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kulinomi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2-04-21 23:51:08
看板 Jeremy_Lin
作者 noral (nora)
標題 Re: [球員] Jeremy Lin兩年前SI的報導
時間 Sat Apr 21 22:52:25 2012



=========================== 這是考古文◎分隔線 ===========================

兩年前2010年2月《運動畫刊》的專題報導

PDF圖文版:NBA板 文章代碼(AID) #1FC8AWTY
           Lin板 文章代碼(AID) #1FVz2vaw

英文版:http://tinyurl.com/yl3xrt8

簡體版:http://tinyurl.com/88ee248 (譯完才搜尋到這篇Orz)


既然都譯了,還是po上來給對哈佛時期的林書豪有興趣的板友參考。


=========================== 譯文開始◎分隔線 ==============================

哈佛籃球學派

哈佛教練安梅克(Tommy Amaker)積極地秣兵糲馬,加上有進軍職籃潛力的亞裔後衛
林書豪,兩人攜手努力之下,哈佛絳衫軍(Crimson, 又譯深紅)得以在籃球領域
更上層樓。

文/Pablo B. Torre  譯/noral

哪一件事比較令人吃驚?是這小子可望成為NBA選秀史上第一位亞裔球員?
是他在比賽時經常聽到像「餛飩湯」和「張開眼睛」諸如此類的嘲諷?
還是那些來自中國與台灣的媒體,其中五家專程報導1月9日哈佛對達特茅斯(Dartmouth)
的比賽,他們轉播哈佛各項賽事的精華內容,還有教練安梅克的專訪。

或許是那些倍感驕傲的新球迷,他們湧入各個籃球館,
從麻州劍橋到加州聖塔克拉拉,身穿特製T恤(上面印著「林書豪,我們愛你!」)。
這樣的場面似乎比較可能發生在偶像團體強納斯兄弟(Jonas brother)現身的時候,
而不是台裔美籍的常春藤後衛林書豪身上。

「哪個最讓人吃驚?」林書豪搖搖頭、嘆口氣,下了這樣的結論:「幾乎每件事都是。」

今年大四、主修經濟的林書豪,掀起的大學籃球復興熱潮令人難以置信。

一月中的這天下午,林書豪待在四樓的宿舍裡,從這可以俯瞰結冰的查爾斯河。
房間裡擺滿了家人和家鄉帕洛奧托(Palo Alto)朋友的照片,
有張勇士時期的韋伯(Chris Webber)海報,還有一台壞掉的Xbox。
在這裡看不出半點跡象,林是過去十多年來首位進入伍登獎(Wooden award)決選、
也是頭一個被提名庫西獎(Cousy award, 全國最佳控球後衛獎)的常春藤聯盟球員。

「這一切完全出乎預料。」林說道:「聽到許多人對你評頭論足?我真的不太習慣。」

哈佛也不習慣這一切(例行賽13勝3負、常春藤聯盟錦標賽2勝0負)。
哈佛的學術聲望向來與該校籃球隊的戰績成反比。
絳衫軍從來沒有贏過該聯盟冠軍,只打入NCAA 64強錦標賽一次。
但在隔了整整64年後,這所全美洲最古老的大學,不僅有一位大名鼎鼎的教練、
一名年度獎項候選球員,還有1945年以來最好的成績。

「我一直在想,為什麼這支球隊就是打不出成績來?」
微軟總裁同時也是球隊贊助人Steve Ballmer如是說。

他1970年代就讀哈佛時,曾負責球隊的數據統計。「現在總算有點起色了。」


哈佛將在本週六造訪兩度常春藤聯盟衛冕軍康乃爾大學(Cornell, 例行賽16勝3負、
錦標賽2勝0負),這是幾十年來最受矚目的聯盟賽事。
NCAA委員會在季中將哈佛絳衫軍評定為第11種子,康乃爾(the Big Red)則是第12種子,
兩隊將爭取進軍64強錦標賽的機會。
賽事的焦點除了康乃爾的前鋒Ryan Wittman,還有兩名後衛。

其中一名是林書豪,身高6呎3吋,體重200磅,本季截至目前的成績為17.1分、
4.8次助攻、4.5個籃板、2.9次抄截和1.3次火鍋。
他就像台攻勢發動機,卻總是在召募球員時被忽略。
另一個後衛,正是教練安梅克。
安梅克曾獲1987年杜克大學年度最佳防守球員殊榮,他說:
「我曾經與許多優秀的籃球員共事。林書豪和這些人不相上下,他的表現令人讚嘆。」


