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Stock
作者 j0588 ()
標題 Re: [請益] 2千萬流動資產沒房沒車能靠投資過一生嗎
時間 Fri Mar 24 08:11:11 2023


※ 引述《missucrystal (妳還好嗎)》之銘言:
: 就像標題說的那樣
: 常常幻想自己有那些錢
: 然後就能靠4%法則投資過一輩子
: 但仔細想想
: 連幾百萬在股市的波動都能拉扯心情
: 放大到2000萬而且又沒工作的時候
: 心態真的撐得住嗎?
: 還是我只是庸人自擾
: 其實這金額的報酬率根本就不夠
: 想說有沒有差不多這數字就全職的前輩
: 可以跟小弟分享一下
: 讓小弟知道自己未來如果有幸達到這數字
: 是可以循前人的路把離職信摔在老闆桌上
: 還是繼續忍受無奈的職場T_T


剛巧小魯打算明年提前退休,策略之一和原PO一樣,就是存定存股領股息做為退休後生活費來源之一,應該稍微有點資格就這個問題提供原PO一些看法經驗供交流。


為證明小魯不是吹牛皮,提供下圖證明目前的股市部位,另外還有約100多萬出借賺借券費中。未來一兩年會將部位拉高到跟原PO差不多的水位。股利部分前年領了40萬,去年含股期領了120萬。


https://imgur.com/a/wRwL28K
[圖]


想要靠股利過退休生活,小魯的經驗看法是:


第一、心態調整非常非常重要。部位愈大,崩跌的時候愈恐怖。對一個領了一輩子死薪水的社畜,去年看到帳上一天消失50萬時,那種感覺終身難忘。更難忘的是,接下來幾天繼續崩個幾十萬,崩到開始懷疑人生。但相信我,多經歷個幾次,你就習慣了。


第二,退休一定要有計畫,千萬不能因為一時衝動。以小魯為例,三年前就開始記錄每月生活開支,通過三年記錄的數據,已經大致確定退休後數年內每年需要的生活費數目。至於通膨,考慮到股利的不確定性,小魯是用下列不等式來評估股利是否足夠:


MAX(通膨N年後的開支,N年後與現在五萬元月薪相當的年薪) < 折減因子 x 退休前一年的股利


折減因子介於0跟1之間,看個人對股利掌握的精準度,小魯是設定在0.7


小魯沒有買醫療險,有些人會覺得老了以後醫療會花很多錢,但事實上小魯參考周遭親人經驗,除非是要支出昂貴的自費項目跟居家照護器材,不然在目前健保制度下其實花不到什麼錢。況且每年一萬多的醫療險要繳數十年,如果把這筆錢拿去投資,乘上複利效應可能與晚年要支出的醫藥費差不多。


另外當年紀漸長,有些過往佔比很大的支出項目反而會減少,這也要考慮進去。


第三,領股息為主與買低賣高賺價差的策略南轅北轍。小魯一開始是價差仔,為了計畫提前退休過去幾年做了試驗,一半定存股領股利,一半玩價差,得出了幾個結論:

1)定存股是愈跌愈買。誠如版上FJ大說的最好跌到十年線以下。去年十月時趁著某幾支定存股跌到殖利率快10%時進了不少。

2)遇到像去年這種系統性大跌時,可以定期領股利的定存股,有助於安撫帳上資產大幅縮水的恐慌感,避免在行情不好時被迫賤賣股票籌生活費。像小魯一度帳面價值少了五百多萬,過往靠股票賺來的幾乎全吐了回去,賺價差的部位好幾次受不了心理壓力被迫停損,反而是定存股跌得再慘也沒什麼感覺。

3)定存股適合慢慢來,初期績效看似沒有賺價差部位來得多,但多年累積下來小魯覺得不會比較差,適合不想花太多時間盯盤的退休族。

4)與賺價差偏向集中持股不一樣,定存股要盡量分散風險。小魯目前持有的定存股及ETF標的已經超過100檔,投資標的遍及各個產業,透過ETF投資海外地區的部分約佔四成。本來還想直接投資美國公司債,但目前評估認為風險稍大,暫且沒有執行。

第四,房產一定要有。就很簡單的一句話,房產是抗通膨資產,其他不必多說。前面有人舉日本為例認為房產不一定保值,這是通縮。既然通縮,自然就不必擔心未來生活費通膨的問題啦。

