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MindOcean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9-09-27 11:32:50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fenrir (司馬傑奇)
標題 [新聞] 世紀末預言 IPCC特別報告:人類面對更暖、更酸、更缺氧、更
時間 Fri Sep 27 07:58:47 2019


1.媒體來源: 環境資訊中心
2.記者署名: 彭瑞祥報導;姜唯編譯 林大利審校
3.完整新聞標題:
世紀末預言 IPCC特別報告:人類面對更暖、更酸、更缺氧、更無魚、海平面更高的海洋
4.完整新聞內文:

全球最具權威的氣候科學社群25日發布《氣候變遷下的海洋與冰凍圈》特別報告,科學家
警告,最糟的情境下,本世紀末海平面將上升一公尺,而全球各地較小型的冰川,會有八
成消失融入海中,強颱等極端氣候事件發生機率增加。學者提醒,面對氣候危機對人居環
境的衝擊,無法再仰賴傳統的工程做法,人們如何「調適」、提高「韌性」,都需要仰賴
教育調整新思維。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8797685961_d8001990e8_b.jpg
[圖]
 
冰島的Jökulsárlón冰河湖。聯合國新聞照片,Laura Quinones攝。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委員會(IPCC)的報告,向來是氣候變遷資訊的權威來源,也是國
際社會理解氣候變遷和相關問題的基礎。IPCC 20~23日在摩納哥召開第51次會議,並於25
日發布《SROCC特別報告》(Special Report on the Ocean and Cryosphere in a

Changing Climate),匯集了大量科學證據,探討來氣候變遷如何影響海洋、沿海、極地
和山地生態系統,也探討如何強化自然生態和人類社會的「韌性」以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
風險。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今(26日)舉辦媒體沙龍,邀請專家解析這份報告的意義。


基金會副執行長張揚乾表示,SROCC報告涵蓋所有的水文層面,包括海洋水循環、海洋熱
浪以及海洋生態系瓦解的關係,把科學家對海洋、水文和極區所看到的相關問題做一次完
整闡述,同時也是第一份強調「教育」作為解決方案之一的IPCC報告。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8797892056_2107b9a905_b.jpg
[圖]
 

氣候變遷下的海洋關鍵事實

根據IPCC新聞稿,目前全球海洋的「溫度已經更高、酸性已經更強,且生產力已經降低。
冰川和冰蓋的融化正在導致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區的極端事件正在變得日益嚴重。值得注
意的幾項事實包括:


‧海平面世紀末最壞情境上升1米、全球各地較小型的冰川,世紀末將有八成消失融入海
中。

‧海洋熱浪頻仍:「海面日溫度超過1982年至2016年間該區域99%」,稱為海洋熱浪,發
生的頻率加倍,且更為持久、更強、更廣。

‧海岸濕地消失:20~90%將在2100年前流失。

‧海洋含氧量降低:海洋面積在100至600公尺深度的含氧量降低的情況,預估在2031~
2050年之前會佔59~80%。

‧海洋物理與化學成分改變:到本世紀末,1970年以來觀察到的累計海洋吸收熱量,預估
將再吸收多5~7倍的熱量。相較於1986~2005年水準,上層200公尺的年平均密度分層,在
本世紀末將增加12~30%,阻撓垂直營養物、碳及氧的流動。海洋表面pH值較於2006~2015
年水準,2081~2100年前減少約0.3個pH值。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8797228056_858fa4a168_b.jpg
[圖]
 

‧颱風成為強颱的機率增加:氣候變遷增加北大西洋最強熱帶氣旋的極向遷移,也與人類
活動強迫的熱帶擴張有關。開始有證據出現,證明近數十年來,每年第四或第五級熱帶氣
旋的出現比例增加。


‧極圈森林火災風險增加:野火情形增加與永凍土融解,以及北極圈和高山水文的變化,
造成了生態系統擾動的頻率與強度。包含對植被與像是馴鹿和鮭魚等野生動物的正面與負
面影響。


‧魚類和海洋生物數量減少:20世紀以來的海洋升溫,已造成漁獲潛力降低。許多區域中
,魚類與貝類數量因全球升溫與生物地質化學變化的直接間接影響而減少。

‧藻華對全球產生威脅:有害的藻華自1980年代開始因氣候與非氣候因素,像是河岸營養
物逕流等,出現範圍擴張與頻率增加的情形。所觀察到的有害藻華趨勢,部分是因為海洋
升溫、海洋熱浪、含氧量降低、優養化與汙染所致。有害的藻華現象已對糧食安全、觀光
、在地經濟與人類健康造成負面衝擊。


