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為 warrenchen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23-11-30 16:52:05
看板 book
作者 標題 [心得] 《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對我的十個啟發
時間 Wed Nov 29 17:54:17 2023
《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我的讀後心得和十個啟發
關於生命中的不安,如何面對、如何抉擇、如何妥協
關於生命中的不安,如何面對、如何抉擇、如何妥協
圖文好讀 https://readingoutpost.com/zen-mortocycle/
《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我的讀後心得和十個啟發 | 閱讀前哨站
關於生命中的不安,如何面對、如何抉擇、如何妥協。《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這本書以哲學為背景,挑戰我們重新思考日常生活中被忽視或誤解的價值和意義。 ...
關於生命中的不安,如何面對、如何抉擇、如何妥協。《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這本書以哲學為背景,挑戰我們重新思考日常生活中被忽視或誤解的價值和意義。 ...
在 2023 年 9 月的「走在閱讀路上」線下讀書會,我跟 Jacky 和 Jun 帶大家討論了《
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這本書,若你有興趣的話可以收聽 Podcast 「下一本讀什麼
EP.308」的讀書會對談。這篇文章是我自己的讀書筆記摘錄,屬於我的個人觀點,如果想
聽到其他主持人和現場聽眾的討論,歡迎搭配 Podcast 閱聽。
EP.308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lo9v5pht0jvi01w58jmb7202/platforms
這本書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禪與摩托車維修的藝術》的作者是美國哲學家及作家羅伯.波西格(Robert M. Pirsig
),1928年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早慧的他 15 歲即進入明尼蘇達大學主修生物化學,他
對科學很感興趣,卻對科學方法產生質疑,為此飽受抑鬱症的折磨而遭到退學。18歲時,
波西格隨美軍駐紮韓國,在那裡的所見所聞讓他對東方哲學萌生興趣。退伍後,回到明尼
蘇達大學,取得哲學學士與新聞學碩士學位,期間曾赴印度貝拿勒斯印度大學修讀東方哲
學。
),1928年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早慧的他 15 歲即進入明尼蘇達大學主修生物化學,他
對科學很感興趣,卻對科學方法產生質疑,為此飽受抑鬱症的折磨而遭到退學。18歲時,
波西格隨美軍駐紮韓國,在那裡的所見所聞讓他對東方哲學萌生興趣。退伍後,回到明尼
蘇達大學,取得哲學學士與新聞學碩士學位,期間曾赴印度貝拿勒斯印度大學修讀東方哲
學。
在追尋真理的過程中,他苦於西方與東方、科學與藝術、物質與精神這種二元對立性帶來
的衝突與矛盾,他試圖尋求整合之道,發展出「質素的形而上學」(Metaphysics of
Quality)。但因理論不受學院認可,以及個人內在的衝突,讓他走向精神崩潰。被醫生
診斷為精神分裂後,在精神病院住了三年,承受過 28 次電擊的痙攣療法。
出院後,波西格轉而尋求以另外一種方式來表達他的理論。波西格寫信給 122 家出版商
,說他打算寫一本關於心靈與科技之間鴻溝的書,只獲得了一家出版社的回應。一個月後
,他與長子克理斯展開為期 17 日的摩托車之旅,在這段旅程裡,他反思人與世界的關係
