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MindOcean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8-01-29 20:44:22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YusaAoi (YusaAoi)
標題 [新聞]《中國評論》:趙春山論習近平的統一觀
時間 Mon Jan 29 20:00:32 2018


  《中國評論》:趙春山論習近平的統一觀

 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趙春山在中評智庫基金會主辦的《中國評論》月刊12月號發表專文《習近平的對台政策方略》,作者強調:“我們深信,以習近平堅定的信念和堅強的意志,定能克服內外環境因素的挑戰,成功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時,身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我們也期盼台灣能共襄盛舉,不要在這個光榮的歷史道路上缺席。”文章內容如下: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報告涉及對台工作部分的論述,可以視為今後一個時期中共的對台政策方略。荀子《王霸篇》記載:“鄉方略,審勞佚,謹畜積,脩戰備,齺然上下相信,而天下莫之敢當。”。所謂方略,指的就是方法與謀略。??

 習近平把統一視為歷史的任務??

 十九大報告把“完成祖國統一”、“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和“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並列為中共的“三大歷史任務”。這一提法承續了鄧小平在八零年代初期的說法。1980年1月16日,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幹部會議上指出,中共八零年代要做的三件大事:第一件事,“是在國際事務中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第二件事,“是台灣歸回祖國,實現祖國統一”;第三件事,“要加緊經濟建設,就是加緊四個現代化建設。”鄧小平認為,三件事的核心是現代化建設,是中共當時解決國際問題和國內問題的最主要條件。根據鄧小平的說法,“台灣歸回祖
瞗B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事情能提到具體日程上來,也是由於在國內和國際的工作中取得重大成就的結果。”鄧所指的成果,在對內方面,應是中共1978年底舉行“十一屆三中全會”完成撥亂反正,把“全黨全國工作的重點,從以階級鬥爭為綱,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動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政策;在國際事務方面,中共取得的重大成就,則集中反映在“中日和平條約”的簽訂,以及中美關係的正常化。?

 習近平把統一視為歷史的任務,這是因為他是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來看待中共眼中的“台灣問題”。既然統一是要為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服務,因此是一件長期的工作,欲速則不達。何況,習近平所強調的是和平統一,不是武力統一;是追求兩岸心靈契合下的統一,而非同床異夢下的統一。??

 很明顯的,習在十九大報告中,並沒有為統一設下時間表。回顧鄧小平於1983年3月30日,會見美國眾院議長奧尼爾時說,八零年代的三大任務實際上不只限於八零年代、九零年代,甚至九零年代以後都必須加以堅持。鄧認為“這是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考慮和堅持的三大任務。”??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對台工作方針;雖然他像鄧那樣,沒有為統一的時間設限,但因把對台政策和“兩個一百年”的民族復興進程相提並論,故不會坐視“台灣問題”久拖不決。因此,在當前兩岸處於和平發展的階段,習還是會把“反獨促統”列入議程,作為新時代中共對台工作的重點。??

 “反獨”是以民進黨政府為主要對象。2016年1月,民進黨再度取得台灣執政地位後,由於民進黨的“台獨黨綱”和蔡英文的拒絕承認“九二共識”,加上她被認為具有參與“兩國論”的歷史背景,中共對蔡政府的“台獨”傾向深感疑慮。習近平把過去所提的“六個任何”,即“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納入十九大報告,說明這就是他反對“台獨”的一個底線思維,是習在事關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問題上,為蔡政府的大陸政策劃上了一條紅線。為了強化反對“台獨”的決心,中共根據“反
懇鶧禤a法”,保留了對台用武的可能性,但中共仍強調,用武不是針對廣大的台灣人民,而是針對一小撮主張“台獨”的分裂主義分子。針對“台獨”,這就是中共“脅之以力”的做法。??

 儘管如此,習在十九大報告中,還是開啟了兩岸以“談判代替對抗”的一扇機會之窗。習強調,“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雙方就能開展對話,協商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問題,台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也不會存在障礙。”習特別把實現兩岸領導人的歷史性會晤,作為他過去五年對台工作的一項重大成果。我們認為,“馬習會”能順利舉行,就是歸功於雙方擁有“一中”和“兩岸同屬一中”的共同政治基礎。這就是一個“歷史事實”。?

