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unbysea (忠言逆耳良藥苦口)
標題 [新聞] 美對中國電動車加稅 促歐中貿易摩擦升溫
時間 Fri May 17 20:49:20 2024



1.媒體來源:

大紀元

2.記者署名:

大紀元記者宋唐、易如採訪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美對中國電動車加稅 促歐中貿易摩擦升溫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imgur.com/05ycYzm.jpeg
[圖]
2024年1月10日,中國東部的山東省煙台港,大批出口電動汽車等待裝上附近的「比亞迪
探索者1號」,這是一艘用於出口中國汽車的國產船舶。(STR/AFP via Getty Images)


【大紀元2024年05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宋唐、易如採訪報導)5月14日,美國總統拜
登宣布對中國進口新能源等產品大幅提高關稅,包括電動車、電池、芯片和醫療產品等7
類產品,可能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特別是中國電動車出口的主要市場歐洲將如何應對,
成為一個關注的焦點。



美國加稅  源於中共不公平競爭

拜登政府根據301條款,將中國進口電動車的關稅從25%提高到100%,使總關稅達到102.5%
;電池零件的關稅將從7.5%上漲至25%;鋰離子電動車電池的關稅,今年將從7.5%躍升至
25%;太陽能電池的關稅將從25%增加到50%;到2025年,半導體的關稅將從25%增加到50%
等。


白宮在聲明中說,長期以來,中共政府一直採取不公平、非市場的做法,這些非市場政策
和做法導致中國產能過剩和出口激增,嚴重損害美國工人、企業和社區的利益。

https://i.imgur.com/Wm1poy7.jpeg
[圖]
圖為2024年5月2日(華盛頓),美國總統喬· 拜登(Joe Biden)在白宮羅斯福廳(
Roosevelt Room)發表講話。(Kevin Dietsch/Getty Images)。

大西洋理事會(Atlantic Council)高級研究員約瑟夫· 韋伯斯特(Joe Webster)在智
庫網站上分析了拜登政府的三個目標:首先尋求促進剛剛起步的美國清潔能源行業的發展
,以對抗競爭對手中國(中共);其次旨在確保清潔能源技術不被唯一供應商主導;最後
關稅可能會減緩中共某些具有潛在軍事潛力的軍民兩用技術發展,像鋰電池不僅用於電動
車,還用於柴電潛艇、無人機和無人海上平台等軍事應用。


https://i.imgur.com/CQ47a7a.png
[圖]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孫國祥提供)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專任副教授孫國祥對大紀元表示,對中國電動車加徵
100%的關稅,實際上就是它在市場上面應有的價格。

孫國祥分析說,對於西方國家而言,政府歸政府、 企業歸企業,政府是不干預企業的發
展,楚河漢界分得非常清楚。而中國(中共)用這種政黨跟市場完全結合起來的競爭方式
,就是一般所說的不公平競爭。


他說, 中共有兩套(不公平競爭)遊戲:一套就是所謂的彎道超車,在既有產業上面超
越歐美國家,至少並駕齊驅,比如高鐵;另一個策略就是另闢新道,像新能源車等新三樣
。一方面去學美規,另一方面又設計出中國(中共)標準,後者對西方世界挑戰最大。


孫國祥表示,中共有許多補貼政策,去鼓勵某一些產業大量生產,然後壓低成本價格再去
找國外市場。自由民主的國家不容易跟它競爭,因為如果自由民主國家要跟它競爭,就代
表政府本身投入到市場,就打破了西方社會政府跟市場之間的關係。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對大紀元表示,中國產能過剩比較明顯,像鋰電池
照目前的產能,中國生產的鋰電池可能是全球的需求三倍以上,而電動車則超過100%。還
有太陽能板,目前歐洲的太陽能板價格過於便宜,有些人把鐵柵欄都換成太陽能板。


https://i.imgur.com/KmZcaDS.png
[圖]
美國經濟學者黃大衛(DAVY J.Wong)(黃大衛授權)

黃大衛說,新三樣其實已經透支了未來市場需求,所以未來這些產品可能會出現大面積的
傾銷,比如說堆放在倉庫和碼頭,賣得並不好,而且價格可能很低,但是由於關稅和各種
貿易壁壘,也會導致非常難銷售出去。這些產品就有可能面臨像共享單車一樣,有相當部
分會浪費掉,變成無效產能。



拜登加稅  歐洲如何應對?