,回溯過往與研究,最後才終於完成這本書。
,說他打算寫一本關於心靈與科技之間鴻溝的書,只獲得了一家出版社的回應。一個月後
,他與長子克理斯展開為期 17 日的摩托車之旅,在這段旅程裡,他反思人與世界的關係
,回溯過往與研究,最後才終於完成這本書。
1. 書中的三條主線
第一條主線是由一個男人帶著他年輕的兒子和兩個朋友(一對已婚夫婦)橫越全國的敘事
故事。這個生動的遊記是這部小說讀起來最輕鬆愉快的地方。
第二條主線則擁有一種神祕感,因為這個男人在努力回憶的,逐漸揭露他踏上這趟旅程的
目的是為了逃避他的過去(被他稱為斐卓斯的惡鬼),但也是試圖回憶起他的過去,是這
個男人充滿矛盾跟衝突的想法。
目的是為了逃避他的過去(被他稱為斐卓斯的惡鬼),但也是試圖回憶起他的過去,是這
個男人充滿矛盾跟衝突的想法。
第三條主線是透過敘述者與自己的對話,談所謂的「質素的形而上學」,因為他基本上認
為「質素」在某種程度上是宇宙的基本現實。
在這本書中,父子之間的情感和心理變化是一個重要的敘事線。一開始,父親和兒子的關
係有點生疏,甚至有一種隔閡。但透過一同參與的摩托車之旅,他們有機會更接近彼此。
這個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它充滿了誤解、失望,以及對如何成為一個「好父親」或「
好兒子」的掙扎。然而,這趟旅程讓他們有機會重新評價和理解彼此,進而改善他們的關
係。父親也透過這個過程重新評估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目標,這不僅影響到他與兒子的關係
,也讓他對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
係有點生疏,甚至有一種隔閡。但透過一同參與的摩托車之旅,他們有機會更接近彼此。
這個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它充滿了誤解、失望,以及對如何成為一個「好父親」或「
好兒子」的掙扎。然而,這趟旅程讓他們有機會重新評價和理解彼此,進而改善他們的關
係。父親也透過這個過程重新評估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目標,這不僅影響到他與兒子的關係
,也讓他對自己有了更深的了解。
這三條有實、有虛的線彼此交織在一起,隨著故事進行到尾聲,愈來愈多的謎團會被揭開
。
2. 感性與理性的差異
書中帶我們深入探討「古典式」和「浪漫式」這兩種看待世界的方式。
想像一下,你有一張電路圖或者一部機械引擎在你面前,你會怎麼看它?
有些人會深入挖掘那些線條和符號背後的深層含義,我們稱這種人為「古典式」的。另一
方面,有些人只看到表面,比如引擎就是引擎,他們更注重感覺和直覺,這就是「浪漫式
」。
方面,有些人只看到表面,比如引擎就是引擎,他們更注重感覺和直覺,這就是「浪漫式
」。
古典式理解主要以基調來看待世界;浪漫式理解主要以外觀來看待世界。
對方如果是古典式理解的人,一看到同一份藍圖或電路圖,或者讀到相同的描述,他可能
會看一看,然後看得著迷,因為他能看透線條、圖形、符號,能看見表面下的基調多麼豐
富。這就很像我們常說的「理性」的人。
會看一看,然後看得著迷,因為他能看透線條、圖形、符號,能看見表面下的基調多麼豐
富。這就很像我們常說的「理性」的人。
對方如果是浪漫式理解的人,一看見引擎、機械素描,或電路圖,八成看不出多大的興趣
。缺乏吸引力的原因是,他只看得見事物的表面:枯燥而複雜的專有名詞、線條、數字一
長串,索然無味。這就很像我們常說的「感性」的人。
。缺乏吸引力的原因是,他只看得見事物的表面:枯燥而複雜的專有名詞、線條、數字一
長串,索然無味。這就很像我們常說的「感性」的人。
3. 兩種不同世界觀看待同一件事時
書中提到兩個人對於重機「填隙片」的不同觀點。
原文:「我對填隙片的觀點出自智識、理性、大腦,只重視填隙片的科學特性;約翰則以
立即、直覺的角度去看待填隙片,隨興以對。我偏重「基調」(underlying form),他
則偏重直接的「外觀」(BMW 重機是一輛好車)。我看見的是填隙片的意義,他看見的是
填隙片的本身。我歸納出的差別就在這裡。以修理把手的例子而言,只知填隙片表象的人
