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XBUCKXMR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6-01-10 15:40:16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gminor40 (李哲邦)
標題 Re: [新聞] 基隆「龍貓火車」涉侵權1天就停展!日方
時間 Sun Jan 10 12:16:32 2016


※ 引述《timayta (foolman@birdnest)》之銘言:
:  有時候真的覺得台灣文創真的不脫離外來文化, 說難聽
:  一點, 我們的文創都是著眼在古早味, 夜市, 小吃, 以
:  及齊一特色的老街, 這個東西不叫做創作, 這是懶得動
:  腦下的抄襲與複製.

臺大醫院附近有個臺灣手工藝推廣中心
裡面的店員曾向我小抱怨說
政府的觀光推廣都太偏重夜市、美食這方面了
看了政府請木村拓哉拍的臺灣觀光形象廣告後,嗯~~

:  因為你沒有真正認識過你這塊土地, 沒有真正體會你這
:  塊土地特色, 你才會以外國的圖騰與創作來仿效. 當然
:  這可能是黨國教育下, 禁止你和台灣這個符號有過多連
:  結, 無法成為反共復國的先鋒. 更可能是去在地化, 將
:  殖民母國塑造成美好的未來的原因.
:  說真的, 台灣的青年在這幾年已經大量覺醒, 可是台灣
:  社會的中堅, 卻無法產生足以讓台灣年輕人驕傲的社會
:  符號與象徵. 所以才一天到晚地需靠一堆外國肯定的台
:  灣之光來吹眠自己.

先說結論:
臺灣因為歷史的因素,本身就是缺乏精緻文化和創新文化的地方


先不說創出自己的一套美學,連從國外帶來深入的精神層面文化,臺灣人都表現得很差
超現實主義是日本人帶來的
抽象主義是中國渡臺畫家帶來的
臺灣美術史上,原居此地的漢人(原住民先不說,那是另一個議題)總是等著別人帶些東
西來,然後拼命模仿後就停下來了

清朝到日治時期,臺灣是形式上的邊陲
造成臺灣社會階級的單純化
但豐富的文化內涵,是需要上下階級文化頡抗、對話、融合的

來到臺灣的統治階級,多是流寓或失意人士,這些人對文化議題有多少關心可想而知
文化界人士也是一樣,外來人士當中,傑出者不多
以日治時期的美術界來說,真正當時畫壇的高手只有兩位
一位叫西鄉孤月,不過他也是失意(不是藝術方面,而是人際方面)才來的,所以影響不大
另一位叫石川欽一郎,他是日本畫壇的核心人士,來臺後培育出臺灣第一代西畫家

那麼臺灣本地人呢?
也許是窮久了,「出人頭地」變成無比重要的事情
要出人頭地,就要先照著一些官方的規則來。可是成名後也不見有所突破。於是再新的
藝術觀念,到了臺灣也很快就僵化了。
僵化速度之快連日本人都嘆為觀止,斥臺人「創作時腦袋空空不思考」
不過還是有少數例外,這些「少數」聚集出一些力量,在日治末期煥發活力
約1935~1943,當世界大戰打得不可開交時,臺灣的文化活動卻異常活躍

不過這一切都被美軍終止了

光復、政府遷臺後,臺灣是精神上的邊陲
大中國文化才是官方認可的,臺灣漢系、日系、西洋系的「海洋本土文化」被認為是不
重要的,粗俗的,甚至是禁忌的(原住民文化還是先不談,因為那是另一個議題)

臺灣的四五年級生,尤其是知識份子,對張大千、黃君璧的認識高於林玉山、陳景容、
楊英風、席德進;對余光中、張愛玲、白先勇的認識高於陳映真、李喬、葉石濤

但是觀者、讀者對於這些他們比較認識的人的作品卻總是難以理解。原因是這些作品描
繪描寫的內容,距離一般民眾太遠

不過說實在的,能將大中國文化加以活用,成為一項文化資產,何嘗不是一個特色呢?
只可惜所謂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口號喊得價響,卻因為種種原因,教育界只做表面、
藝文界敷衍了事、產業界不聞不問


等到臺灣人開始知道所謂的海洋本土文化、常民文化,並想將它納入主流之中,已經太
晚了。美日等先進國家,以強勢的經濟文明挾帶大眾文化入侵,阻礙臺灣這塊土地深層
的美學文化常民化