               *   *   *

◎附表:常春藤出身的職業籃球員◎

若林書豪加入NBA,他就是繼耶魯大學的Chris Dudley(2003退休)之後
第一個常春藤聯盟球員。林也是繼尼克隊的Ed Smith(1953-54年球季
出賽11場,總得分28)後,首位哈佛球員。哈佛校友的NBA出賽記錄,
在八所常春藤盟校中敬陪末座。

┌─────┬──┬────┬────┐
│校  名 │NBA │NBA   │最近    │
│     │校友│出賽場次│出賽年度│
├─────┼──┼────┼────┤
│普林斯頓  │ 10 │  2,668 │2001-02 │
├─────┼──┼────┼────┤
│賓州大學  │ 12 │  2,176 │2002-03 │
├─────┼──┼────┼────┤
│達特茅斯  │  7 │  1,748 │1994-95 │
├─────┼──┼────┼────┤
│哥倫比亞  │  5 │  1,068 │1978-79 │
├─────┼──┼────┼────┤
│耶魯      │  3 │    976 │2002-03 │
├─────┼──┼────┼────┤
│康乃爾    │  2 │    172 │1950-51 │
├─────┼──┼────┼────┤
│布朗      │  3 │     63 │1953-54 │
├─────┼──┼────┼────┤
│哈佛      │  2 │     54 │1953-54 │
└─────┴──┴────┴────┘


               *   *   *

三年前的四月初,哈佛的紅磚體育館上演了一齣大學體壇罕見的戲碼。
長期擔任校隊教練的蘇立文(Frank Sullivan)在三月遭到解聘,
體育組長史卡力斯(Bob Scalise)召集了行政人員、傑出校友組成求才委員會,
希望找到一位能幹的教練,大刀闊斧執行改革,徹底整頓這個一級聯盟墊底球。
不尋常的是,委員會也邀請了校隊的菜鳥球員參與最後一波的教練面試。


來面試的教練有聖約翰大學的Mike Jarvis,Longwood大學的Mike Gillian。
其中名氣最大的則是41歲的安梅克,雖然原因不怎麼光彩,他幾週前才被
密西根大學解雇,理由是在他任教六年期間都無法帶領該校進入NCAA錦標賽。

教練人選可說不作第二人想。
林回想起當時的情形:「安梅克教練和球隊的面試超棒的。
我們一拍即合。幾乎每個人都說『這就是我們要的教練』。」

安梅克是K教練(Mike Krzyzewski)的弟子,1988到1997年在杜克大學擔任助理教練,
2000年曾率領Seton Hall大學打入「甜蜜16強」(Sweet 16),
在密西根大學執教期間有109勝。
但是讓這些面試官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帶來的那股新人新氣象,
以及聲稱要打造出「哈佛球風」的雄心壯志。

安梅克要的球風是快速進攻搭配半場防守,再加上開放式快攻中不時展現的精彩美技。
這樣的戰術成效卓著(哈佛隊的兩分投籃命中率是56.9%,排名全國第三)
而且非常刺激(看看林書豪在去年12月對上UConn的雙手灌籃)。

教練也負責召募球員,而安梅克找的選手要與范德堡(Vanderbilt)和史丹佛
這些名校不相上下。但是一開始安梅克的宏圖大願卻招來了誤解。
2008年3月《紐約時報》報導哈佛降低入學標準,而且「採取過度積極的召募策略」,
這些做法可能違反了NCAA規定(安梅克和助理與召募對象可能有不當接洽)。
六個月後,常春藤還了安梅克一個清白,發表聲明說經調查並「無違反NCAA
或常春藤規定」之處,且召募球員的學業成績「完全符合常春藤各項規定」。
(當時《紐約時報》舉例的那名學業成績不符規定的球員,最後並未進入哈佛,
而是落腳戴維森大學。)

安梅克想方設法、說服那些符合常春藤就學條件的球員慎重考慮哈佛絳衫軍。
Kyle Casey把他的話聽進去了。這位大一前鋒,身高6呎7吋,垂直起跳42吋高,
個人興趣是讀詩。他選了哈佛,沒選史丹佛。
Casey說自己「想都沒想」就決定要讀哈佛,那時安梅克都還沒對他表示興趣呢。
還有2011年名列體育網站Rivals.com前150名的學生裡,
有12名在堪薩斯和肯塔基兩所NCAA名校外,也考慮念哈佛(是的,你沒看錯)。

「不是每個小孩都會考慮哈佛。」Keith Easterwood如是說,
他是AAU(業餘運動聯盟)教練,他的學生Andre Hollins也是被召募的球員之一。
Hollins是曼菲斯White Station高中的後衛。
「但是哈佛籃球隊的教練組打開了一扇窗。
他們標榜的不只是籃球,還提供頂尖的教育。
有了Andre的例子,他們也可以和曼菲斯和田納西等大學競逐球員。」

