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Jaies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2-02-03 08:05:11
看板 DummyHistory
作者 ThomasJP (筆劍春秋梁父吟)
標題 [小說] 天志救國記--第十七章  青水台會戰 (重練版)
時間 Sat Aug 13 11:07:13 2011


蒲河城位在瀋陽城北偏東四十里,位於蒲河之北。此地是由鐵嶺到瀋陽的必經要道,明朝
時修建有蒲河城,並駐軍設防。明末蒲河城被努爾哈赤攻陷,毀於戰火,後來成為盛京附
近的旗屯地。清中葉曾經改築此城,並在城內增建鐘鼓樓,但此城到清末又被荒廢。


蒲河城東倚山巒,蒲河主流從城南繞經城西,城北又有蒲河支流流過,地形適於防禦。蒲
河城以北四十里有懿路城,城為明萬曆年間所築,有四門。此城以北三十里有范河城,又
稱范家堡,由范家堡往北過范河可至鐵嶺。懿路城位於為金代的挹婁縣城故址,「挹婁」
據說是女真語「穴居人」之意。


懿路城南三十里、蒲河城北十里有懿路河,此河向西北流入遼河。在蒲河城正對面有青水
台村,村莊南有懿路河河道經過,村東北有山丘屏障,北面還有懿路河支流橫亙。懿路河
與蒲河之間地勢較為平緩,是一馬平川之地。從鐵嶺往瀋陽的大道通過清水台和蒲河城,
而在蒲河以南又有一村屯名為大漥,距蒲河城十里路程。大漥往南,距離瀋陽城北的北大
營還不到三十里地。


梁天志率領奉軍第一師,到他預定的戰場設下防禦陣地。由蔣百里留在瀋陽城內坐鎮,動
員民伕前往協助構築陣地。

這時早已入冬,天寒地凍,蔣百里便照梁天志的辦法張榜許下重賞──幹一天一塊大洋!
招募時只要青壯、不要老弱身體頂不住的。他給民伕發了鎬鏟、手斧之類工具,又命他們
多穿衣物,注意保暖免得凍傷,就由李雲重的國民衛隊護送到前方協助構築陣地。


奉天軍政府的財政信用還是比較好的,靠著奉天總商會的協助,瀋陽城內的商號普遍接受
奉天流通券。加上軍政府事先與日本總領事有過約定,日本銀行發行日金票也比較節制。
因此這時奉天並沒有出現紙幣氾濫、貶值的情形。


不過既然奉軍第一師的軍餉不需要發放現金,而是記在永福記保險公司的帳上,因此奉天
軍政府如今也不缺少現洋。梁天志就命現在在營務處管事的王楷仁搬出整箱大洋,每天傍
晚下工時直接發到每一個民伕手中。


有大量民伕協助,加上軍械廠生產的炸藥之力,梁天志就可以放手在積雪冰凍的土地上構
築土木工事。他將第一道戰壕防線,設在青水台村東北面的土坡稜線後方的反斜面上。從
這個陣地位置可以俯瞰西北面的平原,而從平原上卻無法看見陣地的情形。整個陣地兩側
倚靠山崗,大略呈現彎曲的馬蹄形或口袋形。通往瀋陽的大道從陣地前方通過,會遭到來
自陣地上守軍的火力封鎖。


第一道戰壕是作為最前線的射擊陣地,構築有機槍掩體。機槍掩體由瀋陽木材行運來的整
根碗口粗的原木搭建,上覆半公尺厚的實土,並用打通的竹管作為通風管。掩體向斜前方
開設有一尺見方、內寬外窄的機槍射擊口。掩體內配置馬克沁重機槍,彼此間可以形成殲
敵的交叉火網。


同時戰壕上還構築有許多半圓形的班射擊陣地,這些陣地是用沙袋壘成胸牆,用挖戰壕掘
出的泥土堆在外側加固。胸牆上面預先開有槍眼,可以讓弟兄躲在胸牆後面射擊。班射擊
陣地之間的距離大約為十五公尺,每一個班負責據守兩個陣地以及之間的戰壕。