第五、一定要有預備金計畫。小魯的規劃是要能夠支應六年以上的生活費。這部分小魯是自理財型房貸中保留部分額度不去動用,再加上每年收入扣掉生活費的剩餘。這意思就是不打算股利立刻再投入。預備金可以做很多事,前面所說趁系統性風險大跌時趁機進場撿定存股是其中之一。


最後,不管再怎樣分散風險,系統性風險是沒有辦法消除的。如果房貸利率高過定存股殖利率怎麼辦,如果中共打過來怎麼辦,這些小魯也認真評估過,這裡就不細述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23.129.137 (臺灣)
※ 作者: j0588 2023-03-24 08:11:11
※ 文章代碼(AID): #1a7EgX0R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79616673.A.01B.html
joey0718: 推 有家庭嗎1F 03/24 08:15
IMISSA: 推2F 03/24 08:16
sasasasasa: 幾歲?幹嘛退休?全退休嗎?還是部份退休而已?3F 03/24 08:20
kalapon: 醫療險是為了明天遇到重大傷病,老了該死就去死拖著幹嘛4F 03/24 08:20
p110119117: 哇 588大 幾歲了 羨慕啊6F 03/24 08:22
kaiyan: 推7F 03/24 08:23
yannicklatte: 推8F 03/24 08:28
uoho: 部位跟我差不多,但我繼續當社畜^_^9F 03/24 08:29
AGODC: 好文給推!10F 03/24 08:32
Kouson: 原來10m之後 圈圈裡會有"萬"。有人圈圈裡有"億"的嗎11F 03/24 08:33
RS44: 先幫補血 我猜會有人來噓12F 03/24 08:35
Kouson: 要噓的可以去噓上面有陳重銘的新聞13F 03/24 08:37
Gyin: 這部位一個人夠用要養家大概很難14F 03/24 08:41
LinOne: 「超過100檔」這也太強了~~15F 03/24 08:43
totqoq: 好文,能夠承受波動的心理才能這樣做16F 03/24 08:44
sora0115: 原po股票部位都是台股嗎17F 03/24 08:51
loveponpon: 終於有遇到一篇像這樣的 希望你這篇沒有被炒房仔id 進攻
前面幾篇都有同一個炒房仔id 一直亂入 推文推到每天都落落長18F 03/24 08:55
VVVV5555: 乾爹早安呀22F 03/24 08:57
uv5566: 恭喜人生自由23F 03/24 08:58
sdhpipt: 持有到一百多檔的話 領股東會紀念品應該很爽的說 XD24F 03/24 08:58
bigguy: 部位比你多一點 跟你類似心得25F 03/24 08:59
sdhpipt: 分散持股對於心理上確實有用 我試驗過 單一持股沒超100萬時 我都可以泰然處之 如果買到六百八百 往往每天都盯著磐看 心情深受漲跌影響26F 03/24 09:00
skyfly0104: 等我退休我也要多買個幾家放著,每年期待股東會紀念品滿有趣的29F 03/24 09:01
gest7240: 給推31F 03/24 09:02
sdhpipt: 我最喜歡的紀念品是便利店儲值卡 等於發現金很爽32F 03/24 09:03
Eleen8651: 醫療會不會很花錢跟個人對生命的追求有關係。如果都是偏保守傳統治療就好,確實健保已經涵蓋大部分。如果是會想用新的藥物或醫材就會要靠醫療險。例如如果離癌會想用新藥多活0.5-1年,通常會是自費。或是會想用達文西開刀而不是傳統的手術方法,復原比較快、很多健保也還沒完全給付。33F 03/24 09:09
on32: 這應該是沒家庭才能這樣 有家庭要養100多萬還不夠有家庭 房車兩小老婆 都要開銷 股息要200W才夠力39F 03/24 09:17
budaixi: ==中年股神會說不夠用41F 03/24 09:17
on32: 你有家庭 你不去工作老婆肯定會念 又要省吃儉用42F 03/24 09:19
duriel3313: 接下來就會有更多我X萬也不夠,我O萬也還在努力的推43F 03/24 09:19
on32: 單身2000W 有房子 肯定OK44F 03/24 09:19
duriel3313: 文來彰顯自己已經頗富友友但還是多麼認真惹45F 03/24 09:19
on32: 有些住家裡單身不婚的 1000W多也夠用46F 03/24 09:19
ojh: 2千萬本來就指1個人的生活 家庭有幾個人就乘上去呀47F 03/24 09:20
