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廣告
隱藏 ✕
※ 本文為 Jaies 轉寄自 ptt.cc 更新時間: 2012-01-31 23:22:38
看板 DummyHistory
作者 ThomasJP (筆劍春秋梁父吟)
標題 [小說] 天志救國記--第十章 反正我信-PART I
時間 Sun Jul 31 16:13:49 2011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

軍械廠的工人們正在唱著英文的字母歌,為了各種作業上的方便,梁天志要求工人都要認
識基本的西洋文字。伯曼先生雖然對於梁天志選擇教這些工人英文而不是德文頗有微詞,
但也沒有表示什麼意見。


畢竟這時有許多德國家庭,也是先移民美國經商致富,然後再帶著在美國賺來的財富回到
德國定居的。而這些德國家庭,也為德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充分的資本。何況伯曼先生已
經知道,梁天志竟然還是福特汽車公司的背後大股東。自從1908年福特公司引進泰勒生產
線制度,此時生產的汽車已經達到了差不多一百萬輛。


也就是說,梁天志完全有能力找美國的軍火商、聘請美國武器技師。而且梁天志非常有技
巧,在教工人英文的時候,卻故意像以後的某些補習班那樣稱之為「美語」。要知道這個
時代的德國人,因為英德兩國在歐洲爭霸,多半都有點反英情緒。但是德國人包括小鬍子
這樣的極端種族主義者,對美國的印象卻都還算不錯。因此,梁天志作為軍械廠的老闆,
還是順利的跟德國技師之間,達成在工廠內一般使用簡單的「美語」溝通的共識。


梁天志一邊巡視軍械廠,一邊計算著現在每個月子彈、手榴彈的產量是否能滿足他手下部
隊作戰的消耗,沒想到卻見到了易水。

對於擲彈筒的構想,梁天志也只是抱著姑且一試的想法,易水卻認真異常。他不但製成了
樣品,而且還自己進行試射,校正了表尺上的刻度。易水的擲彈筒樣品全重不到三公斤、
長度只有740公釐,膛內刻有膛線,讓榴彈的射程接近350公尺,性能與日後美軍的M79榴
彈發射器相當類似。


不過易水畫蛇添足,在上面額外設計了刺刀座,對此梁天志也只好一笑置之。他吩咐讓軍
械廠先少量生產,用來進行試驗。

一種新武器,在原型被製造出來後,都要進行大量的試驗來檢驗它的性能和可靠性。除非
是手榴彈這樣簡單的武器,可以在很快的時間內就投入使用。考慮到「後世」對於山寨品
質的印象,梁天志還是決定要謹慎一些。


梁天志確實升了易水的職,他讓易水離開生產線,與江南機器製造局出來的幾個老技工組
成了一個技術研發組,並任命易水為組長。梁天志的目的是讓中國技工與德國工程師展開
競爭,當然這種競爭必須是良性的。因此易水的技術研發組目前的任務,就是對擲彈筒進
行實彈射擊試驗,並且針對設計和生產兩個方面加以完善。


梁天志交給德國工程師的任務,是繼續改進原型迫擊炮的性能。



1911年七月底,在宋教仁、陳其美、譚人鳳等人的主導下,同盟會中部總會在上海成立。

早在1910年的四、五月間,趙聲、宋教仁、譚人鳳、居正等人,鑒於光復會領袖章太炎為
了同盟會內部會款分配的問題,與孫中山鬧翻,憤而出走自行其是,東京同盟會總部也日
漸渙散的問題。召集同盟會十一省分會會長舉行會議,商議改變革命策略。


1911年的廣州起義失敗之後,同盟會香港統籌部已是精疲力竭。黃興心灰意冷,胡漢民避
居不出,趙聲竟然「憂憤成疾」而死。孫中山遠走美洲,四處碰壁。同盟會東京本部名存
實亡,只有庶務劉揆一還在苦撐。原醞釀在中部發動起義的同盟會員,遂決定加緊建立組
織。


這個所謂「中部總會」的規模,雖然並不是特別大,成員只有幾十個人,但是卻時機湊巧
。這時正好發生了保路運動,長江流域為之沸騰。八月,又出了漢口「大江報」被查禁的
事件。


