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oa (鍵盤美食家)
標題 [心得] 電源線,Albedo, CM指揮家, Live Cable
時間 Sun May 19 18:33:50 2024


標題字數不夠

線材全名

Albedo Gravity I
CM指揮家1.0
Live Cable S.P.C.

https://i.imgur.com/9bNNdao.jpeg
[圖]


有些事情不作死就不會死,上次試聽Fuyuki Cable的線材後又開啟了我好奇心的大門

借了一些線材來大亂鬥,所以這篇就誕生了...

首先感謝出借線材的廠商和店家,滿足小弟的好奇心和蹭聽XD

這次目標在中高階電源線,訂價基本上在10萬出頭

(除了CM指揮家1.0,但小廠通常可以上打就當作是吧)

接著直接進入主題吧!


圖文網誌:

https://roakuo.com/2024/05/albedo-gravity-cm10-live-cable-spc.html
[心得] 淺談三條電源線,Albedo Gravity I / CM指揮家1.0 / Live Cable S.P.C. • 鍵盤美食家週記
[圖]
音響電源線心得,Albedo Gravity I / CM指揮家1.0 / Live Cable S.P.C. ...

 



== Albedo Gravity I ==

熟悉的波蘭銀線專家Albedo,過去有寫過關於Albedo Monolith喇叭線的心得,這次換電
源線了

Albedo電源線主力Gravity系列和之前聽的Monolith算是不同級距的產品,售價貴上不少

這次試聽的Gravity I雖然為系列入門,但已經突破10萬


上面還有更高階的Gravity II & III


看介紹主要應該還是差別在導體的量上面,越高階越粗這樣

不過雖然粗,和Albedo其他線材一樣都非常柔軟好走線,這點基本上可以不用擔心


https://i.imgur.com/6ADYHYI.jpeg
[圖]


要說這條線的聽感之前,先來回顧一下之前喇叭線的重點

------------

不過令人意外的是這條線的人聲非常的凝聚、細膩且結像清晰,且在保有銀線特性音場深
且寬的特性之下

就像是在漆黑的舞台上打著Spotlight照向歌手一般,讓人聲的部分非常浮凸立體

------------

我覺得Albedo的調音,包括我之前還聽了Monolith RCA訊號線,是有一致品牌辨識度的

初聽這條電源線,熟悉的感覺有出現

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可能受益於導體量多上不少,整體的音響性更全面

一耳朵就可以感受到音場寬高深都大上不少,就像是電視65吋換成75吋一樣


依舊背景漆黑,人聲聚焦、層次分明,整個空間都具有良好的密度感

中頻的厚度算是這三條裡面表現最佳,聲音飽滿有水份,不過放DAC我覺得結像可能會稍
微大一點

高頻延伸自然優異,亮而不刺

畢竟是銀線,這點肯定是表現不會差,聽習慣後換回我原本線材就顯得高頻略悶

此外和喇叭線不同,低頻量感也是三條之中最多的

表現寬鬆、有著極佳的包覆感,下潛也夠深。美中不足之處就是力道和Punch感較沒有那
麼強

https://i.imgur.com/iS8HJXs.jpeg
[圖]


撇除掉上面那些比較音響性的面向,這條線給我怎麼樣的感覺呢?

是寧靜、寬鬆和Chill感

我腦海中的畫面是Diana Krall在漆黑的舞台上彈著鋼琴與那厚實感性的歌聲

聽Vocal Jazz非常適合,不過呢對我來說是有那麼…缺少一點激情啦


我雖然是Diana Krall粉絲,但最近聽更多的是K-pop

少了那點激情與動感,聽K-pop就少了一味

(狂聽aespa新歌Supernova中

另外Diana Krall演唱會辦在平日晚上對外縣市的人來說也太不友善)


