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MindOcean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9-04-26 06:44:14
看板 HatePolitics
作者 wenge321 (wen)
標題 Re: [新聞] 詢問2020選舉 柯文哲:千里江陵一日還
時間 Thu Apr 25 11:19:23 2019


※ 引述《devidevi (凱特)》之銘言:

: https://www.mdnkids.com/book_poem/index4.shtml
: 解讀一:要回台北了
: 千里江陵一日還
: 解讀二:要回台北了,兩邊的猿聲好吵
: 千里江陵一日還。
: 兩岸猿聲啼不住,
: 輕舟已過萬重山。
: 解讀三:阿扁要被特赦了
: 李白吟這首詩的背景是流放中,
: 聽到皇上特赦天下,開心的吟詩
: 解讀四:吳子嘉開除黨籍案,黨中央要介入處理了
: 同解讀三
: 解讀五:聲量回升,阿北很開心
: 收到皇上特赦天下消息
: 聲量從邊疆(白帝)回到中央(江陵)
: 解讀六:阿北宣布參選總統
: 阿北要從邊疆(白帝)到中央(江陵)
: 解讀七:阿北是中共同路人
: 李白是中國人,阿北吟李白的詩,就是中共同路人



: 還有其他解讀嗎??
: 解讀八:要記者去讀書

http://dailynews.sina.com/bg/news/int/chinanews/20100406/17471323667.html
新解李白:“兩岸猿聲啼不住”隱喻李亨兄弟相殘_國際_新聞中心_新浪網-北美 新解李白:“兩岸猿聲啼不住”隱喻李亨兄弟相殘 ...

 

新解李白:“兩岸猿聲啼不住”隱喻李亨兄弟相殘

中新網4月7日電近日,著名學者汪宏華重評唐詩《早發白帝城》,他認為李白不是用“兩岸
猿聲”表現快樂,而是用以倒敘和隱喻自己獲赦之前的驚悚見聞。李白在唐玄宗的兩個互相
殘殺的兒子李亨與李璘之間,沒有明顯的政治傾向,給予了同等的悲憫與譴責:其兩敗俱傷
如同兩岸的哀啼之猿,其人性泯滅如同兩岸的禽獸之猿。原文詳證如下:


  一、李白受到朝廷“兩座大山”的擠壓

  我們都知道,唐詩《早發白帝城》是李白被流放夜郎(今貴州省境內)途中,到白帝城時
忽遇赦命,旋即回舟抵江陵時所作。此前,李白在趕赴貶地時曾寫了一首《上三峽》:

  巫山夾青山,巴水流若茲。

  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

  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

  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及至返回,李白就冰火兩重天,寫下這篇酣暢淋漓的《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但這一次,李白是恨不得比水流得還快,比水流得
還低。為什麼?因為他受到兩派勢力的強力擠壓,若不盡快脫身,就可能死無葬身之地。一
派是永王李璘,一派是唐肅宗李亨,二者就猶同三峽兩岸猙獰對峙的高山。


  大致的情況是這樣,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策發,李白避居廬山。適逢永王李
璘此時出師東巡,李白應邀入幕。

  天寶十五年(756年),因安史之亂逃離長安的太子李亨於靈武城南樓即皇帝位,為唐肅
宗,尊稱唐玄宗為太上皇。肅宗即位是擅立,玄宗的尷尬自不必說,永王李璘也不服兄長肅
宗李亨,打算在江陵起兵。


  至德二年(757年),李璘戰敗,李亨的部下將其生擒、殺死。李白受到此案株連,被判
處流放夜郎。

  乾元二年春(759年),李白行至巫山,朝廷因關中遭遇大旱,宣佈大赦,規定死者從“
流”,“流”以下完全赦免。李白經過長期輾轉流離,終於重獲自由。

二、“兩岸猿聲”蘊含兩重倒敘

  表面看,《早發白帝城》的後兩句是前兩句的反復與遞進;先迎接早上的美麗彩雲,後
聆聽兩岸的陣陣猿啼;先說明一日之內穿越千里之水程,後說明一日之內跨過萬重之山峰。
總之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幹什麼都輕鬆,看什麼都順眼,包括猿聲也是在為他歌唱。


  但我認為,該詩的涵義沒有這麼淺顯,須知李白此時已58歲,歷經數次起落,不會如此
忽悲忽喜,情緒化。而且他的創作技法也已爐火純青,不會在僅有的四句詩中簡單反復,更
不會用猿啼表現愉悅。北魏酈道元在《三峽》中寫道:“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
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囀久絶。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
裳’。”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也曾寫道:“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無
論如何,猿啼都無關快樂。何況三峽兩側有的是走獸飛禽,有的是鶯歌燕舞……但為什麼他
卻只聽見了不絶於耳的猿啼聲呢?我以為後兩句在結構上是倒敘,在內涵上是隱語。李白早
在廬山就已經修煉成了大隱者,常在詩中設置包袱,如我上周解讀的《將進酒》。


  第一重倒敘是:李白本已“千里江陵一日還”,回到了故地(寫實,確有1200裡),耳畔
卻又響起凄厲的猿啼,眼前又浮現萬重大山。這就像孟浩然的《春曉》,本來已經天亮了,
睡醒了,“春眠不覺曉”,卻又憶起夜裏的風雨聲,“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李白這
重倒敘的用意在於,從寫景到寫心,從寫實到誇張,以“猿啼”之陰森、“萬重山”之艱險
反襯作者“輕舟”之自在。心態決定一切!


