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ChiChi7.bbs.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5-01-12 17:52:46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sam09 (柊鏡)
標題 Re: [問卦] 黃埔軍統一中國,孔明北伐卻失敗?
時間 Sat Jan 10 20:08:27 2015



1926年7月北伐開始時的國軍一共有七個軍,他們的組成大概像這樣,

第一軍  黃埔系,老蔣的嫡系部隊,軍長何應欽,轄五個師;
        但只有第一師劉峙、第二師王柏齡是親信,其他三個師都是粵軍改編。

第二軍  湘系,譚延闓派湘軍,軍長譚延闓,轄四個師;
        譚延闓在湖南失敗後帶槍投靠孫中山,也和老蔣關係不錯,後來算中央軍。

第三軍  滇系,朱培德派滇軍+贛軍,軍長朱培德,轄三個師;
        朱培德在護法運動時支持孫中山,部隊後來算中央軍。


第四軍  粵系,李濟深的部隊,軍長李濟深,轄四個師,一半留守廣東;

        原本是許崇智的粵軍第一師,是孫中山和陳炯明決裂後支持孫的一派。

第五軍  粵系,李福林的地方部隊,軍長李福林,轄兩個師,負責當預備隊;
        這支部隊是土匪改編而來,沒啥戰力可言。

第六軍  湘系,程潛派湘軍,軍長程潛,轄三個師,也參雜粵軍、贛軍,
        原本是程潛在護法時從湖南帶來的部隊,1928年時被李宗仁解散。

第七軍  新桂系,李宗仁的核心部隊,軍長李宗仁,轄四個旅;
        這是新桂系發跡的老本,戰力較強。

◎除了第七軍之外,北伐軍每個師都只有三個團,規模非常小,
  加一加總兵力真的只有十萬出頭。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雖然是同一系,但未必合得來,
比如同屬湘系的譚延闓、程潛、唐生智彼此之間就互看不爽。

北伐的導火線是吳佩孚出兵湖南,支援他的盟友趙恆惕對抗唐生智,
唐生智跑來向廣州求援,部隊也乾脆改編為第八軍:

第八軍  湘系,唐生智的部隊+夏斗寅鄂軍,軍長唐生智,轄五個師,
        雖然說是湘軍,但裡面一堆軍官是廣西人,後來被新桂系吃了。

吳佩孚的主力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戰爭中全滅,
他逃到湖北復出後用當地的直系二線部隊重整軍力,
收了不少河南、湖北、湖南的雜牌軍,實力早已不如以往,
而他本人和這些部隊中較能打的又去北京打馮玉祥了,
在湖南作戰的是剛收編的湘軍葉開鑫、鄂軍陳嘉謨這些人,戰力都很普通。

北伐軍進攻湖南的主力是四、七、八三個軍,二和三隨後跟上,
第一軍和第六軍在最後面當預備隊,順便威脅一下江西和福建;
汀泗橋、賀勝橋和武昌攻城戰也都是當前鋒的那三個軍打的,

吳佩孚雖然趕回來指揮賀勝橋戰役,並急Call孫傳芳救援,
但兵敗後大勢已去,手下不是跑了就是投降,最後只好逃回北方去了。

至於一直在stand by的孫傳芳等到吳佩孚垮了之後才真正派兵出戰,
孫傳芳在直系的資歷很淺,在吳佩孚聲勢如日中天時的時候他還只是個旅長,
1925年時才靠著阻止張作霖南下(實際上是張宗昌)一砲而紅,變成東南五省的盟主,
但東南五省各有各的地方勢力,只在名義上接受孫傳芳的控制,私下各自為戰;
而且吳佩孚一直把他視為小弟,就是他後來見死不救的主因。

孫傳芳的主力是贛軍鄧如琢、蘇軍盧香亭(孫傳芳的核心部隊)兩支,剩下都是雜魚,
原本的作戰計畫是趁北伐軍拉長戰線時從中間斷開連結,
結果自己在江西展開部隊的時候被北伐軍搶先從中間捅了一刀,
南潯路兵敗後,孫傳芳主力瞬間潰散,之後在南昌被徹底消滅,
後面一堆小軍閥本來就不太穩,加上金錢攻勢下,