還有一點要注意,雖然我和MY-HiEND的心得不盡相同

不過也認同這條比較適合放擴大機的看法

當然放DAC也不會說很明顯不好,只是我覺得這位置適合更細膩一點的線材而已

我系統放前級整體效益會更好,特別是音場和包圍感能發揮的效果更大

當然最好是自己借來聽聽看啦

https://i.imgur.com/dGwdi3o.png
[圖]



== CM audio指揮家1.0 ==

CM audio應該大家也很熟悉了,PTT上心得很多

這是試聽的是熱門型號CM Ultimate的上位版指揮家系列

指揮家分為兩個版本,1.0和3.0,這數字簡單來理解的話就是線徑

細到粗: 指揮家1.0 -> CM Ultimate 2.5 -> CM Ultimate XL 2.8 -> 指揮家3.0

(修正一下,其實指揮家1.0的線徑是1.5 XD)


看照片就知道,1.0真的蠻細的XD 當然價格上也是比3.0便宜不少

(原本目標應該是3.0,可惜目前沒有試聽線就是)


CM U系列的線材一直以超群的三頻素質、極佳的低頻解析力和包圍感著稱

(對於兩聲道來說)

那更一階的指揮家可以多給我們什麼?

其實我覺得大頭大的指揮家心得已經把我想說的寫完了XD

指揮家1.0多給的是細膩、微微溫暖的色彩,這種在CM U上面比較沒有的東西

若CM U可以輕鬆的把系統素質上下、左右給撐大撐開,方式較為簡單粗暴

而指揮家在這樣的框架之下加入了更為細膩、精緻的處理,讓整體的層次更上一層樓


具體來說,伴奏的細節更為清晰自然

特別是餘韻的細節很清楚,是很多線材不一定能展現出來的

整體縱深層次更為明顯,帶來更好的3D感

聲音更為凝聚結實沒有毛邊,不會像CM U放訊源有那種結像偏大還有聲音過衝的問題

(但CM U放擴大機我覺得超強)


如果你是CM U愛好者,我覺得指揮家1.0是作為訊源最好的選擇之一

可以補CM U稍缺的細膩感


BUT!!! 老實說這條線最大的缺點就是他真的導體量不太夠

對於我的兩聲道系統來說,可以放的位置相當受限

這條放在我的數播轉盤上屌打其他所有線材,換上去好聽到掉下巴的程度 (?)

特別是小提琴的充滿細節又絲滑的聲音確實是耳朵流油,非常強

但,除了轉盤以外的位置就會顯露出他的格局卻是沒有那麼大

更直接地說甚至比CM U還要小上一些


結論: 想要放轉盤以外的位置,直上指揮家3.0

不過以上是以兩聲道角度來說,耳機系統可能短版不會那麼明顯

https://i.imgur.com/cg2HxHj.jpeg
[圖]



== Live Cable S.P.C. ==

神秘且冷門的品牌,聽過的似乎一致好評。但是心得卻意外的超少,經朋友介紹後忍不住
好奇借了一條

Live Cable來自荷蘭,據說是前Siltech主管出來開的,目前台灣是普立視代理


這家的線材等級分類繁多,從最低階的Premium到最頂的Grand-Xtreme總共有9個等級

這次借的S.P.C.是倒數第四等級

但是價格就已經突破10萬大關(2M長度),可以說是比Siltech還會搶錢 (?)

S.P.C.是鍍銀線,不過第五等級的Signature開始就是純銀了,但20萬左右連借都不敢QQ


外觀部分,可以看到線身中間部分雖然很粗,但是靠近頭的部分線是細的

我想本身應該導體量不算多,中間部分都只是屏蔽或是中空設計

整條線也是很軟很輕、好走線類型,唯一麻煩就是中間相較頭尾比較重容易下垂就是

https://i.imgur.com/341mVeI.jpeg
[圖]


一開聲,這聲音真是太溫柔了、太細緻了

這種內斂的毒性會讓你忘了什麼高中低頻,沉浸在音樂之中

有和Siltech類似的音染或是風格嗎? 我覺得沒有

有像Siltech一樣放了一條之後容易變好聽嗎? 我覺得有

以這價位來說,高頻和低頻表現有強而有力,或是延伸極佳嗎?