  第二重倒敘是,以沿岸悲慘、艱險的景象隱喻自己這兩年的所見所聞,李亨與李璘兄弟
相殘的情形就好比這兩岸的猿啼聲。此前,歷史學家一直不太清楚,究竟是李璘的部下皇甫
侁私自作主殺了李璘呢,還是李亨的授意?也不清楚李白在中間起了什麼作用,偏向於誰?
現在看來,應該是兄弟倆的火併,就像當初李世民殺建成和元吉一樣。李亨過後怒駡皇甫侁
不過是矯揉造作的假象,或許確存一絲愧疚。另外,李白也沒有明顯的政治傾向,他給予二
人的是同等的悲憫與譴責。人文層面,李白認為兄弟相爭是兩敗俱傷,勝利者良心不安,失
敗者死不瞑目,還要搭上大批的無辜者,場景就像這三峽兩岸的悲號之猿;人倫層面,他認
為兄弟相爭是非人的不義之舉,本性就像三峽兩岸的禽獸之猿。這種思想與情懷李白在另一
首詩《上留田》中作了明確的表述:


紫荊枝葉同榮衰,脊令飲啄共鳴舞。

  草木禽鳥尚如此,兄弟相爭猛於虎。

  對面刺目生荊棘,背面劌心設網罟。

  上留田,一何苦!

  尺布可縫粟可舂,兄弟不容爭環堵。

  三、李白人如其名,清白無辜

  原來,李白在《西遊記》之前就已經將人比作了猿猴(孫悟空隱射李世民),就更不用提
西方的達爾文了。那麼,人是不是從猿偶然進化而來呢?當然不是,獸是獸,人永遠是人,
人是宇宙的中心。無論是從哲學還是科學角度來說,都是如此。猿只能用來隱射人,貶斥人
。這是後話。


  由此可見,李白即便成為了李璘的幕賓,仍就是一介隱士,僅僅換了個角度冷眼觀世,
大隱隱於朝。李白之所以能從兩派勢力的夾縫中無羈無絆,輕舟而下,主要還是他心底無私
天地寬,心寬則從容無畏。事實上,如果李白真正幫助了李璘,李亨是絶不會放過他的。


  不禁想起了當時另一位詩人高適,他原本在江陵做長史,當發覺上司永王李璘有反唐肅
宗的意圖後,就藉口有病,偷偷離開江陵,投奔了肅宗,詳細介紹了江東形勢,說明李璘必
敗之狀。這就是文人政治與政治文人的區別。李白不諳政治,無論身處何位,都只專注於他
的詩文,他為詩而生,為詩而活,為詩而玩命。如果不玩命,李白又怎能寫出揭示歷史和人
性真相的《早發白帝城》呢?


  高適說:“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顯然是一種勢利之見,知名度高並
不一定就有知己。比如李白,他至今也沒有遇到知己。

  但願所有考證李白在李璘與李亨之間所作所為的人,放下猜忌,輕舟越過,李白人如其
名——很白、太白!(完)




賴清德 突襲 蔡英文

郭台銘 夜襲 韓國瑜


管你藍綠惡鬥還是網內互打

阿北就是 如來如去 自由自在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98.171.65
※ 文章代碼(AID): #1SmIS_4K (HatePolitics)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556162367.A.114.html
XX9: 老公突襲老婆,老婆驚喜。1F 04/25 11:20
formatted: 以“猿啼”之陰森、“萬重山”之艱險反襯作者“輕舟”2F 04/25 11:20
formatted: 之自在。心態決定一切!
XX9: 阿北悲傷沒人可突襲,正如寂寞的單身肥宅一樣邊緣4F 04/25 11:21
gibbs1286: 阿北:怕,好險我沒有加入政黨5F 04/25 11:22
willy0526: 政壇孤鳥呀 想飛就飛 想停就停 每天努力工作 這就是阿6F 04/25 11:23
willy0526: 北
amare1015: 好猛XDDD8F 04/25 11:26
willy0526: 你看另一個特質很像的黃國昌 可惜就是有一群黨眾和背9F 04/25 11:27
willy0526: 後的金主勢力 自由度差多了
※ 編輯: wenge321 (114.198.171.65), 04/25/2019 11:30:58
nata9952: 推 阿北形容的真的很貼切11F 04/25 11:32
cloud7515: 輕舟渡不過 就用渦雲渡12F 04/25 11:39
bluewild: 兩岸猿聲吱吱叫13F 04/25 11:47
smartwife: 阿北真的好強!14F 04/25 13:21

--
※ 看板: HatePolitics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7 
作者 wenge321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