「大江報」原為「大江白話報」,是漢口的一份小報。這報紙究竟有多小?小到編輯加記
者,才一共兩人:一個詹大悲、一個何海鳴。1910年底,黃包車夫吳一狗在漢口英租界裡
暴斃。當地中國群眾懷疑是英人虐待所致,聚眾騷動,結果遭到英軍開槍射擊。「大江白
話報」直言報導此事,在武漢才算有了點影響。


1911年,「大江白話報」改名「大江報」。不久武昌的革命團體文學社成立,詹大悲被選
為文書部長,「大江報」也就變成文學社的機關報。

這個時候革命黨人宣傳革命,不再像早年那樣幼稚。報紙上刊登的,多半是地方官員的一
些醜事。有的是採訪自市井間的流言蜚語,有的乾脆就是報社自己編的。「大江報」罵過
新上任的川粵漢鐵路督辦端方,惹過新軍統制張彪,還讓湖廣總督瑞澂也不太愉快。但是
這些清廷官員雖然不悅,卻也不敢對「大江報」採取什麼行動。


然而「大江報」卻漸漸有點得意忘形,西曆七月七日,「大江報」刊登何海鳴的時評「亡
中國者和平也」。七月廿六日,又發表新軍士兵黃侃寫的「大亂者,救中國之妙藥也」。
這篇文章不足三百字,據說是黃侃在與詹大悲喝酒時隨手寫出的。


這種鼓吹革命造反的文章公然見報,官府自然不會再坐視不管。八月一日,總督瑞澂以「
宗旨不純,立意囂張」、「淆亂政體,擾害治安」的理由,下令查禁「大江報」。

在警察查抄報館時,「大江報」卻玩了一手狡計。編輯詹大悲先趕到報社,當場被捕,但
拒不告訴警方何海鳴在何處。而何海鳴這時正在電報局,把「大江報」被查封的消息發電
報給上海報界。電報發完了,何海鳴才到警局「自首投案」。


上海報界得到消息,「大江報」案自然也就引起了全國輿論的關注。報紙上天天冷潮熱諷
,說地方長官「別有用心」、羅織罪名。還有報紙刻意編故事,報導說查抄的時候連報館
買的一擔西瓜,也被警察給吃了。詹大悲、何海鳴兩人也自覺的充起了英雄,兩人在法庭
上侃侃而談,一副理直氣壯。報紙上常常出現兩人當庭「大怒」,而法官則唯唯諾諾、謹
小慎微狀的報導。


在輿論影響下,武漢的報界和各界團體,紛紛遞交呈文,為「大江報」說情。還有許多好
事之徒,連日到報館門口「憑弔」。被貼上封條的報社門口,堆滿了「安慰之紙條,哭吊
之短文」。


在這樣的「民意」壓力下,法官只能從輕判處兩人罰金八百元。兩人表示沒錢交罰金,於
是改成判刑一年半。「大江報」則被勒令關閉,不得出版。這樣「大江報」被查禁,鬧得
好像是件大事,其實也不過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只是如此一來,武漢當地官府的名聲卻
是徹底被搞臭了。




當時革命黨人辦報紙,都是從寫稿、採訪新聞、編輯到印刷、發行一把抓。因為很多地方
的革命黨窮,也僱不起人,就幾個自己人把所有的事都包辦了。實在沒有新聞,就自己編
造「獨家電訊」。好點的則連夜通宵趕篇稿子填上版面。


最極端的像陳獨秀當年辦「安徽俗話報」,從寫稿到發行都是他自己單槍匹馬去做。為了
讓這份富有DIY精神的報紙堅持下去,他忙到沒時間注意衛生,蝨子都從腦袋上往下掉。

後來在上海、北京等地,報紙漸漸發達,報社中人才算有了點錢。革命黨人多是風流人物
,開編輯會議往往就進了八大胡同,召妓作陪。也有人解釋說,在妓院開會是為了隱密起
見。不過更可能的還是這些留日學生,從日本學回來了那一套日本俠士做派。


革命黨報紙的始祖,要推同盟會在日本辦的「民報」。惠州起義之後,孫中山繼續流亡日
本。當時保皇黨在海外勢力很大,孫中山有意與梁啟超合作。梁啟超起初也頗有這個意思
,但後來被康有為知道了,就招來康有為的一頓臭罵。