安梅克同時還作了多項變革,好讓哈佛這塊招牌對召募的球員更有吸引力,
球隊的贊助商從紐巴倫改成Nike,邀請資深職業球員Doc Rivers與Grant Hill來授課
(「現在他們可以說自己曾受邀到哈佛大學演講了」安梅克打趣說道),
強調新的獎助學金辦法,宣傳手冊也大幅改版,主打約翰亞當斯與歐巴馬等著名校友。
安梅克會發現他整個改造計畫的核心,是一名謙遜低調的球員,
不僅是他旗下最優秀的運動員,同時也是當初面試他的學生——林書豪。

               *   *   *

林書豪是他所屬聯盟中去年唯一進入全國十大排行榜的球員。
但下面這個數據可能更驚人:根據2009年最新發表NCAA族裔報告,
在一級聯盟中只有18名亞裔男籃球員(僅佔球員總數的0.4%)。
有趣的對照是,光在哈佛就有23個學生姓林。
這代表林書豪選擇的大學,與刻版印象相去不遠。

林書豪的父母,林繼明與吳信信,身高都是5呎6吋,
他們在1970年代中期從臺灣移民來到美國。
兩人在普度(Purdue)大學就讀,父親主修電腦工程、母親主修電腦科學。
兩個人從來沒打過半場籃球聯賽,但他們確實有看NBA。吳信信的偶像是J博士。
每個星期有三天,林繼明會帶著他的三個兒子,書雅、書豪、書偉到YMCA打籃球,
教他們模仿電視上看到的各種球技。

三個兒子在中學時都打籃球,二兒子的表現最突出。
「雖然書豪剛進來時只有5呎3吋高,125磅,但他是個籃球痴、籃球狂。」
林書豪在帕洛奧托(Palo Alto)高中的教練狄彭布羅克(Peter Diepenbrock)這麼說。
「不只這樣,他很清楚不管到哪裡,自己都是場上最厲害的球員。」
到了高三,林書豪長到6呎1吋,帶領帕洛奧托高中打敗了全國排名在前的
聖母(Mater Dei)高中,拿下加州二級聯賽的冠軍。

林書豪在場上充分展現了他日後的球風:無私、無畏。
他勇於挑戰禁區、毫無懼色;在場上無私分球(林的出手數只佔哈佛全隊的19.7%)。
準確的中距離跳投是他的致命武器(該季命中率61.3%)。

儘管成績亮眼,林書豪並不打算申請堪薩斯和肯塔基等籃球名校。
他向八所常春藤盟校、史丹佛、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Cal),
以及他的夢幻首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也是哥哥就讀的學校)提出申請,
除了自己的履歷(學業成績GPA 4.2、九年級就拿到SAT II數學滿分),
還加上一片比賽精選光碟,這是教會裡朋友的朋友替他製作的。
最後他只收到四所學校的回音。

林書豪回憶起當年的情形,
隸屬太平洋十校聯盟的洛杉磯分校「根本沒興趣」,史丹佛則是「假裝有興趣」,
而當他造訪柏克萊時,一位球隊人員「把我的名字叫成『榮恩』」。

「雖然是馬後砲,但林很有可能成為UCLA的先發控衛。」前UCLA教練、
現任聖塔克拉拉總教練Kerry Keating在接受《舊金山紀事報》訪問時這麼表示。

對上威廉瑪麗學院(William & Mary)三度延長時,林投進了一顆40英呎遠的絕殺球;
過去兩年,他帶領球隊兩度擊敗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兩場總計拿下52分;
在以六分飲恨輸給當年名列第14種子的康乃狄克大學(UConn)的比賽中,

林個人拿下30分,9籃板,還有兩次精彩灌籃。
康乃狄克大學的總教練Jim Calhoun說:
「我相信他絕對有能力替任何一支球隊效力。」
(唯有中國奧運代表隊除外。要加入中國隊的條件是必須放棄美國籍,
林表示他可能會婉拒中國的選拔賽邀請。)

林書豪是哈佛校內讀經班的召集人之一,
而他在籃球場上的舉止也同樣展現了領袖風範。
然而在客場征戰之時,他依然無法倖免於種族歧視。
像是有球迷用中文朝他大聲嚷嚷(林的國語其實說得不太流利),
還有對手用各種針對亞裔最惡毒的言詞招呼他。

「去年的時候,這些事情嚴重打擊了他。」
隊友Oliver McNally說林書豪私底下會因此悶悶不樂。
「但是現在嘛?他會透過比賽證明自己,那些人要怎麼說隨他們去。」