難免情緒低落。漂漂亮亮的一輛精密機械,怎麼能用舊垃圾裁下的一片鋁來修理?」
立即、直覺的角度去看待填隙片,隨興以對。我偏重「基調」(underlying form),他
則偏重直接的「外觀」(BMW 重機是一輛好車)。我看見的是填隙片的意義,他看見的是
填隙片的本身。我歸納出的差別就在這裡。以修理把手的例子而言,只知填隙片表象的人
難免情緒低落。漂漂亮亮的一輛精密機械,怎麼能用舊垃圾裁下的一片鋁來修理?」
書中給出一段結論,非常有意思:「人之所以看不見東西,有時是因為東西太大。我和他
觀看同樣一個東西,見到同一件物品,談論著同一件事,思考著同一道問題,只不過他觀
看、見到、討論、思考時,置身於截然不同的次元。」
觀看同樣一個東西,見到同一件物品,談論著同一件事,思考著同一道問題,只不過他觀
看、見到、討論、思考時,置身於截然不同的次元。」
書中主張,理性和感性不應該是相互排斥的,而是需要找到一種平衡。理性給我們提供了
一個框架和方法,而感性則讓我們看到其中的美和價值。兩者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一個完
整的人類經驗。
一個框架和方法,而感性則讓我們看到其中的美和價值。兩者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一個完
整的人類經驗。
4. 騎乘重機跟開車的差異
書中的敘事者提到,騎乘「重機」跟「開車」在旅行上的意義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是開車,人總是被包在密室裡,而且由於習以為常,坐在車裡的人有所不知的是,透
過車窗見到的事物充其量只是電視節目,人成了被動觀察者,沿途景觀一格格飄過眼前,
不覺得無聊才怪。
過車窗見到的事物充其量只是電視節目,人成了被動觀察者,沿途景觀一格格飄過眼前,
不覺得無聊才怪。
騎乘摩托車度假時,景觀的框架消失了,人能徹底沉浸在美景當中,等於是進入節目的場
景,再也不只是觀眾,參與感破錶。腳下五英寸是咻然而過的水泥路面,是真切的物體,
是人能走在上面的東西,雖然模糊,定睛注視也看不清楚,人卻能隨時停下車來踩踏碰觸
,整片天地、整個經驗絕對無法和當下的意識脫鉤。
景,再也不只是觀眾,參與感破錶。腳下五英寸是咻然而過的水泥路面,是真切的物體,
是人能走在上面的東西,雖然模糊,定睛注視也看不清楚,人卻能隨時停下車來踩踏碰觸
,整片天地、整個經驗絕對無法和當下的意識脫鉤。
一種是旁觀者的角度,一種則是參與者的角度。
敘事者和另外一名旅伴希薇亞一起瞭望草原的時候,心中感嘆道:「這奧妙,我以前常向
其他人提起,現在已經放棄了。這種奧妙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其他事物完全不存在;人之
所以能察覺這種奧妙,是因為其他事物缺席。希薇亞久居城市,有時似乎被生活上的單調
、無聊壓得情緒低落,我認為她沉浸在無垠的草地與清風中,或許能見到只在飽受單調無
聊時才會產生的奧妙。奧妙確實在,只是我無法以言語說明它。」
其他人提起,現在已經放棄了。這種奧妙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其他事物完全不存在;人之
所以能察覺這種奧妙,是因為其他事物缺席。希薇亞久居城市,有時似乎被生活上的單調
、無聊壓得情緒低落,我認為她沉浸在無垠的草地與清風中,或許能見到只在飽受單調無
聊時才會產生的奧妙。奧妙確實在,只是我無法以言語說明它。」
我們總是害怕單調和無聊的滋味,卻忽略了有些美好和奧妙必須在這種情境下才能收穫。
5. 所謂的質素到底是什麼?
5. 所謂的質素到底是什麼?
書中的關鍵字「質素」,英文原文是「Quality」,在我們現在看來比較習慣翻成「品質
」。但是這本書所談的「Quality」,其含義又比描述產品特性的品質來得更深、更廣,
更接近於探究宇宙萬物的內在核心的程度。所以我認為翻譯成「質素」的確是比較傳神,
也比較符合作者要表達的意思。
」。但是這本書所談的「Quality」,其含義又比描述產品特性的品質來得更深、更廣,
更接近於探究宇宙萬物的內在核心的程度。所以我認為翻譯成「質素」的確是比較傳神,
也比較符合作者要表達的意思。
質素在書中的定義和重要性是什麼?
