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kyMirage (Stardust)
24.205.20.115 (美國)
2013-02-17 16:44:10 → jessti: 25%是int QY 除非有設計特殊的光取出結構 否則依經驗值ext QY再乘上0.2 也就是只有5%的ext QY 你把內外搞混了 6F 02-17 17:44
→ jessti: 另外他們家應該構置好專門量測TADF的整套設備了
請見他們後續的文章 TADF沒這麼稀有 過去lab的同學也有分子有相同的現象 11F 02-17 17:47
→ jessti: 他們家也發表了好幾篇相關文獻去講這一大類分子特性 15F 02-17 17:48
→ jessti: S到T的速率受兩個因素影響 spin-orbital coupling 18F 02-17 17:50
→ jessti: 是分子項 S-T的energy dif.是分母項 增大分子或降低項都能極大化S-T的轉移 20F 02-17 17:51
… 共有 29 則推文,點此顯示
作者:
TanIsVaca (好好唸書吧!)
1.168.226.15 (台灣)
2013-02-15 19:25:33 → jessti: 藍光往後應該會走螢光材料 雖然壽命比較長 但是發光效率會比較低 日本九洲大學現在推的新型螢光在理論上是可以解決螢光材的效率問題 但是高效率的藍光還在開發當中
不得不說您真強大 尤其在這個看板看到這樣的資訊
電激發時能量分部螢光佔25% 磷光佔75% 一般元件有20%的光取出效率 因此螢光外部的量子效率為5% 磷光材可進一步將螢光化為磷光 外部量子效率到20%
但是藍光磷光電激發時容易分解 壽命比較慘
日本他們現在做的是把磷光逆向轉回螢光 理論上一樣 61F 02-16 17:44
… 共有 56 則推文,點此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