合作不成,孫中山退而求其次,想拉攏楊度。楊度沒有同意,卻介紹同鄉黃興給孫中山。
結果孫中山的興中會與黃興的華興會達成合作關係,又拉了光復會入夥。於是1905年七月
三十日,中國同盟會就在東京赤板區檜町黑龍會會所決議成立。


黑龍會是一個日本浪人團體,是1901年頭山滿在玄洋社基礎上建立的。原本的宗旨是為了
把日本帝國的勢力擴張到黑龍江,因此取名黑龍會。日俄戰爭之後,黑龍會頓失目標,結
果竟變成了協助中國革命黨在日活動的組織。


同盟會成立的同時,決議創立「民報」以宣揚革命理論,對抗梁啟超在橫濱所辦的「新民
叢報」。起初「民報」的撰稿者有胡漢民、汪精衛、朱執信、宋教仁,由張繼擔任編輯。

汪兆銘號精衛,一字季新,他的祖先是安徽婺源人,后來遷居浙江山陰縣,父親汪琡到廣
東做官,才改入廣東番禺縣籍。光緒廿九年(1903年)考取日本法政大學速成科(即官費生)
,就讀一年半畢業,以自費生升入專科。1905年秋他曾跑到橫濱想投奔梁啟超,不料沒有
碰頭。乃回到東京和朱執信一同加入同盟會,成為「民報」的執筆人之一,又為同盟會的
評議員。


汪倜儻有才氣,自高自大。於是「民報」和「新民叢報」筆戰,就成了汪精衛的筆桿子,
對抗梁啟超的筆桿子。

「民報」第一期出版後,恰值日本文部省頒布取締留學生規則。當時留學生极為憤懣,罷
課者八千餘人。而留學生中分為兩派:一派是留日學生聯合會的秋瑾等,主張全体歸國,
是激烈派;一派是維持會的汪精衛,主張繼續留學,是平和派。同時又傳說日本外務省以
六千日圓付孫中山先生,迫其離開橫濱。消息傳出之後,留學生領袖陳天華遂跳海自殺,
以示激烈抗議。因為這一風潮,使得日本取締留學生的規則胎死腹中。


在這段期間,東京的中國留學生創辦了很多刊物。如江蘇學生的「江蘇」,浙江學生的「
浙江潮」,湖北學生的「漢聲」,湖南學生的「游學匯編」等。楊度也辦了一個「新中國
報」,鼓吹「金鐵主義」。


「民報」從第六期起,改由曾因轟動一時的蘇報案,在上海租界入獄的章炳麟主編。章太
炎的學問很大,經史子集之外,還要加上佛學。他主持「民報」,汪精衛等人就嫌他學究
氣太重,不夠通俗,因此時起摩擦。不過至少在這個時候,章太炎一點也不是什麼老朽夫
子。在「民報」上面,居然還有了漫畫。


在十九世紀中葉,西方報紙上就已經出現了政治漫畫。這些漫畫幽默滑稽,具有諷刺意義
。但是革命黨報紙上的漫畫,卻不過是用醜化來洩憤罵人。

例如畫了幾個「漢奸」,把曾國藩畫成人面蛇身,左宗棠畫成人面獸身,李鴻章則是人面
魚身。這樣的造型,只有曾國藩有點根據。據說由於曾國藩渾身長癬,身上一層層往下掉
鱗皮。這在現代看來,是一種嚴重的皮膚病,在當時卻被傳成曾國藩是大蟒蛇化身。至於
左宗棠、李鴻章為什麼要畫成那個樣子,理由卻不太明白。


除了三個「過去之漢奸」以外,又畫了三個「現在之漢奸」,卻是張之洞、袁世凱、岑春
煊三人。張之洞頂戴花翎,腦袋卻被放在胯下,岑春煊的腦袋被倒放在脖子上,袁世凱的
腦袋被剖開。又罵張之洞是士屠,袁世凱是民屠,岑春煊是官屠。


這種漫畫,其實跟路邊罵人的揭帖差不多,不過當時人卻也覺得新奇。很多留學生就把成
捆的「民報」包裝好,上面寫上「法政論叢」,托要回國的滿人留學生帶回國內。因為滿
人留學生不會被海關檢查行李中有沒有這些革命刊物。也不知道這些夾帶的滿人學生究竟
是真不知情,還是也覺得報紙有趣。