質素不是一個簡單可以量化或定義的東西。它更像是一種我們都能感受但難以言傳的狀態
或質地。像是當你吃到一道美味的料理或聽到一首好歌,你就會覺得這就是「質素」。這
個觀念在書裡不僅用於修理機車,它也涉及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自己心靈的對話,甚
至是我們對生活的總體態度。
或質地。像是當你吃到一道美味的料理或聽到一首好歌,你就會覺得這就是「質素」。這
個觀念在書裡不僅用於修理機車,它也涉及到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自己心靈的對話,甚
至是我們對生活的總體態度。
將質素視為「事物的基本性質」或「事物應有的特性」。書中透過兩個不同的角度來探索
質素:一個是「古典質素」,關注事物的形式和功能,比如一輛機車是如何組成的,它的
各個部件是如何協同工作的。另一個是「浪漫質素」,更注重主觀經驗和感覺,比如騎機
車時的自由和快樂。
質素:一個是「古典質素」,關注事物的形式和功能,比如一輛機車是如何組成的,它的
各個部件是如何協同工作的。另一個是「浪漫質素」,更注重主觀經驗和感覺,比如騎機
車時的自由和快樂。
書中甚至涉及到了哲學和修辭學,提出質素是連接「主觀」和「客觀」世界的橋樑,也是
所有文化和價值觀的基礎。波西格認為,質素是人類知識和智慧的根本,也是我們做出道
德和美學判斷的基礎。
所有文化和價值觀的基礎。波西格認為,質素是人類知識和智慧的根本,也是我們做出道
德和美學判斷的基礎。
質素與日常生活的關聯是什麼?
質素實際上就像是生活中的隱形座標,它影響我們每一個小決定。比如說,你選擇哪家咖
啡店,可能就是基於你對他們咖啡「質素」的評價。在工作場合,你會因為質素的追求而
更專注、更負責任。即便在選擇朋友或戀人時,我們也會根據對方質素的感受來做決定。
簡而言之,質素是一個無所不在但又常被忽略的因素,它悄悄地塑造了我們的生活。
啡店,可能就是基於你對他們咖啡「質素」的評價。在工作場合,你會因為質素的追求而
更專注、更負責任。即便在選擇朋友或戀人時,我們也會根據對方質素的感受來做決定。
簡而言之,質素是一個無所不在但又常被忽略的因素,它悄悄地塑造了我們的生活。
質素也影響到我們如何選擇朋友、伴侶,以及與他們互動的方式。一個「質素好」的人際
關係通常更健康、更持久。瞭解和追求更高的質素能促使我們自我成長,不論是技能、知
識還是人格。簡單來說,質素是影響我們日常生活每一個面向的潛在因素。對質素有更深
刻的理解和評價,等於是提升了生活的整體水平。
關係通常更健康、更持久。瞭解和追求更高的質素能促使我們自我成長,不論是技能、知
識還是人格。簡單來說,質素是影響我們日常生活每一個面向的潛在因素。對質素有更深
刻的理解和評價,等於是提升了生活的整體水平。
6. 質素和關心之間的關係
這本書帶給我最大啟發的一個觀念:「關心」和「質素」是同一事物的內外兩個層面。
書中提到在一間修車行發生的故事:「他們坐下來執行任務,竟然以黑猩猩的身手搞砸正
事,完全事不干己。我看不透原因何在。我盡量回想那間修車行,那個夢魘般的地方,盡
量回憶可能的原因。 收音機是一條線索。邊做事邊聽收音機,腦力無法全開。也許修車
工認為,修車只不過是玩一玩扳手罷了,用不著認真思考,邊聽收音機邊把玩扳手,感覺
舒服多了。 另一條線索在於他們動作的速度。他們急著亂來一通,沒看清楚就亂拆亂敲
。不停下來思考,賺錢比較快;反之則比較耗時,結果也比較差。 然而,最大的線索似
乎在修車工的表情。他們的表情難以解釋,敦厚、友善、親和──但不夠投入。他們就像
觀局者。」
事,完全事不干己。我看不透原因何在。我盡量回想那間修車行,那個夢魘般的地方,盡
量回憶可能的原因。 收音機是一條線索。邊做事邊聽收音機,腦力無法全開。也許修車
工認為,修車只不過是玩一玩扳手罷了,用不著認真思考,邊聽收音機邊把玩扳手,感覺
舒服多了。 另一條線索在於他們動作的速度。他們急著亂來一通,沒看清楚就亂拆亂敲
。不停下來思考,賺錢比較快;反之則比較耗時,結果也比較差。 然而,最大的線索似