每一個排負責的正面約為九十公尺,一個連的正面則為三百公尺。在連正面的兩翼設有輕
機槍的射擊陣地,有原木搭建的頂棚和胸牆掩護,並用漁網和枯枝落葉覆蓋加以偽裝。每
一個營的正面為一千公尺,由三個連負責正面防禦,一個連掩護側翼。營長本身掌握兩挺
輕機槍,在各連陣地之間移動指揮。


第一線陣地由第一團的第一、第二營和蔣志清的機槍營負責防禦,共有六挺重機槍、二十
挺輕機槍作為火力核心。整個正面的直線寬度為一公里多,在左右兩翼外側還埋設有大量
定向雷以防禦敵軍的迂迴。


第二道戰壕設在山坡稜線背後的坡底,作為部隊集結用的掩蔽陣地。從這裡有一人寬的曲
折交通壕,往上通到坡頂的第一道戰壕。他把砲兵第二營的十二門57山砲佈署在此,由第
一線陣地上的觀測人員以旗語指揮,向前線提供火力支援。


另外軍械廠生產的4.5吋口徑迫擊炮六門,也被併入砲兵第二營中使用。這些迫擊炮的性
能仍然沒有達到梁天志的理想,不過情況緊迫,於是梁天志就把這幾門預生產型的迫擊砲
也帶上了戰場。


第三道戰壕在山坡的西南一里處,位於青水台村的外圍,直接封鎖了通往瀋陽的大道。這
個陣地由第一團第三營駐守,作為第一團的後衛。在第三道陣地後面,是由升任炮兵團長
的劉躍龍所指揮的炮兵第一營十八門克虜伯75野砲。這些野戰砲從這個位置可以掩護第一
線陣地曝露的西側翼,而敵軍的砲兵卻不容易找到這些靠後佈署的大砲。


在第一道戰壕的前方兩百公尺設有障礙地帶,佈置了用胳臂粗的木頭製成的鹿砦和拒馬。
奉天軍械廠還沒有生產鐵絲網的能力,因此梁天志讓營務處收購了大量的漁網,纏在拒馬
上多少也能發揮一些類似鐵絲網的效果。整個障礙地帶的縱深將近達到了一百公尺,幾乎
把瀋陽城的木料都用光了。


梁天志的想法很簡單,面對數量和戰力上的不利局面,只能夠學習曾國藩說的紮硬寨、打
死仗。挖坑道作野戰陣地這一招在中法越南戰爭時,劉永福就曾經用來對抗法軍。有這樣
的先例在前,又有「後世」的經驗教訓擺在那裡,他相信自己可以好好給敵軍上一課。


梁天志自己率領警衛營、馬隊營和第二團,駐守在距前線五公里的蒲河城內。他把指揮所
設在蒲河城的鐘鼓樓上面,從這裡用望遠鏡可以看見戰場的情形,也可以從鐘鼓樓上打旗
號對前方下達命令。


他把整個第二團和馬隊營控制在手中,作為總預備隊。這些部隊的任務是掩護前線陣地的
後方,防備敵軍迂迴插入懿路河與蒲河之間的開闊地帶,並且視戰況隨時對敵軍發動逆襲
。警衛營則在蒲河城北門和荒廢的城牆上,用沙袋壘起簡易的碉堡,做據城死守的準備。

新近編入第一師,訓練也是最差的第三團,則負責防守蒲河南岸。第三團以連為單位,每
隔一里以沙袋為基礎,沿著蒲河築起小土城,扼守蒲河城以西十二里的開闊河岸。土城之
外掘有環形戰壕,形成立體的射擊陣地。設下這道防線,是為了防備敵軍派出馬隊繞個大
圈,溜到南岸去抄了奉軍的後路。


工程營、輜重營和營務處集中在大漥,李雲重率領的瀋陽國民衛隊一部精銳也在那裡待命
,隨時準備支援前線作戰。同時這裡也是最後一道防線,不到不得已,梁天志絕不會退守
到蒲河以南。其餘的國民衛隊則留在瀋陽城內,由蔣百里和李雲叡指揮,負責守城與維護
治安。


