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為 ott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5-01-06 22:42:58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imoder (Chia)
標題 [新聞] Intel超低電壓CPU打頭陣,全面進化14奈米
時間 Tue Jan  6 14:26:48 2015



iThome新聞

[第5代Core處理器搶先預覽] Intel超低電壓CPU打頭陣,全面進化14奈米
http://ppt.cc/iw68
[第5代Core處理器搶先預覽] Intel超低電壓CPU打頭陣,全面進化14奈米 | iThome
[圖]
這次Intel發表17款新一代筆電CPU,不僅製程來到14奈米,繪圖與續航力也再次獲得強化,所有繪圖核心顯示能支援4K高畫質解析度,影片觀賞並可較前代延長1.5小時的電池使用時間 ...

 
http://ppt.cc/FEvH
[第5代Core處理器搶先預覽]全面支援4K顯示,GPU運算升幅達百倍 | iThome
[圖]
Intel近年不斷強調繪圖效能的改進,相較於2006年,Intel在8年期間已經將繪圖運算能力提升100倍,改善顯著。 ...

 
http://ppt.cc/uvWY
[第5代Core處理器搶先預覽]點燃人機互動介面變革戰火 | iThome
[圖]
從Intel產品對於使用體驗的改善來看,近年轉變發展面向多元且更直覺,從最早鍵盤與命令列的操作方式,到支援滑鼠與圖形介面的操作,近年更是以螢幕觸控、語音操作,並加入感測技術讓使用體驗更無線化。 ...

 
http://ppt.cc/onFh
[第5代Core處理器搶先預覽]SST智慧型聲音技術帶來更省電的效果,並支援語音喚醒 | iThome
[圖]
與前一平臺相比,採用第5代Core處理器,系統待機時能增加60分鐘,大約提升1成的使用時間,而影片播放時更是增加90分鐘,提升幅度達2成。 ...

 



