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habby (jgj)
標題 Re: [請益] 憑良心說AI要怎麼賺錢?
時間 Sun Jun  9 10:39:55 2024


身為還在訓練中的放射科醫師,從入科以來就一直知道AI的威脅,科內也有引入或是評估過一些AI的工具,最大的問題就是錢跟資安。
目前報告基本上還是要由醫師來完成,多買AI輔助工具對醫院來說只是多花錢,也不能因此去砍醫師的薪水,除非能顯著增加醫師打報告的速度,不然醫師大概也不會想把報告的錢分給AI,就算解決了後端的報告問題。前端的影像量(X光、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如果沒有增加,醫院端的收入其實也沒有增加,所以引進AI對醫院的吸引力有限。我們目前引進的X光判讀系統的用處,主要是要排除一些我們漏掉的東西,等於是讓AI幫我們檢查一下,降低疏失的機率。
再來是廠商這端的問題,廠商基本上希望能讀一張影像賺一次錢,但是醫院基本上不可能讓廠商安裝外掛的程式去計算使用量,畢竟你無法保證AI的廠商收集了什麼資訊,目前的解決方法有點像是國稅局查攤商的收入,廠商用目前的報告量去推估一年的收費是多少。但目前說的是一張X光的判讀,如果是電腦斷層或是核磁共振,一組下來都是上百張影像,而且各自有關聯,如果還要串接臨床的症狀與病史,還有比較舊的影像去比較變化,我目前是無法想像需要的成本是多少,也許有朝一日能夠實現合理的價格。
去年去參加北美放射科醫學會年會,再加上LLM的蓬勃發展,我覺得未來AI在放射科工作的發展有兩方面,透過LLM,把影像變成製作完整的報告變得可能,目前頂多是在影像上標註一些發現,但是拿LLM報告製作完成後,以目前的模型偶爾會出現錯誤的狀況下,一定還是需要醫師覆核。但是在衛教或是報告的解釋,尤其台灣的報告基本上是英文為主,若能很好的轉譯成病人能懂的報告,也是很有價值的應用,這樣應該能解答病人大部分的問題,病人有問題再來詢問。
另外放射科的工作流程上也有很多可以讓AI幫助的地方,從幫助臨床醫師建議適合的檢查,到安排排程,到檢查影像的處理與加強,都是AI可以發力的地方。
目前我覺得最快應用的是西門子/GE/飛利浦的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所搭配銷售的影像處理程式,裡面置入的AI輔助功能。
總體來說,AI應該是能提升放射科的效率並降低人力,但是大規模的取代應該短期不會發生。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8.205.185 (臺灣)
※ 作者: shabby 2024-06-09 10:39:55
※ 文章代碼(AID): #1cPHNz94 (Stock)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17900797.A.244.html
※ 同主題文章:
… ×32
Re: [請益] 憑良心說AI要怎麼賺錢?
06-09 10:39 shabby
… ×12
anti87: 未來沒有AI做不到的,只有既得利益者不想放棄利益的問題1F 06/09 10:41
goodbye: 沒有用錢買不到的東西  但是錢就是不夠3F 06/09 10:43
s240616: 操作X光的機器人必定被取代,每個人的臉超臭又態度差,可憐4F 06/09 10:53
SIK3: 當醫護全部都被AI與其控制的機器取代時,病人的存在其實也沒必要了6F 06/09 10:57
rebel: 這樣問好了 這些東西你是幾年內看到出現的 你覺得短期不會取代的短期是多久8F 06/09 10:58
aimlin: ai賺醫院錢 同時用醫師報告training模型 兩頭賺
幾年後就廠商全吃掉了
ai廠商把報告跟影像傳回主機 就能巨量訓練了10F 06/09 11:01
sonatafm2: 人類還是逃不掉悲傷五階段的循環 面對AI也是一樣的13F 06/09 11:07
dream1124: 推 信徒連這麼客觀公正評析的文章也能洗,真是夠了14F 06/09 11:17
FGK: 前幾篇 藥師不就很害怕不想面對15F 06/09 11:17
dream1124: 現在只要沒跟著狂想就是低端無知,缺乏想像力判斷力16F 06/09 11:18
hsueh00: 一堆真的非醫療業的被ai夢沖昏頭 沒在醫療業待過取代講的如此輕鬆 內部早就討論不知道幾百次取代的問題 共識就是我們這代到退休之前不太可能發生17F 06/09 11:22
rebel: 好奇認為不能取代的點在那?在科技業 AI 的發展速度倒是讓我們很擔心20F 06/09 11:29
jinhouse123: 推22F 06/09 11:29
peacemetta: 相對難取代(但不是不可能)的點我覺得有幾個:1.變因太多,要怎麼建立足夠且正確的學習資料庫要很長一段時間 2.一個病人從門診、急診、住院安排檢查治療的整體醫療流程太繁雜,很難完全照樹狀圖走下來 3.手工技術短期內硬體可能難跟上23F 06/09 11:32
leo1217000: 一定是先從廉價人力密集的工作開始,醫師藥師要被取代真的還早,大概只有學校老師會當真28F 06/09 11:33
peacemetta: 但這些問題在未來不是不可克服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至於大家說的責任歸屬我覺得沒那麼難,只要到時候各方都有共識就好(病患與家屬、醫療人員與醫院、廠商、政府衛生與法律部門)30F 06/09 11:33
ULTIMA1002: 最難被AI取代的醫療行業就中醫
越沒有標準化的行業越不可能被取代
西醫標準化流程要大量用AI是最簡單的34F 06/09 11:34
longtimens: 標準化?你知道醫院每個人拿的藥都不一樣嗎37F 06/09 11:39
crowley: chat gpt面對各種各樣的疑難雜症跟需求都沒問題了38F 06/09 11:47
jojochen: 只要能威脅的就不可能ai,西醫?一句萬一藥量判斷異常去找ai賠
? 就可以保住人工了
一樓就是最終解答39F 06/09 11:47

--
作者 shabby 的最新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