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Hindi
作者 BonneCherie (BonneCherie.bbs@ptt.cc)
標題 [轉寄][社會] 印度"快照"
時間 2010年11月25日 Thu. PM 12:10:01


看板 
作者 BonneCherie (小號詩人)
標題 [社會] 印度"快照"
時間 Thu Nov 25 12:09:08 2010


印度“快照”
2010 年 11 月 25 日 10:34:51

11月中旬,幾位印度當代知名攝影師的作品在香港展出。那些凝固的瞬間記錄了高速發展
的印度的另一番景象。

原文出處(13張照片) http://blogs.wsj.com/scene/2010/11/10/a-snapshot-of-india/

[圖]

阿齊茲﹒桑亞爾(Asis Sanyal)的“歡樂城”系列之1(City of Joy 1):桑亞爾是西孟加
拉邦一位自學成才的攝影師。這幅數碼作品描述了尋常一天中,加爾各答街頭混亂的景象
。法國作家多米尼克﹒拉皮埃爾(Dominique Lapierre)將加爾各答稱作“歡樂城”。


[圖]

迪內希﹒康納(Dinesh Khanna)的“大吉嶺森林裡的經幡”(Forest Prayers,
Darjeeling):照片拍攝的是在大吉嶺附近森林裡的藏族經幡。這張照片是攝影師的“生
存信念”系列作品之一。


[圖]

普拉桑特﹒潘加爾(Prashant Panjiar)的“卡納塔克邦的高卡納”(Gokarn, Karnataka)
:這位攝影師的作品總是成對出現。這張照片拍攝的是高卡納未開發的土地,與之搭配的
是另一張拍攝因城市發展而消失的土地的照片。


[圖]

拉吉卜﹒德(Rajib De)的“我的加爾各答”系列之2(My Calcutta 2):這位藝術家曾是一
名板球運動員,去了叔叔的暗室之後迷上了攝影。這個系列展現了加爾各答的城市變化。


[圖]

塞巴爾﹒達斯(Saibal Das)的“三輪車”(The Tricycles):塞巴爾﹒達斯曾是好幾家報
社的攝影師,他對社會問題、草根組織和童年時居住的加爾各答城非常著迷。


[圖]

薩米特﹒巴蘇(Sumit Basu)的“戈什府”(Ghosh House):這位攝影師的作品反映出城市
日常生活中憂傷的一面。


[圖]

維基﹒羅伊(Vicky Roy)的“街頭夢想”系列之3(Street Dreams 3):攝影師小時候在德
裡街頭流浪,後來被一個致力於幫助流浪兒童的慈善機構收留並受其資助完成了學業。現
在他把印度的街頭生活捕捉到膠片裡。這張照片拍攝於新德裡的一個火車站,這兒曾是他
小時候居住多年的“家”。


[圖]

卡拉姆﹒普瑞(Karam Puri)的“老城”(Old City):七年前,卡拉姆放棄了投行的工作轉
行做了一名攝影師。他說他的作品靈感大多來源於早期特藝集團(Technicolor)的電影。


[圖]

考斯達夫﹒雷(Kaustabh Ray)的“孤獨”(Solitary):照片中的大使牌汽車曾是印度七八
十年代風行一時的家用車,如今在城市的街道上已很少看到。


[圖]

瑪德哈維﹒斯瓦魯普(Madhavi Swarup)的“向上的約束”(Upward Bound):斯瓦魯普善於
用黑白照片捕捉印度建築。


[圖]

阿齊茲口桑亞爾的“又甜美又有用”系列之1(Dulce et Utlie 1):阿齊茲的這幅照片拍
攝的是一個在泰姬陵旁的土地上幹活的小男孩。這幅作品被認為體現了保守與進步的共存



[圖]

維基﹒羅伊的“街頭夢想”系列之2(Street Dreams 2):這幅照片拍攝的是幾個在新德裡
火車站旁的自來水龍頭下洗澡的小孩。


[圖]

迪內希﹒康納的“帕坦,行走的耆那教僧人”(Jain Monks Walking, Patan):這是攝影
師“生存信念”系列的又一張照片,捕捉了身著傳統裝束的耆那教僧人行走在一條冷清的
道路上的情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98.57


--
※ 來源: Disp BBS 看板: Hindi 文章連結: http://disp.cc/b/145-NF9
※ 編輯: BonneCherie  時間: 2010-11-25 14:22:42  來自: 61-230-198-57.dynamic.hinet.net
※ 看板: Hindi 文章推薦值: 1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353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 ̄︶ ̄)b fah 說讚!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