只不過要說輿論戰場上,「民報」戰勝了「新民叢報」那卻是未必。「民報」的主編張繼
,實際上就是個貨真價實的「黨棍」。當初他剛到日本留學,因為受日本人嘲笑,一怒之
下剪了辮子。因受留學監督姚某人訓斥,結果張繼就找來同學鄒容和陳獨秀,喀嚓一刀,
強把姚某的辮子也給剪了。


張繼每逢保皇黨在日本演講,就帶人前去鬧場。他通常拿著一根粗大的棗木手杖,在台下
大喝一聲:八個野鹿!然後跳上台去,對梁啟超這些人舉杖就打。立憲派秀才遇到兵,日
本警察又搞不清楚狀況,只好狼狽逃走。然後革命黨人居然就在原地,接著對台下聽眾演
講。這樣一來,保皇黨的聲勢自然被打壓下去。


張繼這一手,倒是頗有日後德國小鬍子的國社黨衝鋒隊的風格。後來南洋各地的革命黨人
,也有樣學樣,毆打到南洋各埠演講的保皇黨人。甚至還傳出革命黨有「四大打手」,張
繼自是名列第一。


不過保皇黨的失勢,更多卻要怪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康有為。康有為不像梁啟超,能辦
報紙造聲勢。他到歐洲、北美,就是到處捧著所謂光緒皇帝的「衣帶詔」募款,以無冕欽
差自居。當時海外華人卻也吃這一套,見康有為時還對著他下跪磕頭。康有為拿著保皇黨
的大筆募款,卻跑到瑞典斯德哥爾摩附近,買了一個島,還蓋了棟大別墅,當作欽差的「
行館」。


孫中山為了革命,可以當上了幫會老大,也還自己四處打工賺錢。康有為卻要維持體面,
為了解決金錢來源的問題,對外說他可以給海外華人封爵──公、侯、伯、子、男五等以
外,還有騎都尉、雲騎尉之類。無論出身,一個公爵一萬,價碼往下依次減少。


要是騙騙華人也就罷了,偏偏保皇黨卻騙到了洋人頭上。有個加拿大人透過梁啟超經手,
買了個男爵,又被委為「中國民軍大元帥」,在奧克蘭招募華人子弟、訓練義勇軍。偏偏
康有為又在洛杉磯,把另一個美國人荷木李(Homer Lee)封為「中國維新皇軍大將軍」,
還成了子爵。無巧不巧,這兩人卻碰了面,互相要對方聽命。


結果兩個老外最後鬧上法庭,保皇黨為之聲譽大壞。荷木李一氣之下,竟投效了孫中山。



說起孫中山這個人,除了有一些超越時代的眼光之外,他了不起的地方,就是臉皮厚、有
毅力。1905年同盟會成立之前,孫的興中會真正鬧出動靜的,也只有前面說過的那麼一次
惠州起義。


當時的人叫老孫「孫大砲」,多半不是恭維的意思。而是說他打著革命的招牌,四處向華
僑要錢,拿了錢卻又不見動靜。許多地方都把他視為職業騙徒一樣對待。

後來同盟會成立,也有了「民報」這樣的宣傳刊物,孫中山也多少找回了信譽。他在海外
華人當中最有名氣,擁有一定的人脈,能夠四處募款,就成了革命黨中不可多得的人物。
章太炎在跟孫鬧翻之後,一氣之下自己去南洋向華僑募款,卻沒有多少成果。從這裡就可
以知道募款的不容易。


募款的難處,不光在名聲、信用上。革命黨幹部的活動經費,平時從交通住宿到吃飯的錢
,都要靠捐款。因此要籌集到足夠的起義經費異常困難。不足的數額,往往要革命黨人自
己變賣家產。孫中山的大哥孫眉,就因為要支持革命事業,賣光了在夏威夷檀香山的產業
。張靜江在法國巴黎,也常常接到孫中山的籌款電報。根據事先約定的暗號,A、B、C、D
、E分別代表一萬到五萬。孫中山不時給他發一個C或者E,也讓他窮於應付。