 “促統”則是以台灣人民為訴求對象。一般認為,三十年的兩岸交流過程,並沒有在台灣內部建立統一的共識;相反的,多數民調數字顯示,雖然大多數台灣民眾主張維持現狀,但贊成“獨立”和“維持現狀後走向獨立”的人數比率,始終高於贊成“統一”和“維持現狀後邁向統一”的人數。針對這點,習採取的方略先是“動之以情”和“曉之以理”,繼而“誘之以利”。例如,習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於水的一家人。”他會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尊重台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台灣同胞生活方式”,“願意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
大陸發展的機遇”,以及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台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台灣同胞福祉。”?

 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十九大報告的涉台部分,並未出現他過去曾強調的“融合”二字;但一般認為,習對兩岸交流的看法,已足以反映他對台思想中的經濟和社會融合概念。交流的任務即在促進兩岸的融合發展,交流可以“求同存異”,融合則必須“求同化異”,即必須為兩岸的和平統一目標,建立強而有力的物質和精神基礎。??

 除了在經濟上提出系列惠台措施外,我們認為“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是報告中最突出的部分。習非常強調“文化自信”,認為這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以及一個政黨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並對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堅定信心。”習強調“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丟掉了思想文化這個靈魂,這個國家、這個民族是立不起來的”;在習近平的思想領域中,他特別重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認為它“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習近平強調,“沒有文明的
繼承和發展,沒有文化的弘揚和繁榮,就沒有中國夢的實現”。我們認為,習近平之所以強調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目的就是要強化台灣民眾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認同,期盼能因此掃除台灣民眾對統一問題存在的心理障礙。??

 對台政策方略受三項環境因素的考驗??

 儘管習近平的對台政策方略,有理想、有目標、有方法,但能否具體落實,還必須接受下列三項環境因素的考驗:??

 一,大陸要能繼續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鄧小平早在八零年代初就說過,“台灣歸回祖國、祖國統一的實現,歸根到底還是要我們把自己的事情搞好。經濟發展了,我們實現統一的力量就不同了。”從鄧小平的觀點看,在諸多要務之中,“主要是必須把經濟建設搞好”。我們發現,在習近平上任後的多次講話中,他也表達了和鄧小平同樣的看法。然而,以中共目前的處境看,把自己的事情搞好,已不是單純的經濟建設問題,而是經濟基礎改變可能引發的上層建築問題。中國大陸幅員廣大,鄧小平當初採取先讓部分人和部分地區富起來的策略,有不得已的苦衷,然而符合現實
環境的需求。但經濟發展留下如何“同富”和“均富”的問題,卻讓他的繼任者必須概括承受。其中,尤以涉及社會公平正義的分配問題最難處理。習近平充分認識這種“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問題,因此,他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時刻,中國大陸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我們認為,習近平推動的是中國歷史上最為龐大的改革工程,涵蓋了“四個全面”和“五位一體”的內涵。挑戰很大,難度也不小。雖然兩岸經濟力量對比早就朝對大陸有利的方向發展,但民調顯示,由於兩岸的政治和社會制度差異仍大,台灣民眾至今難以對中共政權產生認同,有些地方甚至還心存惡感。??

 二,台灣政治生態的變化,將是未來影響中共對台決策的重大變數。台灣政黨政治經過幾次選舉後,政黨輪替已經趨於常態化。因此,中共不但必須面對現實,還要能夠與時俱進,找出與台灣不同政黨的相處之道。民進黨在2016年1月勝選取得執政地位後,中共以蔡政府拒不接受“九二共識”為由,片面關閉兩岸所有協商管道。其實,蔡英文早在2011年8月大選期間,就已表示兩岸並不存在“九二共識”這個名詞,故沒有所謂接不接受或承不承認的問題。她認為台灣內部對中國大陸的態度還沒有形成共識,故強調須以民主程序先凝聚台灣內部的共識,再以此共識作為與對岸
談判的共識,即所謂的“台灣共識”。??

