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kuod (意見達人!此人很有意見)
標題 Re: [新聞] 私製動物疫苗!教授爽賺百萬 血汗研究生
時間 2018-12-22 Sat. 11:21:13


生科人生,人生科科

生物科技的範圍很廣,從廚房的醬油到有毒物質污染整治,甚至是生態環境調查、魚菜共生、生質能發電等,都脫離不了生物科技的範疇。

這則新聞表示疫苗的濫用會產生抗藥性,容易造成疫情氾濫,所以要管制。所以是教授未經核准擅自生產製造疫苗,並販售給農畜戶使用。依法起訴。

我只能說在台灣誰創業都難!

疫苗的製作,有分幾種,像是天花的疫苗牛荳,就是以相近病毒,但是毒性較弱,來產生抗替對抗天花,或是使用弱化病毒,當作疫苗,植入體內讓人體產生抗體,也可能像是農藥般阻斷某個病毒的發病機制,這好像大家都懂就點到為止。

台灣的法規,做甚麼都要申請核准,還正面表列。如果這兩位教授與6名研究生正在研發非洲豬瘟的疫苗呢?他們會遇到什麼情況?大家會質疑他們病毒株的來源,宣稱他們讓全國暴露於風險中,抓去關。如果做出來了,會遇到學校不承認可以以學校名義發表產品,除非利潤分成到校務基金與三長的薪資中,然後會遇到農委會與衛生福利部以GMP標準審查實驗室,如果順利的話。最後這支產品就會生產成本6萬,檢測認證場地抽成600萬,然後再分給獸醫及教授,一隻一元,先去找800萬頭豬需要施打疫苗的來吧!以上還是順利版,如果一開始農委會就說因為他們驗證與審查單位尚未成立,或者非洲豬瘟並沒有收費標準之類的無法檢測復驗呢?然後就打槍,叫你不要做這個。或是比照裕隆,把車輛研究所交給某些看起來顯赫的卻沒有實力的外包廠商呢?不願意公正的復驗呢?或是復驗完了,那家外包商以類似產品也上市了呢?

疫苗在防疫上最大的缺點是,我們的疫苗通常屬於弱化病毒,而檢測是否傳播機制就是在活體中檢測該病毒的抗體,所以打過疫苗的人或者動物,在防疫的觀點是他分辨不出來你是生病的,還是健康的。甚至無法分辨傳播機制,如果在批次生產中出了點差錯,弱化情況不完全,結果反而全國本來都是健康的較多,全部都不健康了?再加上分辨是否生病的方式是失效的,最後就可能自行毀滅市場。就像前幾年有公民記者做了一篇禽流感懶人包影片,在他絲毫沒有專業的解剖與淘汰雞隻的濫丟下,甚至是政府官員們故意轉移話題,成功的影射農委會隱匿疫情。雖然我覺得很大一部份就是政府官員自己白目的錯,沒有好好解釋這位公民真正的疫情是什麼?只想打發他。結果就是政府持續失信於民。

以上都沒有對與錯的答案。
唯一錯的是研究生的制度本身相當血汗,以及整個法規的存在,終止台灣人民自己研發生技產品的能力,美其名是保護大家防疫,實際上卻是剝奪有專業有能力的人製作武器的機會,並轉讓給其他特定廠商,讓政府以及某些廠商可以賺取那些非透過努力的來的報酬。

--
※ 作者: kuod 時間: 2018-12-22 11:21:13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7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738 
( ̄︶ ̄)b microken, leon999su, migos88 說讚!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