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4-03-30 10:42:08
看板 Tech_Job
作者 hurtmind (智障!)
標題 Re: [心得] 為何不反服貿
時間 Mon Mar 24 03:10:08 2014



服貿到底該支持還是反對?
到底是反服貿?反中?還是反馬?
這些問題
在八卦板無法討論
在立法院無法討論

但是會發生人民不滿的源頭
就是台灣經濟愈來愈差薪水倒退
在這個基礎下政府做什麼都是不被信任的

服貿條約的產生過程是有瑕疵的
不過我想跟其他國家的貿易協定也是一樣的作業流程
只是跟中國比較敏感就爆發出來
出來工作一段時間的人比較在意的是實質的影響
台灣的經濟能不能進步
薪水能不能成長

會來科技工作版的人我想感觸一定都很深
二十年前的製造業黃金時期
十年前的網路事業黃金時期
到現今中小企業都快活不下去

我個人的背景是七年級前段
沒有跟到製造業的黃金時期
第一份工作進去的時候剛好是分紅費用化
早我一年的同事年薪200百萬
晚一年就只剩一半

我曾經做過一間工廠的草創員工
蓋一間工廠花了兩億
當然沒法跟大廠相比
不過每個月固定開銷也要600~1000萬

我認識一些鐵皮屋工廠老闆
二十年前每年可以賺一兩千萬現在不要賠錢養員工做社會責任

我今年32歲認識很多人都想做老闆
可是真的敢做老闆的人沒幾個
台灣人喜歡做餐飲
到是認識兩個朋友開餐廳都賠了一千多萬
最賺錢的是賣爆米花跟賣衣服

先想想台灣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再來想想服貿到底是什麼東西台灣需不需要服貿

我完全認同鄭村棋老師說的話
服貿通過不管台灣或者中共
得利的都是有錢的既得利益者
說白話文就是今天老闆賺的錢變多了
一般員工真的能分到多少嘛

有多少人或者什麼樣的人會想去對岸開公司
現在的年輕人連在台灣創業都不敢了
會需要服貿的都是原本在台灣就已經有一定規模的企業
或者與對岸相依程度很高的產業比如旅遊業
以這次的服貿內容來說除了旅遊業
通訊、商務等尤其是大財團虎視眈眈的等待開放項目
理論上我想開放後財團一定是會賺到的
政府一項都是為了財團服務的
所以企業領袖一定是支持服貿的

為什麼薪水會負成長
這個問題對不是學經濟貨幣的人有點困難
但是製造業的困境倒是可以討論
一個在鴻海做過副總的顧問前輩是這樣說的
二十年前製造業是供不應求
現在的製造業是供過於求
只有少數的特殊產業可以有獨門的技術維持在領先地位(如台積電)

我的公司在外面搶生意搶的都是跟台灣的廠商搶生意
所謂的搶生意當然不變的結果就是價格愈來愈低
要有獨門技術真的很難
製造商跟買設備生產
人家知道你的商品價錢不錯
就找同樣的設備商跟你買一樣的設備
只要找到對的人就可以準備跟你搶生意了
當然不是有設備就能製造出良品
否責我們這些工程師都要回家吃自己了
但實際上就是這樣自己跟自己競爭
價格愈來愈爛客戶要求愈來愈多
最後就會出現鴻海或三星這種怪物
要大到沒人可以競爭因為他自己就把成本壓到最低了
鴻海發明的150天付款條件應該要給它頒獎
但是其他中小型企業就會開始活不下去了
韓國的中小企業也是一樣
韓國的代理商都很討厭三星
以前鴻海的薪水不會特別了不起
最近鴻海的薪水變的算不錯了

這樣台灣人打台灣人亞洲人打亞洲人
真的爽到的就是我門的客戶好吃懶做的白種人
每次去見老外就要提三年cost down計畫(回扣還是不能少的)
就是一肚子鳥氣(不過自己跟供應商砍價也是一樣殘忍)
老外審核工廠專業的可以把你的成本全部算出來,然後告訴你你只能有10%利潤

市場決定了經濟的一切
歐美的品牌主導了市場
歐美的貨幣控制了市場
歐美的專利控制了科技業
注定了代工界的霸主還是只能代工
HTC、ACER、ASUS等或許起起落落
但是品牌的成功(曾經)也讓他們風光過
怎樣扶植一個成功的品牌我想這裡應該沒人說得出來
但是主流的品牌多又持久真的還是掌握在老外手上
沒錢了就國家印個幾千萬美金發公債更是厲害