對於美國對中國電動車施加100%關稅,似乎不會給中國電動車帶來多大影響,因為出口到
美國去的中國電動車很少,像比亞迪這樣的製造商將重點放在東南亞、歐洲而不是美國。

中共海關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僅向美國出口了價值23億美元的集成電路,向美國僅出口
了價值3.31億美元的電動車,不到出口總額的1%,關稅上調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象徵性


中國電動車目前的主要出口目的地是歐盟國家,歐盟的關稅只有5%~10%,過去三年,中
國對歐洲電動車出口量激增851%。

一些觀察人士認為,美國電動車關稅雖然可能只具有象徵意義,但「壞影響」是為歐盟樹
立榜樣,歐洲可能會效仿。

韋伯斯特評論說,美國最新對來自中國電動車和其它商品(包括半導體和電池)徵收關稅
,可能會迫使歐盟採取行動。因為美國提高關稅,可能(中國)會將大部分貿易轉移到歐
洲。歐盟必須迅速採取行動,要麼自己也加關稅,要麼接受大量中國製造的產品。


意大利經濟部長吉安卡洛· 喬治蒂 (Giancarlo Giorgetti)也表示,5月下旬七國集團
(G7)將在意大利舉行會議,討論美國對中國徵收「非常嚴厲」關稅後所產生的問題。

https://i.imgur.com/Q7ahtpa.jpeg
[圖]
圖為歐盟的旗幟。(ANDRE PAIN/AFP via Getty Images)

實際上不管美國還是歐洲,長期來看,對於價值萬億的清潔能源產業,西方絕對不會拱手
相讓,讓自己的相關行業處於風險之中。

歐盟委員會去年10月份開始對中國電動車展開是否受惠於「非法補貼」的調查,如果證據
確鑿,歐盟可以實施反補貼關稅,稅率將高於10%。今年3月初,歐盟委員會認為已發現「
充分證據」證明,從中國進口的電動車獲得了補貼,包括直接資金轉移、稅收減免或以低
於市場價格提供商品或服務。


按照歐盟規定,調查在13個月內完成,這意味著歐盟最快可在7月份之前徵收臨時關稅,
並在11月份之前徵收最終關稅。

最近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兼貿易專員東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還表示,
歐盟針對中國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正在「向前推進」,可能在暑假之前就要加徵關稅。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非常駐研究員吉雷蒂(Francesca Ghiretti)告訴《政客》
(Politico),「這是一項反補貼調查,而不是反傾銷調查,很難看到歐盟對中國電動車
徵收所需的50%關稅。」


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董事阿加莎· 克拉茨(Agatha Kratz)對CNN表示,美國對中
國電動車上調關稅,使得歐盟「更容易」將關稅「一路提高到30%」,達到目前水平的三
倍。但她認為歐盟「很難」追趕美國的關稅,歐盟「不能證明稅率過高(超過 30%)是合
理的,因為關稅需要與中國(中共)補貼規模的調查結果保持一致。」


「這意味著歐盟將需要探索其它工具和防禦工具,以試圖阻止中國製造的電動車流入歐洲
,」她補充說,其中可能包括針對數據安全的措施以及嚴格執行環境和勞工標準。

孫國祥表示,一方面美國的關稅措施,另一方面中國電動車產業大部分以歐洲為主攻市場
,歐洲的確會產生至少雙重的壓力。之前歐洲已經開始調查中國電動車,大致趨勢是歐洲
的確會對中國電動車提高關稅。


黃大衛表示,美國對中國電動車加稅會對歐盟產生非常大的壓力,因為相對於美國,歐洲
在電動車和太陽板方面與中國的貿易就更為密切。

他說,歐洲絕大部分中低價格的車輛都是在中國進行加工,再賣到歐美國家。中國出口的
產品加關稅,也意味著歐洲在中國投資的企業出口也在其中。所以對於歐洲來說,由於他
們在中國的投資,尤其是汽車製造業和風能方面的貿易額巨大,他們會有相當大的壓力。

