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neso (@babeneso)
標題 [閒聊] Sony PP 相片描述檔與 RAW 心得
時間 Thu Jun  6 09:59:51 2024


原文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717418253.A.4FB.html
[問題] Sony ZV-E10的相片設定檔PP會影響RAW檔 - 看板 DSLR - 批踢踢實業坊
[圖]
作者: p2006tw () 大家好 小弟最近從OLYMPUS和FUJIFILM跳到Sony家 對於機身設定都還在摸索和看教學的階段 發現Sony的機身色彩可以調整的多很多 所以一直嘗試各種的色彩設定

前情提要:
該文原 Po 嘗試使用 SONY 的 PP (Picture Profile 相片設定檔) 來拍照,
然後發現 RAW 檔似乎會被 PP 影響,並自行找到 Gerald Undone 的解釋影片。

---

我一兩年前看了那影片就覺得怪怪的,但當時什麼都還不懂,所以沒放心上,
剛好這次原 Po 提到,就抽空拍了一些樣本照片細究,
證實 GU 的那個影片內容有一點小錯誤,
跟大家分享一下,順便附上一些其他有趣的發現

不過之前寫文章都落落長術語太多,讀起來可能有點硬,
這次會改進一下儘量直接給白話結論~~



## Q1:
所以開 PP 拍照會影響 RAW 檔嗎?

A:不會

GU 説會改變 RAW 檔的 Gamma,這是錯的,
開 PP 拍照不僅不會改變 RAW 檔的 Gamma,
實際上是一點影響都沒有 (亮度、色彩、畫質、雜訊、動態範圍等任何方面)

GU 之所以會得到他那個結論,
是因為他在影片裡面拍攝的所有 RAW 的 ISO 值都是 2000,乍看之下很平等,
但實際上每個 PP 的 Base ISO 可能不同,就會導致誤會。

舉例來說:

我用 a1 拍攝 PP2 (Still,等效於 PP off) 的時候,Base ISO 是 100,
如果我調到 ISO 2000,那就是亮度拉高 4 又 1/3 檔;
而拍攝 PP8 (S-Log3) 的時候,Base ISO 是 800,
如果我調到 ISO 2000,那就是亮度拉高 1 又 1/3 檔。

把這兩個 RAW 檔匯入到 Lr 的時候,問題就來了,
Lr 看的不是你的「ISO 值」(本例為 2000),
而是各個 RAW 檔本身拍攝時 ISO 值「離 Base 有多遠」,
所以這時候 PP2 在 Lr 裡就會比 PP8 亮度多了整整 3 檔 (4.33 - 1.33 = 3)

反過來說,
如果 PP2 以 Base ISO 100 拍攝、PP8 以 Base ISO 800 拍攝,
丟進 Lr 就會得到完全一樣的結果——即使 ISO 表面數值差三檔:
(GIF 有壓縮,依照頂部檔名和右上角直方圖判斷即可)
https://i.imgur.com/SKc0Tyr.gif

// 我這邊用亮度而不是 Gain 這個詞是為了好懂,
// 下面也會類推到其他部分,專業人士請包涵一下..

其實 GU 會做這樣的錯誤推論很可能是他剛好跳過 S-Log 這個 PP,
所以導致實驗的控制變因設定不對,
要是拍了 S-Log 就會因為曝光差異過大而很快察覺到有問題,
我做完實驗以後回頭到他的影片下面搜尋留言看有沒有人發現,
結果 GU 自己有講了,在超下面的地方:

https://i.imgur.com/BrYJKk2.jpg
[圖]
但是好歹也在影片描述更正一下吧,很多人被誤導...

然後文章開頭的原 Po 套風格覺得顏色跑掉,
那應該是曝光偏移導致的,
因為在不同的亮度下,飽和度也會改變~


接下來好奇心發作,進行額外的延伸探討~



## Q2:
那如果用 PP 拍攝 JPG (或近年機種的 HEIF) 會有影響嗎?

A:會,所以拍出來不能看,要做色彩空間轉換

前面講到,PP 的亮度和色彩特性不會寫進 (baked in) RAW 檔,
但如果是 JPG 或 HEIF 這類直出檔案的話就會喔~

舉例來說,使用 PP8 (曲線 S-Log3 / 色彩 S-Gamut3.Cine)
就會拍出「灰灰」的照片,
這種外觀可以保留更多暗部細節,但不是成品、無法直接看,
所以我們會需要把它轉換成正確的色彩,
在影片製作的領域通常會用函數轉換,或是使用 LUT,
可惜 Lr 不能直接使用 .cube LUT,
所以我製作了 Lr 描述檔,有興趣的可以載回去試:
https://neso.at/PP-sRGB

