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MindOcean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8-06-25 15:33:06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wayne62 (要的只是不喜歡的權利)
標題 [新聞]香港調查揭基督教會性騷擾17%受訪者曾被迫
時間 Mon Jun 25 15:00:54 2018


1.媒體來源: 蘋果日報

2.完整新聞標題:
香港調查揭基督教會性騷擾 17%受訪者曾被強迫性行為 2018/06/24

3.完整新聞內文: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今天發表性騷擾研究報告,
51%指加害人為教會同工或信徒領袖,35%指加害人為教友。香港《蘋果日報》

香港近日有教會爆出涉嫌性騷擾及非禮醜聞,但其實被揭發的教會性侵個案可能只屬
冰山一角。香港基督教協進會轄下的性別公義促進小組今天發表研究報告,
指共收到55份有效問卷,披露自己或朋友在教內被性騷擾的經歷
當中超過一半人被教會同工或信徒領袖性騷擾;
有17%人被強迫進行性行為;甚至有人被意圖強姦,逃脫後仍被非禮。
然而,部分人求助時受到二度傷害,被要求息事寧人。

基督教協進會性別公義促進小組今天發表《不再沉默——收集教內被性騷擾經驗》
研究報告,該小組早在2014年計劃在不同教堂派發問卷,調查教內性騷擾的情況,

但全港1230個堂會只有12個願意參加。小組在去年8月至今年4月改為在網上收集問卷

收到59份回應,其中55份有效,披露自己或朋友在教內被性騷擾的經歷。

研究報告指出,51%指加害人為教會同工或信徒領袖,35%指加害人為教友;
男加害女的個案佔85%,男加害男的個案佔11%,另有1個案涉女性加害女性,
亦有1個案涉女性加害男性。當中30%為近一、兩年發生,9%已發生逾20年,
最多是發生於3至5年前,佔25%。


同時,該小組指出,收到的55份回應中,35份受訪者是填寫自己經驗,20份為朋友經歷。
17%個案是「強迫進行性行為」,
33%為「不受歡迎身體接觸」,例如觸摸、抓捏或故意磨擦他人身體,
引起性聯想的玩笑評語等佔5%,
其餘包括發出性含意的電郵或社交訊息等。

事發地點包括牧師、傳道人寓所,或教會等。
56%事發後離開有關教會,29%仍留在教會。
受害人出現多種情緒反應,如自我價值的質疑、憤怒及憂慮等。
另外,一半受訪者曾向教牧、教友、警方等求助。

小組最後訪問了5名願意深入訪談的教友,
其中4名受害人為女性,1人為男性,其中2個個案涉意圖強暴,
如受害人C女士在教會事奉時 被男導師邀約開會,到達其辦公室後被強吻
及意圖強暴,她逃脫後,仍多次在教會被對方非禮;
另一D女士在外地宣教時,在飯聚後被同行男牧師強吻及意圖強暴,掙扎後逃脫。

小組稱希望透過此研究,探討教會性暴力受害人的經驗與
教會架構、信仰論述及群體文化之關係,並關注受害人沉默的原因和檢視其求助經驗,
向教會提出適切的獻議,避免同類型事件再次發生。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的性別公義促進小組,調查教會性騷擾情況。香港《蘋果日報》



====================================================
5宗教內性暴力個案概要

個案1:
A女士於一次醫院探訪期間,被男牧者藉辭安慰從後攬住,
A女士避開往走廊與一位婆婆同坐飲泣時,
該男牧者亦湊近並掃她的背至腰間。

個案2:
B女士在一次團契聚會期間,整晚被一位已婚男組員
以不受歡迎並有色情意識的眼神凝視。其後此已婚男組員
亦向另一位單身女組員發短訊,表示「I miss you」及好感。

個案3:
C女士在教會事奉小組期間,被男導師邀約到其辦公室開會,
C女士到達後,突然被強吻並遭意圖強暴,她掙扎後逃脫,
後來仍多次在教會被該導師非禮。

個案4:
D女士在外地宣教時,在一次飯聚後被同行男牧師
強吻並遭意圖強暴,掙扎後逃脫。

個案5:
E先生在基督教機構工作,被男上司以按摩為名非禮,
其後又被邀請出遊及同房。

資料來源:《不再沉默--收集教內被性騷擾經驗》研究報告
=====================================================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624/1379165/
香港調查揭基督教會性騷擾 17%受訪者曾被強迫性行為 | 蘋果日報
[圖]
香港近日有教會爆出涉嫌性騷擾及非禮醜聞,但其實被揭發的教會性侵個案可能只屬冰山一角。香港基督教協進會轄下的性別公義促進小組今天發表研究報告,... ...

 


5.備註:
台灣教會不知有沒有這類調查,
主要是這環境容易發生這類事,

一來
教會的架構及階級分明,教會內的性騷擾個案大多與權力有關,
由於加害者的地位大多比受害者高,加害者亦通常得到會眾的尊重及信任,
讓受害者認為即使舉報求助,亦未必有人相信,故往往選擇隱藏事件。

再者
加害者會將一些重要、美好的信仰論述斷章取義,利用信仰論述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最後
有些處理事件的人則會利用信仰論述,如:揭發事件會破壞教會聲譽,甚至影響福音等,
將事件責任加在受害人身上,讓受害人不敢舉報。  就息事寧人,家醜不外揚之類的

--
塞斯‧羅根(Seth Rogen)的twitter:
宣稱別人結婚與你的宗教教義不符,
就像只因自己節食,就對吃甜甜圈的人發脾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6.233.20
※ 文章代碼(AID): #1RC9Cimg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29910060.A.C2A.html
shadowmelo: 怪力亂神1F 223.136.144.120 台灣 06/25 15:03
Bokolo: 基督教還是離開東方吧2F 223.136.46.160 台灣 06/25 15:05
zzzz8931: 基督教3F 140.112.4.190 台灣 06/25 15:06
Everforest: 雞督救世4F 1.161.229.14 台灣 06/25 15:06

--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328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1樓 時間: 2018-06-25 15:40:08 (台灣)
  06-25 15:40 TW
爛的還是爛,藉宗教更易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