在哈佛校園餐廳,安梅克和一群知名的非裔美籍學者和實業家固定每月聚會一次,
由法學院教授Charles J. Ogletree帶領討論。聚會的議題相當廣泛,
從政治、哲學辯論,一直到圍繞著哈佛籃球的嶄新世界。

哈佛絳衫軍的主場館是有84年歷史的Lavietes Pavilion,如今聚集了一批球迷,
從學院菁英、來自東劍橋貧民窟的新球迷、非富即貴的校友、
到一小撮死忠的亞裔球迷都有。
「這裡讓人覺得樂觀、興奮,甚至有種大家庭的感覺」
美國教育部長鄧肯(Arne Duncan)說道:「這些久違的感覺又回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有個球迷遠比媒體或職業球探更早就看好這支球隊。
「我認為這支球隊會技驚四座。」
去年秋天林繼明在一封給安梅克的電子郵件裡寫道:「我知道這不容易,
但我兒子在高中的封號,正是『不可能先生』(Mr. Improbable)。」

鏡頭轉回林書豪身上,他還是老樣子,搖搖頭、靦腆地呼了口氣、彷彿不敢置信。
對不可能先生來說,這個令人驚豔的賽季裡最棒的就是,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全文完)

-----------------------------------------------------------------
p.s. 這篇報導的記者Pablo S. Torre也是哈佛校友,
     在校期間負責替籃球隊的部落格撰稿,算是跟球隊蠻有淵源的。
     2012年2月連兩期林書豪封面的《運動畫刊》裡的專題報導也是出自他的手筆。


譯後心得:

1. 原來Jeremy在大學的時候就有決定總教練的權力。( ̄▽ ̄)

2. 他在申請大學籃球隊過程受了不少委屈。(揪咪變榮恩(⊙_⊙ )

3. 個人最喜歡文章最後兩段,但有兩點難倒我了Orz

   一是"Mr. Improbable"到底要譯成:
        a. 不可能先生 b. 不可思議先生 還是 c.真‧豪小先生?

   二是小羊呼(sheepish exhale)是哪招,整個比小羊笑還難穿插在譯文裡。XD
       無法言傳,只好請大家自行意會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9.6.246
dalepp:先推翻譯!!感恩1F 04/21 22:58
yeaha0055:推 很棒的翻譯!!2F 04/21 23:00
inkbox:大推!!3F 04/21 23:02
shadowydark:感謝翻譯4F 04/21 23:03
july713c:推…面試總教練5F 04/21 23:04
doreen322:謝謝翻譯~6F 04/21 23:09
cynd:推翻譯很棒!!7F 04/21 23:09
hrmymeg:謝謝翻譯~8F 04/21 23:10
kerotamama:謝謝翻譯!!小羊呼是什麼啦XD 榮恩也蠻妙的w9F 04/21 23:12
oumo:感謝翻譯!!!!!!!!10F 04/21 23:14
lilactime:感謝翻譯!面試教練真酷XD11F 04/21 23:16
yeaha0055:叫成榮恩真的很妙 XD12F 04/21 23:16
DialUp:小羊呼似乎是之前罰球前嘴巴閉起來吐氣時嘴唇撲撲撲的樣子13F 04/21 23:22
DialUp:之前有板有分享過動圖....
knockdemon:感謝翻譯~       榮恩...這哪招阿 XD15F 04/21 23:22
jaykinki:榮恩 應該就是故意的帶有歧視的味道 像馬分自為血統純正16F 04/21 23:25
yun0215:這男人一直跟小羊扯在一起到底是哪招?????!!!!!XDDDDDDDDD17F 04/21 23:27
soffi:推推~~~18F 04/21 23:28
jaykinki:感謝原po分享跟翻譯!!!19F 04/21 23:29
yun0215:球隊贊助人!!!學長!!!!快入股球隊(大誤20F 04/21 23:29
eyeshieldZI:謝謝翻譯XDD     Lin -->  Liun  (榮恩?!)21F 04/21 23:29
pigboss:SI應該是跟在Time雜誌2010/01/25號出的 Time雜誌的實體文22F 04/21 23:31
pigboss:章似乎跟網路版的有點差異 http://goo.gl/fg8Yv 不知有人
pigboss:看過嗎? http://goo.gl/iyB9n
TIME Magazine -- U.S. Edition -- January 25, 2010 Vol. 175 No. 3 TIME Magazine Table of Contents -- U.S. Edition -- January 25, 2010 Vol. 175 No. 3 ...
 
pigboss:更正: http://goo.gl/eWKol25F 04/21 23:34

--
※ 看板: kulinomi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90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