乎在修車工的表情。他們的表情難以解釋,敦厚、友善、親和──但不夠投入。他們就像
觀局者。」
書中的主要敘事者批評道:「與科技共存,卻想和科技畫清界限。更適切的說法是,他們
和科技有所交集,但他們把自身放在科技之外,毫無瓜葛,沾不上邊。他們是投入其中沒
錯,卻沒有投入到關心的程度。」
和科技有所交集,但他們把自身放在科技之外,毫無瓜葛,沾不上邊。他們是投入其中沒
錯,卻沒有投入到關心的程度。」
一個在工作時能看到並感受到質素的人,必然是一個關心的人。一個關心他所看到和做到
的事物的人,必定是一個具有某種質素特性的人。如同書中寫道:「當你想要加快某件事
的進度,那意味著你不再關心它,而想要快點進行其他事情。」要追求好的質素,關心絕
對不能少。
的事物的人,必定是一個具有某種質素特性的人。如同書中寫道:「當你想要加快某件事
的進度,那意味著你不再關心它,而想要快點進行其他事情。」要追求好的質素,關心絕
對不能少。
7. 旅行過程勝過抵達終點
「旅行過程勝過抵達終點。」書中這段話一直在我腦海縈繞不去。我們一直在旅行,如今
終點快到了。以我而言,每當我完成這種短程目標,會陷入憂鬱一段時日,然後不得不重
新設定座標,朝下一個目標前進。
終點快到了。以我而言,每當我完成這種短程目標,會陷入憂鬱一段時日,然後不得不重
新設定座標,朝下一個目標前進。
書中還有一段話是:「爬山應該愈省力愈好,應該摒除慾望,速度應該量力而為。如果你
變得心浮氣躁,就加快腳步。如果你變得上氣不接下氣,就放慢腳步。登山時應該在心浮
氣躁和精疲力竭之間力求平衡。」這也讓我回想起以前爬山的時候,為了急著登頂,反而
把自己搞得上氣不接下氣的狼狽樣。
變得心浮氣躁,就加快腳步。如果你變得上氣不接下氣,就放慢腳步。登山時應該在心浮
氣躁和精疲力竭之間力求平衡。」這也讓我回想起以前爬山的時候,為了急著登頂,反而
把自己搞得上氣不接下氣的狼狽樣。
書中另一段話是這麼說的:「當你不再想著終點的時候,每一步都不只是達成目標的手段
,每一步的本身都是一場獨特的事件。這一片葉子的邊緣不規則。這一顆岩石看起來鬆了
。從這一個地方雖然比較接近山頭,卻比較看不見雪。這些全是登山人應該注意的事物。
只為了未來的目標而活是膚淺的行為。能維持生命的是山腰,而不是山頂。山腰才是萬物
生長的地方。」
,每一步的本身都是一場獨特的事件。這一片葉子的邊緣不規則。這一顆岩石看起來鬆了
。從這一個地方雖然比較接近山頭,卻比較看不見雪。這些全是登山人應該注意的事物。
只為了未來的目標而活是膚淺的行為。能維持生命的是山腰,而不是山頂。山腰才是萬物
生長的地方。」
8. 能帶來內心寧靜的才是好科技
書中指出:「內心寧靜完全不是科技的表面工夫,而是科技的全部。能產生心平氣和的才
是佳作,而破壞心平氣和的是劣質。」
「產品規格、測量儀器、品質管制、最後檢測,這些全是達成目標的手段,目標是讓工作
者獲得內心寧靜。最終的真正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讓工作者心平氣和,原因是心平氣和是
體會質素的先決條件──這份「質素」凌駕於浪漫質素和古典質素之上,能團結兩者,必
須與工作同行。」
者獲得內心寧靜。最終的真正目標只有一個,就是讓工作者心平氣和,原因是心平氣和是
體會質素的先決條件──這份「質素」凌駕於浪漫質素和古典質素之上,能團結兩者,必
須與工作同行。」
「內心的平靜會產生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的價值觀會引發正確的思想。正確的思想會促成
正確的行為,而正確的行為會產生作品,這些作品將成為其他人可以看到的物質反映,展
示其核心之處的寧靜。」
正確的行為,而正確的行為會產生作品,這些作品將成為其他人可以看到的物質反映,展
示其核心之處的寧靜。」
這也讓我反思到,我們現在採用的科技產品,像是手機、平板、電腦、電視,哪些能帶給
我們內心寧靜呢?更進一步延伸,這些產品裡面安裝的軟體和 App,哪些能帶給我們內心
寧靜呢?