‧永凍土含碳釋放至大氣將達千億噸:本世紀末,近地表永凍土層(3~4公尺內)將有69±
20%的減幅。預計導致釋放累計百億至千億噸(GtC)的永凍土碳含量,加劇氣候變遷程度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8797367762_60d890ac3a_b.jpg
[圖]
 

全球暖化 其實就是海洋暖化

這份報告指出,海洋升溫和酸化、氧氣損失和營養供應變化已在影響著沿海地區、遠海和
海底海洋生物分佈和豐度。魚類種群分佈的變化已減少了全球捕撈量。而未來有些區域(
特別是熱帶海洋)將持續減少,但某些區域如北極可能會增加。 高度依賴海產的社區恐
怕會面臨營養、健康和糧食安全的風險。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表示,地球表面有71%是海洋,全球暖化其實就是海
洋暖化。海洋所累積的熱,會影響到整個海流系統,不論是淺層、深層洋流都深受衝擊。

他舉珊瑚礁生態為例,IPCC SR15的報告早就警告,如果全球升溫超過1.5℃,70~90%的珊
瑚生態系會消失,若超過2℃,甚至有99%會消失。而全球珊瑚礁生態系達284300平方公里
,雖然只占海洋面積約0.2%,但卻是已知10萬種生物(和未知約8~900萬種生物)的棲息
家園;且全球有十億人口仰賴健康的珊瑚礁生態維生。珊瑚生態系崩潰對人類處境的影響
可想而知。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也發布新聞稿評價這份報告,全球海洋專案負責人坦澤爾(John
Tanzer)指出,報告清楚說明氣候變遷會影響海洋健康,進而影響人類福祉。無論是珊瑚
礁、紅樹林、魚類族群或沿海棲息地,氣候變遷和人類壓力正在迅速摧毀全世界數億人生
活所依賴的自然資源。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881/27328937238_d7f0e9027c_b.jpg
[圖]
 
深澳海域的珊瑚礁。資料照片,活塞教練王銘祥提供。

北極海冰量下降 凍土融化  高山環境重大變化影響下游社區

報告指出,北極海冰範圍在一年中的每個月都在下降,且在變薄。如果全球升溫超過1.5
℃,那麼北極海洋無冰期只出現在9月(冰量最少的月份) 的情況將為百年一遇。 若全
球升溫2℃,這種情況將會高達三年一次。


已凍結多年的常凍地面正在升溫和解凍,預計21世紀內將發生大範圍的凍土解凍。即使將
全球升溫限制在遠低於2℃,到2100年,25%左右的近地表(3-4 米深度)多年凍土將解凍
。如果溫室氣體排放繼續大幅增加,則可能會損失約 70%的近地表多年凍土。


北極和北方多年凍土保有大量有機碳,幾乎是大氣中碳量的兩倍,如果它們解凍,有可能
顯著增加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

WWF北極計畫主任溫瑟爾(Peter Winsor)指出,報告清楚顯示,氣候變遷正使極地地區
產生不可逆的變化和不確定性。海冰是極地地區的熱帶雨林。許多極地物種依賴海冰生存
,棲息地正在消失。氣候變遷的快速發展也威脅著生活在北極地區的生計和文化。此外,
「這不是地方性的威脅,全世界都依賴極地來降溫。」


報告也針對高山地區的影響提出評估。WWF全球淡水專案負責人奧爾(Stuart Orr)說指
出,氣候變遷也對地球「水塔」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包括全世界高山上的冰川融化、積雪
減少、永凍土解凍,導致海平面上升和河流流量變化。這些現象威脅著當地社區的適應能
力,以及上游到大海之間各物種的生存。


報告發現,像歐洲、東非、熱帶安第斯和印尼等地發現的小型冰川,預計在高排放情景下
,到2100 年將失去80%以上的現有冰量。

高山冰凍圈的退縮將繼續對娛樂活動、旅遊和文化資產產生不利影響。下游的可用水量和
水質也受到改變,對農業和水電等許多部門產生影響。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8797687876_c80889249f_b.jpg
[圖]
 
安地斯山脈的冰川。來源:聯合國新聞照片,Daniela Gross攝。

減緩氣候衝擊和生態損失齊頭並進  「調適」要儘早

報告強調,減緩氣候變遷和減緩生態損失的措施必須齊頭並進,並與調適作為充分整合。
此外,人們必須大幅度恢復海洋本身對抗氣候變遷的能力,整個人類社群必須加快腳步,
根據巴黎協議確保更健康的海洋,並積極轉向以自然為基礎的解決方案。


