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為 dinos.bbs.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3-02-03 01:32:21
看板 historia
作者 標題 Fw: [心得] 《何謂軍事史》(3)
時間 Sat Feb 2 18:42:41 2013
※ [本文轉錄自 Warfare 看板 #1H3DAFD8 ]
看板 Warfare
作者 標題 [心得] 《何謂軍事史》(3)
時間 Sat Feb 2 16:47:09 2013
歡迎討論,總覺得越寫越超出原先計畫的長度XDDD,難免有許多疏失紕漏,有錯歡迎大家
不吝指教:)
不吝指教:)
-----------------------------------------------------------------------------
對軍事史學界來說,1988年可謂是革命性的一年,這不只是因為英國史家Geoffrey
Parker在這一年裡根據其研究近代史的成果(特別是其對西班牙史的研究)出版了”The
Military Revolution: Military Innovation and the Rise of the West, 1500-1800”
一書來談論軍事革命,更是因為這本書所造成的轟動標誌著軍事史研究邁入了新的里程碑
:和主流歷史學術圈接軌。Parker的方式是試著回答一個攸關重大的問題:「為何是西方
支配了今日的世界?」數十年來各式各樣領域的專家們無不對此問題大發議論,如
:和主流歷史學術圈接軌。Parker的方式是試著回答一個攸關重大的問題:「為何是西方
支配了今日的世界?」數十年來各式各樣領域的專家們無不對此問題大發議論,如
William H. McNeill著名的大作《西方的興起》(The Rise of the West: A History
of the Human Community)。而在各式各樣的論述中,Parker獨樹一格的把軍事因素放在
首要的位置,他認為軍事上的變革才是導致現代國家形成、乃至於使得西方能夠主導世界
的關鍵。這樣的論述其實也不是全然獨創,早在1955年就有另一位英國史家Michael
首要的位置,他認為軍事上的變革才是導致現代國家形成、乃至於使得西方能夠主導世界
的關鍵。這樣的論述其實也不是全然獨創,早在1955年就有另一位英國史家Michael
Roberts提出其概念的雛型,當時Roberts根據其對近代瑞典的研究,認為運用火槍的效率
在16世紀中葉至十七世紀中葉時逐漸增加(特別是在古斯塔夫大帝等人帶領下發展出的線
性戰術),導致出現對軍隊進行更嚴格和長期訓練的需求,而這股革命性的需求進而驅動
政府建立常備軍和改革行政效率,演變出現代政府的雛形。在經過修正與完善後,Parker
則進一步發揚了Roberts的概念並將其解釋範圍擴大。在Parker的論述中,他將軍事革命
提早至十五世紀末的義大利,且導致軍事革命的主要因素是源自於更有效率的使用大炮而
不是火槍(而在火槍上,他認為Roberts所提的那種變革其實早就在15世紀的西班牙步兵
方陣tercios上就能看到),以及隨著火炮所產生出的新型堡壘(trace italienne,國內
有些人取其源自於16世紀的義大利而將其翻作文藝復興堡壘,如《決戰熱蘭遮》的譯者陳
信宏;或依照其外型稱之為星形堡壘star fort)。正是這種能夠抗衡火炮的新型要塞使
得攻城的難度與所需的時日大為增加,迫使強大的國家必須維持一支訓練有素的常備軍和
締造一個足以供給這支勁旅的行政和經濟制度。但真正使得Parker的作品有別於Roberts
並讓其作品獲得廣泛關注的,還是在於其將這樣的現象做為解釋西方稱霸近代世界史的主
要原因。簡言之,火藥革命創造了星型堡壘,這種軍事革命又促使歐洲演變成現代國家,
而這使得西方能夠戰勝世界其他角落。
在16世紀中葉至十七世紀中葉時逐漸增加(特別是在古斯塔夫大帝等人帶領下發展出的線
性戰術),導致出現對軍隊進行更嚴格和長期訓練的需求,而這股革命性的需求進而驅動
政府建立常備軍和改革行政效率,演變出現代政府的雛形。在經過修正與完善後,Parker
則進一步發揚了Roberts的概念並將其解釋範圍擴大。在Parker的論述中,他將軍事革命
提早至十五世紀末的義大利,且導致軍事革命的主要因素是源自於更有效率的使用大炮而
不是火槍(而在火槍上,他認為Roberts所提的那種變革其實早就在15世紀的西班牙步兵
方陣tercios上就能看到),以及隨著火炮所產生出的新型堡壘(trace italienne,國內
有些人取其源自於16世紀的義大利而將其翻作文藝復興堡壘,如《決戰熱蘭遮》的譯者陳
信宏;或依照其外型稱之為星形堡壘star fort)。正是這種能夠抗衡火炮的新型要塞使
得攻城的難度與所需的時日大為增加,迫使強大的國家必須維持一支訓練有素的常備軍和
締造一個足以供給這支勁旅的行政和經濟制度。但真正使得Parker的作品有別於Roberts
並讓其作品獲得廣泛關注的,還是在於其將這樣的現象做為解釋西方稱霸近代世界史的主
要原因。簡言之,火藥革命創造了星型堡壘,這種軍事革命又促使歐洲演變成現代國家,
而這使得西方能夠戰勝世界其他角落。
無論同意或不同意Parker這種極具野心的大膽論述,這本書的高知名度迫使許多史家
重新檢視軍事這個長期被主流史學界忽視(或貶低)的因素。不只如此,為了要回應
重新檢視軍事這個長期被主流史學界忽視(或貶低)的因素。不只如此,為了要回應
Parker對於近代西方稱霸世界的解釋,便有必要採取一種全球規模的比較觀點:而這開啟
了軍事史上的全球史轉向。而這種透過研究西方與非西方國家在近代以降的交流與接觸(
特別是軍事衝突)來驗證「軍事革命論」說法的取向,則另闢了將軍事史研究結合文化史
(特別是跨文化)研究的蹊徑,文化史研究則進一步又讓軍事史能夠受到人類學和性別史
等新研究領域的薰陶。如此一來,軍事史這個曾被打入冷宮的領域,遂搭上了自80、90年
代日漸盛行的全球史和文化史熱潮。
了軍事史上的全球史轉向。而這種透過研究西方與非西方國家在近代以降的交流與接觸(
特別是軍事衝突)來驗證「軍事革命論」說法的取向,則另闢了將軍事史研究結合文化史
(特別是跨文化)研究的蹊徑,文化史研究則進一步又讓軍事史能夠受到人類學和性別史
等新研究領域的薰陶。如此一來,軍事史這個曾被打入冷宮的領域,遂搭上了自80、90年
代日漸盛行的全球史和文化史熱潮。
那麼,今日何謂軍事史?我想美國西北大學教授Michael Sherry替我們下了一個很好
的註解:
的註解:
"No field is more attuned to the present than military history......Fear,
especially what the current or next war may bring, concentrates the mind."