 
解壓縮後 Lr 檔案 → 匯入預設/描述檔 (大概啦..我的 UI 是英文),
匯入完後就可以在右邊面板選擇描述檔,
顏色就會被正確轉換回 sRGB (上面是直出參考):
https://i.imgur.com/6FZiGeH.gif

我是使用 ACES 標準做轉換,使用能支援的最高精度,
不是手動亂拉,所以出來會是準確的中性色彩,
方便使用者以此為基準做自己喜歡的調整~

不過要注意,我製作的轉換描述檔是針對這兩個 PP:
1. PP8 (S-Log3 + S-Gamut3.Cine)
2. PP10 (HLG 1/2/3 + BT.2020)

如果有興趣進一步了解 Lr 描述檔 (忘光了?),可以參考我上次的文章~
https://www.ptt.cc/bbs/DSLR/M.1715034822.A.C30.html
[閒聊] Lr 疑難雜症/風格包/ProRAW 分析 - DSLR板 - Disp BBS
[圖]
neso ## 背景 身為初學愛好者,一直以來用 Lightroom 做基本校正、 搭配 VSCO App 調 tone 都算是用得還 OK, 直到最近開始受不了 VSCO 進階功能太陽春、越來越卡、訂閱費還



## Q3:
用 PP 拍照有什麼好處?

A:用對 PP、且用對檔案格式的話,色準和暗部畫質會比普通模式好一些

普通模式:沒有開 PP,使用 Sony 預設的 ST、NT 等風格外觀 (Creative Look)

經由 PP 取得更佳直出畫質的方法大概是這樣:
1. 檔案格式選 HEIF 4:2:2 (要同時 +RAW 做保險也可以)
2. 使用 PP10 (HLG)
3. 拍完後 HEIF 進 Lr,套用我上面給的描述檔還原色彩
4. 依照喜好進一步調色或套 Preset

但這樣做也是有代價的,PP 和 Creative Look 不能同時開,
所以如果你就喜歡 NT、FL 之類的直出風格,那就放棄吧。

另外你的手機或電腦作業系統如果不支援 HEIF,
可能也會用得很不舒服。

至於為什麼推薦用 PP10 (HLG) 而不是 PP8 (S-Log3),
因為 S-Log 一來實務上曝光不便,靠目測不開斑馬紋容易欠曝,
二來 HEIF 雖然是 10-bit,但性質畢竟跟影片不同,
做 S-Log 色彩轉換的過程需要「扳」得比較用力,
可能會反過來對畫質產生負面影響,
如果想自己實驗,我上面也有提供描述檔,可以自行嘗試~~


還有一些需要留意的:

1.
如果你習慣拍 RAW 自己修,那建議把 PP 關掉,
如 Q1 解釋的,你不會獲得任何好處,反而更難判斷曝光,徒增麻煩

2.
無論如何,RAW 檔都有最高的潛質,
PP + HEIF 畫質和後製空間可以超越直出,
但不可能超越 RAW,算是中間選項,端看各人如何取捨硬碟空間和畫質
(RAW 檔案大小約為 HEIF 10 倍,HEIF 通常不超過 10 MB)

3.
如果你的 Sony 機種比較舊,不支援 HEIF 檔 (如 a7M3),
那建議不要選擇基於 Log 或 HLG 的 PP (7-10),
因為 JPG 8-bit 經不起色彩空間轉換的折騰,畫質反而會變差,
所以就當作另類的直出風格玩玩就好..


最後放上整張的對比圖,大家可以自行判斷色彩演繹和暗部表現,
如果要我說的話,PP10 HLG 的明暗分佈和顏色都是最接近我眼睛看到的:
(Imgur 當然是壓縮過,下面附上 zip 可以載回去看)

1. 直出創意外觀 ST,PP 關閉,18% Gray @ 46 IRE
https://i.imgur.com/Kv73u36.jpg
[圖]

2. PP10 (HLG3 + BT.2020)
https://i.imgur.com/QtQH4VW.jpg
[圖]

3. PP8 (S-Log3 + S-Gamut3.Cine)
https://i.imgur.com/C2B0PLh.jpg
[圖]

ZIP:https://neso.at/PP-Export

 

色卡前面那個是我的眼影盤,因為可以用來觀察膚色,
裡面的亮片可以用來檢查細節紋理,
周圍的金屬可以順便看有沒 LOCA,簡直是完美的工具 哈哈...