WWF則是提醒,要幫助生態系統適應氣候變遷,人們必須先認識正常運作且健康的河流和
淡水系統的價值,進而發展出健全的水資源政策、實踐、投資和治理。

受邀在媒體沙龍解讀報告的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教授童慶斌指出,從2001年納莉颱風
、2002年的北台灣乾旱、再到2018年823高雄淹水以及春季的乾旱事件,綜觀這20年來,
極端氣候事件發生的機會確實在增加。


面對未來的氣候變遷趨勢,調適的思維和作法也要跟上。他舉例說明,以調適的觀念來說
,我們無法無止盡的用工程思惟如加寬排水道、加高堤防等作法讓「淹水」不要發生,而
是要降低「淹水」對人的影響。


就像一個人的健康,並不是讓他不要生病,而是生病後可以很快恢復──這就是調適的基
本精神。童慶斌解釋,「這也是為什麼韌性很重要,意思是,我可以受災、我可以受損,
但我可以很快恢復。」因此「我們的思維要變」,這也呼應了IPCC報告所著重的「教育」
作為解決方案的一環。


他也針對政府提出建議,科技部過去做過氣候變遷對沿海地區、漁業的影響,已經起頭做
了盤點,也建立了方法論,但後續需要由各部會持續深入。整個政府應該「在過去科技基
礎之下,化成政策行動」,此外,雖然政府相關單位做了不少工作,但還缺少一個透明的
監督機制,沒有清楚的揭露。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SMC)助理研究員高佩懃也在媒體沙龍中分享了國際科學社群對報告
的回應和評價。

高佩懃彙整包括英國、澳洲、紐西蘭氣候科學家的觀點指出,整體而言,國際科學家再次
提醒海平面上升所帶來的風險,並認為海平面上升已是無法逆轉的事實,但可以降低影響
,其對人類社會有極大威脅,特別是具有高度脆弱性的地區,應制定更明確的調適策略。

他指出,科學家明確指出,「我們已經沒有時間了,應儘速透過各方面深度的轉型,將升
溫控制在1.5~2℃以內。」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8796979013_c80463b8cd_b.jpg
[圖]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8797337766_71828137fc_b.jpg
[圖]
 
https://live.staticflickr.com/65535/48797337656_6a806a0007_b.jpg
[圖]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e-info.org.tw/node/220391
世紀末預言 IPCC特別報告:人類面對更暖、更酸、更缺氧、更無魚、海平面更高的海洋 |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圖]
全球最具權威的氣候科學社群25日發布《氣候變遷下的海洋與冰凍圈》特別報告,科學家警告,最糟的情境下,本世紀末海平面將上升一公尺,而全球各地較小型的冰川,會有八成消失融入海中,強颱等極端氣候事件發生機率增加。學者提醒,面對氣候危機對人居環境的衝擊,無法再仰賴傳統的工程做法,人們如何「調適」、提高「韌性 ...

 
6.備註: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4.230.245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TZL2zgu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69542333.A.AB8.html
TWilde: 世紀末救世主傳說1F 39.8.195.236 台灣 09/27 08:00
xzcb2008: 所以呢2F 42.77.151.86 台灣 09/27 08:00
kamisun: 喔3F 1.163.122.71 台灣 09/27 08:02
gk1329: 火力繼續燒4F 27.242.190.119 台灣 09/27 08:03
whathefuc: 假議題5F 42.73.6.58 台灣 09/27 08:04
t00012: 先練好北斗神拳6F 106.1.81.73 台灣 09/27 08:04
shadowdio: 嚇死我了 16度催下去壓壓驚7F 114.47.170.74 台灣 09/27 08:04
gk1329: 所以500-1000年之後 人類只能戴氣瓶惹8F 27.242.190.119 台灣 09/27 08:05
bamm: 等人類消失了,地球就會恢復原有樣貌了9F 27.52.97.200 台灣 09/27 08:05
gk1329: CO2超過5000ppm就會死人10F 27.242.190.119 台灣 09/27 08:05
Lailungsheng: 幹你娘,垃圾idcc死全家11F 101.137.160.41 台灣 09/27 08:05
easyfish: 所以 還有幾集可以逃?12F 1.173.105.6 台灣 09/27 08:06
gk1329: 肥宅會說沒關係 人類滅亡乾我屁事13F 27.242.190.119 台灣 09/27 08:06
avio511: 喔14F 123.205.14.12 台灣 09/27 08:07
dsplab: 可是芥末日在2021~2024年15F 111.240.88.82 台灣 09/27 08:09
qaz12453: 趕快吃魚 以後可以炫耀(誤16F 101.10.35.128 台灣 09/27 08:16
sellgd: 控制速度的少子化是正確的方向17F 203.222.12.195 台灣 09/27 08:18
sluttervagen: 豪洨,小冰河期都來了,再騙錢啊18F 223.137.65.166 台灣 09/27 08:19
OGC218: 拚經濟好嘛?19F 101.13.241.63 台灣 09/27 08:24
kuromai: 只要人類還是一樣蠢壞,什麼鳥教育一樣無20F 42.76.187.11 台灣 09/27 08:29
kuromai: 用啦
ibanes: 其他不好說,但海洋資源耗竭倒是快實現了22F 163.19.85.31 台灣 09/27 08:33
pinebox: https://youtu.be/xVlRompc1yE   XDD23F 111.71.214.116 台灣 09/27 08:40
Emotional Greta Thunberg attacks world leaders: "How dare you?" - YouTube Environmental activist Greta Thunberg furiously attacked world leaders at the United Nations on Monday for not doing more to tackle climate change, berating ...

