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terievv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7-11-04 02:38:25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dan5209 ()
標題 [問卦] 大清帝國怎麼能統治那麼久?
時間 Sat Nov  4 00:47:51 2017


鍵盤文組肥宅我個人感到好奇,清朝當初能入關其實也是運氣運氣,

清朝八旗兵跟元朝蒙古軍隊戰力差那麼多,何況元朝當時能打到歐亞

大陸,清朝也沒,大清帝國又有三藩之亂,還有南明,其中又有太平天國


,清朝是滿人,當時的中國漢人多數,雖然是滿漢一家,但清朝為何能統治


中國大陸那麼久?當時的天氣氣候比明朝好嗎???有卦嗎?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16.213
※ 文章代碼(AID): #1P_9swXo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09727674.A.872.html
snsdakb48: 明末內憂外患1F 11/04 00:48
cena0605: 殺光3F 11/04 00:49
leopika: 滿人能力>>>>>>>>>>黃河流域漢人4F 11/04 00:49
kmtlikeslave: 漢人廢物6F 11/04 00:49
michellehot: 周邊國家也遇困境 沒能力入侵吧7F 11/04 00:49
OdaTakeda: 清朝皇帝教育程度好 抑制宦官權力8F 11/04 00:49
kmtlikeslave: 內鬥內行9F 11/04 00:49
NVIDIA: 我認為是執政團隊比明國優秀許多10F 11/04 00:49
akway: 明代末期鬧饑荒 清代中期氣候還不錯11F 11/04 00:49
pokyhoyo: 夠奴 每個口頭禪都是奴才該死12F 11/04 00:49
accommodate: 其實清朝初期幾位皇帝還算英明13F 11/04 00:50
seabox: 吳三桂沒辦法凝聚漢人勢力14F 11/04 00:50
QBey: 因為大家都是中華民族,不必分那麼細15F 11/04 00:50
azuel: 因為皇子的教育16F 11/04 00:50
kmtlikeslave: 愛新覺羅智商>>>>>明朱17F 11/04 00:50
akway: 給漢人統治就是互相打架18F 11/04 00:50
accommodate: 太平天國滿清差點亡國19F 11/04 00:50
NVIDIA: 差點而已,還是沒亡20F 11/04 00:51
OdaTakeda: 皇帝中央集權 比較少有權傾天下的臣子出現21F 11/04 00:51
azuel: 清朝的皇子一年只休不到十天,其他時間每天讀書十幾個小時22F 11/04 00:51
roger4767: 太平天國是洪家太雷,然後外國又幫清朝23F 11/04 00:51
akway: 吳三桂沒人會鳥他們啦 誰叫他們叛變大明 再叛變一次根本沒24F 11/04 00:51
akway: 人支持
kmtlikeslave: 明朝打周邊國家都輸,最多慘勝,財政當然破產26F 11/04 00:52
akway: 漢人統治你可以參考中華民國史 就是整天打仗27F 11/04 00:52
OdaTakeda: 而且清朝皇帝又兼蒙古大汗 對蒙古的控制比大明強多了28F 11/04 00:52
NVIDIA: 民初整天打仗是因為民國成立的時中國滿地的軍閥29F 11/04 00:53
kmtlikeslave: 滿清冷兵器時代打架電周邊國家夠強,直到遇到科學30F 11/04 00:53
OdaTakeda: 雍正的新政對延續清朝的組織統治有很重要的影響31F 11/04 00:53
kmtlikeslave: 革命後的軍隊才宣告病危32F 11/04 00:53
NVIDIA: 並不是由一隻強力的武裝勢力統一的33F 11/04 00:53
akway: 清國其實外交功力很強 到了晚清 其實我覺的還可以34F 11/04 00:54
NVIDIA: 清滅亡之後,後代下場都比人好35F 11/04 00:54
NVIDIA: 沒被滿門超斬
OdaTakeda: 火耗歸公 攤丁入畝 一體當差都是強化經濟實力的政策37F 11/04 00:55
kmtlikeslave: 晚清國際地位也比民國初年強38F 11/04 00:55
luismars: 日子久了就變成中國人的形狀...蒙古不漢化就回去放羊39F 11/04 00:55
NVIDIA: 民初太多軍閥要搶上位了40F 11/04 00:55
NVIDIA: 到處都大帥
