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vikk33 (vikk33)
標題 [轉錄] 美國不會出兵保台?台灣只是棋子?疑美
時間 Fri Apr 14 14:36:30 2023



1.轉錄網址︰
※ 網址超過一行 請縮網址 ※
https://pse.is/4vm5be
美國不會出兵保台?台灣只是棋子?疑美論的現實與褻瀆 | 梅復興 | 鳴人堂
[圖]
自去(2022)年8月中共在台海軍演後,拜登政府一直試圖跟中共緩和關係,以調控中短期風險。原本規劃2月間由國務卿布林肯訪問北京後可望於今年下半年安排雙方元首峰會,卻因「高空氣球事件」而至少暫時破局。與此同時,北京對台灣的認知戰攻勢已明顯升高。無論在頻率、力度、議題的廣闊度、動用資源的廣泛性和大膽性, ...

 
2.轉錄來源︰
※ FB公眾人物、FB粉絲團名稱、其他來源 ※
udn
3.轉錄內容︰
※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
自去(2022)年8月中共在台海軍演後,拜登政府一直試圖跟中共緩和關係,以調控中短
期風險。原本規劃2月間由國務卿布林肯訪問北京後可望於今年下半年安排雙方元首峰會
,卻因「高空氣球事件」而至少暫時破局。


與此同時,北京對台灣的認知戰攻勢已明顯升高。無論在頻率、力度、議題的廣闊度、動
用資源的廣泛性和大膽性,中共加碼的程度都相當有感。且議題打擊面廣闊、運用靈活,
從掌握民生議題脈動、炒作質疑建軍(如:採購佈雷車的無謂人道爭議)等,到反戰主義
和疑美論等試圖改變我全民思維範式的操作,很難令觀者不感覺到外力的斧鑿與急切。


美國對台灣支援與賦權的「業績記錄」

疑美論其實是中共過去數十年來宣傳分化的老伎倆,本身並無新意。較令人意外的是,以
美國自韓戰以來對台灣支持和保護的歷史實績,這種論述在台灣竟然還有如此的市場!

蓋台灣之所以能有今日的繁榮安定和自由開放,就算不是拜美國過去七十多年來不同形態
的安全庇護、政治加持暨經濟扶持所致,也是因國府南渡後,順應了歷史機遇而做出正確
選邊站抉擇的結果。


台灣從風雨飄搖的1950年代開始,接受了鉅額美援與軍事協防,而得以從事建設、發展民
生,穩定社會。台灣並在後來長達十餘年的越戰期間,因美國在中南半島的浴血、反共戰
略態勢和戰爭財的外溢,得以穩健發展,走向經濟起飛。


即便美國在與中共建交後,台灣最黑暗孤立的十年間,美國也並沒有真正拋棄台灣。無論
是經濟、政治、還是軍事上,台灣今天得以仰賴的老本,都是國人勤奮努力,並在美國配
合協助下成就的。


美國對台灣的加持,無論是創建我們引以為傲的半導體及IT產業(並為其提供技術、人才
培訓與市場),並讓台灣逐漸在多重產業的全球化供應鏈中站穩關鍵地位(包括在此過程
中也幫助大陸發展了經濟);軟硬兼施的促使台灣政治走向自由開放民主;還是我們迄今
仍用來保衛台海的IDF戰機、成功級巡防艦、CM11勇虎戰車、天弓飛彈等自主先進武器裝
備,均可顯而易見美國的大力技術支援與戰略賦權(strategic empowerment)。


相信眼睛明亮的國人都能輕易瞭解,我們並不是純依靠美國,而是因為台灣過去數十年來
逐漸深化融入了美國所主導的國際政經體系,台灣人的努力才得以藉由這個體系所賦予的
開放市場、技術引進、人才交流和價值觀共識取得了現代化、民主化的成就。由此可見,
台灣今日的安全、繁榮和開明,正是美國一路以來支持扶植台灣的「業績記錄」(track
record)。


反諷的是,中國大陸的改革開放其實也是跟台灣走同一條路,拜美國力挺加入了這個國際
秩序才得以迅速現代化和富強的。但與台灣不同的是,中共在得蒙其利後,現在竟意圖顛
覆、甚至推翻這個世界秩序。而台灣則成為了北京達成此目的之首要目標與障礙。


美國會否出兵保台?