幾日之間,梁天志指揮著第一師全體弟兄、國民衛隊和招募來的民伕,不停施工才把這般
龐大的陣地構築完成。與此同時,孟恩遠率第二十三鎮由昌圖進至鐵嶺,與張作霖、吳俊
陞的巡防營會合後,又進駐懿路城。根據斥候所傳回消息,陳文運也率領第六混成協進駐
范家堡,落後前方清軍約不到半日路程。


最後一日下午,梁天志命令第一師弟兄全體休息,由民伕去完成最後零星的工事構築,以
便全軍上下能有時間養精蓄銳、恢復體力。在所有工事趕工完成後,梁天志就把民伕打發
回瀋陽,只留下一部份擔任抬擔架、運送傷員的工作。




「三位大老爺有所不知啊!那革命黨的軍師楊宇霆,號稱鬼神將軍。他生有異相,會奇門
遁甲、請神驅鬼。革命黨已經在前邊青木台築壇祭天,請來天上三十六天罡星,擺成一個
滿天撒星龜蛇土行遁地陣。大兵一入陣中,就要放出七十二地煞,殺個片甲不留……」


聽到探查敵情的騎兵捉住的本地鄉民如此說法,孟恩遠忍不住連聲斥道:

「胡說八道!胡說八道!我聽你放TMD屁!」

第二十三鎮的斥候已經捉了好幾個本地人來詢問情報,但事情實在有點邪門。這些老鄉有
說梁天志是天上星宿轉生的,有說藍天蔚上應天文、是「皇天已死、青天當立」的真命天
子,有說蔣方震吐一口氣八方皆震。現在又冒出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什麼楊宇霆,說是會奇
門遁甲、還是什麼鬼神將軍。好像前面的革命黨全都是妖魔鬼怪,可這些人是革命黨,不
是義和拳、白蓮教啊!


孟恩遠看到身邊馬弁、護兵個個臉色陰晴不定、面露緊張之色,連忙又罵道:

「你們還愣在那幹啥?一個個是呆了還是傻了?還不把這個造謠煽惑的傢伙給我轟出去?
MD誰敢給我出去亂嚼舌根,當心老子大馬鞭子抽你!」

一旁的吳俊陞卻也臉色不豫,他倒不是擔心這些裝神弄鬼之事。當初張作霖孤身逃回鄭家
屯,吳俊升從沒見過自己結拜兄弟如此狼狽和頹喪的模樣。都說革命黨的炸彈厲害,可從
來沒想過竟然如此厲害!


光是知道了張作霖遇上的情況他就不樂意動了,可是朝廷卻不讓他做壁上觀。肅親王爺親
自到了鄭家屯,朝廷旨意之外還帶來幾箱白花花的銀子,而張作霖也嚷著要再帶兵殺到瀋
陽去復仇。吳俊升給逼住了,他要再不動那就是不忠不義。只得點起兵馬,和張作霖一起
到鐵嶺跟孟恩遠會合。


孟恩遠人稱「拾簪將軍」,據說袁世凱練兵時有一次慈禧太后來視察,孟恩遠撿了慈禧太
后遺落的簪子,討得老佛爺的歡心,從此得到提拔。張作霖和吳俊陞對孟恩遠都不太服氣
,光是誰打頭陣誰殿後的問題就爭了個相持不下。


後來還是善耆出面調解,孟恩遠才讓了半步,由二十三鎮的馬隊標居前,張作霖的巡防營
馬步隊六營隨後接應,接著是高鳳城的第四十五協,然後由吳俊陞的巡防營七營跟進,最
後是孟恩遠親率第廿三鎮主力在後押陣。


搞出這麼個複雜的行軍順序,正如曹操所說的「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不過在這種
冰天雪地的時候出兵打仗,各部的士氣都不是很高昂。善耆還認為這幾支部隊之間互不服
氣,有助於造成一種彼此競爭的氣氛,更能激勵將士用命。


大軍開進了懿路城之後,哨騎探得革命軍已經在青水台村前築成陣地。吳俊陞、張作霖、
孟恩遠等人就帶上隨身馬弁,簇擁著肅親王爺前去觀陣。

到了村莊五里之前,舉起望遠鏡一看,真是乖乖不得了。只見對面一道小山坡上,卻是一
個個土疙瘩,上面又蓋滿了白雪,也不知這般佈陣弄的是什麼玄虛?陣地上還插著幾面旗
幟,那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革命黨常用,倒是認識。另一面被本地鄉民叫成「文殊師利金毛
獅子」旗的,卻不知有什麼名堂?


