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mk123458 (巨魔蠻卒)
標題 Re: [新聞] 揮大刀!為減少機車族 柯文哲將祭出3狠
時間 2016-03-09 Wed. 14:35:06



以客觀的角度來講,台北市的交通規劃其實早就已經被定型許久了,可以從日據時代開始發現一個雛形,
這樣一說應該會有人開始批評日據時代的規劃很糟糕,事實上這並沒有糟糕的選項可以來評論當時候的都市設計規劃,
而是因為當時候的台北市的人口數量沒有現在台北市的人口數量那麼的密集,
再來,日據時代更早一點是清朝掌管台灣,所以如果要追究下去的話,可能連明朝也一起砲轟好了,
反正明朝時期也有人在台北基隆一帶活動,不是嗎? (雙手一攤)

竟然都市規劃設計早就已經有了一個雛形在那裡,後續的統治者,不論是初期的清朝還是之後的日據時代,
到了現在的國民政府,都幾乎很難能夠改變什麼,除非你用【強制徵收】或【補償損失】的方式來處裡,
否則就是得面臨道路規劃、都市開發上的後續問題,而這些問題會如同滾雪球一樣,只有越大沒有越小的,
所以『處裡問題』就是一個重點。

過去由人雙腳走出來的路徑開闢修築的道路,到了後來的火車鐵軌,以及現在的捷運鐵軌,
人類的生活就是藉由《道路》來作為一個足跡與移動方向,即使是現在也是一樣,
而這也就意味著人類的生活只會越來越方便(事實上,講求方便已經是一個事實,倒是環保意識反而還在後面排隊)。


--------------------------------------------------------

為什麼台灣這麼多人使用機車呢?

最直接的就是反應在【方便性】,前面塞車想要從一旁的巷道繞過實在是很方便,
再來等待大眾運輸工具(暫時撇開捷運系統)時常會面臨延誤的可能性,以及沒有座位可以坐的窘境,
還有要人擠人,車廂內部的味道可能很難聞等等的,這些因素雖然並不是每一位都會無法接受,
可是這些因素卻也都是一個事實,只是是什麼時候你無法接受而已吧!

再來,對於一些人而言大眾運輸工具距離他們家很遠,事實上我有一位朋友真的就是這樣的實際案例,
他們家最靠近的公車停靠站走路要約20分鐘,因為他們住在靠山的地方,
所以使用機車這項交通工具,是必然的了。

接著,以我這位朋友為例,他們夫妻的工作地點基本上大眾運輸工具都不會到附近,
即使到了附近也還是要走約15分鐘左右的路程,因此對於他們而言,
沒有機車這項交通工具,實在是很困難。 (雙手一攤)


那麼商業上呢?

台灣由於都市規劃上的問題,還有地理環境上的問題,以及其他等等的問題,
所以過去物流業者都是開汽車運送貨物,可是到了在這15年內,物流業者被迫改變過去的作法,
改由機車來運送貨物,除了成本上的考量之外,還有也就是方便性。

撇開物流業者,許多業務員也是得仰賴機車這項交通工具,基本上剛出社會的業務員買下汽車(包括中古車)的人數,
其實很有限,再來業務員的獎金並未很穩固之前,機車這項交通工具也還是首要的選擇,
尤其是要談一筆很重要的生意時,可以快速抵達目的地,就是重點!!

撇開物流業者與業務員這類,其實還有許多職業都要用到機車這項交通工具,像是保全業者也是一樣,
有些保全要巡邏的地方其實很廣泛,尤其當面臨這個尷尬時間點(可能晚上10點~早上7點)時,
又是自己獨自一人要看守的話,你不可能那邊悠悠哉哉的走來走去巡視,因此使用機車快速巡邏就是一個方便上的選擇,
再來有些保全業者標到的點,就是在山上,而且還不是什麼很熱鬧的山上,
如果今天你是這位看守這座山上的保全的人的話,你願意大半夜拿著手電筒走上山嗎?


-------------------------------------------------------

曾經有人建議機車有專屬的機車道路使用權,關於此事我也很希望,可是問題上是很難規劃,
首先撇開資金的問題,最直接的就是任何一位駕駛(包括機車使用者),要靠路邊停車的時候,
堵塞與繞道就成了一個必然發生的事實。

我曾經碰過騎乘機車的人,他要停車了,結果煞車燈也不亮,轉彎燈也不亮,就這樣的直接切了過去,
運氣好大家都沒有事情,倒是後面差點撞上的情侶嘴巴可是很不開心,事實上我也是很不開心,
因為太自私了,然而問題也來了,大家都有使用權不是嗎?

我知道講到這裡,大家都會很納悶那是人家不亮燈(煞車燈與轉彎燈),問題是你難道沒有碰過那種亮了燈,
而且還是提早亮燈(至少超過15秒或30秒以上),結果卻依舊被人家砲轟的場景嗎?

事實上,我朋友是一位公車司機,他就曾經告訴我說他要靠站停車,基於他是大車的關係,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發生,他總是習慣提早打燈提醒後方駕駛,結果就有一位駕駛(這樣的人不少)硬是插在那裡,
我朋友摸摸鼻子只好再稍微往前面移動一下,讓公車上的乘客下車,故事講到這裡應該會覺得沒有了,
結果還有後續,這位汽車駕駛老兄就直接繞過我朋友的公車,然後在我朋友的公車前面緊急踩煞車,
我朋友只好也跟著踩煞車,如此的危險舉動也不是只有這麼一次,而是蓄意好幾次之後,
我朋友還是只能夠乖乖的繼續開車,最後這位老兄突然間停下車來,從車上走了下來,
開始批評我這位朋友,我朋友原本不打算講什麼,最後他也火大了,直接表明他可以不要這份工作,
大家直接下來喬,眼前這位下來嗆的人一看到我朋友開了車門準備下車,他才趕緊跑回車上離開......。

我會提到這段故事,在於大家一定會難免得在某個點上載人或載貨物,問題就是在於""載(暫停、離開)""上的時間點,
可能會造成一些交通上的意外,像是早期計程車司機為了搶客人,直接切到路旁,結果造成後方來車煞車不及,
直接撞上的意外發生,這類社會新聞並不少見,不是嗎?
像是,最近的開車門讓機車駕駛慘死的也是不少。

--------------------------------------------------------

最後關於改善交通,我只能說降價是一個方法,能否提高更多的大眾交通運輸工具,也是一個方法,
例如過去是一個小時三個班次,那麼現在是兩個小時七個班次,
以及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停靠點的附近,有其他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可以銜接上的,這些也都是一個方法。



--
※ 作者: mk123458 時間: 2016-03-09 14:35:06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3659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1樓 時間: 2016-03-09 15:03:32 (台灣)
  03-09 15:03 TW
台北應該往中遠程距離 走像大眾運輸 近程距離 走向自行車文化 但是自行車最好改良一下  台北街道能走向車跟自行車道 那就真的很不錯了
2樓 時間: 2016-03-09 15:05:46 (台灣)
  03-09 15:05 TW
>>台北市的交通規劃其實早就已經被定型許久了,可以從日據時代開始發現一個雛形
什麼雛形?可以解釋一下嗎?
3樓 時間: 2016-03-09 23:28:16 (台灣)
  03-09 23:28 TW
笑死人了,連很多馬路被國民黨拿來蓋房子都不知道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