回到服貿
還是看到了大陸的內需
有市場才有發展機會
我的公司因為華為小米手機也喝了一點湯
大陸不迷信歐美品牌
所以有新的發展機會
真的想做生意的
第一個想的都是台灣沒市場
對岸沒開放前
有長輩去美國去越南去巴西去世界各地
現在第一個想到的都是大陸
做生意到哪裡都有風險
真的是看有沒有辦法殺出一條自己的路來
所以很多老一輩的看到服貿都說年輕人不要怕挑戰
他們年輕的時候真的是肯拼就有機會
現在創業的成本也高風險也大
老人家真是不懂年輕人的苦阿

結論
我覺得台灣跟中國的關係不會因為服貿簽或不簽就有巨大的變化
沒簽服貿台灣還是每年在賺中國的錢
中共不用出奧步就正常的跟台灣經濟交流就夠了
依賴性只會愈來愈高
以統獨的立場來說依賴性愈高當然就愈容易被統一

但是撇開中國台灣該怎麼辦
那麼大這麼近的一個市場,是不可能不去接觸的
如果不考慮統獨
有沒有辦法利用中國賺來的錢改善大家的生活
這些才是比較實際的問題
如果讓你做老闆
面對這對這樣的環境你真的有辦法幫大家加薪嘛

與其關心怎麼幫大財團賺錢的法案
如果這些人是抗議稅率不公可能更實際一點
如果有錢人多繳一點稅
應該說少逃一點稅大家應該會平衡一點

有錢人買豪宅不用頭期款,房貸0.6%你信嗎?
政府對科技業的租稅獎勵如果強迫規定需要回饋基層員工是不是更好
別總是照顧已經很有錢的人
讓大家都過得好一點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8.85.168
gogoca:好文1F 03/24 03:23
cloning:我只好奇ECFA那麼久了.TW出口的面板何時中國才要降關稅2F 03/24 03:26
ravelson:回樓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南韓也觸礁。3F 03/24 03:28
cloning:他們是國與國 我們又不是4F 03/24 03:32
loko:中國根本就不認為是跟你同一國5F 03/24 03:55
cutecrv:中國認定你是一個地區,唉!!6F 03/24 04:12
remarque:服貿的通過只是在加速貧富差距7F 03/24 04:26
way5978:重點就是,有錢的越有錢,窮人等死不用等這麼久了8F 03/24 04:44
onlykals:我想問除了中經院的ECFA對台經濟衝擊評估外,9F 03/24 04:52
onlykals:有其他的類似對社會/國安 等的衝擊評估可以分享嗎?
loko:這篇裡面有引用幾個評估報告 http://ppt.cc/EVCg11F 03/24 06:04
Csir:警察打人阿12F 03/24 06:55
oldchang1205 
oldchang1205:面板要降關稅要等貨貿。另外,這些都是ECFA的ㄧ部分13F 03/24 07:08
Ruminative:只要群創和友達倒了,面板就會降關稅了。14F 03/24 07:41
GoalBased:中國要台灣為的是政治 台灣又不值多少錢15F 03/24 08:22
GoalBased:台灣可以從中國上面得到的是經濟 一堆在喊政治的真是
GoalBased:有問題 都甚麼年代了還要反攻大陸嗎 還天真的以為兩岸
GoalBased:不會統一嗎
soulgel:其實有個真正核心問題都沒抓到 服貿 ECFA TPP 入WTO19F 03/24 08:24
soulgel:都是讓老闆更有錢 這沒啥問題 本來就是要老闆先有錢
soulgel:重點是利潤的分配 逼老闆願意吐出來 另外分紅不該費用化
soulgel:老闆願意分享 分紅不費用化 簽這些又如何
GoalBased:給樓上,這等於就是要有錢那更多稅,重點是決定23F 03/24 08:27
GoalBased:有錢人要納多少稅的通常都是有錢人或跟有錢人緊密關係著
ukuli:ECFA 講的好處有那一條兌現過 一些賣台想從中得到好處的狗25F 03/24 08:33
ukuli:還敢大言不慚地講統一  統你X啦!
royli:影響這痲大的協定  草草簽署又強要通過  擺明有問題27F 03/24 08:43
danny1031:這就變成惡性循環了 如果經濟成長 帶動薪資全面上揚28F 03/24 09:01
danny1031:那更多的錢 更多的投資 進來 誰會去反對呢
danny1031:只是我想這幾年的房價翻倍漲 薪資倒退 物價飆漲
danny1031:加上最近鬧這麼大 就該思考 百姓能得到什麼?
xvid:心有戚戚焉 台灣在繼續代工些低技術門檻 真感覺不太妙32F 03/24 09:10
gomi:經濟成長會帶動薪資? 那過去16年是怎麼回事?33F 03/24 09:42
Assyla:中韓 FTA前天第十局協商破局,中台服貿一次到位馬上簽34F 03/24 09:54
visa9527:顯然我們簽約有效率多了,只要能趕過韓國就爽了35F 03/24 10:00
visa9527:因為服貿之後還有貨貿,要趕在中韓生效前讓貨貿也生效
mhwang:中資進來幹翻台灣慣老闆不是不錯嗎?37F 03/24 10:24
b6byc:我覺得對科技業應該是利好...但是對其他行業,難說.38F 03/24 10:37
b6byc:那長久來看呢? 還是利好,畢竟專業人士比較吃香,但是服務業就
b6byc:很難說. 那麼服務品質呢?  更難說了.