美國會否出兵保台是疑美論的核心爭論之一,值得檢視。

即便在美台之間存在正式共同協防條約期間(1955-1980),美方協防的底線一直都是「
戰爭一起,必須中國人先流血」(當時「中國人」指的是中華民國台澎金馬軍民)。八二
三砲戰時任國防部長俞大維及金門防衛部司令官胡璉將軍在後來的回憶錄與傳記中都有記
載,且均認為此立場公平並合乎情理。


這是因為他們(暨當時台灣軍民)都瞭解,沒有理由在自己未先盡力抗敵保衛國家與自身
的生命財產自由之前,就期望或要求他人來幫我們作戰流血。這個道理,直至今日也應該
是台灣全民的共識。


事實上,俞大維部長還將此精神融入了他當年為說服美方加強對台軍援所提出的戰略思維
中。他所主張的「ACNAD建軍理論」從美軍全球戰略布局思考切入,強調台灣的關鍵地位
,必須建立台灣足夠自衛能力,維持台海均勢,避免並嚇阻美國不預期的戰爭,乃是與美
國核心戰略利益最契合的作法。


美方認同了此概念,故後來不僅對我大力軍援壯大陸海空兵力,更積極支持將台灣建設成
西太平洋「不沉的航空母艦」。簡單來說,ACNAD的概念就是台灣的海空軍負責配合美軍
海空兵力作戰,陸軍則以能獨立作戰為目標、「毋須美軍地面部隊參戰」(No American
Doughboys/NAD)。這也就成為了美國協防台灣的重要基石,六七十年來對我國防安全遺
蔭影響極為深遠。


而台灣在歷次台海危機(1954-55、1958、1995-96)時均未仰賴美國替我們作戰。事實上
,美軍也的確未曾在台海實際與共軍交戰過。但這並不表示美國不會以其他方式或形態援
助我們抗擊中共的進犯,更並不意味著美軍在未來台海軍事衝突時不會馳援投入戰鬥。


美軍不僅曾在1955年2月出動龐大海空兵力執行「金剛計劃」協助國軍自大陳島撤退,亦
在1958年八二三砲戰期間增派機艦協防台灣,並為國軍金門運補船團護航、提供包括響尾
蛇飛彈、八英吋自走砲等武器助我壓制共軍氣燄致使其戰役目標失敗。


1996年時美國更在沒有任何盟約義務狀況下派遣兩個航艦戰鬥群來台海嚇阻共軍蠢動,確
保台灣安全暨區域穩定。大家也應不至於忘記,美軍在過去八個月來就曾至少兩度派遣航
艦戰鬥群與軍機並動用其他軍事資源到台海週邊監控共軍行動。這包括日前美軍尼米茲航
艦戰鬥群監控牽制正在台灣東南外海演訓恫嚇的共軍山東號航艦支隊。


至於近年來美中進入凖冷戰對峙後,美國對於台灣的戰略關注與軍事安全上的援助,更是
日益密切。美軍不但已大幅增加與國軍部隊的協訓及合作交流,合作範圍更已從之前的小
部隊/特戰單位訓練等較基層的項目與評估等分析協助,擴大到雙方積極洽商如何協助台
灣解決飛彈量產困難與精進智慧水雷研製等精密軍事技術領域。