 在此之前,蔡也表示願在既有政治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與發展。蔡英文表示她所講的“既有政治基礎”,包含幾個關鍵元素:第一是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以及雙方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第二是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第三是兩岸過去二十多年來協商和交流互動的成果;第四是台灣的民主原則以及普遍民意。2015年4月9日,蔡英文更首度提出她的兩岸主張就是“維持現狀”。??

 對岸對於蔡英文的上述說法顯然有所質疑,故希望蔡的520就職演說能有新的論述。而蔡在演說中提到:“新政府會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因其隱含了“一中”和“一國兩區”的意涵,故被民進黨內視為一項重大讓步;蔡在接受外國媒體專訪時,也強調她的就職演說已展現最大的彈性與善意,把台灣最大的公約數都考慮進去。蔡特別強調她“維持現狀的承諾不變、善意也不變,但是不會屈服在壓力之下,也不會走到對抗的老路上去。”蔡呼籲兩岸儘快坐下來談,找出一個雙方都可以解決的辦法,但是不希望在雙方有
N義地會談時,受到政治框架的影響。??

 對蔡英文520的講話,對岸雖沒有公開批判,卻當成是一份“未完成的答卷”;與此同時,大陸已用“文化“台獨”、“漸近式“台獨”、“柔性“台獨”等字眼,來形容蔡在內政上的若干作為;有關“武統”的論調,也不時出現在中共的官方媒體上。今年520就職週年前夕,蔡提出“新情勢、新問卷、新模式”的“三新論”,希望兩岸正視新的局勢的客觀現實,共同思考建立一個對兩岸和平穩定有利的結構性合作關係;但中共此時已不期待蔡政府有可能接受“九二共識”這個名詞。有大陸智庫人士認為,蔡英文非民進黨傳統政治人物,且因受到“台獨黨綱”和黨內基本教
義派的制約,故期待她此刻說出“一中”,甚至勝選後迫她承認“九二共識”的存在,都是不切實際的。中共研判蔡政府不會在“法理“台獨”的問題上有挑釁舉動,但也沒有意願與對岸積極改善關係。對於目前存在的僵局,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認為是最好的情?,但擔心形勢也有出現惡化的可能。

 以習近平的對台方略看,我們認為中共不會讓目前的僵局持續下去。中共決策者應有能力把所有可能導致形勢惡化的因素,置於本身可以控制的範圍之內。另一方面,中共也應擺脫國共關係的歷史記憶,以全新的思維,來建構民共之間的新關係,甚至把民進黨引至與“反獨促統”相向而行的道路。我們相信,這是一個中共能力範圍可以做到的事,而關鍵是兩岸是否有恢復接觸的可能。蔡英文在一個紀念兩岸交流三十年的研討會上,曾提出突破兩岸關係的呼籲,也拋出民共兩黨先行對話的訊息。從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看,世界沒有事物是不可改變的。有大陸
學者提出,兩岸和平統一需要經歷四個過程的說法,其中之一就是“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事實顯示,馬政府過去八年的執政,不可能解決兩岸長年積纍的各種深層次矛盾。何況,民進黨是在兩岸相互隔絕的社會環境中產生的政黨。民進黨的“台獨黨綱”是在兩岸關係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馬英九執政八年打破了兩岸長達59年的隔絕狀態,從根本上改變了兩岸的社會基礎,民進黨和民進黨政府的政策主張,也發生變化。這種“民進黨和民進黨政府政策並非不可改變”的想法,可以提供民共開展新關係的一個思考方向。?

 三,如何因應美國因素對兩岸關係的影響,也是習對台政策必須考量的問題。中美建交後,美國一方面以“三個公報”來維持雙方的正式關係,一方面又透過“台灣關係法”,來建立與台灣的實質關係。鄧小平1983年6月26日會見美國西東大學教授楊力宇時表示:“中美關係最近略有好轉,但是,美國的當權人士從未放棄搞‘兩個中國’或‘一個半中國’。”因此,在中共眼中,台灣問題始終是中美雙方開展關係的一個障礙。美國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川普勝選入主白宮前,和蔡英文長達十多分鐘的一通“電話寒暄”,不但具有戲劇性,也暴露他外交行為的不確定性。這通電
亶Q認為是台美斷交以來,雙方高層的首次直接互動,且川普是以台灣總統的名號稱呼蔡英文。川普此一打破美國外交“建制派”慣例的舉動,當然引起兩岸和國際社會的關注,甚至懷疑川普上台後,美國新政府的兩岸政策是否出現重大的調整,是否因此挑戰美國長期奉行的“一個中國政策”。??