目前的服貿協議退回委員會是假議題
只有通過或者重新來一次
重新來一次如果是同樣的程序那現在直接過就好
所以要先有所謂的審查機制
選出他們相信的談判代表
然後重新拜託對岸再談一次
談完之後再重新審一次
我想一年應該就過去了
我暫時沒有要到大陸做老闆
所以我沒感覺
對想去對岸投資的相關產業
一年絕對是可怕的數字

目前看起來都是短多但不知道長期會如何
但是抗議的人跟支持的人現在是完全沒有交集
單純策略的立場
馬英九同意審議機制成立
學生同意進委員會重審(其實就是通過服貿)
可能是暫時收場的機制

但其實勞資雙方就是不同調
我覺得很難出現一個雙方都認可的審議機制
再加上如果上綱到國家安全
其實就是任何的重大交流協議都不用談了
這些都是重大的影響
平常的立法委員會可能都在搓湯圓
不過好像除了搓湯圓真的沒什麼互相討論的空間

大陸老闆進來也是有趣的議題
台灣人都覺得鬼島快逃
外資都留不住了
到底什麼樣的大陸老闆會要來台灣
如果是炒房炒樓
現在陸資已經在做了
我是真的滿想知道哪些陸資老闆要來台灣的
就科技業來說
我覺得只有軟體合適而已
其他產業要在台灣花費成本必須從台灣市場賺錢
條件有比對岸好嘛
還是真的有那麼多有錢人單純花錢來做台灣人?
我知道也有一些產業是禁用大陸貨的
所以來台灣用個空殼公司或許可以解套
不過畢竟也是少數吧

※ 編輯: hurtmind        來自: 124.8.81.92          (03/24 11:11)
poiu1234:so? 台灣不缺批評的文41F 03/24 10:57
b6byc:MIT這個很好用的,尤其對於美國市場. 我覺得未來MIT會做濫.42F 03/24 11:22
b6byc:誰會來,還蠻有趣的.我也想知道. 這服貿真的影響深遠啊.
darote:重點是大陸公司來台後有計劃地併吞該產業, 老闆如何因應?44F 03/24 11:29
darote:還是就打算賣掉公司拿到錢後去消遙?
darote:之前在一個大會家人對在場台商提出這問題, 結果沒人回應
ku399999:源頭不是經濟  以下都不用看了..依法審服貿就解決了47F 03/24 12:55
ku399999:甚麼叫退回是假議題  你有看昨天記者會嗎?
s0450336:推,有經歷過才知道,其實現在大多企業都是在靠大陸49F 03/24 13:12
cloning:面板我方想放ECFA早收清單減免關稅 不過中國到現在還不准50F 03/24 13:17
loko:服貿就是短期的特效藥 不少人覺得我可以從中撈一筆就好51F 03/24 13:56
loko:我是不太懂 企業老闆是一定支持這些協議 不過為什麼還有些勞
loko:工也強力支持? 要去中國早就可以去了
for103you:好文 台灣標準的財團得利54F 03/24 14:25
Assyla:去中國的人也支持很正常,我就認識一個拿正牌台灣醫師執照55F 03/24 14:35
Assyla:現在上海醫院當醫生,他就很期待台灣有分院,讓他可以回來
visa9527:勞工支持的理由恐怕相反,在於"我可以不用去中國就能撈"57F 03/24 15:08
visa9527:也就是認為引進外商後形成產業競爭進而提升薪水
tonyselina:推59F 03/24 15:24
uaiauaia:推,很中肯60F 03/24 19:17
epenpal:說的很好。~~61F 03/24 19:54
bbcrecord:PUSH62F 03/24 20:34
GxpU8538:優質好文63F 03/24 21:00
aspirepark:擲地有聲,好文64F 03/24 21:41
Cafedo:推這篇 苦阿!65F 03/25 00:52
dream1124:推, 所以我一直覺得會有這麼多人上街就是不信任企業66F 03/25 01:23
dream1124:不信任企業賺了錢真的會回饋社會
crimsonn:同意68F 03/25 10:26
nctufish:你看過北京、上海那種沙塵暴就會知道正常人都會想到台灣69F 03/25 21:02
lilicoco6664:PUSH70F 03/25 21:34
adkue:71F 03/25 23:25
wcmpsy:好文:)許多事都沒有絕對的好壞...72F 03/26 02:00

--
※ 看板: K_hot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79 
作者 hurtmind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