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5-06-25 20:45:01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SkyMirage (Stardust)
標題 Re: [爆卦] 2015 Nature Index全球自然科學指數排名
時間 Thu Jun 25 16:32:09 2015


※ 引述《czqs2000 (青山)》之銘言:
: 八卦版的各位怎麼看?第二名到第五名加起來分數還趕不上第一名,差距啊。

這個排名看的一個評比叫做 WFC,全名為 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

WFC 的算法大致上如下:

1.首先公正的 Nature 雜誌社會先從目前學界上千份學術期刊中,挑出共68本各領域比較
有份量的期刊。

2.把刊登在這些期刊上的每篇文章的作者,依據他所隸屬的機構分別列出。

3.接著按照每篇文章作者的數量,計算每個機構的貢獻度。譬如說一篇文章有10個作者,
那每一個作者的機構就得到0.1的貢獻度; 同一個作者若是隸屬兩個或以上的機構,則再
均分下去。這裡得到的值就是 FC。


4.統計該年度各機構的總 FC。另外有四本天文學和天文物理的期刊,因為文章數量比其
他同領域期刊要多很多,所以權重往下修正為20%,修正過後的 FC 值稱為 WFC。

5.同樣的方法也可以計算不同國家、或各機構在不同領域的 WFC。


請注意這種算法有幾個特徵:

1.不考慮作者欄內作者的順序。第一作者和第五作者的 WFC 貢獻是同樣的。

2.不考慮期刊的影響因子。所以一篇在 IF<10 的作者,如果只有一個作者的話,對 WFC
貢獻度會比一篇有十個作者的 Nature 文章要高。

3.跨機構間的合作文章,以作者人頭數多者較吃香。

4.此評比完全只考慮當年度的文章數,不考慮每篇文章完成所花的時間、經費、完整度。
所以短文比長文吃香,非原創性(研究時間短)比原創性文章(研究時間通常較長)吃香。

5.研究機構的人數越多、發文章數量愈高,排名則愈前面。



因此中國科學院全面打趴歐美老牌研究機構的原因,稍微有點 sense 的人大概猜得到為
什麼了。

當然中國這幾年自產的 Nature/Science 數量逐年在上升,但是撐起這個數字的原因大致
如下:

1.中國的人海戰術,並且在制度上獎勵發表於各大期刊的論文。台灣也有搞,但是中國
特別是中科院人數基數非常大。

2.中國各高校和科研機構近年大量的尋求與國外研究機構的合作機會。如同前述幾點,就
算只是掛個二作三作,對於 WFC 的貢獻度還是跟第一作者沒任何差別。甚至可以用灌人
頭數的方式墊高 WFC 值。


3.中國近年大量聘請海外的講座學者,常有例子是就算研究都在國外完成,作者的隸屬單
位還是會掛上中國的聘任單位。

4.續1,為了賺取論文獎金,很多中國的學者選擇以容易速成的領域作為研究主力,缺乏
原創性的研究工作。




再次強調,這項統計完全只考慮文章發表的數量以及作者的平均貢獻度,是一個非常粗造
的評比,它僅僅能約略顯示各機構/或國家在學術論文發表的數量,而完全無法顯示出研
究的貢獻度和影響力,也不考慮每間大學的教學品質和聲譽等等。譬如最明顯的例子是
加州理工學院因為規模小,排名落到29名去,甚至在南京大學(16名)之後。(我上個月
才去參觀過南京大學,我知道以現在來看,南大的研究還離加州理工有好大一段距離)


另外這個 WFC 值和排名有點接近各機構和國家的科研經費排名,科學成果就是用錢去堆
出來的。譬如說哈佛大學一年的研究經費差不多就是台灣整年所有高等教育的經費,反
映出來的數值就是哈佛的WFC(865)級距上等於台灣的WFC(481)。前面有人說五年五百億

都去哪了,其實這個表就說明了台灣的科研每分錢產出效率並不輸人,只是礙於總體規模

不大,反映在這個排名上很後面罷了。然後拜託不要再說五年五百億很多了,美國幾個
大校一年的經費就是幾百億台幣......