http://ppt.cc/s43M

  在每年科技業最大盛事之一、2015美國消費電子展(CES)的前一天,Intel終於發表14

第5代Core筆電型處理器,以及3款 Pentium/Celeron處理器,雖然比原訂去年第3季要

晚了不少,但選在1月5日、CES展前揭露新品,也算是為了新的一年到來,搶先替新世代筆


電產品鋪路。


  屬於Haswell平臺微架構的Broadwell,在製程上成功轉換,從前代22奈米演進到14奈米

新處理器在繪圖、影音的加速,以及(筆電/平板)電池續航力上都有進步,不僅所有

繪圖核心顯示能支援4K高畫質解析度,最多並可延長1.5小時的電池使用時間。特別是今年

在聲音處理技術、影像感測上也有諸多支援強化,提升新一代PC/平板產品的使用體驗。


  從這次的產品發布來看,我們看到Intel對於筆電平臺的重視程度勝於以往。在這次新世


代處理器的發布上,打頭陣的產品全部都是超低電壓的筆電型產品,從i7、i5

、i3到Pentium與Celeron一應俱全。至於桌上型處理器要等到年中之後才會發布。



  相較於過去發表新世代處理器平臺時,都會揭露高階桌上型處理器,Intel現在的產品發

布策略明顯有很大的轉變。



  另一方面,新一代筆電型處理器中,GPU在整顆處理器中更為重要,就架構而言,封裝在

處理器內的GPU核心,像是HD 6000與Iris系列已經佔了整顆處理器的2/3面積。



  顯而易見的是,受到智慧型手機與平板等個人行動運算應用日益普及的影響,Intel處理

器在的發展方向已經不再只是追求運算效能為主,Intel明顯專注在繪圖與續航力表現的提

升,發展重心向GPU傾斜



  隨著這樣的態勢發展,處理器內建核心顯示已經足以取代獨顯,加上Intel本身在CPU市

場的統治力,相信會對獨顯市場帶來很大的沖擊。而且,在當前的PC 市場需求疲憊的情況

下,越來越多消費者期望擁有節能、效能夠用、價格便宜的產品,對於獨顯需求的依賴將

越來越低。而目前Nvidia的策略上,其實也是著重於高階機種使用。



  至於記憶體方面,這些第5代Core處理器仍是支援DDR3,也代表了DDR4的時代尚未到來


雙核心筆電處理器打頭陣,主打超低電壓版系列產品


  從這次推出的處理器產品來看,全部都是針對筆記型電腦處理器,並依循前代產品分類

方式,這次推出的i3、i5、i7,皆是以熱設計功耗(TDP)15/28瓦的U系列處理器為主,

採系統單晶片(system on-chip,SoC)的BGA封裝設計。但沒有35瓦的標準型電壓處理器




  至於效能更強勁的4核i7筆電型處理器,以及桌上型處理器,這些產品預計要到2015年中

才會推出,用戶還要一段耐心等待時間。



  在17款處理器中,已經包含各個效能等級,例如i7、i5、i3、Pentium與Celeron系列產

品,比較特別的是,Pentium與Celeron竟罕見地出現在新世代CPU第一波的發表當中。



  另外,在這些處理器當中,也包含對應更高繪圖效能的產品,像是有4款是搭載高階繪圖

核心顯示Iris 6100的產品(型號是以7U結尾、TDP為28瓦),其中i3、i7各1款,i5則有2

款。其他10款Core處理器則是搭載Intel HD 5500與HD 6000。不過,Pentium與Celeron所

採用的繪圖核心仍然與過去相同,僅是最早期的Intel HD



  在這些產品當中,最高端的是Core i7-5557U具有雙核心4執行緒,支援DDR3-1866,以

及4MB L3快取記憶體,TDP為28W。處理器本身的基礎時脈為3.1GHz,最大可至3.4GHz,並

內建Intel Iris Graphics 6100核心顯示,繪圖基礎時脈為300MHz,最大可至1100MHz


  若與前代產品相比,我們可以發現筆電平臺的繪圖基礎時脈從200MHz提升至300MHz,而

繪圖最大動態時脈則有降低的情況。


http://ppt.cc/lnb0


  Pentium與Celeron處理器也罕見地出現在新世代CPU第一波的發表當中。

http://ppt.cc/cLg6


  從新推的第5代Core筆電型雙核心處理器來看,基本上,在不同等級處理器的搭配原則與

前代相同。比較值得注意的是,新一代處理器的內建繪圖核心已經全面升級,以Intel HD

5500/6000為主。


http://ppt.cc/EWyI


  對應更高繪圖效能的新世代筆電型CPU共有4款,使用者只要認名搭載的是Iris 6100繪圖

核心顯示,就是熱設計功耗28瓦的U系列處理器,型號則是以7U結尾。



先進的14奈米製程,影音、遊戲與續航力再強化


  基本上,這次Intel處理器的更新是製程改變的階段,進入到更先進的14奈米後,新一代

處理器晶片大小又有明顯的縮減,而且是把更多東西塞到更小的晶片裡面。


  以最新第5代的Core i7-5600U處理器為例,它的晶片大小只有82平方公釐,而先前第4代

的Core i7-4600U處理器則是131平方公釐,兩者相較之下,晶片面積縮小了37%。因此,在

整個BGA封裝下,主機板面積也可更小。不僅如此,處理器上的電晶體數量也從之前的9.68


億個,增加到13億個,增加35%。


  即使是搭載Iris核心顯示的處理器,也有同樣的變化,晶片大小從先前的181平方公釐縮

