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dinos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5-03-02 20:15:08
看板 CHING
作者 jackaly (阿樂)
標題 Re: [問題] 清皇室的字輩
時間 Mon Mar  2 15:10:57 2015


※ 引述《pili980 (pili)》之銘言:
:    關於清皇室的字輩有兩個問題想請教一下
:    1.明皇室的字輩是朱元璋留了篇字序照排的,
:      那清皇室的字輩怎麼來的?

曾經有聽過以下的說法:

滿族人早先並沒有像漢人一樣「排字輩」這種事,命名帶有隨意性
後來因為同一輩份族人常有同名混淆的事情,命名開始按照漢俗排輩

康熙皇帝給皇子取名,首字用「」,次字用「」字偏旁
              皇孫則首字用「」,次字用「」字偏旁
              曾孫則首字用「」,次字用「」字偏旁

乾隆時,皇六子永瑢畫了一副《歲朝圖》獻給他祖母,乾隆皇帝就在畫上題詩 -
        「永棉奕載奉慈娛

從此之後,這七個字就成了清代皇室給皇裔取名的首字命名
但是道光皇帝覺得,「奉」字有將江山奉送別人之意
所以在「載」字下重訂了「溥毓恆啟」四字
接下來,咸豐又在「啟」字下訂了「燾闓增祺
末代皇帝溥儀又訂下十二字「敬志開端鍚英源盛正懋兆祥

故從雍正皇帝開始,清代皇族的首字命名為
胤、弘、永、綿、奕、載、溥、毓、恆、啟、燾、闓、增、祺、敬、志、開、端、錫、英
、源、盛、正、懋、兆、祥

:    2.為啥只有雍正繼位後把同輩的胤字全改成允
:      字?之前之後好像都沒有這樣做,是雍正突發
:      奇想還是有啥特殊原因?

君權時代,為了維護階級制度的尊嚴,說話或書寫時遇到君王或先祖尊親名諱之時,不能
直接說出或寫出,這個叫做「避諱」。此本來是漢俗,但是滿人也接受,且對清朝皇帝的
避諱也十分嚴格。

根據《大清律例.吏例》「上書奏事犯諱」條規定:「凡上書,若奏事,誤犯禦名及廟諱
(指皇帝祖、父的名諱)者,杖八十。余文書誤犯者,笞四十。若為名字觸犯者,杖一百。
」。皇帝在即位之時,會頒佈敬避之法


所以雍正皇帝即位後,為了避諱皇帝之名,所以把所有兄弟名字的「胤」字改為「允」字
乾隆本身不避諱這個,所以乾隆的兄弟並未改名。
後來的嘉慶、道光也有避諱,但是皆是把自己的名字改掉,而不是去改兄弟的名字

嘉慶皇帝是乾隆第十五子,原名「永琰」,後改為「顒琰」
道光皇帝是嘉慶第二子,原名「棉寧」,後改為「旻寧」

後來的咸豐、同治、光緒就沒有聽過說什麼避諱而改名的事情
首次發文,有錯請指正,謝謝~
※ 引述《pili980 (pili)》之銘言:
:    關於清皇室的字輩有兩個問題想請教一下
:    1.明皇室的字輩是朱元璋留了篇字序照排的,
:      那清皇室的字輩怎麼來的?
:    2.為啥只有雍正繼位後把同輩的胤字全改成允
:      字?之前之後好像都沒有這樣做,是雍正突發
:      奇想還是有啥特殊原因?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5.126.49
※ 文章代碼(AID): #1Kz0qAOF (CH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ING/M.1425280266.A.60F.html

--
※ 看板: dinos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623 
guest
x)推文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