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ray10100.bbs.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4-05-12 13:38:05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bernicellu (bernice)
標題 Re: [新聞] 震驚!美國科學家發現:人不會真正死亡
時間 Mon May 12 12:45:14 2014


※ 引述《gj942l41l4 (魯魯)》之銘言:
: 【新唐人2014年5月8日訊】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維克森林醫學院大學教授蘭薩(Robert
: Lanza)聲稱,從量子物理學(Quantum physics)角度出發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人不會真正
: 死亡,死亡的只是人類的肉身。
: 蘭薩聲稱他在量子力學中找到「人死但未消失」的諸多證據。他以生物中心論(
: biocentrism)支持自己的論點,指稱是擁有意識的生命構成了宇宙,個人意識也是實質
: 物體。時間與空間是人類意識的工具。
: 蘭薩的研究發現,人在心跳停止、血液停止流動時,即物質元素處於停頓狀態,但人的意
: 識訊息仍可運動。人還有其他超越肉體的「量子訊息」,或者是說俗稱的「靈魂」。死亡
: 只是意識所感受到的表面現象,實質是一種幻想。
: 他表示,生物中心論類似「平行宇宙」(Parallel Universes),當下所發生的每件事情
: ,在對等的多重宇宙(Mutiple Universes)中也同時進行。如果我們在思考關於時間與
: 意識的問題,另外一邊對等的我們的意識也會受到影響。當生命走到盡頭,即肉體機能停
: 止時,還會在另一個世界重新開始。
: 量子力學是在20世紀初由德國學者普朗克(Max Planck)等物理學家所創立。高端領域科
: 學家用其觀察微觀物質世界,並用量子計算來解析多層次各獨立宇宙空間或解釋無法直接
: 看見的現象。
: 量子理論表明:意識死亡後移動到另一個宇宙。
: http://www.ntdtv.com/xtr/b5/2014/05/08/a1108484.html 新唐人
震驚!美國科學家發現:人不會真正死亡 | 新唐人電視台 新聞資訊 萬花筒 神秘現象
震驚!美國科學家發現:人不會真正死亡 他表示,生物中心論的理論表明死亡只是由人類的意識所創造出的幻象。 ...

 
: 我以為大家在拜拜、燒紙錢時早就知道了?????
: 祂們只是去了很遠很遠很遠的地方~~~~~




bernice眉批:
轉載部落客..王大師..好文一枚
我們要這個宇宙是好夢,還是噩夢哩..
我們的意念到底透露何種訊息和內在核心
 替我們人生終局? 地球終局? 宇宙終局?
這個整體相互連通的場域下註解哩???XD
就算洗洗睡也解決不了的困局..究竟該往何處去?

大演化(生物篇)..文長..有興趣可讀囉XD
http://accrcw75.pixnet.net/blog/post/20651598
大演化(生物篇)--《Rupert Sheldrake之型態場域論》 @ 王大師論壇 :: 痞客邦 PIXNET ::
[圖]
[圖]
[圖]
如果你造了空中樓閣,你的勞苦並不是白費的,樓閣應該造在空中,就是要把基礎放到它們的下面去。--梭羅 《湖濱散記》,結語篇 ...

 



摘錄本文:
根據美國國家學院(The National Academy)研究顯示,
高科技醫學所製造出的藥品,
有可能是美國人的死亡主因。


美國每年有約30萬人因醫療疏失、
不良藥物反應、及醫院傳染而致死。有鑑於此,
許多有良知的科學家欲跳脫出現代醫學的迷思,

傾向不將「健康」的定義放在冷冰冰的物理指數上,

甚至挑戰「意識」為困在人腦內之囚犯的基本假設。


科學家從許多實驗中已慢慢瞭解,
宇宙其實是個思想的存在,
是個活生生亦有智慧的實體,
也是個與時俱進,甚至引領潮流的有機生命,
關於場域記憶的模型,


謝爾瑞克已在多年前提
謝氏提出整個宇宙是由「形態發生場」
(morphogenetic field)所組成,
生物的結構並不受限於內在的基因排列,
而是從外在的「型態場域」(morphic field)中
經由型態場域振動(morphic resonance),
共振相同的記憶所形成。
宇宙的演化是雙向的共振結構,
先人所經驗的知識,會存放於總體記憶內,
方便後進的物種採用。

而演化本身與其稱為是一成不變得法則(law),
倒不如稱其為宇宙的習慣(habit)。

兩者的差別在,法則是個不容改變的定理,
而習慣僅是慣性罷了,
會隨著更有生命力的型態取代。


這點,
謝氏的「形態發生場」同時解釋了「宿命論」與「自由意識論」的觀點。
自然界可經由生物圈之前所形成的型態傳遞舊有的特性,
此為遺傳的論證;
但當另一新異的演化方式突破舊有的習慣瓶頸後,
其可奠定新型態的演化原型,
此即為突變的論述。

