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81311i ()標題 [討論] 國片追平三大主競賽無入圍最長紀錄時間 Fri Apr 12 11:25:35 2024
2024坎城影展主競賽毫無意外再度沒有台灣電影
因此國片自2020年
蔡明亮的《日子》入圍柏林主競賽以來
已經連續13次沒有電影入圍三大影展主競賽
追平了2015年《刺客聶隱娘》至《日子》同樣13次的紀錄
https://i.imgur.com/3DQF4EV.jpg
如果鍾孟宏的《餘燼》在三個月後衝擊威尼斯主競賽失敗
將刷新紀錄達到14次
且再可預見的未來兩三年內
此數字極有可能達到2字頭
過去整整10年台灣只有2部入圍過主競賽
還都是侯孝賢、蔡明亮的最後一部電影
這代表台灣文藝劇情電影的全面崩壞
目前檯面上的劇情片導演與電影
完全不被國際影壇認可
中生代導演完全接不了侯蔡的班
從其他次級單元以及短片類
更是找不出新生代潛力新秀導演的苗頭
現在完全是文藝片黑暗期
小野當文化部長能救救台灣文藝片嗎?
還是確定要全面轉向扶持商業電影?
但問題是一般商業國片票房也很爛啊
現在根本是商業文藝都半吊子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9.209.132 (臺灣)
※ 作者: l81311i 2024-04-12 11:25:35
※ 文章代碼(AID): #1c6AcnDV (movie)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712892337.A.35F.html
推 sedition: 你說的是對的,不過會有文化部宣傳稿1F 04/12 11:46
→ Beandou: 目前整個國片是的確一直傾向往商業片發展沒錯,可能是蠻受到韓片刺激的影響,一直往類型片嘗試?2F 04/12 12:09
推 typered: 現在就是往商業類型片發展啊,期待臺灣出第二個侯孝賢楊德昌太難了4F 04/12 12:24
推 sampsonlu919: 但商業取向也不能完全說錯
台韓兩地導演的GOAT-李安+奉俊昊
都是角逐獎項時也兼顧票房
台片復興也還不到20年 商業藝術兩者選一我還是商業先6F 04/12 12:47
推 likeaprayer: 能選擇的話我也覺得商業優先 市場規模養出來 更有足夠的資源去做藝術取向的片11F 04/12 12:58
推 KB1999KB2: 覺得產業沒有往商業發展的空間 不夠大拼不贏別人13F 04/12 13:33
推 movieghost: 商業取向比較能養活電影產業 能不能得獎就隨緣囉14F 04/12 14:11
→ yurigo: 真厲害,已經知道找不出新生代導演的苗頭了,想必已經預測今年三大其他單元(比如坎城導演雙週、影評人週)不會有新導演的台灣片了。
是說去年才有台灣導演在A級影展拿獎,不知道聖賽是不是只能算野雞影展16F 04/12 14:37
→ l81311i: 導演雙週? 就不要鍾孟宏入選這個單元直接打臉21F 04/12 15:02
噓 Workshy: 無條件支持原po拍片入圍三大主競賽22F 04/12 15:09
→ yurigo: 就算鍾孟宏真的去雙週不代表沒有潛力新導演啊...
是說你是不是忘記趙德胤的美夢(他好歹入過一種注目)和鄒時擎的左撇子女孩23F 04/12 15:09
推 poopooShaw: 時候到了就會出現厲害的影展常客,現在嘗試商業類型片沒什麼不好,反而對臺灣影視生態有利。27F 04/12 15:46
→ l81311i: 鄒時擎我很早就知道 只是已體會到先別抱期望較好29F 04/12 16:14
推 pinkygiveme: 產業健全比得獎更重要,簡單的說就是,怎樣都會有人酸,沒差啦30F 04/12 16:49
→ MDJJ: 結果論來看,沒有入圍這種影展看來是對的?
現在至少偶爾會有眼睛一亮的國片32F 04/12 17:11
噓 shiz: 等商業片沒導演了再來發一篇34F 04/12 19: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