小至現在的133平方公釐,電晶體數量也從13億個增加到19億個。



  除了上述變化之外,Intel並表示,新一代處理器的效能也持續維持進步,像是Core

i7-5600U的效能表現,就能比前代Core i7-4600U提升許多,像是3D繪圖表現提升22%,影

音轉換提升50%,續航力提升1.5小時,生產力也有4%的成長。綜合來看,這一代產品提

升的重點,仍是持續保持在遊戲、影音與續航力上的表現。


http://ppt.cc/oUBR

  從上圖我們可以清楚比較出,新舊兩代處理器晶片大小的變化,以第5代的Core i7-5600

U處理器與前代產品Core i7-4600U相比,採用14奈米的第5代Core處理器,在晶片面積上明

顯縮小,從前代131平方公釐變成只有82平方公釐,尺寸小37%。而且,電晶體數量不減反

增,從9.6億增加為13億,增加35%。



http://ppt.cc/l1Pn

  為了突顯效能的增進,Intel也以最新一代的Core i5-5300U處理器,與4年前推出的首代

Core處理器i5-520UM來做比較。在工作生產力有2.5倍的提升,電池續航力有2倍的成長,

而3D繪圖能力更有12倍的強化,而喚醒時間也更快,提升9倍的速度,影音轉檔也有8倍快

的表現。



去年已經搶先發表14奈米的Core M系列處理器


  當然,在新款處理器發表的同時,也別忘了,Intel去年第3季已經搶先發表全新的

Core M處理器,它的熱設計功耗只有4.5瓦。這是Intel解決Core系列處理器熱功耗的一大進

步,基於前代Y系列處理器(11.5瓦)所改良。


  若與第4代Core處理器(Y系列)相比,Core M處理器不僅在封裝體積方面減小5成,熱設

計功耗更是降低了6成。這也是達到Intel所宣示,讓低功耗處理器能夠更朝向效能、繪圖

、省電方向發展。



  不過,為了讓處理器定位更明確,因此這款更適合打造無風扇設計及小尺寸2合1設計

產品,以全新的Core M系列為名,去年已經陸續發表7款Core M處理器。


http://ppt.cc/yVSO

  以Intel處理器所打造的產品類型,現在可說是相當多元,Intel為了讓行動平臺處理器

的定位更明確,將各個產品類型適用的處理器類型,做個簡單的做分類。像是All-in-One

PC、迷你桌機、筆電工作站、電競筆電、傳統筆電,以及超過13.3吋的大尺寸2合1設計


電,可適用第5代Core處理器;純平板、超輕薄筆電、小尺寸2合1設計筆電,以及與超過

13.3吋的大尺寸2合1設計筆電,則可適用Core M處理器。


http://ppt.cc/6Z0h

  隨著Intel今日正式推出第5代Core處理器,最後也揭露了接下來的動向。像是在1月6~9

日的CES大展期間,在現場將帶來更多使用體驗的展示,而1月15日也將發表新一代vPro處

理器的新功能與特色。至於效能更強勁的桌上型處理器以及4核心筆電處理器,則要等到20

15年中才有消息。



http://ppt.cc/MUVg

  GPU性能也是近年Intel持續重視的改進項目,第5代Core處理器不負所望,最吸引人的就

是,內建的核心顯示將全面支援4K UltraHD(3840× 2160)解析度的呈現,而不像前代產品

僅有內建Iris Pro 5100、5200的CPU規格才有支援,Intel甚至表示,在無線顯示應用下也


能支援如此的超高畫質。


  以第5代Core處理器內建的HD 5500、6000,以及Iris 6100為例,同時支援DirectX 11.2

、DirectX 12,以及OpenGL 4.3、OpenCL 2.0等最新的3D顯示規格,不需仰賴獨立顯示晶

片才有支援。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這一代內建核心顯示終於支援DirectX 12,相當不錯。

另外還包括新加入VP8、VP9、HEVC等影音編解碼技術的支援。



  既有的QuickSync Video、Clear Video HD、Wireless Display技術都還在,Intel並宣

稱與前代產品相比,新世代繪圖方面的遊戲效能將有22%的提升,影音編輯效能更有50%

的提升幅度,甚至在觀賞影片時可以多提供1.5小時的電池使用時間。



http://ppt.cc/BfQO

  依內建繪圖核心顯示,第5代Core筆電型處理器,包含搭載Intel HD 5500,以及搭載

Intel HD 6000或Iris 6100的規格,並且它們均能支援4K畫質的播放。


http://ppt.cc/FKqd

  若以搭載Intel HD Graphics 6000或Iris Graphics 6100的繪圖核心的第5代Core產品來

看,最大改變在於,隨著製程改變它的晶片尺寸也從前一代的181平方公釐,縮減為133平

方公釐,而電晶體數量增加幅度更大,從13億提高為19億,增加比例高達46%,可想見這


對於繪圖效能的提升應該可發揮不少作用。而且,繪圖核心部分已經佔了整顆處理器的

2/3面積,而運算核心所佔比例卻急遽縮小,繪圖核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http://ppt.cc/eiAJ