我覺得沒有特別優勢,但素質確實是這價位的水準

但那種溫柔、細膩感會好聽到讓你不容易去注意其他部分

特別是對我這種聽人聲為主的人來說


此外,雖然這條線導體蠻細的,但在音場的寬度上是這三者之最 (高度沒有Albedo好)

和Albedo那種全面的大,全面的密度提升比起來

Live Cable的音場和空間感是用另一種方式表達

會把所有人聲、樂器的距離感拉遠,拉寬


讓你一聽就會覺得音場很大、感覺空間感和定位感很好,有那種比較稀疏的感覺

若要說之前聽過最類似這種表達方式的就是Transparent吧 (新版的)

這種表達方式不算是缺點,就是看你喜不喜歡

但女聲的特殊加成確實難以取代,不刻意的那種溫柔、微暖又帶點蓬鬆的感覺,確實是種
慢性毒啊!

要說感覺的話,就像是幸運女神裡面的蓓兒丹娣吧?

(說到這個都覺得自己過於臭老了)

https://i.imgur.com/YmlB2v9.jpeg
[圖]


當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優點同時也是缺點

這種特性的線材聽大編制或是快歌、舞曲之類的我覺得真的是有點太慢太柔了

(當然流暢度是夠的)

這條的速度感比Albedo還要慢一點點,然後聽交響的銅管會覺得好像有種稍微被打磨過的
感覺

是好聽耐聽,但和其他幾條電源線比較過後就會覺得好像那個力道和亮度可以更出來一點

問題想必是和Siltech一樣等級不夠,相信更高級的型號就能迎刃而解!


荷蘭人果然是很會做生意呢 (?

(期待有人可以對比同等價位的藍教,說真的我不知道哪邊素質會更好)

https://i.imgur.com/ZGwgAAz.jpeg
[圖]


== 結論 ==

串流轉盤: 指揮家1.0
DAC: Live Cable S.P.C.
前級: Albedo Gravity I

簡直完美!!! 可惜沒有錢QQ

說換一條就會想要全換掉都是真的

音響系統就是木桶理論,除非自己知足不然永遠補不完,還有不要亂借亂比較

特別是最近換了CM旗艦牌插後整體素質大幅上升,電源線素質上的邊際效應更明顯了

(這留給後面再寫)

看了看這些線材加起來要多少錢之後,想想還是先動其他地方的線材吧...


慣例有空氣錄音,不過這次其實因為借到線的時間有點差異,有些錄音不是同一天錄的

準確度可能不太夠,就加減參考吧

https://youtu.be/yjAAlEbqLGk


下次肯定退燒


--

鍵盤美食家週記,歡迎追蹤! - https://www.facebook.com/keyboardfoodie/
       -關於美食, 旅遊, 攝影與Hi-F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102.224 (臺灣)
※ 作者: Roa 2024-05-19 18:33:50
※ 文章代碼(AID): #1cITMH8g (Audiophil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716114833.A.22A.html
Roa:轉錄至看板 Headphone                                        05/19 18:34
icekiba: 您1F 05/19 18:45
Daedolon: 您  都買2F 05/19 19:00
comipa: 您3F 05/19 20:17
Arie: 都買!每個器材都要一條棒棒的電源線!4F 05/19 21:30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QQ
HGK: 您5F 05/19 22:53
thomas790: 推,感謝心得6F 05/20 00:01
icekiba: 身材很豐滿,理想要骨感7F 05/20 00:15
Tim996688: 您!8F 05/20 07:46
unique0515: 可以這樣玩線真是太幸福了,除了荷包…9F 05/20 10:49
fxck20202021: 推!10F 05/20 11:15
感謝各位,只是借而已啦 除了運費和押金以外沒有小朋友受到傷害
※ 編輯: Roa (1.164.119.241 臺灣), 05/20/2024 20:47:06
--
作者 Roa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