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ouson (時代)
標題 Re: [請益] 不同市場加權指數比較的意義?
時間 Thu Nov 30 16:51:05 2023


※ 引述《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之銘言:
: 如題 小妹我韭菜啦
: 最近熱門話題是台指大於港指
: 但這又有代表什麼意義嗎
: 兩者計算方式有一樣嗎
: 怎麼沒人說台指超越費半 NASDAQ S&P?
: 有沒有史多克?

香港的恒生指數,以1964年7月31日為基數日,基數點100點,
初選33間上市公司股票為成份股,現行由80隻恒指成份股的市值計算出。

台灣的加權股價指數,以1966年為基期,基期指數設為100。
以上市股票之市值當作權數來計算股價指數,採樣樣本為所有掛牌交易
中的普通股(約9百多間公司),但初上市股票與全額交割股票除外。

由於初始年代差不多(對如今來說),還有初設指數都一樣是100,
以這原因直接拿數字作比較,應該還算得過去。

所以最近這兩者數字的比較,相當於是台股和恆生作比較,
比較這些年來的股市市值增加了多少倍數。

http://i.imgur.com/lLO7AOC.jpg
[圖]
(from www.thestandard.com.hk)
圖裡可看到台灣過去也曾經在「台灣錢淹腳目」的1987~1992年間超越恆生,
自1999年後就持續輸給恆生,直到最近再交會回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39.243.151 (臺灣)
※ 作者: Kouson 2023-11-30 16:51:05
※ 文章代碼(AID): #1bQ4pyig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01334268.A.B2A.html
※ 同主題文章:
Re: [請益] 不同市場加權指數比較的意義?
11-30 16:51 Kouson
Brioni: 1999台灣GDP總量世界第17名,那是台灣政經實力巔峰台灣1970-1999那段期間太奇蹟了,很難複製
基礎建設陸續到位,從加工出口轉型成科技島,台積、聯家軍等公司滿地生1F 11/30 17:07
HenryLin123: 協尋阿根廷粉絲柵欄仔5F 11/30 17:14
Brioni: 對台灣商業史有概念就知道,當前台灣50成分股、所屬集團幾乎都是1970-1990年代創立6F 11/30 17:20
allen1988: 結論很單純,比數字沒意義。但是港股從2018/1至今幾乎腰斬,同時間台股幾乎+70%,這就是親美親中的結果論8F 11/30 17:40
Timba: 香港那位置 親美也斷不乾淨  這是地理的差距吧11F 11/30 17:42
foolwind: 共同富裕 不能富也讓富人的財產縮水 給窮人一點FU12F 11/30 17:59
bd535853: 單純比較值沒意義,不過一邊腰斬一邊持續上升倒是有明顯好壞XD13F 11/30 18:12
borriss:  有閒錢買股票才會漲(X) 以前買XX保單的都買ETF了(?15F 11/30 19:33
paimin: 拿結果論來說嘴的 難道在2018年台股只有港股的1/3會認為應該要親中發大財嗎16F 11/30 19:40
kuoyu: 20182當時確實有很多人認為親中發大財,只是現在的數據顯示並非如此。18F 12/01 09:52

--
作者 Kouson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