演化從某方面看來,實為「遺傳」與「突變」的對手戲,
我則稱其為宇宙之「左右政黨協商論」。
如果人類真要瞭解健康的真義,
有個對生命通盤瞭解的認知係唯一之道。



對意識的認知,咱們老祖宗已有許多的洞見,
中醫認為人體是與大宇宙相呼應的小宇宙,其經脈系統,
與自然界的節氣運行息息相關。

印度的「壽命吠陀」(Ayurveda)醫學觀,
亦將人體與宇宙結合,
認為靜坐與瑜伽是人體與環境合一的最佳養身之道。
美國生物學家Bruce Lipton則挑戰基因對人體的影響,
在幹細胞的培養實驗中,
他發現一組有同樣基因的幹細胞,
如放在不同的環境中,會形成不同的細胞群(cell colony)。
在某環境可發展出肌肉組織的基因,在另一環境可能會組成骨骼細胞群。
Lipton推斷,生物的發展,並不是根據基因內的資訊而定,
而是來自環境中的場域記憶(memory field)。



英國哲學家波普爾(Karl Popper)在看到磁鐵的場域後聲稱,
我們所處的世界,並非物質所組成。但21世紀的世界觀,
卻依樣劃葫蘆的照著17世紀的牛頓機械觀運作,
認為人僅是撞球桌上的球粒,獨立個體球的因(cause),
碰撞另一顆球造成移動的果(effect),這因果定律是個直線形(Linear)的鐵律。
但從愛因斯坦以降到謝爾瑞克等學者
皆認為每個人其實都是連結的個體(connected beings),
這形容猶如英文諺語 “no man is an island”的智言。


由尤甚者,人類所處的宇宙亦不是食骨不化的守舊派,
宇宙的習慣會隨著後進的浪潮更新除舊,讓位給更合適的演化型態。
最後我想用梭羅《湖濱散記》書中的一段話為本文作結尾,
我認為這段話是最佳描述謝氏「形態發生場」演化論的文人觀點:


整個宇宙其實就是你我共同約好的一場莊周之夢,
當我們發現所處的世界已慢慢邁向惡夢時,要瞭解,
此皆為吾等共生之實相,與其將食指指向他人,
不如以歷史為基石,重新創出一個更美麗的夢工廠,
娑婆世界的演化,就又可譜出另一個漂亮的樂章,何樂而不為呢?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204.64.225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Gossiping/M.1399869917.A.579.html
bbdirty5566:快推 不然人家以為我看不懂1F 05/12 12:46
SwordSaint56:靠妖 你講什麼哥一句都看不懂2F 05/12 12:46
※ 編輯: bernicellu (123.204.64.225), 05/12/2014 12:50:27
davidbright:認真推一下:)3F 05/12 12:48
JOJOCK:不懂也要裝懂一下阿阿阿4F 05/12 12:48
dnek:震驚,時光旅行已成現實5F 05/12 12:49
fr888:恩恩 有道理6F 05/12 12:50
savge:Matrix不是亂演的!!7F 05/12 12:52
sakura000:雅典娜:你不是還有生命嗎 燃燒你的小宇宙吧8F 05/12 12:52
ann52066:我也認為是這樣9F 05/12 12:52
※ 編輯: bernicellu (123.204.64.225), 05/12/2014 12:56:44
kickmeout:我收藏在抽屜中沒發表..是誰給我偷走了公開10F 05/12 12:54
ssembla:西醫就是要把你弄到生不如死他才可以慢慢噱你錢11F 05/12 12:54
imac100:恩恩 我在國小聯絡簿也曾這樣寫過一樣的內容了12F 05/12 12:55
widec:人死了還不能死透 超可怕的13F 05/12 12:55
turbomons:原來通靈王裡的 The Great Spirit 指的就是宇宙的意志14F 05/12 12:55
sul3vu86:恩恩 跟我想的一樣15F 05/12 12:56
xrhapsody:一為全  全為一16F 05/12 12:57
yoshilin:飛吻17F 05/12 13:02
nadiaInochi:等這些科學家把詳細的理論建立起來再來接受檢驗吧18F 05/12 13:03
remora:生命的停止只是暫時的,物質仍是永恆只是改變表現的型態19F 05/12 13:04
hank11235813:艇KMT的部落客20F 05/12 13:05
booloo:完了,我居然看的懂你在講啥.....21F 05/12 13:07
Swashbuckler:三小22F 05/12 13:10
ctx705f:哩咧工沙小.......23F 05/12 13:19
silverwolf:偽科學就是偽科學24F 05/12 13:26

--
※ 看板: ray101000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05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