我們內心寧靜呢?更進一步延伸,這些產品裡面安裝的軟體和 App,哪些能帶給我們內心
寧靜呢?
或者我們的遭遇正好完全相反?這些科技產品,會不會有很多都在一直促使我們心神不寧
、狂喜狂悲?那麼這些產品,是好的科技產品,還是壞的科技產品呢?透過這個原則來判
斷,我們就很容易做到數位斷捨離,跟那些壞的科技產品道別離。
、狂喜狂悲?那麼這些產品,是好的科技產品,還是壞的科技產品呢?透過這個原則來判
斷,我們就很容易做到數位斷捨離,跟那些壞的科技產品道別離。
9. 氣魄就是充滿質素
充滿「氣魄」(Gumption)的人不會意志消沉,不會枯坐著苦思。他會站在自覺列車的最
前面,眼觀鐵軌前方的狀況,問題來到眼前時迎面解決。這才是氣魄。希臘人稱之為
enthousiasmos,後來演變成英文的「熱中/熱忱」(enthusiasm),字面上的意思是充滿
上帝,或充滿質素。
書中打趣地說:「如果你想修理摩托車,第一件工具、也是最重要的一件工具是滿腔氣魄
。如果缺少這件工具,你乾脆把其他工具收起來,因為工具再多也沒用。」
「氣魄是推動整個修車過程的心靈汽油。缺乏氣魄,摩托車絕對無法修好。但是,如果你
具有氣魄,也懂得如何保住氣魄,天塌下來也無法攔阻你修好摩托車。摩托車遲早有修好
的一天。因此,必須隨時監控、搶先保存的就是氣魄。」
具有氣魄,也懂得如何保住氣魄,天塌下來也無法攔阻你修好摩托車。摩托車遲早有修好
的一天。因此,必須隨時監控、搶先保存的就是氣魄。」
這讓我想起另一個常見的名詞「恆毅力」(Grit),其字面意思是:「心理學中一種正向
的特質,是追求長期目標的熱情與毅力,為了達成特定目標的強大動機。」它不只是恆心
加上毅力的綜合體,背後更隱含著一層面對困難卻不屈不撓的精神。我認為跟氣魄有很高
的相似度。
的特質,是追求長期目標的熱情與毅力,為了達成特定目標的強大動機。」它不只是恆心
加上毅力的綜合體,背後更隱含著一層面對困難卻不屈不撓的精神。我認為跟氣魄有很高
的相似度。
書中還有這一句話很值得玩味:「世上沒有一個修車師傅不會偶爾失手。你和修車師傅的
主要差別在於,他們失手時,你不會聽見──你只會乖乖結帳,後續的修理費也一樣乖乖
照付。你自己失手時,至少你能獲得機會教育。」
主要差別在於,他們失手時,你不會聽見──你只會乖乖結帳,後續的修理費也一樣乖乖
照付。你自己失手時,至少你能獲得機會教育。」
10. 哲學在書中的象徵意義
哲學不僅是一個主題,也是一個引導讀者思考「品質」和「生活哲學」的工具。作者強調
「當下」的重要性,它告訴我們要全心全意地投入目前正在做的事情,無論是維修摩托車
還是與人互動。這本書以哲學為背景,挑戰我們重新思考日常生活中被忽視或誤解的價值
和意義。它鼓勵我們不要被表面的繁瑣和困難所困,而是要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質。
「當下」的重要性,它告訴我們要全心全意地投入目前正在做的事情,無論是維修摩托車
還是與人互動。這本書以哲學為背景,挑戰我們重新思考日常生活中被忽視或誤解的價值
和意義。它鼓勵我們不要被表面的繁瑣和困難所困,而是要深入探究事物的本質。
書中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你想畫一幅十全十美的畫嗎?很簡單。先讓自己變得十全十
美,然後隨心去畫,就能畫得十全十美。所有名家都是這樣揮毫的。無論是作畫或修車,
都和你的本身無法分離。」就像巴菲特的合夥人 Charles Munger 也曾經說過類似的話:
「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自己配得上擁有。」
美,然後隨心去畫,就能畫得十全十美。所有名家都是這樣揮毫的。無論是作畫或修車,
都和你的本身無法分離。」就像巴菲特的合夥人 Charles Munger 也曾經說過類似的話:
「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讓自己配得上擁有。」
更有趣的是,從書中大量講解修理摩托車的事情看來,你正在修理的摩托車,其實是一輛