至於更高層次的戰略合作也都在積極推動中。例如,在美國國會法案中所倡議的「盟邦戰
爭儲備」(War Reserve Stocks for Allies/WRSA)等戰備預儲方案,其實早在2021年的
春天在我方正式向美方提出構想後就已開始洽談,到去年(2022)下半年時雙方已在針對
應優先儲備何類的軍品(如:精準武器、傳統彈藥、後備部隊裝備等)進行辯證。


更何況,美國在軍事、乃至於戰略上協助、援助台灣的方法、手段和管道很多,不僅侷限
於實際出兵作戰。就如同美軍迄今也都尚未直接參與俄烏戰爭一樣,美國可透過提供武器
裝備、後勤補給、C4ISTAR(指揮、管制、通訊、資訊、情報、監控、目標獲得、偵察)
、訓練、技術、經費等資源來援助台灣。


同時,還可視需要以其他手段牽制、甚至反制中共;可能的選項從各種制裁、禁運、到某
些灰色地帶行動(grey zone operations)、甚至策動其他勢力發動反抗中共的超限戰等
。事實上,中共所發動的疑美論宣傳戰之所以那麽強調質疑美軍會否出兵,正是凸顯了他
們對美國其他形式的援台基本上束手無策。


台灣是棋子、馬前卒嗎?

如果一定要以嚴謹客觀視角來批判美國對台灣的戰略定位,那就是美國係以台灣做為其「
離岸制衡」(offshore balancing)大戰略下的「離岸制衡者」(offshore balancer)
體系中重要的一環。這裡傳統制衡理論中的「離岸制衡者」已不再是單一的國家,而是一
個多盟邦伙伴所構成之國際政經軍秩序。台灣是美國必須對抗亞洲大陸上出現敵對區域霸
權時的保險。


誠如任何理性決策者對長期避險資產的經營態度,就算平時盡可能的以最低成本維持,當
風險升高時再積極投入資源加保固本,但卻絕不會退保。這一點從雷根政府時代美國最需
要中共的冷戰決勝關鍵期,北京竭盡所能也只能向華府訛詐出八一七公報那種程度(重大
、但絕非關鍵,更遑論對台灣致命)的讓步就可以看出了。


講白了,台灣並不是嚴格定義上的「棋子」,而是關鍵環節(critical link),但可能
是相當脆弱的連結(weak link)。身為這麽個前哨與關鍵節點,台灣的安全穩定繁榮當
然必須符合全球暨區域霸主的整體戰略利益,在必要時(譬如:舊冷戰美中對峙高峰時期
)甚至需要配合美國當下的需要做出一些具體貢獻。


因此,冷戰時代我國的確付出了可觀的代價來維繫與美國的聯盟關係,從空軍34(黑蝙蝠
)中隊、35(黑貓)中隊到更多敵後情報特工人員的慘烈犧牲,甚至在中南半島我方長達
11年的秘密參戰暨傷亡,都可實為台美戰略合作下我們的付出。換得的當然就是台灣的安
全、穩定與發展契機。


這正是當年台灣得以免於被大陸長達近四分之一個世紀幾乎不斷的激烈政治運動(導致數
千萬人死亡、無數人慘遭迫害、整體社會土地財產被充公迄今)荼害的重要原因。我們應
該緬懷這歷史,但更應該理解其正面與指導性意義。美國固非聖賢,但與之合作卻是對台
灣整體而言最有利的抉擇。


有些論者當然可能將此解讀為台灣自甘淪為美國的馬前卒、看門狗。但該種言論和視野不
僅可能有對地緣政治格局暨歷史真相缺乏正確認識之虞,此類主張還褻瀆了當年烈士們為
換取國家利益所做出的貢獻和犧牲。


美國仍未放棄「戰略模糊」?