幾個帶兵的面面相覷,這看起來還真有些鬼門道,卻又看不出個所以然來。說打吧,可心
裡沒底。說不打,那也不成。萬一革命黨那些神仙鬼怪的謠言傳進營裡,沮喪了士氣那就
真說不得了。孟恩遠還心道乾脆回去之後就在營中斬雞頭、殺黃狗,祭祀一方鬼神,總而
言之把人心給定下來再說。


這時卻看到對面土坡背後衝出一隊騎兵,個個臉上沒有五官,只有漆黑一片。這下子可把
吳、張、孟三人的隨身馬弁和善耆的王府侍衛都嚇得不輕,還有人撥轉馬頭就跑。孟恩遠
連聲咒罵,善耆反而最不信邪,他從望遠鏡裡看得清楚,這些革命黨只不過是用黑布巾蒙
頭蓋臉而已。


梁天志這時卻也在第一線陣地上,舉著望遠鏡看到對面那副人仰馬翻的樣子,忍不住要大
笑起來。打仗可不是只有堂堂之陣、正正之師而已,宣傳、心理戰都是作戰的一部份。這
個年代搞政治宣傳沒什麼效果,利用傳統迷信搞搞心理戰卻是正好。


他事先就讓與東三省保安會祕密派人到鄉間四處放出謠言,又故意在戰場附近張榜告示說
本將軍已經佈下了「滿天撒星龜蛇土行遁地陣」,一但有人誤入陣中就會有「七十二地煞
」帶領「鬼卒」殺盡來人。果然搞得謠言四起,附近居民紛紛逃避一空,只有一些上了年
紀跑不了的被第二十三鎮的探馬抓去,問出的自然也是這些謠言而已。


那隊騎兵才跑出一里地,趁著對面還在混亂就趕緊調頭回來。奉軍第一師現在只有一營騎
兵,可是寶貴得很。雖然騎兵這個兵種在歐洲已經快要走到生命的終點,但在亞洲則還遠
沒有到那一步。梁天志也不敢派他們與敵方的哨騎對抗,生怕會有所損失。


如果黃霆皓的國民衛隊騎兵第一團能夠早日成軍,對於梁天志現在手中缺少馬隊的窘境肯
定大有幫助。

騎兵回來的同時,戰壕裡的第一團士兵按照事先的安排齊聲唱起了軍歌:

「馬勒戈壁。馬勒戈壁。草泥馬!草泥馬!皇上不是東西。朝廷不是東西。草泥馬!草泥
馬……」

歌聲順風傳送,善耆和孟恩遠聽了臉色又是一變。

善耆去過鄭家屯以後,又親自到了昌圖,把孟恩遠從長春召來,當面勸說他出兵南下。但
孟恩遠也接到袁世凱的密電,要他只給奉天革命軍一個教訓就好。既不要讓奉天革命軍在
東北坐大,可是又要留下奉天革命軍來牽制清廷。有這樣的前提條件擺在那,仗還能怎麼
打?看了這情況,孟恩遠頭又更大了,他心中陰晴不定,一怒之下乾脆打馬回營。




第二天早上,孟恩遠、張作霖和吳俊陞擺開人馬,開往懿路河北岸佔領攻擊發起陣地。昨
夜肅親王爺獨自想了整晚,頒下指令說今天各部一路上唱軍歌行軍,以壯聲威。只聽得清
軍士兵齊聲唱著1906年陸軍部頒行的軍歌「頌龍旗」:



於斯萬年,亞東大帝國!

山嶽縱橫獨立幟,江河漫延文明波;

四百兆民神明胄,地大物產博。

揚我黃龍帝國徽,唱我帝國歌!