在這個日趨複雜與動盪不安的世界哩,軍事史的研究成為了我們回應現狀的重要
途徑,而也因此我們必須先認識我們自身所處世界的歷史脈絡。在這個前提下,重視人文
的史學研究與重視務實應用的政治科學和軍事教育體系的研究成果應當是要相輔相成、互
相裨補的。我們將可以看到,Geoffrey Parker的軍事革命論是是如何在史學界掀起一連
串精彩的討論,而我們也將能看到,這些討論又是如何與現實局勢的發展相互整合,反過
來又拓寬了原先的研究視野。
的史學研究與重視務實應用的政治科學和軍事教育體系的研究成果應當是要相輔相成、互
相裨補的。我們將可以看到,Geoffrey Parker的軍事革命論是是如何在史學界掀起一連
串精彩的討論,而我們也將能看到,這些討論又是如何與現實局勢的發展相互整合,反過
來又拓寬了原先的研究視野。
軍事革命論在西方政治科學以及職業軍事教育體系所造成最重大的影響,莫過於將其
發展成一種更具指導性、更實務取向的理論,即軍事事務革命論(Revolution in
發展成一種更具指導性、更實務取向的理論,即軍事事務革命論(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RMA。這一套理論認為日新月異的現代信息與情報技術將使得獲得制
空權的一方在精準的彈藥導引下獲得壓倒性的優勢,而信奉這理論最好的例子莫過於波斯
灣戰爭時的美國。)然而隨著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與不對稱戰爭(Asymmetric warfare)
的產生,這一套論述在二十一世紀初始就因過於強調物質科技進步乃至忽略文化影響而受
到了嚴厲的批判與挑戰。加上隨後而來的反恐和因軍事占領而興起的反叛亂(
空權的一方在精準的彈藥導引下獲得壓倒性的優勢,而信奉這理論最好的例子莫過於波斯
灣戰爭時的美國。)然而隨著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與不對稱戰爭(Asymmetric warfare)
的產生,這一套論述在二十一世紀初始就因過於強調物質科技進步乃至忽略文化影響而受
到了嚴厲的批判與挑戰。加上隨後而來的反恐和因軍事占領而興起的反叛亂(
Counter-Insurgency)研究的需要,這些政策制定者與軍事從業人員不得不將眼光拓展至
學界的跨學科研究成果(Patrick Porter那句令人印象深刻的” To wage war, become
學界的跨學科研究成果(Patrick Porter那句令人印象深刻的” To wage war, become
an anthropologist”讀來仍令人莞爾)(註4),求助於過往的歷史經驗(例如二次大戰
時期德國針對不同佔領區和反抗程度所擬定的政策,以及不同國家、不同文化對占領者的
態度等等被重新拿出來研究)。這股對跨文化研究的需求、特別是針對伊斯蘭和中國研究
的需求進一步助長了學界的全球史和文化史轉向,許多學者們開始修正原先軍事革命論所
帶有的西方中心論色彩、軍事史研究中對於戰爭藝術、戰略乃是基於一普世原則的假設亦
開始受到了挑戰,甚至就連近代西方到底有沒有在軍事上對東方取得優勢也不得不受到質
疑。
時期德國針對不同佔領區和反抗程度所擬定的政策,以及不同國家、不同文化對占領者的
態度等等被重新拿出來研究)。這股對跨文化研究的需求、特別是針對伊斯蘭和中國研究
的需求進一步助長了學界的全球史和文化史轉向,許多學者們開始修正原先軍事革命論所
帶有的西方中心論色彩、軍事史研究中對於戰爭藝術、戰略乃是基於一普世原則的假設亦
開始受到了挑戰,甚至就連近代西方到底有沒有在軍事上對東方取得優勢也不得不受到質
疑。
(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170.8
※ 編輯: jonathan836 來自: 118.166.170.8 (02/02 16:50)
推 :書評推!!1F 02/02 16:50
推 : !2F 02/02 17:05
推 :推 我差不多算是被Parker的書帶入門的3F 02/02 17:26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jonathan836 (118.166.170.8), 時間: 02/02/2013 18:42:41
推 :!!!1F 02/02 19:57
--
※ 看板: dinos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79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