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jsnonocat2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標題 [新聞] 國道緩撞車1年被撞77次 逾6成疑使用駕駛時間 Sun Feb 11 13:25:42 2024
1.媒體來源:
ETtoday
2.記者署名:
記者蔡文淵
3.完整新聞標題:
國道緩撞車1年被撞77次 逾6成疑使用駕駛輔助系統
4.完整新聞內文:
高公局為養護道路的移動性施工,或發生車禍後的事故排除清掃,目前都會出動緩撞車來防護作業人員的安全,不過,常有用路人未注意車前狀況和警示設施,而發生追撞緩撞車事故,高公局統計,去(112)年緩撞車遭撞121件,有77件、63.6%疑似使用自動輔助駕駛系統,高公局呼籲駕駛人不宜過度依賴輔助駕駛,應注意路狀適時介入操控,以維行車安全。
112年12月6日上午10時許,國道1南向144.5k苗栗銅鑼路段1輛休旅車追撞施工緩撞車,34歲休旅車駕駛游男及妻子受傷送醫,肇事駕駛向警方供稱開啟輔助駕駛功能,疑因未注意車前動態或分心駕駛,撞擊施工緩撞車肇事。
112年5月11日下午13時54分,國道1號南向127.5K苗栗頭屋路段,一部自小客車追撞施工緩撞車,所幸小客車駕駛只受到輕傷,小客車追撞後還起火燃燒,施工人員連忙拿滅火器將火撲滅,肇事駕駛自述因為當時開啟自動駕駛功能,一邊講電話,才不小心釀成追撞。
高公局統計,去(112)年高速公路共發生121件緩撞車遭撞的交通事故,平均3天發生一件,其中77件肇事車輛具備輔助駕駛系統,約占63.6%,不過,未確定是否開啟;對比111年高速公路發生101件緩撞車被撞車禍,47件肇事車輛具備輔助駕駛系統(未確定是否開啟),約占46.5%;112年緩撞車被撞的車禍件數和肇事車輛疑似使用輔助駕駛的比率,較前一年都明顯增加,需要相關單位研擬改善對策。
緩撞車的用途是為了保護高速公路上施工人員的安全,本來就是要「被撞」的,高公局統計,民國99年引進緩撞車後,往年在國道遭撞事故數,大約有80件左右,但是到了111年卻突然暴增至101件,112年再增加到121件,平均每3天會發生1起追撞緩撞車事故,按這趨勢來看,將逐年創下事故數新高,但在國道施工頻率沒有顯著變化的情況下,撞上緩撞車的車輛怎麼會連年升高?背後原因或許真的跟「駕駛輔助系統」有關?
據了解,駕駛輔助系統中分為ACC(主動車距控制巡航)與AEB(主動煞停系統)兩種,其中ACC雖然能自動辨識前車並維持一定行駛距離,但只會在前車逐漸減速或移動狀態,才會作出相對應的舉動,如果遇到速差太大的靜止物,多數系統會因為無法分辨到底是車輛、路標或是路旁變電箱而沒有動作;而AEB系統雖然能對靜止物作出反應,但也僅限低速狀態才能完全避免碰撞,高速狀態下或是遇到速差過大的情形,也僅能盡量減緩衝擊,並不能完全煞停,而且如遇下雨、天色昏暗、強光直射等還會影響系統辨識力。
從趨勢上看,駕駛人越來越依賴駕駛輔助系統,若駕駛人沒盡到注意車前狀況的義務,自然增加撞上施工車輛的機率,而這類系統終究只是「輔助」性質,無法完全依賴,只有駕駛人擔負起注意車前狀況的責任,才能有效避免類似情況一再上演。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40211/2676043.htm
6.備註:
人多就會有白癡
每隔幾天就有這樣的新聞
但是還是會有人去撞 能說什麼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7.15.58 (臺灣)
※ 作者: ljsnonocat2 2024-02-11 13:25:42
※ 文章代碼(AID): #1bo5fOVn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07629144.A.7F1.html
※ 同主題文章:
[新聞] 國道緩撞車1年被撞77次 逾6成疑使用駕駛輔助系統
02-11 13:25 ljsnonocat2
→ a0986188522: 以後禁止輔助駕駛2F 180.217.151.76 台灣 02/11 13:26
→ david6119: 開輔助就不要開內車道阿 有什麼困難3F 111.71.119.62 台灣 02/11 13:26
噓 JessVeron: 撞到吊銷駕照一輩子看誰撞4F 180.177.189.3 台灣 02/11 13:26
→ david6119: 連輔助都不會用5F 111.71.119.62 台灣 02/11 13:27
→ railman: 輔助開車不能直接開嗎?@@6F 223.137.96.203 台灣 02/11 13:27
推 tom77588: 神風特攻隊啊,懂?7F 111.71.123.94 台灣 02/11 13:27
噓 lpmybig: 六成d能28F 1.200.45.181 台灣 02/11 13:27
