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為 MindOcean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8-12-11 10:24:20
看板 HatePolitics
作者 標題 [轉錄] 吳寶春啟示錄:不是「家人」就是敵人的
時間 Tue Dec 11 09:14:49 2018
1.轉錄標題︰
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請寫名稱
吳寶春啟示錄:不是「家人」就是敵人的恫嚇邏輯
1.轉錄網址︰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reurl.cc/2Dpy4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 他板文章可免填※
上報
3.轉錄內容︰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張宇韶 2018年12月10日 21:15:00
在進入主題之前,先說一段過去工作上的實際經驗,大致可做為兩岸關係與中國對台政策
在整體戰略的比較,從中可說明兩岸關係的情勢與走向。
2004年還在國安智庫擔任研究員時,北京在5月17日午夜臨時召開記者會提出了新的對工
作方針,其目的就是希望透過搶佔週一兩岸媒體版面,贏得時機與議題的話語權,其目的
不言而喻,就是藉此影響陳水扁連任的講話,出手的節奏很明快,也讓對手尚有反應的機
會。這樣的議題操模式作成為彼時兩岸關係研究的新典範,許多專家學者認為「務實靈活
」是胡錦濤對台政策的特徵,在隔年的反分裂國家法、胡四點與連胡會的運作中都能找到
這樣的斧鑿。關鍵在於即便中共對台統戰雖然仍是「和戰兩手、軟硬兼施」,但「既希望
台灣人民」始終是基本原則。
作方針,其目的就是希望透過搶佔週一兩岸媒體版面,贏得時機與議題的話語權,其目的
不言而喻,就是藉此影響陳水扁連任的講話,出手的節奏很明快,也讓對手尚有反應的機
會。這樣的議題操模式作成為彼時兩岸關係研究的新典範,許多專家學者認為「務實靈活
」是胡錦濤對台政策的特徵,在隔年的反分裂國家法、胡四點與連胡會的運作中都能找到
這樣的斧鑿。關鍵在於即便中共對台統戰雖然仍是「和戰兩手、軟硬兼施」,但「既希望
台灣人民」始終是基本原則。
眾所皆知的是,北京對台的政治工作在民進黨第二次執政,以及十九大政治報告提出後已
經有了根本性的變化。中國夢的民族主義訴求與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經濟發展相互結合,手
段不再是「走進來引出去」而是「台灣自己走進來」,政策工具已從「放權讓利」逐漸調
整為「國民待遇」,再也沒有什麼「寄希望台灣人民」,只剩下非統即獨的二元對立邏輯
。
經有了根本性的變化。中國夢的民族主義訴求與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經濟發展相互結合,手
段不再是「走進來引出去」而是「台灣自己走進來」,政策工具已從「放權讓利」逐漸調
整為「國民待遇」,再也沒有什麼「寄希望台灣人民」,只剩下非統即獨的二元對立邏輯
。
在這樣的政治氛圍下,雖然處處嗅得到中國銳實力的濃厚硝煙味,然而許多台灣民眾尚不
知戰場於何處,甚至不知道習近平出手的時機與方式猶勝彼時胡錦濤,快狠準的節奏已經
不可同日而語。蔡英文出訪時搞個85度C表態就讓台灣內部吵成一團;國際人權日與美麗
島三十九周年的當天,隨即出現了吳寶春以「中國台灣人」身分支持「兩岸一家親」與「
九二共識」的聲明,別忘了柯文哲昨天才拋出雙城論壇「兩岸一家親」與「邀請韓國瑜」
的議題,今天就有了震撼的化學反應。這就是銳實力攻勢,不論你我是否願意承認。
知戰場於何處,甚至不知道習近平出手的時機與方式猶勝彼時胡錦濤,快狠準的節奏已經
不可同日而語。蔡英文出訪時搞個85度C表態就讓台灣內部吵成一團;國際人權日與美麗
島三十九周年的當天,隨即出現了吳寶春以「中國台灣人」身分支持「兩岸一家親」與「
九二共識」的聲明,別忘了柯文哲昨天才拋出雙城論壇「兩岸一家親」與「邀請韓國瑜」
的議題,今天就有了震撼的化學反應。這就是銳實力攻勢,不論你我是否願意承認。
姑且不論這些台商是否面臨直接的政治暗示與壓力,但相較改革早期所提出的「既希望台
灣當局,同時既希望台灣人民」的懷柔高度,北京只剩下「不是家人就是敵人」這種恫嚇
邏輯,搭配排山倒海而來的網軍霸凌作為,其威懾能量的確不容小覷,相信這樣的劇情將
在日後頻頻出現,成為台灣政治生活中的日常。
灣當局,同時既希望台灣人民」的懷柔高度,北京只剩下「不是家人就是敵人」這種恫嚇
邏輯,搭配排山倒海而來的網軍霸凌作為,其威懾能量的確不容小覷,相信這樣的劇情將
在日後頻頻出現,成為台灣政治生活中的日常。
利潤本來是商人的唯一信仰,中國市場也應該是台資與台商布局的考量之一,在自由民主
與多元社會中,我們應該尊重任何人的政治認同與經濟布局,不論宋芸樺或吳寶春都應該
擁有選擇的權利,這應該是台灣與對岸最大的差異。然而,相較於市井小民或是台商經濟
人,政治人物不斷把這種危害性予以娛樂化或工具化,在特定媒體與帶風向人不斷進行皮
下注射式的洗腦,或是遂行「溫水煮青蛙」的政治宣傳時,許多人已經失去了反省與批判
意識,當一切都成為理所當然的現象時,北京設定的兩岸關係大局似乎就瓜熟蒂落了。
與多元社會中,我們應該尊重任何人的政治認同與經濟布局,不論宋芸樺或吳寶春都應該
擁有選擇的權利,這應該是台灣與對岸最大的差異。然而,相較於市井小民或是台商經濟
人,政治人物不斷把這種危害性予以娛樂化或工具化,在特定媒體與帶風向人不斷進行皮
下注射式的洗腦,或是遂行「溫水煮青蛙」的政治宣傳時,許多人已經失去了反省與批判
意識,當一切都成為理所當然的現象時,北京設定的兩岸關係大局似乎就瓜熟蒂落了。
面對這樣的現狀與客觀事實,生在台灣公民社會下的知識分子、政治菁英、社會運動者或
公民團體豈能放棄立場或坐視不管。套句葛蘭西的話,「面對新型態的文化霸權,這場革
命不是一場急風暴雨式的運動戰,而是曠日廢時的陣地戰」,各位,我們找到自己的戰場
了嗎?
公民團體豈能放棄立場或坐視不管。套句葛蘭西的話,「面對新型態的文化霸權,這場革
命不是一場急風暴雨式的運動戰,而是曠日廢時的陣地戰」,各位,我們找到自己的戰場
了嗎?
4.附註、心得、想法︰
可是台灣人偏偏就是欠缺耐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22.53.120
※ 文章代碼(AID): #1S3m-CLi (HatePolitics)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544490892.A.56C.html
→ : 不管啦政府這回合使用pass1F 12/11 09:17
→ : 養一堆政戰的死去哪了
→ : 養一堆政戰的死去哪了
噓 : 就是聲量大的偏激網民在叫而已,跟台獨吉娃娃同水準。民間多3F 12/11 09:19
→ : 數和官媒都對吳過去無意見。
→ : 數和官媒都對吳過去無意見。
--
※ 看板: HatePolitics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91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