akway: 後人雖說不平等條約 但大致保持領土完整性 不然像鄂圖曼那42F 11/04 00:56
akway: 樣 那才慘
kmtlikeslave: 慈禧好歹是被八國聯軍電,蔣光頭一個日本就扛不住了44F 11/04 00:56
kmtlikeslave: ,根本廢
chungrew: 紅明顯 大家常看清宮戲辮子戲  殊不知辮子就是原因之一46F 11/04 00:56
opengaydoor: judy的子孫幾乎都智障啊47F 11/04 00:57
OdaTakeda: 西太后一直都是洋務的支持派 只腦衝了那聯軍一次48F 11/04 00:57
akway: 軍閥割據時期 弄不好就會像阿拉伯國家一樣 鄂圖曼失去控制49F 11/04 00:58
akway:  底下地方勢力打來打去
OdaTakeda: 失去的外滿州領土 自古以來也不是中原政權的51F 11/04 00:58
kmtlikeslave: 甲午戰爭本來還在置夠一兩艘戰艦的差距,到了民國52F 11/04 01:00
kmtlikeslave: 根本被日本這個小國各方面屌打
akiyamatt: 清代的太子立賢不立長,算是相對較佳的皇位繼承制度.54F 11/04 01:01
kmtlikeslave: 滿人夠團結,霸凌漢人不會內鬥,漢人有幾個皇子就55F 11/04 01:02
kmtlikeslave: 有幾個人吵著要當皇帝自己打起來
seabox: 明朝宗室被滿人抓到都殺光光57F 11/04 01:04
kmtlikeslave: 南明諸王的水準真的讓人懷疑不是朱家基因有缺陷58F 11/04 01:05
inspire0201: 樓主對清國的概念從一開始就有問題59F 11/04 01:05
inspire0201: 滿人並不是一入關就擁有現今中國的領土大小好嗎
hd101223: 滿清太晚清醒了,可惜61F 11/04 01:06
NVIDIA: 不是基因缺陷,是制度使然62F 11/04 01:07
NVIDIA: 太多沒教育的廢物
inspire0201: 基本上清國從後金時期到乾隆都是帝國擴張時期64F 11/04 01:09
arceus: 君主大多不差 不過實際上在外國人心中的地位遠不如明朝65F 11/04 01:09
poltmer990: 明國菁英太慣老闆,修正,太殘忍了66F 11/04 01:10
poltmer990: 曾有文人對流寇說,你們為什麼不在家乖乖餓死,難道以
inspire0201: 也就是說從滿州地區到擴張至今天的東突厥新疆68F 11/04 01:10
poltmer990: 為造反就不會死嗎?69F 11/04 01:10
inspire0201: 這期間就長達大約有150年,直到嘉慶後才逐漸下坡70F 11/04 01:12
NVIDIA: 因為明國的時候,西方還沒到處殖民71F 11/04 01:12
inspire0201: 至於明國,那些守財奴死到臨頭還不出錢,活該的72F 11/04 01:13
inspire0201: 崇禎籌軍費的時候連自己的岳父都一毛不拔
inspire0201: 最後李自成來了之後七十萬兩銀子全都不剩
inspire0201: 然後他之前才給崇禎捐多少?兩千兩,顆顆
NVIDIA: 樓上講得在大明劫電影有類似情節XD 很有趣76F 11/04 01:18
inspire0201: 我是沒看過電影啦。崇禎的岳父周奎倒是事實,呵呵77F 11/04 01:23
inspire0201: 他的那兩千兩,還是他女兒給他一萬兩,他還貪八千兩
baaldiablo: 既得利益者做什麼都很容易79F 11/04 01:30
hmt17: 弓箭+鳥銃>>>>>>>>>>>>>>燧發槍80F 11/04 01:31
VOLK11: https://goo.gl/HqLBmp81F 11/04 01:57
VOLK11: 回覆一下原波正題,在文化上清帝雖然漢化
VOLK11: 但是,在統治軍政上,是漢人滿化
VOLK11: 這才有辦法讓清王朝的軍權在滿人手裡,鞏固統治
VOLK11: 但滿漢兩族群又相互影響
VOLK11: 要來個滿漢全席大餐嗎?
KYALUCARD: 說真的 還沒一個漢人王朝國力比清帝國強87F 11/04 02:15
KYALUCARD: 明的皇室教育太可笑了 儲君受得教育硬是要不同 結果只
KYALUCARD: 要是出點意外 不管是皇帝遲遲不立儲君 或是儲君突然掛
KYALUCARD: 了 就只能換一個白癡上來
kpop: 清朝前幾個皇帝真的超認真,奏摺都很認真批改,而且從小就英91F 11/04 02:22
kpop: 才教育,什麼都學,武術騎馬射箭都要學

--
※ 看板: terievv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06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