→ Brioni: 達爾文….樂觀其成9F 219.71.2.101 台灣 02/11 13:27
→ homoho: 應該不只6成。肯定一堆不敢承認有開。10F 223.137.179.7 台灣 02/11 13:27
噓 ncc5566: 緩撞車 就是用來被撞的阿11F 180.177.108.29 台灣 02/11 13:27
→ QQ101: 代理商是不是賺爛了 根本消耗品12F 49.218.92.241 台灣 02/11 13:28
噓 shirokase: 禁系統不就好了,明知現行5年級前的跟詐騙的開車都不用腦袋,也沒那腦袋,交通部還開放系統,是何居心?13F 42.72.178.205 台灣 02/11 13:28
推 FannWong: 看撞的車有沒有輔助系統有的話都是100%16F 1.165.39.199 台灣 02/11 13:29
推 junshinw: Auto pilot就是讚18F 111.83.0.60 台灣 02/11 13:30
推 t0kyohot: 代表很多低能根本沒在看新聞19F 42.75.194.200 台灣 02/11 13:30
推 asgardgogo: 那只好禁緩撞車上國道了20F 114.136.138.132 台灣 02/11 13:30
→ QQ101: 緩撞車不上國道被撞 怎麼買新的 不要亂講21F 49.218.92.241 台灣 02/11 13:31
推 nextpage: 覺得分心.疲駕.酒駕這些才是主要原因22F 136.23.34.72 台灣 02/11 13:31
推 weltschmerz: 會撞的真的很天才23F 111.83.165.13 台灣 02/11 13:31
→ nextpage: 輔助駕駛功能只是被拿來當藉口而已
跟A柱擋視線一樣都只是肇事藉口24F 136.23.34.72 台灣 02/11 13:32
推 KJK7: 有無緩撞車概念股推薦26F 42.73.95.102 台灣 02/11 13:33
噓 B8122: 緩撞車前有放引導的三角錐或紐澤西護欄引導駕駛變換車道嗎?27F 124.218.219.238 台灣 02/11 13:33
→ pyrolith: 你去放啊
我是沒意見啦29F 223.139.49.248 台灣 02/11 13:33
噓 david6119: 法規改了輔助駕駛就會歸零啦,但還是照撞,換個說法而已31F 111.71.119.62 台灣 02/11 13:34
→ adasin: 都有去放的被撞死了 還在講放三角錐?33F 218.173.142.116 台灣 02/11 13:34
→ brella: 蠢逼34F 118.171.161.153 台灣 02/11 13:35
→ m10117013: 蠍子車改良成水泥牆 一定一堆人關輔助35F 118.231.177.248 台灣 02/11 13:36
推 tigotigo5566: 學長沒有ACC還不是照樣撞 分心才是主因36F 61.228.206.34 台灣 02/11 13:37
推 tony20095: 應該在防撞車前200公尺再預放三角錐38F 49.216.89.5 台灣 02/11 13:39
推 xaxa0101: 觀感良好素質甚佳為所欲為
請交通部、高公局禁止緩撞車上國道,以避免再有四輪爺受害39F 39.12.57.155 台灣 02/11 13:40
→ wooxer88: 台南的自駕公車表示42F 123.195.141.55 台灣 02/11 13:43
推 OGCOGCOGCOGC: 這就是可以上國道的高素質wwwww43F 111.82.243.54 台灣 02/11 13:44
推 kinghtt: 乾脆封路一千米算了,駕駛智障不改反而要求施工的用命去防撞44F 111.243.224.199 台灣 02/11 13:47
推 ThisisLongID: 買車時業務都有在講輔助駕駛的盲區,一堆不去注意當萬能系統的 笑死46F 223.139.203.137 台灣 02/11 13:48
推 ct327ct2253: 如果沒緩撞車大概已經死77人了48F 36.224.128.181 台灣 02/11 13:49
推 selfhu: 後面再來一台坦克就好了,爛DNA會淘汰掉49F 114.137.148.72 台灣 02/11 13:49
推 jcwang: 自駕公車是會開到時速一百?上面在說啥50F 223.141.3.229 台灣 02/11 13:49
推 zxcvbnm00316: 交通部:好 繼續禁止重機上國道51F 111.254.249.171 台灣 02/11 13:51
推 Johseagull: 這說法跟車禍都是因為超速差不多52F 114.24.217.123 台灣 02/11 13: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