## 其他

在寫這篇文的時候有留意到一件怪事,
如果拍 RAW 的時候有使用創意外觀 (ST、NT、FL...),
進到 Lr 以後右邊描述檔有「相機比對」可以選,
讓你可以拍 RAW 後期選擇風格,
但是如果套了相機比對描述檔,會導致暗部出現色彩瑕疵,
然後 LOCA 變明顯,而且還滿難弄掉的,
如果選擇 Adobe Standard 就會比較乾淨:
(上:相機比對 / 下:Adobe Standard)
(Imgur 會壓縮,我有拉一下讓瑕疵更明顯)

https://i.imgur.com/SXjEZVe.jpg
[圖]

https://i.imgur.com/Zu9DQk9.jpg
[圖]

因為我一直以來都是習慣以 Adobe Standard 作為起點,
所以現在才發現這個狀況,原因未知~供大家參考



## 結論

原本說好要長話短說,可是又交代一大堆了...==
做實驗寫文章弄一個晚上,覺得實用的話請稱讚奶獸大正妹

感謝收看 掰掰


--

@babeneso

 ✽ ✽ ✽  Une des meilleures tables, vaut le voyag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9.110.55.50 (韓國)
※ 作者: neso 2024-06-06 09:59:51
※ 文章代碼(AID): #1cOHWYl6 (DSLR)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SLR/M.1717639202.A.BC6.html
xoy: 感謝分享,很久沒用索尼的系統,一直覺得PP這塊有點謎1F 06/06 10:33

Sony 有很多功能真的很適合給好奇心旺盛的人拿來自虐
難怪 Gerald Undone 會這麼喜歡 哈哈

dddaiel: Sony pp欓幾乎都被我改掉了,調好拍照直出沒問題2F 06/06 10:40

要留意一下黑色等級和膝點這兩個設定容易讓 highlight roll-off 變醜

Tencc: 我知道單反的S-Gamut是模擬出來的 但錄影PP10也不能用嗎3F 06/06 10:41

PP10 HLG 非常適合拿來錄影,不知道我哪邊表達錯誤讓你產生這個解讀

另外 S-Gamut 「模擬」這個說法來自 DSLR Videoshooter,
Sony 的文件提到 S-Gamut 的時候的確是有模擬這個字眼,但並不是他想的那樣,
他在之前的影片教大家用 PP 混搭 Gamma 和 Gamut 是滿糟糕的做法,
然後有很多 YouTuber 看了就跟著亂拍教學,
Gerald Undone 提倡使用 CST 函數轉換來調色才是更方便也更有彈性的

ericfys: 研究精神推,晚點來試試4F 06/06 12:14
jhangyu: 推個5F 06/06 12:34
diablohinet: 推實測6F 06/06 13:31
<3

swan1234: 有實驗精神一定要推7F 06/06 13:57
TheJon: 感謝實測 推8F 06/06 14:01
ShimaKazuya: 想問問有沒有嘗試過把SONY本身相機比對的描述檔FL IN VV等等,套用到其他非SONY廠牌的機型9F 06/06 15:53

沒辦法,這些描述檔在底層是針對 Sony 的 sensor 做色彩轉換而製成的

boris20050: lightroom 上面的 preset 是有辦法用這個 PP 實現的嗎?11F 06/06 16:01

沒辦法,PP 最多只有提供「整體」色相偏移
而大多的調色預設會針對不同顏色有不同偏移量

bacepo: 感謝實測講解,雖然還是不懂,但至少有那麼點點概念13F 06/06 17:24
p2006tw: 推 我那那篇原PO 感謝實驗測試 長知識~14F 06/06 23:40

幫到你真好
※ 編輯: neso (79.110.55.50 韓國), 06/07/2024 02:02:53
Tencc: 因為你提到A73的8bit經不起色彩空間轉換 所以我想影片是不是也一樣會受到影響15F 06/07 08:22

--
作者 neso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