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dinos.bbs.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3-02-17 08:51:20
看板 Warfare
作者 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
標題 Re: [問題] 為什麼宋朝以後國都都愛放在北京?
時間 Sun Feb 17 01:39:21 2013


    恕刪一部分。

※ 引述《autotroph (   撈金魚   )》之銘言:
: ※ 引述《KoujikiOuji (古事記王子)》之銘言:
: :     也因為這個水溫控制的必要性,最適合集約稻作農業的地方並不是平衍曠土,而
: : 是稍微有高低斜面的地方,這樣才能在不同的平面上蓄水洩水又不浪費水資源。因此
: : 早期的集約稻作農業不是山間河谷就是梯田。
: :     至於其他作物,以中國北方來說,灌溉水其實就沒那麼重要,挖掘溝渠更多只是
: : 為了排水而不是澆灌。
: 灌溉水超重要的啊 產量跟灌溉成正比
: 鄭國渠就是代表 是秦國能爭天下的重要基礎建設
: 另外做灌溉系統時會連排水一起做 不然下個大雨灌溉系統就爆了
: 大平原上要做灌溉系統 需要把同水源的農業區一起規劃設計
: 也許是因為這樣 所以山間河谷的稻作比較早發展
: 灌溉對農業社會的重要 使大禹能當第一個家天下的人

    呃…中國在周朝以前的溝渠遺跡都是防洪排水用的,然後才有灌溉用的渠道。而
灌溉其實只是水利工程的作用之一,並不是所有水利工程都以灌溉為主。以運道或漕
河來說甚至得和農田爭水。


    像鄭國渠除了灌溉之外,它的另一個功用是利用黃土高原水中含沙量高的特性,
灌溉時沉澱細沙到鹽鹼含量過高的土地裡改良田地。唐代以後關中水資源會不足,一
部份原因是許多渠道被人佔用來推水輪水碓水磨。


    不過就華北大部分地區的農業而言,灌溉其實不是很重要。一直到1930年代,華
北絕大部分地區的田地,只有10%有灌溉系統澆灌。古代的話還是拿鄭國渠來說。按《
漢書》〈地理志〉所載,漢代鄭國渠灌溉的面積多達四萬頃,但全國已耕墾的土地是
八百多萬頃(絕大部分在華北),其實只占了兩百分之一不到。當然這是就全國而言,
如果就關中來說還是很可觀,所以說秦國因此而得利也不為過。


    又,灌溉重不重要其實也要看作物特性。華北大部分地區對當地的主要作物來說
雨量是足夠的,問題主要在於作物各階段生長期需水量不一,而華北雨量通常集中在
夏季且多暴雨,對某些作物不利--小麥和玉米需水量最多的時期是春季,而華北特
別容易春旱,這兩種作物特別需要水利系統來調節水量。但在古代,我們還是拿鄭國
渠那時代來說,主要作物是粟,主要需水期在夏季,除了春旱持續的特別久的特殊情
形外,水利系統對粟的種植不是很重要。相對來說先秦人不太種小麥,從秦國人的飲
食結構來看他們幾乎完全不食用小麥。至於近代,華北更喜歡種耐旱又耐鹽鹼地的高
梁等粗糧作主食,或者種大豆、棉花等經濟作物,小麥種了也不是自己吃,天天吃麵
就算是生活奢侈了。


    棉花種植的主要罩門是需要大量日照,水量需求不多,而且還偏好鹼性土壤。而
菽豆之類先秦也很重要的食用作物種類很多,需求不一,不過大抵都是耐旱且能救荒
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2.59.51
※ 編輯: KoujikiOuji     來自: 1.162.59.51          (02/17 01:44)
xuebai:大推  王子啊~~~~>/////<1F 02/17 02:09

--
※ 看板: dinos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84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