IBIZA: 提供投資比較很正常 八卦仔不喜歡可以左鍵出去48F 03/24 09:21
nashQ: 推推49F 03/24 09:23
z010529: 推50F 03/24 09:28
bery: 居然還沒被正二教亂入  真難得51F 03/24 09:28
socialheric: 醫療險必要耶  像是補價差病床可以少等不少時間52F 03/24 09:30
taohua: 保險不是這樣看的 用不到造成的損失才是你要的 你如果第二年就用到 投報率要不要算一下?超高好嗎
但你要嗎?53F 03/24 09:33
feng990719: 推56F 03/24 09:37
YJM1106: 風險管理的方式可以買保險也可以預先提撥準備金,樓主看來是想用後者因應57F 03/24 09:40
undergarment: 推59F 03/24 09:42
jc761128: 保險學都學過啦 風險轉移 迴避 或自留
覺得自己身家夠完全不用買保險~60F 03/24 09:43
pegen: 其實退休與否取決於自己的物欲62F 03/24 09:45
GoToCHT: 2000萬退休年領100萬
2000萬繼續工作 年領2-300萬63F 03/24 09:45
stlinman: 務實65F 03/24 09:49
edkoven: 醫療險對生命追求沒關係,真的癌症末期錢有什麼用一堆人醫療險買好買滿,不如每年全面健檢,吃健康點投資在運動上66F 03/24 09:51
call5566me: 有房產又有1500股票  本來就夠退休吧69F 03/24 09:57
jerrylin: 為什麼都沒人找我借券  因為我開在台銀嗎@@
醫療是開刀會花比較多錢  老了才知道用不用的到70F 03/24 09:58
bndan: 戰爭的話不需要考慮 因為除非你人能移民 不然只安排72F 03/24 10:00
jerrylin: 年輕小病小痛當然靠健保就解決了73F 03/24 10:00
bndan: 財務沒用74F 03/24 10:00
silence569: 值得學習參考,謝分享,恭喜財務自由75F 03/24 10:00
jerrylin: 我的定存股大盤跌的時候很少跌  沒得加碼.....76F 03/24 10:02
hihi29: 對啊 要借券 去找大券商開戶77F 03/24 10:03
k1222: 健檢比較實在78F 03/24 10:03
chchch: 好好喔79F 03/24 10:03
axsz795130: 推80F 03/24 10:06
Benetnasch: 財富自由,有時間可以運動養生,醫療險很重要?81F 03/24 10:08
jerrylin: 不是養生就能保證健康的
何況台灣大多數人沒有運動習慣82F 03/24 10:11
Benetnasch: v_v 精打細算 維持養生習慣 定期健康檢查 跟每年保醫療險 成本孰高孰低84F 03/24 10:15
jerrylin: 我媽自以為很養生  結果一跌倒就骨折86F 03/24 10:15
Benetnasch: 養生 =\= 運動習慣 =\= 每年都有健康檢查
不是說醫療險 不好,保險這件事是需要評估的
保險投入20年,拿去做資產配置 這20年可以賺多少波段阿= =87F 03/24 10:16
marke18: 推 XD91F 03/24 10:19
ojh: 我是覺得2千萬還沒有到可以不做保險規畫的富有程度92F 03/24 10:20
LaBronJames: 原po就假定沒房了 你淨資產少說3000當然夠93F 03/24 10:21
pimday: 看你要活到幾歲 沒病沒痛沒家累 很夠用了94F 03/24 10:21
ojh: 不過這方面每個人的價值觀差太多 自己覺得好就好95F 03/24 10:21
LaBronJames: 等於不用繳房租還跟原po有差不多資金部位96F 03/24 10:22
goodbye: 2000萬一人很夠吧?扣除花費還能存50萬/年97F 03/24 10:24
icelaw: 這就是我看到的,敢提早退休的 幾乎都是存股領領息的,
我還沒看過有誰號稱存大盤 敢提早退休的
(網紅不算,他們是靠存大盤來賺流量+ 賣書的+賺業配的)98F 03/24 10:24
kmshy: 推認真心得文205F 03/24 19:03
facefear: push206F 03/24 19:20
foyes: 感覺未來生活品質會很慘207F 03/24 19:33
KH22: 推208F 03/24 19:42
jimhall: 保險業務好多209F 03/24 22:45

--
作者 j0588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