再來談到原住民
清朝時原住民是國中之國,不在文化政策的討論範圍。

日治時期原住民文化是提供殖民者異國趣味的樣板。
他們表面上對原住民感到興趣,但無視於原住民文化深層內涵與社會脈絡,喜歡的是一
種刻意安排出來的原住民文化。

戒嚴時期原住民文化出現強烈地「紀念品」化的現象。原住民朋友穿著傳統服飾,在烏
來、太魯閣、阿里山這些地方當作拍照的模特兒。原住民藝術家做著不具原創性,只從
傳統符碼中抄襲出來的藝品。甚至,把「部落文化」視為一同,創作著印地安、毛利、
大溪地這些不屬於臺灣原住民文化的東西。


現今原住民文創已露出自覺的曙光。抽取傳統文化的美學層面,去設計具有當代精神的
作品。但是距離真正脫離被凝視的他者,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不知為何,臺灣人對自身文化的意識十分零碎,一直很難整理出一個上位的、抽象的美
學概念。這不能只用長期被殖民、被統治一語概括。
中國人有圓與飛白,韓國人有程子冠與廣額,日本人有琳派
臺灣人也該思考自己有什麼「基本的東西」,然後從此出發。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66.171.213
※ 文章代碼(AID): #1MaTianL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52399396.A.C55.html
darkbrigher: 問題從來都不是台灣人自己作主啊1F 42.79.220.105 台灣 01/10 12:17
darkbrigher: 又或者該說有些人不當自己是台灣人
LiveInNow: 第一步先讓這些建立美學的月薪四萬再說3F 61.57.125.91 台灣 01/10 12:18

基本上,臺灣的老闆普遍觀念是產值重於文化(文化以後的產值他看不到)
                            股價又重於產值
不過這種觀念與前述臺灣人的美學缺乏還是有關

peterwww 
peterwww: 專注在中華文化  慢慢深耕4F 123.192.246.78 台灣 01/10 12:19
peterwww: 別被獨綠給誤了
peterwww: 追中華文化跟老共一點關係也沒有
peterwww: 有臺灣特色之中華  超越韓流
peterwww: 也能趕上日本
peterwww: 對岸定被海放
※ 編輯: gminor40 (210.66.171.213), 01/10/2016 12:23:44
peterwww 
peterwww: 可惜了  若誤信反華  就獨史10F 123.192.246.78 台灣 01/10 12:21
coyoteY: 好文推11F 111.249.73.127 台灣 01/10 12:22
kingcallme: 推~~如果以本文的定義,台灣真的沒什12F 118.161.188.177 台灣 01/10 12:28
yakifone: 這篇很棒,不過,要怎麼做才好?13F 115.43.76.233 台灣 01/10 12:28

如果要說臺灣人一些基本的美學觀
臺灣人似乎偏好塞滿,所以不喜歡一位不能做好做滿的市長(誤)

kingcallme: 文化可言。日治時期就曾有日本人說過14F 118.161.188.177 台灣 01/10 12:28
kingcallme: 台灣原住民比平地漢人更有文化的評論
kingcallme: 如果把樓主講的再延伸一下,台灣本身
kingcallme: 也因為歷史的因素,來台灣的幾乎都是
kingcallme: 在原鄉被視為魯蛇(看當時那裡魯)的人
※ 編輯: gminor40 (210.66.171.213), 01/10/2016 12:37:52
kingcallme: 才會或不得不過來的。這批人對於文化19F 118.161.188.177 台灣 01/10 12:36
kingcallme: 的意涵本來就較為淺薄。其實真正懂文
kingcallme: 化創新的人,往往是對於傳統文化有更
kingcallme: 進一步深層理解的人。
kingcallme: 也唯有這種人才會知道應該要如何創新
kingcallme: 文化......
kingcallme: 所以我常笑說搞現在台灣文化創新的那
kingcallme: 批人,他們對於真正的台灣文化又是了
kingcallme: 解多少,所以台灣的文創走到現在地步
kingcallme: 其實也不用太意外。
pinmago: 看到動漫街覺得很不舒服29F 42.67.16.138 台灣 01/10 12:45
tc203816: 你以為日本的文化就是自己生出來的?30F 117.19.16.56 台灣 01/10 12:45
pinmago: 本身喜歡日本動漫,那並不屬於台灣31F 42.67.16.138 台灣 01/10 12:46
kingcallme: 所以我對於某動漫街還弄個繪馬覺得很32F 118.161.188.177 台灣 01/10 12:47
kingcallme: 好笑,畢竟這不是台灣的傳統文化.....
tc203816: 日本文化也是中國,歐美加上少量自身傳34F 117.19.16.56 台灣 01/10 12:48
ANCEE: 好文 想問要了解脈絡有推薦書藉嘛35F 223.136.13.116 台灣 01/10 13:47
eaquson:36F 223.143.119.95 台灣 01/10 15:05

--
※ 看板: traume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74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