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terievv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8-01-25 12:16:18
看板 Gossiping
作者 oolontea (核融合)
標題 Re: [問卦] 釋迦牟尼佛是史上智商最高的人嗎?
時間 Thu Jan 25 08:04:43 2018


--
RIFF: 1. 道德經比較實用  佛經比較學術01/24 17:04

就以上板友推文回文

首先 佛教的重點放在解脫,簡單說是脫離輪迴,終極目標是要成佛
那要成佛的階段性任務是:
(1) 要先了解你的內心狀態、了解自己的煩惱執著何在
(2) 藉由修行、專注、想像來幫助自己放下煩惱執著
(3) 開始修習其他種種法門來度化其他眾生,幫助自己和他人成佛

其中(1),(2)不需要甚麼會數學物理的高智商,不過你需要有基本的邏輯思維
你要能透過想像力,承認並接受自己有成佛的潛力
從(3)開始你會學習無量的方便技巧。這邊當然就包括算數、物理
(不過會到(3)這個層次的,基本上已經不是凡人的境界)
那既然經典大部分是要教導大家(1),(2)的,自然看不到一些基本數學物理的推導

另外也板友提到 佛經很學術。佛經這麼多本,不否認有的可能很學術。
但必須要說,如果你不了解它其中想要表達的道理,你當然只能把他當藝術來欣賞
舉幾個重要的經典就好

◎空性: 金剛經。一般人可能不懂金剛經在說甚麼,甚至前後矛盾

但基本上他就是要破除你的執著,破除你對語言文字那種 最直接的連結
甚麼意思? 例如你聽到" 柯文哲 這個字,討厭他的人會馬上想到
失言、白目、身段不夠等等。如果你告訴他柯文哲有甚麼優點,他會拒絕接受
這是一種執著。也就是金剛經要破的心理層面

◎心性: 楞嚴經。這個比較少人接觸。但楞嚴經要說的道理是,

你要能分辨甚麼是妄想、甚麼是正念
妄想: 靠感覺而做出的判斷,或因感受而產生的感想
正念: 靠正確的邏輯思維做出的判斷
舉例。很多人心情不好、生氣的時候,就容易做一些以後會後悔的事
諸如打人出氣、飆車、吸毒、等等。可能都是為了要紓解當下的情緒
但他沒想過,這個感受只是"暫時"的。你就算不做這些事,他也會自己好轉
(當然時間可能因人而異)
最後楞嚴經說,所有眾生的心性,潛在的功能都一樣,乃至於和佛一樣
所以才說只要依循正確的方法,大家都能成佛