接著二十三鎮官兵又唱起北洋軍歌──


喻爾兵!為子當盡孝,為臣當盡忠。

朝廷出利借國債,不惜重餉來養兵。

一兵吃穿百十兩,六品官俸一般同。

如再不為國出力,天地鬼神必不容。

自古將相多行伍,休把當兵自看輕。

一要用心學操練,學了本事好立功;

軍裝是爾護身物,時常擦洗要乾淨。

二要打仗真奮勇,命該不死自然生;

如果退縮干軍令,一刀兩斷落劣名……


善耆聽了,臉上卻稍微顯出不豫之色。原來這首軍歌卻是袁世凱制定的,這個時候不免顯
得有些敏感。張作霖見了,就讓手下巡防營唱起張之洞寫的「大帥練兵歌」:


朝廷欲將太平大局保,大帥統領遵旨練新操。

第一立志要把君恩報,第二功課要聽官長教。

第三行軍莫把民騷擾,我等餉銀皆是民脂膏。

第四品行名譽要愛好,第五同軍切莫相爭吵。

方今中國文武學堂造,不比市井蠢漢逞粗豪……


這首軍歌卻是張之洞根據德國的「威廉皇帝練兵曲」寫成的,在各省軍隊中流傳極廣。不
想才剛走到地方列好隊形,就聽到對面大聲齊唱──


傲氣面對萬重浪,熱血丹心照汗青。

膽似鐵打!骨如精鋼!雄心百千丈,眼光萬里長。

我發憤圖強,做好漢!

做個好漢子,每天要自強;熱血男兒漢,功名馬上來!

讓山川為我壯行色;去禦敵盪寇,為保家國征戰。

鎮東海風波,又欲挽弓西北射天狼;我是男兒當自強!

昂步挺胸,大家做棟梁、做好漢;效我先烈魂,為國之干城。

做個好漢子,殺虎斬蛟壯,伏波定遠威!

……


眼看好不容易凝聚起來的氣勢又被壓下去了,孟恩遠等人都是臉色一黑,便把大砲拉到陣
前放列。

第廿三鎮的砲隊標有75管退式過山砲四十八門,巡防營的則是舊式的57過山砲,吳俊陞和
張作霖部各有十二門。此時以第廿三鎮居中,張作霖佔住左翼,吳俊陞擺開右翼,一齊向
山坡上的革命軍陣地開火轟擊。


這時中國軍隊中使用火炮的方式,大都是憑目測隨意射擊。既沒有儀器輔助,也沒有仔細
計算射程射角。因此清軍雖然集中了不少火砲一起射擊,卻很少有砲彈打在工事上,大部
分都掉到了陣地前方。雖然一瞬間戰場上煙霧籠罩,砲聲隆隆好似驚天動地,卻沒有多少
實際效果。


打了約莫一刻鐘之後,清軍砲火停了下來。按照事先分配好的任務,廿三鎮四十五協負責
中路進攻,張作霖、吳俊陞的巡防營分從左右翼迂迴,三路同時發起進攻。

高鳳城指揮的第四十五協規規矩矩,第八十九、第九十標各有一個營以橫隊展開在前,負
責第一波進攻。另兩個營在後組成縱隊,準備隨時跟進。第廿三鎮的士兵前後分成三道散
兵線疏開,信心十足地肩著上了刺刀的步槍,按照日式操典踏著便步前進。


青水台村北懿路河的支流這時正是枯水期,河床上幾條凍結了的涓涓細流沒有給清軍造成
妨礙。他們隊伍整齊的踏過了河床,但接下來要爬上革命軍陣地前的山坡時卻遇到了困難
。奉軍第一道戰壕所在的小山坡,用肉眼看來並不如何險峻,但實際上要爬上積了雪的斜
坡卻很費力。


陣地上的觀測員看見清軍速度變慢,原本排成的散兵線都擠在了一起,就打旗號給後面砲
兵第二營的57過山砲,讓它們開火射擊敵軍。

開花彈碰碰地落在第廿三鎮士兵的隊伍中間,冒起一道道煙柱。砲彈破片四下飛舞,把清
軍士兵擊倒、化為一團血肉。第廿三鎮士兵放低了身子,變換成兩手持槍的姿勢,繼續在
雪地中掙扎著前進。