結果通通見風轉舵,換了個旗子就變成盟友了。

順帶一提,陳儀那時候是浙軍的師長,本來打算要帶槍投靠老蔣,
但是被孫傳芳抓包,差點被槍斃。

而北伐軍在推進的途中也不忘到處收編、收買各地的小軍閥,
雖然大多是豬一般的隊友,但是起碼可以用來當砲灰,以下是當時收編的部隊:

第九軍      黔軍袁祖銘部,軍長彭漢章,貴州派來增援的部隊,戰力普通
第十軍      黔軍袁祖銘部,軍長王天培,同上,但後來被老蔣槍斃
第十四軍    贛軍賴世璜部,原本是夾在南北間的小軍閥
第十五軍    鄂軍劉佐龍部,原屬吳佩孚,在湖北投降後改編
第四十軍    湘軍賀耀組部,趙恆惕的降軍
第十七軍    閩軍曹萬順+粵軍林虎(陳炯銘的殘部),在福建投降後改編
第九軍      滇軍楊池生、楊如軒部,在江西投降後改編
第十九軍    浙軍陳儀部,在浙江叛變後被收編
第二十六軍  浙軍周鳳岐部,在浙江叛變後被收編
第二十七軍  皖軍(安武軍)王普部,在安徽投降後改編,這是張勛留下的部隊之一
第三十七軍  蘇軍陳調元部,在江蘇投降後改編
新五軍      蘇軍劉寶題部,在江蘇投降後改編

第四十四軍  湘軍葉開鑫部,原屬吳佩孚,在湖北投降後改編

新十一軍    皖軍(安武軍)馬祥斌部,在安徽投降後改編
第三十三軍  魯軍張克瑤部+柏文蔚安徽民兵
第四十七軍  豫軍靳雲鶚部+陝軍高桂滋部,原屬吳佩孚,在河南投降後被改編
另外還有海軍。

還有一些名義上響應,掛上番號但實際上裝死沒出半個人的地方軍閥:

第二十軍    川軍楊森、郭汝棟部
第二十一軍  川軍劉湘部
第二十二軍  川軍賴心輝部
第二十三軍  川軍劉成勳部
第二十四軍  川軍劉文輝部
第二十五軍  黔軍周西成部,他和前面的袁祖銘敵對
第二十八軍  川軍鄧錫侯部
第二十九軍  川軍田頌堯部
第三十八軍  滇軍龍雲部
第三十九軍  滇軍胡若愚部
第四十三軍  黔軍李燊部+滇軍

這時候的川軍、滇軍各自在打內戰,沒空。

至於這段期間的國共關係,
老蔣在中山艦事件後就和國民黨左派貌合神離,對中共也沒什麼好感,勉強還是得合作。
而中共內部也是意見紛雜,對老蔣和對北伐的態度都不一致,
不過強力推行土地改革這點倒是沒有歧見,
於是北伐軍所到之處(尤其是和中共關係密切的第四軍)都在鎮壓「反動派」,
而這些反動派不少是當地的仕紳、富商之類,只好跑去向老蔣求情,
這也是老蔣和江浙財閥關係良好的原因之一。

但真正讓老蔣受不了的是國民黨左派在1927年3月時已經在黨內控制了三分之一的力量,
其中又有不少是中共成員,而且還打算逼宮要自己交出權位,
財閥和列強的壓力都可以吞下去,就這個不能忍,
於是就有了四一二清黨,在南京自行成立國民政府,老蔣也和中共從此決裂。
至於國民黨左派為首的武漢政府,雖然和中共關係較好,
但裡面有不少實力派人物,尤其是湖南籍軍官,是中共硬推土地改革的受害者,
最種也迫使武漢政府與中共分手,並併入南京政府(南京方面的武力較強)
但還是讓中共核心安然退出國民黨。

在第二階段的北伐中,由於南京和武漢兩邊仍然有心結,所以還是各打各的,
但這時候已經有馮玉祥(在北方一直被排擠)、閻錫山(見風轉舵的高手)當隊友,
在數量上已經不會低於張作霖、張宗昌和孫傳芳的聯軍了;
不過老蔣的軍力實際上只開到山東,北京是白崇禧和晉軍打下來的。

