 只是起步的晚要追上中醫還有些距離9F 01/29 18:40

--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1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589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1樓 時間: 2015-01-29 21:23:45 (台灣)
  01-29 21:23 TW
最後面拉到國富論太扯
那反映的只是當時行政上的觀察結論  也不是通行做法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