眼看清軍進入革命軍陣地的「口袋」中間,嗶哩啪啦一連串炒豆子似的聲音響起,革命軍
的輕重機槍一起開火了。不能不說第二十三鎮訓練的還不錯,這時居然沒人往後跑,只是
有人本能的往地上趴。一有了帶頭的人,不久所有人都趴到了地上。


張作霖部的巡防營在左翼,朝奉軍陣地東面依託的山上仰攻。因為地形關係,第一次攻擊
他只派出一個營上前,不過他手下的巡防營各營都是馬步混編,也不顯得實力薄弱。

巡防營的士兵要顯得老練多了,他們一開始就低著身子,保持疏散的隊形,提著槍快步往
上竄。兩里地面,一下就變成了一里、半里,終於到了革命軍陣地前的拒馬邊上。這個時
候革命軍的步槍也開火了,巡防營的士兵卻更加悍勇,仗著隊形疏散,還是頂著彈雨拚命
往前衝。


不過他們很快就衝進了障礙地帶的鹿砦和拒馬中間,有不少人給漁網絆倒,也有人槍枝或
者身上被纏住,努力想要掙脫出來。陣地上的奉軍趁機專門集中火力,打那些帶頭衝在前
面的、還有騎在馬上的清軍。巡防隊的馬步混合營,一下子就被打成了純步隊。


第一波巡防營士兵首先退了下去,但接下來第二波、第三波又攻了上來。之前清軍炮轟革
命軍陣地的時候,開花彈也在障礙地帶中打出不少口子,這時巡防營士兵便一頭往裡鑽去
。不少巡防營士兵鑽過拒馬、鹿砦,又被奉軍集中步槍火力打死。


這時那些第廿三鎮的兵也看清楚了,突然喊一聲衝啊就從地上躍起,不按隊形一小群、一
小群的往前衝。雖然在機關槍的交叉火網下立刻死傷慘重,但也有不少人衝到了障礙地帶
前面。


就在緊要關頭,奉軍陣地的左側翼突然傳來一陣槍砲聲,接著又是一陣爆炸聲。在戰場另
一邊督戰的張作霖聽了臉色一變,幾乎要跌倒在地。

原來清軍右翼的吳俊陞投機取巧,他派出一營步隊纏住奉軍陣地西面山崗上的守軍,卻又
派出馬隊直插入奉軍陣地第一線陣地和清水台村之間的空隙,想要用一個小迂迴攻打奉軍
陣地後背。沒想到馬隊在青水台村前方,就遭到砲兵第一營的75野戰砲開火射擊,接著又
吃了第三道戰壕上第一團第三營輕機槍火力的側射。


這支巡防營馬隊被防守青水台的奉軍火力驅走,掉頭向山崗上的奉軍陣地衝去。也許他們
還以為可以襲擊革命軍的側翼,卻闖進了定向雷的雷區。吳俊升接到報告後欲哭無淚,沒
想到自己也跟張作霖一樣,吃了革命黨炸彈的虧!


眼看右翼敗退了下來,中路和左翼自然也跟著撤,一邊退還一邊又在雪地中丟下了許多屍
體和傷員。清軍的第一次進攻就這樣垮了,連半寸陣地都沒打下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35.249.68
※ 編輯: ThomasJP        來自: 58.35.249.68         (08/13 11:22)
qekye:推用心~~~1F 08/13 13:28
suker2001:推!2F 08/13 14:00
kk13942001:推砍掉重練(咦?)3F 08/13 14:10
colhome:第6頁最上方鄉民的話還是講青木台?4F 08/13 14:24
dany9177:革命黨已經在前邊青"木"台築壇祭天5F 08/13 15:58
sayuki:推6F 08/13 16:25
vijay:推。此時步兵火砲在中國已使用逾三百年,似沒那麼廢?7F 08/13 18:18
ThomasJP:劈山砲這種不能開花,射程只有兩里多的東西...8F 08/13 18:21
Hartmann:推9F 08/13 20:47
cluku:推~10F 08/14 00:14
salagadoola:吳俊陞/吳俊升11F 08/18 03:34

--
※ 看板: Jaies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33 
※ 文章分類: 第一卷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