名為「你自己」的車子。外表看來,擺在「那邊」的摩托車和表面上站在「這裡」的人不
是分離兩地的東西,而是一同朝向質素成長、一同從質素墮落的個體。
名為「你自己」的車子。外表看來,擺在「那邊」的摩托車和表面上站在「這裡」的人不
是分離兩地的東西,而是一同朝向質素成長、一同從質素墮落的個體。
這讓我想起另一個觀念「我們不是在塑造作品,而是作品在塑造我們」。法國哲學家
Michel de Montaigne 曾說:「並不是我在塑造我的作品,而是我的作品在塑造我。一本
書與作者是合而為一的,與自我密切相關,也是整體生活的一部份。」他還說:「任何人
都能從我的書中認識我,也能從我身上認識我的書。」從來就沒有人能完全擺脫自己的作
品。
書與作者是合而為一的,與自我密切相關,也是整體生活的一部份。」他還說:「任何人
都能從我的書中認識我,也能從我身上認識我的書。」從來就沒有人能完全擺脫自己的作
品。
機車維修在這本書裡不僅是一個實際的活動,也是一個生活哲學的比喻。當我們面對一台
壞掉的摩托車時,我們有兩種選擇:要麼繞過它,要麼去修理它。這很像我們在生活中遇
到問題和困難時的抉擇。修理摩托車需要耐心、專注和對於「質素」的追求,這些都是我
們在解決生活問題時也需要的素質。通過維修摩托車的過程,作者實際上是在教我們如何
「修繕」自己的生活和心靈。
壞掉的摩托車時,我們有兩種選擇:要麼繞過它,要麼去修理它。這很像我們在生活中遇
到問題和困難時的抉擇。修理摩托車需要耐心、專注和對於「質素」的追求,這些都是我
們在解決生活問題時也需要的素質。通過維修摩托車的過程,作者實際上是在教我們如何
「修繕」自己的生活和心靈。
「好或壞,斐卓斯,我們需要請任何人來指引嗎?」
--
書評部落格「閱讀前哨站」 https://readingoutpost.com/|一個愛書人的閱讀筆記
Podcast「下一本讀什麼?」 https://readingoutpost.com/podcast/|我的說書頻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99.86 (臺灣)
※ 作者: wackynoteis 2023-11-29 17:54:17
※ 文章代碼(AID): #1bPmfCwG (boo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701251660.A.E90.html
推 : 看標題想說:他是買了哈特佛嗎?1F 11/30 00:52
推 : 樓上 XD2F 11/30 02:59
推 : 謝謝導讀推薦,列入待購書單...3F 11/30 03:28
推 : 舊版翻做《萬里任禪遊》4F 11/30 08:48
→ : 舊版書名好有意境!!5F 11/30 12:48
推 : 推 這本很引人入勝但我看不太懂6F 11/30 13:38
推 : 看了這篇導讀覺得清楚不少
推 : 看了這篇導讀覺得清楚不少
--
※ 看板: warrenchen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3
作者 wackynoteis 的最新發文:
- 9F 7推
- 13F 1推
-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讀後心得:改變人生的非暴力溝通法 身心靈導師賴佩霞的非暴力溝通入門課 圖文好讀 如果你問我,有哪個觀念對我這輩子造成了最大的改變?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非暴力溝 通」。這個溝通方式 …
- 《高效原力》讀後心得:顛覆舊觀念,感覺良好才能做得更好 用愉悅心態激發生產力,做更多重要的事 圖文好讀 很多讀者常問我要如何克服拖延、突破倦怠?我近期讀到這個主題最棒的一本書,書中顛 覆了很多傳統「 …3F 1推
- 7F 6推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
guest
回列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