  新世代繪圖效能比前代產品再次大幅提升,像是遊戲方面可以獲得22%的提升,影音編

輯更有50%的提升幅度,甚至在觀賞影片時可以多提供1.5小時的電池使用時間。



http://ppt.cc/WuIv

  Intel在2013年的Computex上、前代Haswell處理器推出時,就已經預告將支援語音助理

、RealSense 3D攝影機的功能,讓使用者能透過攝影機偵測,以手勢操作電腦,或是透過

麥克風,以話說方式操作電腦,以強化Intel產品的使用者體驗。現在,這些功能也正式在

新一代處理器中實現。


提供人機互動與無線化的應用,強調Intel產品的使用體驗


  Intel這次所強調的使用體驗改善的重點,在於自然、擬真、與易用,其面向可分為互動

操作與更徹底的無線化,像是透過RealSense Technology可免除接線的束縛,以及輸入密碼

的麻煩,並具有景深照相能力,可偵測物體的深度與形狀,提供人機互動的手勢操作,並


可在視訊應用時提供即時去背的效果,還包括Intel WiDi技術、Wireless Gigabit的無線

應用。



  以聲控功能來看,新一代處理器加入Nuance Dragon技術語音助理,將能做到網頁搜尋、

操作基本PC功能、影音播放控制等用途。這些控制將能應用在瀏覽器與Windows應用程式中

,並在2015年1月底前支援10種語言。順帶一提的是,有些人可能對於Nuance這家公司不太

熟悉,其實這家廠商在語音辨識技術發展已經有一定的成熟度,像是過去蘋果iOS上提供的

Siri功能,就是向Nuance取得專利授權,我們過去也曾測試過Nuance推出的PDF工具eCopy

PDF Pro Office。



  而無線化,則是圍繞在Intel既有的無線投影技術WiDi發展。目前版本已經更新到5.1,管

控機制要也比過去更好,Intel亞太區產品行銷營運部產品行銷經理黃中成舉例說明,像是

當附近有兩臺顯示裝置時,能夠傳送到指定的顯示器,更重視安全性與管理性。還有就是

藉由WiGig連結無線擴充基座(wireless docking),以同步連接顯示器、鍵盤、滑鼠與儲

存裝置,讓周邊裝置的連線也能更無線化。同時,Intel現場也宣布新一代的802.11 ac無

線晶片模組AC 7265,相較之前的AC 7260更省電。



http://ppt.cc/tux5

http://ppt.cc/V43X

  在第5代Core處理器中,特別針對影音效能作改善,其中Intel Smart Sound Technology

(SST)技術的應用相當關鍵,Intel亞太區產品行銷營運部產品行銷經理黃中成特別點出

。過去,更多聲音相關技術是放在處理器中執行,現在則是放到SoC晶片上的PCH中,如此

一來,像是當電腦播放音樂時,可以不影響運算,也就是不像過去會將HD Audio等作業交

由處理器負責,降低處理器資源的耗用而更省電。這項技術也可執行語音處理作業,像是

在電腦在待機狀態,提供語音喚醒等應用。



  在Intel提供的數據顯示,以新款i7-5600U處理器來說,相較於前代i7-4600U,在

Windows 8.1系統待機、顯示器持續開啟時,將增加60分鐘的使用時間,從9.1小時變成

10.1小時,約增加1成多的使用時間。


  而在本機的HD影片播放時,更是能夠提升1.5小時,從7.2小時變成8.7小時,增加2成的

使用時間,提升幅度算是令人滿意。相較於過去來說,主要可節省SOC、音訊與平臺在休息

時的耗電。



http://ppt.cc/bZDF

  在省電效果方面,新處理器平臺的表顯也很出色,主要節省SOC、音訊與平臺在休息時的

耗電。與前一平臺相比,採用第5代Core處理器,系統待機時能增加60分鐘,大約提升1成

的使用時間,而影片播放時更是增加90分鐘,提升幅度達2成。



http://ppt.cc/EuXS

  另一方面,Intel也從系統單晶片的改善與強化著手,前代平臺原生支援的USB 3.0、

SATA 3.0不變,但新平臺似乎還加入了GbE實體層收發器、NFC近場無線通訊等技術,Intel

將陸續揭露這方面的訊息。



備註:

結論如下

(1) 製程進步之下,處理器加速,省電(電池續航力提升)

(2) GPU繪圖表現提升

(3) 無線化需求

(4) 語音聲控增加使用者體驗


--

Sincerely,

Imoder Shih
PTT Dept | Ptt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61.122.2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Gossiping/M.1420525613.A.F1A.html
[新聞] Intel超低電壓CPU打頭陣,全面進化14奈米 - 看板 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iThome新聞 [第5代Core處理器搶先預覽] Intel超低電壓CPU打頭陣,全面進化14奈米
 
tkucuh: 我才剛買NB耶。                                          01/06 14:27
twod758:                     五樓奈米            o'_'o1F 01/06 14:27
Hi twod758你好呀, >////<

