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dinos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4-12-21 17:41:06
看板 Warfare
作者 carsen (carsen)
標題 明末山海關練兵小考[1]
時間 Mon Dec 15 23:53:07 2014


明末歷經四任明朝皇帝的遼東戰局,若從明方的角度來看,大抵上是一個屢敗
屢戰的艱困過程,在此喪送了無數兵馬與多位朝廷重臣,最終成為明朝覆亡的
外因之一。


以下小弟將就明朝從萬曆末年到崇禎初年,在山海關練兵的情況作一簡單介紹。


▌熊廷弼議設遼兵營

萬曆四十七年(1619)初,薩爾滸之戰明軍失利,從各地徵調而來的兵馬折損
過半,遼東情勢一時看來岌岌可危。朝廷起用十年前曾擔任過遼東巡按的熊廷
弼,他在七月出任遼東經略,一面收羅殘存兵馬,一面調集各地援兵,並規劃

在遼陽就地招募遼人設為新兵三營,分別以鐵騎、元武〔註1〕、強兵命名之。

該年十一月時,他上疏說明戰略方案,希望動用十八萬兵,其中以十二萬兵分
四路進擊會勦,以六萬兵援防牽制〔註2〕。

費了一年功夫,他麾下聚集了原遼東士兵四萬餘、援兵七萬餘、新兵萬餘,在
帳面上有官兵十三萬名、戰馬七萬匹,實際上卻因欠餉缺糧、器械未齊、軍心
浮動、兵丁逃亡等種種問題,戰力堪慮,仍需要時間加以汰兵訓練〔註3〕。
但此時萬曆皇帝過世,泰昌皇帝繼位,熊廷弼被參劾停職。天啟元年(1621)
初,努爾哈赤攻破瀋陽、遼陽,隔年又進佔廣寧,明軍棄守遼東潰入山海關,
只得重頭開始。



▌孫承宗建立武營

天啟二年(1622)九月,大學士孫承宗督師遼東,他從西北七鎮調兵萬餘人,
然後在山海關次第招募遼人選練。起初規劃,步兵與騎兵均大量配備火器弓箭,
以車營作為核心,設置戰兵五部二十五營。五部為中左右前後,二十五營分別
為騎步合營的車營十二營、騎兵前鋒三營、騎兵後勁五營、龍武水營五營,都
以武營命名之,前面各加一字如下「神威戡緯戢,寧襄定耀龍,振奮英雄翼,
驃驍扞捷衝,彰肅宣廣壯」〔註4〕;另在一片石設五營戍守,前面各加一字
「昭建靖修經」,以及左右部統帥下轄的神武火營。


孫承宗練兵直到天啟五年(1625),麾下編制已有官兵十三萬四千餘人,馬騾
五萬九千餘匹,扣除無戰力的輔兵,戰兵近九萬四千人,守兵有一萬六千餘人,
合計十一萬人〔註5〕。該年五月時因為兵餉耗費過多,略縮編為官兵十一萬
七千餘人,馬騾五萬三千餘匹,戰兵仍保留近九萬人,守兵保留一萬三千餘人。

這隻新練成的部隊接下來經歷了連番惡戰,包括天啟五年的柳河之戰、天啟六
年的寧遠之戰、天啟七年的寧錦之戰。多次力戰中不免有所傷亡,需要補充或
重建,例如在寧遠之戰中,駐於覺華的龍武水營七千餘兵曾被屠戮殆盡。



▌袁崇煥調整營制

天啟六年(1626)三月,袁崇煥因寧遠之戰敘功,由寧前道擢升為遼東巡撫
〔註6〕,負責關外戰守事宜,他著手清查兵馬實數,派遣寧前道畢自肅整修
關外五城中前所、前屯、中後所、中右所、寧遠。並調整關外營制,在寧遠設
置了前鋒營、車營和水兵營〔註7〕,依據畢自肅《遼東疏稿》記載,寧遠城
駐有十三營兩萬兩千餘人,其餘兵馬分散各城。


袁崇煥在寧錦之戰後被參劾,於天啟七年(1627)七月去職回籍,一個月後,
天啟皇帝過世,他隨即在十月以原官銜起復。崇禎元年(1628)四月,崇禎皇
帝陞袁崇煥為兵部尚書督師遼東,七月平臺召對商討遼事,八月袁崇煥出關,
該年十二月他將戰兵營制改為五部二十四營,規劃加強騎兵戰力,分別為騎營
十五、步營三、車營三、舟營三;並另設平彝左營、平彝右營招徠夷丁降兵,
以及招練營用於補充新兵〔註8〕。


由於袁崇煥此後的奏疏未提及營伍,僅能依據戶部尚書畢自嚴《度支奏議》中
的零散記載,推測他此時部署諸軍可能大略上仍依照孫承宗之制。五部為中部、
左部、右部、山海、寧遠,二十四營命名可能是奇、步、車開頭,後加中左右,
例如中部奇左營、右部步右營、山海車中營,以及正武、奇武兩種營名,例如

