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Disp BBS guest 註冊 登入(i) 線上人數: 51
看板 Knuckles
作者 Knuckles(阿德)
標題 [新聞] 社交網站成為主流,企業管制難度更高
時間 2010年01月13日 Wed. AM 02:04:36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59007&s=6

社交網站成為主流,企業管制難度更高

社交網站如Facebook、Plurk、Twitter等在2009年在臺灣快速崛起迅速進入臺灣百大網站排名,
Facebook甚至在半年內成為臺灣第三大網站。

新興社交網站風潮反映出臺灣網路應用型態的轉變,對企業而言,帶來了新的電子商務機會,但也
伴隨著更多的管理和管制問題,2009年夏天興起的Facebook風潮就是最好的例子。

根據網路調查公司創市際最新11月調查結果顯示,Facebook的使用人數越來越逼近無名小站,雙向
而細膩的社交網絡訊息交流,正在取代過去簡單的部落格留言互動。

這項轉變正在發生,2010年還會加速進行。這個由Facebook撐起的新一代社交網絡,跨越更廣的年
齡層,交織出更綿密的互動深度,每一個使用者更等同於真實世界中的角色和身分。

從2009年6~10月間的網路調查結果,可以清楚地看到模式轉變的發生。Facebook不重複使用人數在
五個月中成長了4.5倍多,從6月的196萬人次,成長到10月的889萬人次,平均單月成長幅度超過百
萬人次。

若從單月平均使用時間來看,網友待在Facebook的時間是Yahoo奇摩使用時間的1.5倍,Facebook網
站對臺灣網友的黏性遠高於其他網站。

不過,從最新的11月調查結果顯示,Facebook和無名小站開始陷入拉鋸戰,無名小站使用人數微幅
增加,Facebook則突然停下成長腳步,無名小站仍以82萬多人次領先Facebook。

[圖]


雖然Facebook成長速度趨緩,但Facebook在2010年仍有機會超越無名小站,成為臺灣使用人數第二
大網站。

為了保持領先優勢,無名小站當然積極改版,預定在2010年推出強化社交功能的2.0新版。

但是,Facebook早在2007年就發表了開放平臺架構,提供了一套社交平臺API,讓開發者在Facebook
上發展各種應用,吸引了全球開發者的目光。

開放架構讓Facebook擁有戰略優勢,隨時都有可能出現一個能吸引臺灣使用者的應用,就像是開心
農場效應一般。反觀無名小站原訂於2008年開放API的政策,直到2009年第四季才推出,許多本土開
發團隊早已投入Facebook應用的開發。

例如專攻校園社群網站的Meeya已轉型開發Facebook應用,甚至原本打算複製Facebook平臺模式的本
土知名網站funP,也將部分團隊轉型為Facebook整合行銷公司。不少知名設計公司如米蘭數位,也
跨足Facebook開發與行銷。熱潮所趨,開發一個Facebook遊戲甚至要價20 萬元。

相較之下,無名小站開放幅度有限,不易吸引新創開發業者,單憑Yahoo奇摩的開發團隊和入口網站
優勢,不容易與全球開發者競爭,在2010年時無名小站勢難保持領先,Facebook終究會占得上風。

新一代Facebook社交網絡和過去的無名社群截然不同,用戶年齡層涵蓋更廣,從小學生、青少年、
上班族到銀髮族都有,這些用戶的購買力顯然比學生族群更高。

Facebook強調實名制的註冊方式,讓每一個使用者更貼近真實世界中的身分,Facebook的社交網絡
不只是可以作為企業行銷的場域,更是可以直接進行電子交易的虛擬場所,正是臺灣企業發展電子
商務的新大陸。

但是,Facebook的吸引力也對企業造成立即的威脅,員工上班沈迷Facebook遊戲,影響工作效率,
也佔用網路頻寬,更甚者在站上對工作內容的閒談,無意間外洩企業機密而不自知。

許多企業在2009年也意識到Facebook的問題,開始著手管制,多數企業直接封鎖Facebook,禁止員
工使用,少數企業則採取彈性作法,採取限制使用時間或限制使用頻寬的作法,避免影響正常工作。

但也有企業積極擁抱Facebook,透過Facebook接觸使用者,來進行各種行銷活動。管制與開放的拿
捏會成為資訊主管在2010年的難題之一。

[圖]


廣受關注的Facebook,其實只是臺灣新興社交網站其中之一,企業在Facebook遭遇到的管制議題,
其實是社交網站的特質,相同的衝擊也會發生在其他社交網站中。

另一個2009年在臺灣新興的社交網站是微網誌,如Plurk(噗浪)和Twitter(推特),這兩者都是
企業資訊主管還未注意到的潛勢力。

微網誌可以讓使用者快速對自己的人際網絡發布百餘字的訊息,透過訂閱或跟隨機制,使用者可以
隨時掌握自己人際網絡中每一個人所發出來的任何訊息,在八八水災中,網友就利用Plurk網絡,
讓災情資訊在第一時間就能散播到臺灣各地。

微網誌因為只能傳遞簡短的文字訊息,反而更方便發送,就像是手機簡訊一般,也很容易可以和其
他社交網站整合,例如簡單設定就能將Plurk或Twitter上發布的訊息,自動轉播到Facebook平臺中。

經由Plurk或Twitter所建立的社交網絡,同樣也很容易成為外洩企業資訊的管道,更甚者,不少智
慧型手機內建了微網誌的瀏覽和發送軟體,讓使用者走到哪裡,就能發訊到哪裡。企業光是管制內
部網路都無法徹底阻止員工使用微網誌。

目前,Plurk在臺灣不重複使用者約有2百多萬人次,Twitter則有一百多萬人次,換句話說每10名
上網人口,就有1個人用過微網誌。擁有上百名員工的企業,至少有10個可能外洩公司資訊的微網
誌帳號。

若只顧著管制Facebook,卻忽略了其他社交網站的影響,等於是灑了一個暗藏破洞的漁網,仍舊難
以一網打盡預防所有威脅。這是資訊主管在2010年需要慎重考慮的新議題。

文⊙王宏仁

[圖]

--
※ 來源: DISP BBS (http://disp.twbbs.org)
※ 作者: Knuckles  來自: 114.43.126.101  時間: 2010-01-13 02:04:36
※ 看板: Knuckles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03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