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為轉錄連結,轉錄者為 exodus
看板 ott
作者 標題 蘇軾寒食帖
時間 2010年01月10日 Sun. PM 08:45:34
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
少年。病起頭已白。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裏。
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
萬里。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右黃州寒食二首。
元豐三年(1080)二月,蘇軾四十五歲,因案謫至黃州(今湖北黃岡),第
三年四月作此兩首寒食詩,書寫此卷的時間大約在翌年,或元豐七年離開黃
州以後。元符三年(1100)是卷收藏者蜀州張氏取之邀黃庭堅觀賞,並書一
則題跋,與原蹟可謂互為輝意映。此卷同治年間(1862-74)為廣東人馮氏
收藏,遭遇火災,所以下端留下火灼痕跡。
一九二二年為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收藏,約一九四九年歸台北收藏家,
一九八七年故宮購回。
此卷用筆或清俊勁爽,或沉著頓挫,字體由小漸大,由細漸粗,有一種徐起
漸快,突然終止的節奏。黃庭堅跋盛讚此卷於詩勝過李白,於書兼有唐、
五代諸家之長。
蘇軾曾說:「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又說:「天真爛漫是吾師。」
實為此卷的寫照。(何傳馨)
http://www.epochtimes.com/b5/1/8/22/c3592.htm
--------------------------------------------------------------
寒食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寒食帖》是中國宋朝蘇軾的墨寶,縱長34.2公分,橫長199.5公分。此帖
以行草寫成,筆法自由,旁邊還有黃庭堅作跋。目前收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
中。
《寒食帖》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1082年)的寒食節,於東坡雪堂寫成,
是平生最得意的作品之一,被稱為「蘇書第一」,書法家鮮于樞譽為繼
《蘭亭序》、《祭侄文稿》之後的「天下第三行書」。清代同治年間,《寒食帖》
為廣東人馮氏收藏,不幸遭遇火災,馮氏緊急撲救,在手卷下端留下了黑色火灼痕跡。
後來《寒食帖》流入清宮收藏。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寒食帖》險遭焚燬,旋為民間
馮展雲所得。馮死後為盛伯羲密藏,盛死後被完顏樸孫購得,1917年在北京
書畫展覽會上展出。1918年到顏韻伯手中。1922年顏韻伯將《寒食帖》帶到
日本,為日本收藏家菊池惺堂收藏,有內藤虎的跋[1]。大正年間(1923年9
月)關東大地震,東京都一夕之間毀於火災,菊池惺堂冒死搶救《寒食帖》
,一時傳為佳話。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由王世傑購得,其子以高價賣給
台北故宮博物院。
http://zh.wikipedia.org/wiki/寒食帖
-----------------------------------------------------------------------
http://www.npm.gov.tw/zh-tw/collection/selections_02.htm?catno=17&docno=121&pa\
geno=1&fp=true
宋 蘇軾
寒食帖
卷 紙本 縱:34.2公分 橫:199.5公分
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雨點去)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裏。空庖煮寒
菜,破?燒濕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
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 右黃州寒食詩帖二首。
蘇軾(1036-1101),四川眉山人,字子瞻,號東坡,曾被控以文字訕謗君
上,被貶黃州。東坡一生,宦海浮沈,命運偃蹇,於文學藝術卻有不朽之地
。〈黃州寒食詩〉作於1082年,書當在此後。詩是東坡自己明顯有悲奮感情
的文詞,字裡行間也就隨著文詞不同的情緒波動,有所節奏變化。就行草書
言,字形可大可小,較有自由變化,蘇東坡自謂字體「短長肥脊各有態」,
在這卷書法裏字體的大小組合,揖讓進退,乃至於如「年、中、葦、紙」諸
字,最後一筆直下成一長豎,在布白與行氣以至於整篇的章法形成一特殊行
間布白。蘇書為宋代「尚意」書風的代表人物之一。黃庭堅(1045-1105)
於1100年陰曆九月前為此卷作跋,黃庭堅作跋,字形體之大,超過東坡本文
寒食詩,雖自謙無佛處稱尊,然實百代爭勝,雙美並具。(撰稿/王耀庭)
釋文: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
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污燕支雪。闇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
少年(子點去),病起鬚已白。
※ 編輯: ott 時間: 2014-01-09 21:09:03
※
uefangsmith
轉錄至看板 uefacool 時間:2010-01-11 00:24:30
※
exodus
轉錄至看板 UltraEXODUS (使用連結) 時間:2013-01-15 00:40:54
→
guest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