WeasoN: 樓下前AMD員工obov2F 01/06 14:27
corlos:3F 01/06 14:27
k6991652: 北極熊表示欣慰4F 01/06 14:28
nextpage: 這玩意能用在平板或手機上嗎?5F 01/06 14:28
caramel623: QQ6F 01/06 14:28
kaj1983: 掌握了外星科技的就是不一樣7F 01/06 14:28
Allen0315:轉錄至看板 PC_Shopping                                01/06 14:28
asd2260123: 秋三小 ob'_'ov8F 01/06 14:29
coutji3184: AMD連車尾燈都看不到了ob'_'ov9F 01/06 14:30
ymx3xc: ob'_'ov10F 01/06 14:30
YU0158: 低電壓都馬廢物11F 01/06 14:30
怎麼說?Y大

www5566: 如果只拿來打lol 玩onlinegame的確夠用12F 01/06 14:30
occboy: AMD:我還在~睡~到了叫我13F 01/06 14:30
mykuririn: ob'_'ov14F 01/06 14:30
edaeda: 低電壓筆電真的毫無效能可言15F 01/06 14:31
kitune: AMD:2016 重返榮耀                    還是先準備農藥吧16F 01/06 14:32
edaeda: 尤其是最近筆電,一堆u字尾的前面掛i5騙了很多不懂的17F 01/06 14:32
corlos: AMD就算最強的K8,其實銷量也沒比INTEL好18F 01/06 14:34
kamisun: 筆電已經是風中殘燭了,效能拼不過桌機,輕便拼不過平板19F 01/06 14:35
rex105: 筆電U還是慘輸桌電U啦 咧咧咧20F 01/06 14:35
cebelas: 幫AMD QQ  這下連車尾燈都看不到惹21F 01/06 14:36
PasserDin: QQ22F 01/06 14:39
alamabarry: AMD23F 01/06 14:42
wanderchang: 好長的葉佩紋24F 01/06 14:45
貼這篇很久捏~

MangoTW: 密卡登逆解工程25F 01/06 14:46
zzzz8931: 準備買新筆電囉26F 01/06 14:46
applejone: 低電壓的...可以跳過27F 01/06 15:05
taffy128s: 有些人推低電壓就不好真不知該怎麼講…28F 01/06 15:38
我以通訊介面的訊號觀點來看,如果電壓越低,因Rising/Falling time越短,
理當介面速度可越快,可讓效能提高

大家認為低電壓效能不好的點在哪?跪求解
bxxl: 低電壓是為了減少耗電,通常加壓可以同一晶片跑上更高頻率29F 01/06 16:40
u87803170: 就超頻魔人不想要低電壓吧?30F 01/06 16:41
bxxl: 電壓低電流也變低,rise time並不會變短. 而因為電壓低,對31F 01/06 16:52
bxxl: 雜訊的容忍度低, 能跑上的頻率就沒那麼高
bxxl: 以上是對於同一個晶片/製程來說. 如果製程變小,則可同時達到
bxxl: 低壓,低耗能,高速的目標.
b大,所以效能與製程是相輔相成的,低電壓可說是半導體製程進步所帶來的benefit,
而一味地說低電壓不好這點小魯實在不能苟同,
同意b大的電壓越低,雜訊的容忍度就低,越高速訊號的Eye diagram就越要求

zxc455233: ob'_'ov35F 01/06 17:30
※ 編輯: imoder (210.61.122.2), 01/06/2015 18:25:44
belldandy123: 現在才14奈米  鄉民都3nm多久了  不知進取36F 01/06 18:53
樓上belldandy123蝦弟自爆3奈米,大伙快來朝聖唷~

eemail: 1150快再降價37F 01/06 18:56
※ 編輯: imoder (220.141.146.219), 01/06/2015 20:08:35
HFET: 很多時候筆電多是文書上網用,效能堪用就好,省電當然比較38F 01/06 22:16
HFET: 重要。低壓處理器本來就不是拿來專門衝效能玩遊戲的壓。

--
※ 看板: ott 文章推薦值: 1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643 
※ 本文也出現在看板: K_hot
作者 imoder 的最新發文: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 ̄︶ ̄)b fsvc 說讚!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