 事實顯示,在習近平隨後和川普會晤後,台灣問題雖一度產生了中美之間的“戰略互疑”,但沒有導致雙方的“戰略衝突”。台美中不對稱的三角關係,也未因此出現任何結構性的改變。??

 但無論如何,中國大陸的和平崛起,已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構成挑戰。基於美國的國家利益,以及川普競選時提出“讓美國再次強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和“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考量,川普政府會努力維持美國在亞洲的領導地位。??

 美國是兩洋國家,無論就地緣政治或地緣經濟的觀點看,美國都不可能放棄亞洲。尤其是亞太地區近年來的經濟發展勢頭,也不會讓“在商言商”的川普,坐視任何有利可圖的機會。重要的是,川普沒有放棄美國扮演軍事超強的角色。川普支持增加美國的國防支出,也在競選期間提出強化美國空軍及海軍實力的主張,希望因此保持美國絕對的軍事優勢。??

 中美回到競合關係的正常軌道不會令人感到意外,但如同大陸學者所說,中方可能不再出現“好也好不到哪去,壞也壞不到哪去”的老調子。中共對美工作必須有新的思維,像是學者所提“中美對抗可以壞大事,合作可以成大事”的說法,可能成為往後中美發展關係的“新常態”。中國大陸國際關係學者曾建議以“三個不能”來經營未來的中美關係:即“不能等美國主動對中國展現友好合作姿態;不能靠輿論層面與美國比氣勢;不能只看到錢而忘了政治底線。總之,中美不能只停留在親中反中、合作對抗的概念上,必須以全新的視角,理解對方的行為邏輯。”??

 中共面對的挑戰不僅是缺乏穩定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中國大陸崛起引發的民族主義效應,也讓週邊鄰國感到疑懼。這使中共一再強調的週邊外交,必須升高到全球戰略佈局的優先地位。??

 結語??

 我們深信,以習近平堅定的信念和堅強的意志,定能克服內外環境因素的挑戰,成功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時,身為中華民族的一分子,我們也期盼台灣能共襄盛舉,不要在這個光榮的歷史道路上缺席。(李漢揚編)

  http://www.cdnews.com.tw/docDetail.jsp?coluid=111&docid=104502896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93.123.172.40
※ 文章代碼(AID): #1QRmpYIq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17227234.A.4B4.html
KangSuat 
KangSuat: 趙本山1F 01/29 20:00
Julian9x9x9 
Julian9x9x9: 元本山2F 01/29 20:01
gy6543721: 元本山3F 01/29 20:01
kent: 上過央視春晚就跩上天了4F 01/29 20:01
deepdish: 整天造神不膩喔5F 01/29 20:02
hmt17: 社論 掰6F 01/29 20:04
cecille: 等共產黨能和平理性交出政權再來談統一7F 01/29 20:04
echoo: 太長 通篇民族主義看了就噁心8F 01/29 20:04
derekhsu: 這個趙春山不該抓起來嗎?9F 01/29 20:04
linzero: ??10F 01/29 20:05
cecille: 不然我好好的民主國家不待 ,幹嘛跟你去給極權政府糟蹋11F 01/29 20:05
Iamtheking: 中華民族的一分子wwww12F 01/29 20:07
jason000: 哪來的垃圾文章13F 01/29 20:13
benothing: 罐頭學者,支那每年到底花了多少錢在這些上面14F 01/29 20:16
Dethklok 
Dethklok: 進行InfoWars的黨工走狗! 這裡有個台灣人為主體的國家!!15F 01/29 20:19

--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4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875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 ̄︿ ̄)p hahagod23, vivitian, u9785878, gundonvv 說瞎!
1樓 時間: 2018-01-30 04:18:20 (英國)
     (編輯過) GB
馬的智囊
2樓 時間: 2018-01-30 08:16:14 (台灣)
  01-30 08:16 TW
寫一堆垃圾.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