 
ptrex: 才2019就討論世紀末?2020 2048 聽說有全球24F 49.214.255.62 台灣 09/27 09:27
ptrex: 全球性人為大事
kenkenken31: 資本主義就是無節制追求發展(錢),26F 111.71.122.174 台灣 09/27 09:38
kuromai: 追求錢真的是人類最智障的一件事27F 42.76.187.11 台灣 09/27 09:55

--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1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343 
※ 本文也出現在看板: terievv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 ̄︿ ̄)p zerou86 說瞎!
1樓 時間: 2019-09-27 11:46:22 (台灣)
  09-27 11:46 TW
其實世界上有一部分高端菁英,認為人類人口太多了,其實若真發生末日也只是削減中低端人口罷了...對他們來說,還是繼續過著富裕的日子....
2樓 時間: 2019-09-27 13:27:48 (台灣)
  09-27 13:27 TW
臺灣大學生每個只會向上看,死越多人越好
3樓 時間: 2019-09-27 18:55:27 (台灣)
     (編輯過) TW
我對此報以極度懷疑,事實上地球均溫去年到今年已經停止增長了,這些報告一直認為這幾年的停止增長是減碳成效,但卻絕口不提另一派地球暖化學者的理論「太陽活動論」
地球氣溫大幅增長與大幅下降在地球過去歷史很常見,而這氣溫變化造成了非常多次大小冰河時期,而每一次冰河時期過後就輪到地升溫時期。
這個週期的重要決定因素,就是「太陽活躍程度」。
這100年來是太陽走向漸漸活躍時期,所以地球均溫也就因此不斷上升,而科學家觀察預估約在2020年太陽活躍時期將會結束,然後進入冷卻降溫接下來進入小冰河時期。
這新聞從之前就已被證實...
https://technews.tw/2018/02/09/sunspot-sun-grand-minimum-maunder-minimum-dan-lubin/
而這新聞與地球暖化的預測,有沒有發現,兩者其實是「完全矛盾」。
一個是不管你如何說就是會不斷上升,一個卻是真實觀察到地球原本就發生的溫度規律,「太陽活動論」預測出未來的趨勢是不斷降溫,這理論也說明了地球之前升溫的趨勢的理由。
而川普支持的科學家理論也就是這個不斷被嘲笑,但卻無比真實在地球早已發生過無數次的「太陽活動論」。
未來就有趣了,如果地球不斷降溫,這些「溫室氣體論」「科學家」又不知道有何說詞,支持他們的理論。
其實從一開始我對溫室氣體論就感到非常懷疑,要知道宇宙是非常冷的。
地球只要自轉到太陽背面,才半天,黑夜沒有日照,溫度便可以下降到10度以上,如果地軸角度差了幾度,地軸角度到了冬天,溫度可以掉到零下數10度。
在宇宙溫度零下200度以下的溫度,溫室氣體也只是讓空氣保溫效果高那麼一點,也就只是在-200度以下多鋪了一張薄毯。有何意義呢?而這站不住腳的東西就是所謂的「溫室氣體暖化論」
而之前一直被炒作號稱比二氧化碳還要厲害甲烷的牛隻排放問題,為何突然被消音,原因是有一個發現與溫室氣體效應極端矛盾,某些人怕被發現這個大矛盾,所以不敢繼續炒作。
這發現就是「植物本身也會產生大量甲烷」,如果溫室氣體揮導致地球升溫那在無人類植物生生不息的時候,地球溫度應該不斷升溫才對,但事實呢?
不要完全相信所謂的環保團體,有時候他們推銷的理論背後有大問題...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