北伐結束之後,中國的軍閥勢力範圍大致上重劃了一次,
老蔣的中央軍實力最強,名義上被尊為共主,但實際上能直接控制的範圍就東南五省,
和當初的孫傳芳差不多。
其次是馮玉祥的西北軍,控制了甘肅、陝西、河南、山東等地,沿著隴海鐵路展開;
李宗仁新桂系除了廣西以外,也得到湖南、湖北和北京,控制平漢鐵路沿線;
張學良依舊保有東三省和熱河,形同半獨立;
閻錫山終於走出山西,拿到一部份的河北和綏遠、察哈爾等地;
另外還有控制一省的李濟深(廣東)、袁祖銘(貴州)、龍雲(雲南)等等,
外加一堆四川軍閥們。

在這背景下,之後的中原大戰又是另外一個漫長的故事了。







--

「就算共產主義遍地開花,以不屈的意志開闢出口!就算整個中國都是
敵人,以革命的熱血決定命運!不管是社會還是資本都要一並突破!把
三民主義拿出來給你見識看看!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你以為我是誰啊!」

「我的光頭、是突破天際的光頭啊啊啊啊啊啊────。」 ψlio220rap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1.107.200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Gossiping/M.1420891715.A.EF9.html
Re: [問卦] 黃埔軍統一中國,孔明北伐卻失敗? - 看板 Gossiping - 批踢踢實業坊
 1926年7月北伐開始時的國軍一共有七個軍,他們的組成大概像這樣, 第一軍 黃埔系,老蔣的嫡系部隊,軍長何應欽,轄五個師;
 
king548520: 比起孔明,只能靠馬岱守街亭,最後失守被斬1F 01/10 20:10
king548520: 黃埔軍光一軍就能一槍擊幣孔明軍了
www770511 
www770511: 其實北伐走魏延那一條路 會不會贏很難說3F 01/10 20:11
GodHelpMe: 反觀軟莖天 體育國手 全中運全國第五 卻因殘障服替代役4F 01/10 20:12
yoyodiy 
yoyodiy: 1F你的歷史老師在你背後很火  守街亭的是馬謖不是馬岱5F 01/10 20:14
www770511 
www770511: 一樓跟五樓 真的都很可憐 明明就是馬超6F 01/10 20:16
heroexfire: 不是馬芙丸?7F 01/10 20:16
johnny3: 不是馬超嗎8F 01/10 20:17
joey1149: 孔明跟諸葛瑾互換國家 我看老蔣北伐就會以東吳為榜樣了9F 01/10 20:18
joey1149: 雖然在四川跟當年劉邦很像,但是北方強大又完整
SamWhite: 1樓歷史老師要哭了 明明就是馬超11F 01/10 20:19
roseritter: 認真文12F 01/10 20:19
BDG: 開啓「黃金十年」!13F 01/10 20:24
alex2000: 馬超不是在孔明征南蠻時病死的嗎?  怎變成北伐被斬?14F 01/10 20:28
wuyiulin: 守街亭的是馬謖,馬超是馬岱的堂哥。另外,記得來重修。15F 01/10 20:31
ilovecim: 一樓搞錯了,是馬玉山吧16F 01/10 20:33
k556670741: 1樓你的歷史老師在哭泣17F 01/10 20:41
tim61114: 一樓搞錯了 是馬友友吧18F 01/10 20:45
yuta02: 這篇是專業文  一群在那邊自以為好笑的要不要去看醫生19F 01/10 20:55
HinataME: 老梗也有人當真..........20F 01/10 21:03
Penny: 推認真21F 01/10 21:10
kgtmac1:22F 01/10 21:22
bobju: 姓馬的都算 那怎能不提一下馬雲??23F 01/10 21:42
lupins: 推24F 01/10 22:38
light1945: 這篇專業耶25F 01/11 00:00
aners: 戰神張發奎咧?26F 01/11 00:31

--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3388 
※ 本文也出現在看板: traume
作者 sam09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1樓 時間: 2015-01-12 17:59:29 (台灣)
  01-12 17:59 TW
1F的歷史要重唸了,失街亭的是馬友友,馬岱是拉大提琴的。
2樓 時間: 2015-01-12 18:45:49 (台灣)
  01-12 18:45 TW
確定不是馬拉度納?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