最後要講一點,其實是關於台灣的一些現狀。如果這個 WFC 值可以更詳細列出每個作者
在研究所以前受教育的國家,台灣絕對擠得進前十名。台灣整體排名落後的原因在於留
不住人,而非表現差人一截。這其中,個人點評兩大原因:


科研資源不夠集中,以及大學制度僵化。

政府想在國家科學發展上急起直追,上述兩項得要優先改革才行。




: 科研機構排名:
: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2/n7556_supp/fig_tab/522S34a_T2.html
Top 200 institutions : Nature Index tables : Nature :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The Index's leading countries and institutions for high-quality science, ordered by 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 (WFC) for 2014. Also shown are the total number of articles, and the change in WFC from 2013. Articles are from the 68 natural science journals that comprise the Nature Index (see Guide to t ...

 
: 1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China
: 2  Harva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 3  French National Centr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CNRS)   France
: 4  Max Planck Society      Germany
: 5  Stanford University (SU)        United States
: 6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United States
: 7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UTokyo)        Japan
: 8  Helmholtz Association of German Research Centres (Helmholtz)    Germany
: 9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 1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C Berkeley) United States
: ……
: 95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TU)
: 國家排名:
: 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522/n7556_supp/fig_tab/522S34a_T1.html
Top 100 countries : Nature Index tables : Nature :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The Index's leading countries and institutions for high-quality science, ordered by 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 (WFC) for 2014. Also shown are the total number of articles, and the change in WFC from 2013. Articles are from the 68 natural science journals that comprise the Nature Index (see Guide to t ...

 
: 1  United States 17936.51
: 2  China   6,037.22
: 3  Germany 4,018.73
: 4  United Kingdom  3,249.72
: 5  Japan   3,200.43
: 6  France  2,221.95
: 7  Canada  1,488.90
: 8  Switzerland     1,293.75
: 9  South Korea     1,167.66
: 10 Spain   1,090.72
: ……
: 18 Taiwan  481.47

--
         邏輯無助於科學。

              法蘭西斯‧培根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62.195.245.161
※ 文章代碼(AID): #1LYxoEYj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35221134.A.8AD.html
tommy421: 改革? 格到老屁股怎麼半1F 06/25 16:33
Ianthegood: 推y2F 06/25 16:34
grandwar: N家S家這幾年被罵很大 都有論文專門討論這問題了3F 06/25 16:36
blackwindy: 有人整理了 幫推4F 06/25 16:38
goodevening: 好清新專業的文章5F 06/25 16:39
Merlion: 台灣每一種排名都輸 從來沒好看的排名XDDD6F 06/25 16:39
Merlion: 每一種排名也都也各自的萬年藉口 美國體系 英國體系的排
Merlion: 名台灣在亞洲都輸給主要對手

老實說我們沒輸多少,這項排名很大的一個關鍵是研究規模。如果你把前面20名的國家的
WFC 除以各個國家的人口數量,你會得到一個新的數值,叫做人均 WFC

United States   56.2
China            4.4
Germany         49.6
United Kingdom  50.8
Japan           25.2
France          33.7
Canada          42.5
Switzerland    161.7
South Korea     23.4
Spain           23.2
Italy           17.4
Australia       39.6
India            0.7
Netherlands     44.5
Singapore       94.7
Sweden          51.5
Israel          61.6
Taiwan          20.9
Russia           2.6
Belgium         31.7

我們在東亞諸國裡面其實人均 WFC 是跟南韓和日本差不多的,不需要太悲觀。

====
wmigrant: 好文推!!!9F 06/25 16:41
Merlion: 這份排名 中國並沒打趴老美 根本還是老美打趴中國10F 06/25 16:43
是中國科學院CAS,抱歉文章裡面有筆誤。
※ 編輯: SkyMirage (162.195.245.161), 06/25/2015 17:03:38
tedpc: 專業推11F 06/25 17:07
basel:12F 06/25 17:21
loveluthien: 瑞士人是外星來的喔13F 06/25 17:21
bj45566: 好文推14F 06/25 17:34
bj45566: 瑞士本來就一直是人均諾貝爾科學獎得主最多的國家,這樣
bj45566: 反而更驗證了原 po 的觀點合理...
bj45566: 而且根據 WoS 的統計,瑞士也是唯一發表論文平均被引用數
bj45566: KO 過美國的國家(扣除發表總總論文數太少的偏差樣本後)
agogoman: 專業好文推19F 06/25 19:19
Kazimir: 在這種事情上人均能有什麼價值..20F 06/25 20:43

--
※ 看板: K_hot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102 
作者 SkyMirage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