「要跟隨美國增加關稅,又會對自己的產業有一定的傷害。不跟隨的話,又擔心中國產品
在對歐洲進行傾銷,傷害本地生產力,所以是左右為難。」


黃大衛表示,預計要加徵關稅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但是加徵關稅的比例可能沒有像美國
這麼高,可能就是略微增加。無論是增加關稅幅度多少,都會對中歐關係造成負面影響。

https://i.imgur.com/4DelyBI.png
[圖]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林子立(東海大學官網)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中華民國(台灣)「歐洲研究協會」副祕書長林子立對大紀元
表示,歐洲是這樣,美國開了第一槍,它要看中國如何反應。因為德國的商會、德國很多
汽車公司的CEO,事實上都反對歐盟給中國電動車加稅,他們知道中國(中共)一定會報
復,到最後德國車賣不到中國,中國車賣不到歐洲兩敗俱傷的情形。歐洲會觀望中方怎麼
回應拜登的100%汽車關稅,效果如何,然後再決定要怎麼樣出手。


「因為歐盟對於關稅的態度,法國跟德國還沒有達成共識,但是我可以很清楚地說,歐洲
最終也會走上保護主義的路線,因為美國正在這麼做,中國正在這麼做,歐洲也會加入這
場保護主義的戰爭。」



歐中醞釀低水平貿易戰?

作為貿易夥伴,中國是歐盟商品出口的更大市場。儘管如此,歐盟會對貿易採取了更加保
護的立場。除了對中國電動車進行調查外,歐盟還在調查中國涉嫌傾銷工業產品或不公平
的政府支持。


榮鼎集團的克拉茨表示:「歐盟目前正在使用其全部工具,來保護其經濟和歐洲就業免受
其認為的中國(中共)不公平貿易行為的影響。」她表示,就貿易互動和貿易防禦而言,
歐中已經在進行低水平的貿易戰。


孫國祥表示,現在中國的經濟,特別是它才剛發行萬億國債,都是中國經濟消費市場內部
出現問題,中國目前產能過剩,依賴新三樣提升出口。

他說,新三樣對中國經濟的成長至關重要,美國提出這些制裁,歐洲未來可能也會有,可
能導致中國(中共)最能夠去侵占別國市場的產品遭受阻礙,然後面對到其它國家的反制
,就會不斷出現局域貿易摩擦,甚至發生類似的貿易戰。


孫國祥表示,中共還是會不斷用國家補貼的方式,向外推廣新能源產品的出口,它自己市
場生產過剩,就會轉嫁給外國市場。中國(中共)現在整體思考就是要打入發達國家的市
場,但如果開發中國家買得起的話,也要擴散到發展中國家。


對於歐中貿易衝突是否會使歐中關係惡化?孫國祥認為,目前來看新能源汽車可能只是商
業上的糾紛,可能不會動搖中歐之間的政治關係。

他表示,歐盟領袖似乎一直沒有放棄中國(中共)俄烏衝突上面扮演的調停一定的角色,
不管是說服普京,或不明顯支持,但是普習剛剛才進行了聯合記者會。

「在新能源汽車中歐在這方面相關的爭議將會持續發展下去。只有當歐盟領袖確認中國(
中共)在俄烏衝突當中不可能去協助歐盟的話,可能就會造成中歐關係整體上的改變。」

責任編輯:林妍#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4/05/16/n14252033.htm
美對中國電動車加稅 促歐中貿易摩擦升溫 | 貿易戰 | 歐盟 | 對華關稅 | 大紀元
[圖]
5月14日,美國總統拜登宣布對中國進口新能源等產品大幅提高關稅,包括電動車、電池、芯片和醫療產品等7類產品。這可能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特別是中國電動車出口的主要市場歐洲如何應對,成為一個關注的焦點。 ...

 

6.備註:

--
[圖]
清界線,善惡報應之時才不至於隨惡黨一起遭報,給自己選擇一個光明美好的未來!
https://i.imgur.com/MGxr2Ng.jpg            https://youtu.be/OSqNGxXB1t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160.79 (臺灣)
※ 作者: sunbysea 2024-05-17 20:49:20
※ 文章代碼(AID): #1cHr9N6W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15950167.A.1A0.html
badbadook: https://i.imgur.com/VOz1UZA.jpeg1F 1.163.109.122 台灣 05/17 20:50
D1: 中國追上來的速度真的有點快 ...不只美國怕
 全世界都怕2F 36.229.96.96 台灣 05/17 20:51
yoshilin: 感覺這個上次耶倫去中國應該談好了4F 101.136.243.139 台灣 05/17 20:52
squelch: 我不懂彎道超車、制定標準 哪裡不對
所謂的彎道超車不就是產業世代消長?
制定標準不就是西方自己所謂的統一規範?5F 114.136.1.27 台灣 05/17 20:55

--
作者 sunbysea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