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kuod (意見達人!此人很有意見)
標題 Re: [新聞] 紓解農業缺工 陳吉仲:4月引進印尼450名
時間 2019-03-08 Fri. 18:30:24


來!來!來!下好離手,我們來看看這官方的奴役團何時全部逃逸

1.下飛機的那一秒
2.受完農改場訓練的隔天
3.進入民營農場工作的第一夜

來各位順便來賭一下哪裡可以找到他們?
A.路口那家怪怪裙子短短印尼小吃店
B.台中火車站
C.其他各類型產業包括盜採山林、營建業、其他未掛牌畜牧場業等等。

另外來賭他們何時會被抓?
ㄅ.懷孕的時候
ㄆ.錢賺到差不多的時後
ㄇ.生病的時候
ㄈ.想回家的時候

我國青年低出生率,就是勞動條件不利孩童出生撫育,而資方可以不改善的原因就是可以向政府抱怨,缺3年期可替換性人力,然後就先是義務役、然後搞研發替代役、還有學校實習制等等,直接破壞雇主應當保障勞工生活基礎的義務。這就是難怪年輕人除非自家有產業或者8+9只管今天爽,否則沒人敢在"未能夠穩定工作20年"的保證下,生孩子。結果就是年過35歲才來趕進度,做試管嬰兒啦!

現在引進外勞,只是解決燃眉之急,就像偉小寶進宮,趕鴨子上架,但是鴨子遲早會發現,有人用鴿舍的標準,而且用蛋雞的產能當績效。一個鴿籠想養鴨子,還問產蛋率?我只能給你個答案,第一天每格鴿籠裡有隻小黃鴨

事實上,我們應該發展的是農村生態經濟,應該是一個小鎮,有50個左右的年輕人,每個人種植的作物都不一樣,採收期也都分開,當要採收時,就開工資臨時約僱,平時每個人都有顧自己的田,同時也幫鄰居們採收,順便賺賺小錢,到自己的田要採收時也該發出薪水給大夥,剛好滿足市場的收獲物賣出好價錢,到了每周夜市剛好把自己所賺得又貢獻出去,這才是一個正常的農村經濟。

但是我們現在的農村,三兩個年輕人,還都是父母給予的田地愛種不種的,而租地種植的年輕人種了兩三年,要漲地租時又不種了。到收割了,大家都種的一樣,哪裡都缺工,因為收獲期一樣,結果大豐收卻每斤5-10元的,比堆肥還要沒價值。乘涼的老人家與看護將近有四五十人整天遊手好閒的講年輕人沒用,搶麥克風、狂開進香團的。對於有農田也是種了等補助的。正如退休高所的替代率的不停的買房卻不住人,等政府都更或是年輕人養他們。夜市劃一區,撐不了幾個月又都不行了。

關鍵是改善勞工環境,不應該是引進外勞來滿足,雇主免於承擔員工生活壓力之苦。

--
※ 作者: kuod 時間: 2019-03-08 18:30:24
※ 編輯: kuod 時間: 2019-03-08 18:32:54
※ 看板: Gossiping 文章推薦值: -8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426 
( ̄︶ ̄)b darkrise1980, leon999su, microken, sandy1108 說讚! ( ̄︿ ̄)p zerou86, Han_Sen 說瞎!
1樓 時間: 2019-03-08 18:34:17 (台灣)
  03-08 18:34 TW
跟本要應徵連管道都沒有,而且臺灣農民很慘
2樓 時間: 2019-03-08 19:15:18 (台灣)
  03-08 19:15 TW
平時每個人都有顧自己的田,同時也幫鄰居們採收
不可能
地理環境+氣候+土壤特性+產銷班
就是會讓某些地方產某些東西
這是常理
3樓 時間: 2019-03-08 20:05:31 (台灣)
  03-08 20:05 TW
年輕人?
幹林涼機掰,
小綠綠連兵都不當了,會去當農夫?
這時候,怎麼沒小綠綠站出來靠北?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如果每個當兵的訓練內容都是培養瓦希里柴澤夫,應該滿多人願意的,但是我最會打掃了
4樓 時間: 2019-03-08 21:16:35 (台灣)
+1 03-08 21:16 TW
台灣勞工問題在於 對於外勞態度應該是走技術針對,就是讓有專業技術者(大學畢業或者某領域人士進來),不能單純大量引進基本勞工 另外就是每年要縮減在台外勞人數到某一個平衡線來保障國內勞工權益
這方面的意見就跟華航機師很像,同樣是機師外籍的條件比國籍差,還沒有限額,而國籍的條件真機車。
5樓 時間: 2019-03-08 21:21:34 (台灣)
+1 03-08 21:21 TW
我是覺得農村生態經濟比較接近觀光產業概念,其實我們有物種多樣性+地形複雜優勢,如果能在考慮培養農業大型財團 也許有機會能在國際上有一席之地,土地分割實在是太混亂,變成各種各的,這在加工上造成很大的問題,加工出口會比較有經濟跟商業優勢
觀光產業對我來說是附屬的,應該要建立在像是我本業生產醬油,為了展示醬油的技術與生產過程安全,我開放參觀,是一種賠小錢,賺口碑的附加價值,生物多樣性,是另一項重要的結構,我們地球全生態的結構正如克拉克防彈衣,防止各類型的疾病、人禍等等影響侵犯到內部來,人類也只是必較靠內層的一條纖維而已,當每個物種滅亡時,這阡阡陌陌纖維也隨之崩解,最後人類也會一起崩解,所以重要。確實我們的農地都太小了,國外生產便宜有時都能用飛機直接噴灑種子,他們用無人聯合收割機,我們5分鐘割完個人範圍換下一個,所以我認為關鍵是市場機制與該放市場資訊,才能調整產業,如空心菜的收成期是21天,所以空心菜的產銷班與農委會應該成立個平台登陸今天誰種了空心菜,與誰合作賣怎樣的價錢,21天後就會產出多少斤,明天餐桌上的空心菜那20天的農夫準備好了沒?這樣的公開資訊。以確保每天有穩定的食物來源,穩定物價。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