山海正武營;水營則仍以龍武為名。

在袁崇煥清汰兵員與訂定營制後,其麾下編制的官兵共有十萬五千餘人、馬騾
四萬九千餘匹,兵馬數量和天啟五年略等;另有三萬班軍(工兵),規劃再調
集各地三萬客軍。但天啟末年的欠餉情況極為嚴重,不僅官兵缺額待補,馬騾
更為短少,實際僅有兩萬兩千餘匹。當時兵部太僕寺買馬是以撫賞開市向蒙古

購買,而此時皇太極擊敗林丹汗,使得許多蒙古部落倒向滿洲,無法順利採買。

袁崇煥在崇禎二年(1629)九月要求戶部撥款,按每匹二十兩的高價將費用發
往西北各鎮,先買五千七百匹應急〔註9〕。


==========

〔註1〕《熊襄愍公集》記載為「元武」,《籌遼碩畫》則記載為「玄武」。

〔註2〕此戰略方案見《熊襄愍公集》卷三〈敬陳戰守大略疏〉,內文大致與
《皇明經世文編》卷四百八十所載相同,但多了聖旨批覆和上奏日期。《神宗
實錄》萬曆四十七年十一月亦有此疏與批覆,唯頭尾各略掉一小段。


〔註3〕依據熊廷弼《熊襄愍公集》卷四〈邊事查報異同疏〉,他上書痛陳
「河東兵馬召募之虛冒,殘兵之零落,援兵之孱弱,器械之敝鈍,馬匹之瘦損,
糧草之匱乏,將帥之懦怯,道廳之惰窳」,若此為實情,遼東軍備看起來不甚
樂觀。

〔註4〕孫承宗的編制可參考《車陣扣答合編》以及幕僚茅元儀《督師紀略》
卷三。前部「彰肅宣廣壯」五營,其中四營在《熹宗實錄》有相關記載,分別
是彰武營、肅武營、廣武營、壯武營。《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二記載了關營的
營制變化,其中「扞」為「捍武營」。(板友 KoujikiOuji 對車營有相當詳細
的討論,載於佚逸居)


〔註5〕茅元儀《石民四十集》卷四〈簡汰官兵疏〉記載此十三萬兵中有輔兵
兩萬四千餘人、防守正兵一萬六千餘人、戰勦正兵近九萬四千人。戰勦正兵中,
車營有五萬五千餘人、騎兵前鋒後勁有一萬七千餘人、龍武水營有一萬餘人、
神武火營兩千九百餘人、鎮守內丁七千五百餘人;扣除鎮守內丁與龍武水營,
野戰部隊大致為七萬五千餘人。(小弟先前統計過汰兵前後數字,請參考本版
#1BmWvJHU)

〔註6〕天啟皇帝先下令加銜袁崇煥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令其駐劄寧前專理
軍務。朝廷中樞和邊臣都建議應該實授袁崇煥為遼東巡撫,但天啟沒有立即同
意,而是在更大的爭議聲浪中頒布聖諭,派出六名太監到遼東坐鎮監軍,負責
監察兵馬錢糧,不得掣肘軍務,有密奏軍情之權,並賜尚方劍,再正式任命袁
崇煥為遼東巡撫。


〔註7〕此見《熹宗實錄》天啟六年五月和六月的記載,當時從山海關出關的
重要據點依序為中前所-前屯-中後所-中右所-寧遠-中左所-杏山/松山
-錦州-小凌河-大凌河。從天啟到崇禎年間,雙方於錦州進行了三次大戰。
寧遠增設的營伍參考兵部尚書回覆袁崇煥〈更定營伍填補將領疏〉推測之。


〔註8〕此見《崇禎長編》崇禎元年十二月的記載,袁崇煥敘述了他對於關外
四百里至錦州的戰略部署與營制調整。

〔註9〕袁崇煥在崇禎元年七月即請求補充馬匹,但撫賞銀開市買馬牽涉兵部、
戶部、宣大總督、遼東督師,各方來回討論遲遲未定。畢自嚴在《度支奏議》
新餉司卷七〈題覆袁督師請餉買馬疏〉中報告,戶部無力負擔馬價全額十一萬
四千兩,崇禎批覆讓他無論如何先湊出來。崇禎年間軍隊缺馬情況相當普遍,
盧象升在總督宣大時編練五營標兵萬餘人,馬騾編制六千餘匹,實際僅有不到
半數,即使他恰逢開馬市於哈夷之便,在花了半年時間採買後,仍缺一千七百
餘匹。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4.174.52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Warfare/M.1418658790.A.46C.html
jimmy5680: 推!1F 12/15 23:56
Zsanou: 推2F 12/16 00:03
roseritter: 推3F 12/16 00:03
tucker: 大推4F 12/16 00:22
aaa8841: 熊襄愍公集的元武應該是避諱字5F 12/16 10:13
Hartmann: 推6F 12/16 14:57
chuckni: 推                               後金戰役真的太燒錢了7F 12/17 01:56
Nomic: 大推 很完整8F 12/18 14:13
ding2599: nice job!9F 12/18 14:22
easycompany: 推!10F 12/21 10:43

--
※ 看板: dinos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483 
作者 carsen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