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win8719 (win8719)
標題 [新聞] 印度限制電腦進口衝擊台廠? 童子賢、施
時間 Mon Aug  7 19:24:40 2023


-------------------------------發文提醒----------------------------------
1.發文前請先詳閱[新聞]分類發文規範,未依規範發文將受處份。
2.連結過長請善用 https://bit.ly/ 等縮網址服務,連結不能點擊者板規1-2-2處份。
3.心得/評論請盡量充實,心得過短或濫竽充數將以板規 1-2-3、4-4 水桶處份。
4.發文請依照格式文章標明段落,不符合格式者依4-1刪文處分。
------------------------ 按ctrl+y 可刪除以上內容。 ----------------------

原文標題:

印度限制電腦進口衝擊台廠? 童子賢、施振榮異口同聲:在地化生產是趨勢

原文連結:
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2556082?redirect=1
印度限制電腦進口衝擊台廠? 童子賢、施振榮異口同聲:在地化生產是趨勢 | ETtoday財經雲 | ETtoday新聞雲
[圖]
針對印度即將實施電腦產品進口限制,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說,這明顯就是跟台灣以前限制汽車進一樣,要推在地化製造,以限制進口助一臂一力來加速在地化製造,和碩3年前就在印度設廠,未來不排除跟進印度政策,而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也說,未來大趨勢一定會「Made in Local,在地製造」,產品才會有競爭力。(和碩, ...

 

發布時間:

2023-08-07 18:33

記者署名:

蕭文康

原文內容:

針對印度即將實施電腦產品進口限制,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說,這明顯就是跟台灣以前限制
汽車進一樣,要推在地化製造,以限制進口助一臂一力來加速在地化製造,和碩3年前就
在印度設廠,未來不排除跟進印度政策,而宏碁創辦人施振榮也說,未來大趨勢一定會「
Made in Local,在地製造」,產品才會有競爭力。


童子賢分析,印度在地如果有電腦產品的需求,「我們的廠why not?」,和碩其實早就
有一批人在印度建置起來,但和碩去印度發展並不限單一產品,就跟在中國大陸有上海、
昆山和蘇州廠一樣,其中上海和昆山做比較多的手機,蘇州和重慶就分別做網通和筆電、
IOT和雲端都有,印度如果以國家政策限制進口,和碩印度廠就會跟進。


他進一步說明,和碩印度廠持續擴建中,去年到現在良率不可同日而語,先前他曾提過在
中國大陸要3年克服的困難在印度可能要5年,和碩已在印度3年,愈來愈接近難克服的轉
折點,標準是如果中國和台灣的產能要外移三成,為了要建立這三成產能要建立供應鏈和
設備保養、工程支援體系等,這是初期最困難的,基礎的生態系統建立後,帶動成功並跨
越那個轉折點,後面就會滾雪球一樣,加上人力成本低及供應鏈建立好,和碩過去三年不
管在墨西哥、越南或印度都在建立體系,繼續克服轉折點後面成本就降低且量可以拉大。

另外,全球一家親,零組件生產本來就散播在各地,不要再一直迷戀在中國大陸有幾十萬
人的廠,不太可能在東南亞容易被複製,沒有一個地方有14億人又有成熟供應鏈,印度有
14億人但沒有成熟IT供應鏈,越南、泰國及印尼巴丹島外資投資投資早,日韓經營超過20
年,但沒有一個廠規模超過5萬人,三星經營那麼久也沒有5萬人的廠,在東南亞發展會習
慣多個供應來源去支持一個製造產品的生態,台灣從新竹到竹北到南寮的生態系,不會在
東南亞的某一個地方被複製,多點供應集中製造,所以在印度製造是有可能的。


施振榮說,宏碁過去在桌上型電腦時代在全球就有42座廠在是海外製造,過去桌上型比較
簡單DIY就可以了,現在筆電就要當地例如台商在巴西製造,台商ODM在那設廠供應巴西市
場,市場要擴大才可以有這策略,所以巴西和印度有這政策。


過去台廠未在印度投資單一電腦廠,施振榮認為可能是不值得去做,施振榮笑說所以讓印
度人去做,外包給印度人就好。他提到未來大趨勢一定會「Made in Local,在地製造」
,當年桌上型電腦沒有筆電那麼小、沒有汽車那麼大,如果還用船運到海外,產品已沒有
競爭力,當時設42個廠主要就是競爭力問題,所以也不是從政府政策思考,而是從全球化
、地緣政治的區域和生態系都要去考慮。



心得/評論:
看來現在的策略要改成當地商品當地生產才有競爭力

不在像以前一樣~製造出一個世界工廠出來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4.21.207 (臺灣)
※ 作者: win8719 2023-08-07 19:24:40
※ 文章代碼(AID): #1aqDHwmw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91407482.A.C3A.html
BlueBird5566: 和碩是不是在臭裕隆1F 08/07 19:26
twistplok: 台灣限制汽車進口,本土一樣是扶不起的阿斗。印度也一樣,種姓制度觀念根深蒂固,女性到處被強暴,註定無法成為科技業大國2F 08/07 19:28
panda816: 沒辦法變成生產聚落那輸送成本不是會增加嗎 還是這部分成本小到可以忽略?5F 08/07 19:31
bj45566: 所以說印度是扶不起的阿斗,根基還沒打穩就拿喬當大爺對外商各種拐搶割擋7F 08/07 19:46
wahaha711233: 美國也不希望讓印度變成第二個中國9F 08/07 19:51
roiop710: 阿三哥電腦10F 08/07 19:57
sazabijiang: 跟裕隆差多了,這比較像是規定各國汽車廠要在
台灣生產製造汽車,像是賓士、BMW、TOYOTA
以後汽車就不用抽關稅11F 08/07 20:01
Madridtop: 期待核彈亂射14F 08/07 20:02
homeworkboy: 中國一開始去的人也是這樣說,時間會證明15F 08/07 20:41
bndan: 沒辦法大廠弄 只能小間小間弄= = 光運輸就多少了...而且真的分成小間小間弄 那全部集中特定區域和國家的必要性就更低了(反正都要運出去了= =)16F 08/07 20:43
aynmeow5566: 去了介紹給印度政府送錢 辦事要給禮金 訂貨不全款就不付尾款 賺錢不准匯出去 要退資就整廠沒收19F 08/07 22:37
ariadne: 嘴印度種性制度是搞笑嗎?資訊業是少數種姓制度規範不到的領域 低種姓少數可以翻身的行業21F 08/07 23:04
poo22: 全球化只剩小國23F 08/08 05:24
cityport: 資訊業就算在印度也是有種姓問題
不然哪那麼多印度人逃出印度24F 08/08 06:45
abstainer: 說句笑話:阿3吃飽撐著買電腦追劇?26F 08/08 10:11

--
作者 win8719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