所謂心佛眾生 三無差別 有情無情 同圓種智

希望板友對佛教有較正確的認知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6.163.137
※ 文章代碼(AID): #1QQHyTEF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16838685.A.38F.html
sagarain: ?1F 01/25 08:05
LiveInNow: 想要成佛 不也是一種慾望?這樣有六根清淨嗎2F 01/25 08:06
sergt: 這樣算不算是自了漢的一種呢?3F 01/25 08:07
LiveInNow: 聽過一個法師說 死後要到山下做一頭牛 這才厲害啦4F 01/25 08:07
DogBe105: 這位大哥真是高端5F 01/25 08:07
johnhmj: 不管哪個宗教都要人們捐錢、迷信與思想控制,都假的啦6F 01/25 08:08
Xaymaca:                  A.I. 要成佛7F 01/25 08:08
tomwu1993: 整體來說是對的,想像力的部分有點誤導…8F 01/25 08:09
tomwu1993: 放下不是靠想像。
tomwu1993: 上面有人提到自了漢,這個詞通常被用來形容阿羅漢。
tomwu1993: 阿羅漢就是從煩惱中解脫的人,但他不一定會幫別人也解
linfon00: 我知的九陽神功就藏在楞迦經裡面12F 01/25 08:11
tomwu1993: 脫13F 01/25 08:11
tomwu1993: 因此有一派認為阿羅漢是自了漢。
tomwu1993: 問題在於,能放下自己煩惱的人,也包含放下對他人的負
oolontea: 想像在佛教術語叫觀想16F 01/25 08:12
tomwu1993: 面情緒。所以阿羅漢實在不適合稱呼為自了漢。17F 01/25 08:12
johnhmj: 把阿共當宗教也可改「希望板友對共黨有較正確的認知」18F 01/25 08:12
tomwu1993: 觀想我就明白了,藏密在這方面比較深入的樣子。19F 01/25 08:12
nodera: 一堆宗教人士對錢都很執著20F 01/25 08:13
deepdish: 發正念清除電腦病毒【明慧網】21F 01/25 08:13
tomwu1993: 最後回一個,成佛也是一種慾望嗎?基本上算是,但到成22F 01/25 08:14
tomwu1993: 佛的最後一步時,這個慾望放下才會成佛。所以完全六根
tomwu1993: 清淨的只有佛跟阿羅漢,菩薩為了眾生則會留有煩惱。
oolontea: 對非學佛者 用比較淺的字詞 容易了解25F 01/25 08:14
tomwu1993: 這個詞是易於理解,但也易於引人誤會。26F 01/25 08:15
linfon00: 那應該打從一開始就不應該想成佛27F 01/25 08:18
linfon00: 如果一開始 想成佛是慾望 結果到了最後關頭才進行不想成
linfon00: 佛而放棄慾望進而成佛 這整個過程都太好笑了
VOLK11: 主要就是要脫離煩惱拉30F 01/25 08:25
VOLK11: 但是這要講起來又靈界公案一大堆
tomwu1993: 回樓上的大大,這個要稍微花點篇幅說明。32F 01/25 08:25
tomwu1993: 不是這位,是l大。
VOLK11: 如果真有悟到啥超凡智慧,就多幫助人吧34F 01/25 08:26
VOLK11: 人怎麼可能一念不生,連宇宙都做不到
tomwu1993: 佛教的觀點中,眾生之所以輪迴,是因為無明,有了無明36F 01/25 08:31
tomwu1993: ,就會對人事物產生愛欲執著的心裡,有這份心裡,會進
tomwu1993: 而導致各種情緒。但世間無永恆,所以問題就出在這,世
tomwu1993: 界上有生老病死,也就必定會帶給人們痛苦。因此,就會
tomwu1993: 有人厭倦痛苦,想從中脫身而出,這最終導致了佛的誕生
tomwu1993: 。而成佛的過程很複雜,我這裡只簡單提阿羅漢,阿羅漢
tomwu1993: 是佛的十個稱號之一,他的弟子大部分都是阿羅漢,但阿
tomwu1993: 羅漢不等於佛。要成為阿羅漢,就是要有一顆想要脫離世
tomwu1993: 間痛苦的心,可以解釋為慾望的一種。在這個慾望的前提
tomwu1993: 之上,你才會去不斷放下別的慾望,最後才會放下這個作
tomwu1993: 為前提的慾望。所以,成佛乍看之下是很矛盾,但其實不
tomwu1993: 是。在沒有想要成佛的心的情況下,一般人只會被慾望驅
tomwu1993: 使,追逐嘗試去不斷滿足各種慾望,而成佛的慾望則是不
tomwu1993: 斷放下各種慾望,它的本質不是去滿足,而是一種動力。
tomwu1993: 大概是這樣,不過如果您覺得就是不該有想要成佛的慾望
tomwu1993: ,那也沒關係,每個人經驗不同,想法有差異是自然的。
DrMilk5566: 推52F 01/25 08:43
maxwellbkwt: 推53F 01/25 08:43
cloudin: 推54F 01/25 08:48
ilsr: 能否成佛是旁人認同與感受,而不是自稱或自認為。55F 01/25 08:50
luckyodi: 我家印佛經的 我也沒仔細讀 真是慚愧 囧56F 01/25 09:03
luckyodi: 我爸之前寫大藏經寫了一年半,大藏經真的有夠多...要放
luckyodi: 整牆的書櫃
tomwu1993: 佛經有興趣在讀即可,家裡有就是比較方便您想找特定的59F 01/25 09:05
tomwu1993: 來看而已。
tomwu1993: 大藏經真的內容很豐富,有興趣可以從阿含經開始看起。
LiveInNow: 我看最後成佛的都不是廟裡的那些啦 整天念佛目的就是62F 01/25 09:07
LiveInNow: 成佛阿 不想成佛要改成想什麼
tomwu1993: 成佛有一個常規的時間,遠超乎幾千億年數倍以上的時間64F 01/25 09:08
tomwu1993: 。天天念佛的人,或是腳踏實地修行的人,成佛都是需要
LiveInNow: 成佛的會是陳樹菊那類沒想過要成佛的66F 01/25 09:09
tomwu1993: 非常漫長的時間。67F 01/25 09:09
tomwu1993: 陳樹菊女士確實很有菩薩風範。
tomwu1993: 這樣講,可能比較好懂念佛的人在做什麼。
tomwu1993: 成佛等於是取得正式的教授資格及職位。
tomwu1993: 從初接觸佛教及開始學佛,大約是等於大一新生的程度。
LiveInNow: 問他們一個問題就好 不當佛 你們想當什麼72F 01/25 09:11
tomwu1993: 有的人已經取得教師資格了,差職缺。73F 01/25 09:11
tomwu1993: 有的人剛上大學,還沒能完全進入狀況。
tomwu1993: 各自有不同的進度,有些人看起來好像不合格,也是常理
w3aki: 大乘真的偏學術複雜化了小乘比較接近釋迦牟尼所講的76F 01/25 09:17
Luge: 感謝77F 01/25 09:28
photomac: 推78F 01/25 09:35
s8800892000: 推79F 01/25 09:39
eec2132469y: 推80F 01/25 09:40
tung3567752: 法執跟我執的差別,就是慾望的差別81F 01/25 09:42
WindSucker: 佛光系82F 01/25 09:47
w3aki: 感覺上小乘跟藏密的成就者比大乘多很多83F 01/25 09:57
w3aki: 大乘都在搞學術研究實修的不多
tony5361627: 推85F 01/25 10:05
twptt: 推 原po佛教系?86F 01/25 10:44
Mood10207: 所以你是柯黑嗎XDDDD87F 01/25 12:12

--
※ 看板: terievv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253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