最後,談談疑美論者最愛質疑的美國迄今仍未放棄「戰略模糊」政策問題。「戰略模糊」
是美國與中共建交後對兩岸採取的立場,基本上是美國聯中抗蘇時空環境下的權宜產物,
後來沿用至今則呼應了我前文中所提到的美國欲低成本維持保險的思想。


「戰略模糊」的主要論述為可收「雙向嚇阻」之效,既能嚇阻中共武力犯台,又可遏制台
灣冒進挑釁(如宣佈獨立)。

然誠如我近年來數度在美國國防部資助主辦的研討會上所指出,假如上述理論成立的話,
1955至1980年的那25年間,美國不但跟台灣有正式協防條約、還在台灣駐軍(包括戰鬥轟
炸機)、甚至還曾在台南部署可裝備核彈頭的「屠牛士」巡航飛彈(MGM-1 Matador),
那台灣在那段期間豈不早就該做出美方認為不負責任的行為(例如:反攻大陸)了?


正因前述的歷史經驗佐證了「戰略模糊」邏輯的荒誕,也因為中共近年來對美國在印太地
區對美國挑戰的持續尖銳化,所以美國政府也已開始對如何淡化對台灣安全承諾的「模糊
」程度進行檢討反思。拜登總統過去一年多來數度脫稿宣示將會武力防衛台灣,顯然就是
美方開始試探走向某種「戰略清晰」的體現。


疑美論在自由社會的台灣是可以也值得公開討論的,但亦需嚴謹辯證。無論從歷史經驗、
國際秩序格局、地緣戰略發展趨勢或美國核心利益來分析,目前都無理由質疑美國將放棄
台灣。國家最終當然還是必須靠自己捍衛和發展,正如我們也有必要明辨真相 vs. 中共
宣傳分化。


4.附註、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備註 ※
我越來越發現
除了統派
會信疑美論者
越信其在方方面面
受黨國戒嚴洗腦越深
證明了這又只是一群跟對岸吃美國飯炸美國鍋一樣的一群費拉巨嬰
應該一併除戶送中
牠們比較開心
※ 「Live」、「新聞」、「轉錄」此類文章每日發文數總上限為3篇,
   自刪與板主刪除,同樣計入額度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200.122.19 (臺灣)
※ 作者: vikk33 2023-04-14 14:36:30
※ 文章代碼(AID): #1aEFHmsj (HatePolitics)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681454192.A.DAD.html
polong1: 不然要當中國的塞子嗎1F 39.9.104.14 台灣 04/14 14:39
ainosei: 馬前卒小標後面幾大段寫得很好2F 114.137.52.213 台灣 04/14 14:41
wangrg: 保證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然後呢?當然疑囉3F 14.116.71.103 中國 04/14 14:45
goetze 
goetze: 很怪異~說要抗中獨立~然後整天想的是別人4F 60.249.142.130 台灣 04/14 14:46
goetze: 幫忙?
goetze: 每次提到戰爭~這類人大概五句內就會提到
goetze: 美國
goetze: 好像美國注定鐵定一定會幫打一樣
goetze: 然後提到自己上場?回頭一看一堆替代役
goetze: 我真的不知道這是啥心態
goetze: 喊殺喊打的是你們~推別人上戰場的還是你們
goetze: 提到戰爭~完全沒有自己要犧牲的心理準備
goetze: 然後還一整個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的輕鬆感
cct1527: 打看看不就知道了14F 122.118.195.71 台灣 04/14 14:51
goetze 
goetze: " 打看看不就知道了"這心態孫子兵法還真的15F 60.249.142.130 台灣 04/14 14:52
goetze: 有寫~
goetze: 只不過寫的很難聽就是了
goetze: 講到頭~這類人其實就是甘願當旗子
InfoWars: 不需要美國幫助 兩岸統一就不會有戰爭19F 42.73.81.105 台灣 04/14 14:57
sunrise2003: 這篇寫得真好,KMT應該到忠烈祠罵為他們付出整輩子的人是馬前卒、 看門20F 60.251.209.55 台灣 04/14 15:00
metro721: 梅復興的軍事評論界的好友 很多都是疑美論者啊23F 42.73.48.89 台灣 04/14 15:54

--
作者 vikk33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