革命黨的起義,與過去的造反不同,就在於傳統的造反是先拉隊伍,隊伍拉起來就可以四
處搶錢。而革命黨卻要先籌款,把帳目編清楚,每一筆錢的用途列明,每一個人身上的花
銷都精確到日,再拿錢去買軍火、找人起義。


不管運動的是會黨、巡防營還是新軍,規矩都是這樣。當然在其中,多少也會有些莫名其
妙的事情發生。像1907年的鎮南關起義,就是一例。

鎮南關在廣西西南部,是由廣西到越南北部的重要關隘。孫中山在事前任命王和順為起義
首領,但王和順卻臨時消失無蹤。只好改由黃明堂主事,黃明堂在越南招集了一批亡命之
徒,糾集了百餘人從背後爬上鎮南關砲台。


佔領砲台之後,孫中山偕黃興、胡漢民、日人池亨吉、還有一個法國退役炮兵上尉,在第
二天晚上,從越南進入鎮南關要塞,大行犒賞。

鎮南關一帶的砲台,是由廣西龍州提督蘇元春在十九世紀八、九十年代修建的,裝備德國
克虜伯十二生的開花大砲一百三十門。但是據胡漢民事後回憶,隨行的法國炮兵上尉卻發
現全部三處砲台上,因為疏於保養,竟然只有一門大砲可用。而且砲台本身的建築設計,
這些大砲的砲口,都是指向越南方向。革命軍想要改變大砲方向,一來沒有工匠,二來就
是有工匠,一時之間也沒辦法著手施工。


這幾座所謂的鎮南關砲台,在當時多半已經荒廢,或者不受地方重視,只有少數清軍駐守
。所以鎮南關被革命軍佔領後,當時竟沒人知道。三天以後洋人管理的龍州海關發現鎮南
關上插著青天白日旗幟,通報了北京軍機處,才由軍機處轉告巡撫張鳴歧。


廣西巡撫得知消息後,首先派陸榮廷率新軍一個營前來。陸榮廷不知關上虛實,於是寫了
一封「降書」,向革命黨要錢。頭款要每人三十元,然後再給一百元。新軍公然向「敵軍
」表示可以被收買,這事也是一絕。後來陸的上司龍濟光率整個混成協趕到,革命黨乾脆
再次越過邊境,從越南跑了。


事後巡撫張鳴歧和龍濟光、陸榮廷等人,為了向上報功,就說有四千餘人「大舉來犯」,
新軍開砲猛轟,與亂黨「血戰七晝夜」、「斃敵無算」,還繳獲槍械六、七十枝,奪回了
砲台。而革命黨這邊,後來就把故事改成了革命軍用「巨砲」轟擊清軍,迫使清軍「請降
」,而革命軍竟然不准。後來還是「血戰七晝夜」,打死清兵數百,革命軍卻只傷亡二人
,最後安然撤退。


1911年的廣州起義,馬來亞各埠捐了五萬,荷屬東印度華僑也捐了五萬,暹羅和安南各籌
了三萬,北美的捐款最後遲到,但也有一萬多的樣子。但是在鎮南關起義時,孫中山卻連
收買陸榮廷所部的一萬多大洋都拿不出來。也許是手邊沒有那麼多現款,或者超過了預算
。不過再怎麼說,有這樣一次起義,孫中山好歹做出了「業績」,還到過關上「親手發砲
」,也能夠跟捐款的南洋鄉親交待了。


====

鎮南關砲台上的大砲(不要看說明文字,那個說明根本是亂寫...)

http://www.xhgmw.org/archive-49027.shtml
清军大炮_辛亥革命文物_辛亥革命网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网,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此炮即为镇南关大炮,曾被革命军所夺占。该炮器形较大,见证了孙中山领导的十次武装起义中的镇南关起义,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清军大炮, ...
 

孫中山砲轟越南圖(茶)

http://www.ccdy.cn/lishi/attachement/jpg/site2/20110518/4437e60366eb0f3da93145.jpg
[圖]
 

如果要向廣西開砲,砲口應該指著圖中涼棚的方向...

廣西中越邊界砲台遺址

http://tieba.baidu.com/f?kz=1037350964
很少人知道,广西有一座万里长城,延绵千里,装备了100门克虏伯大炮_广西吧_贴吧 百度贴吧是结合百度搜索引擎建立的大型中文社区,让那些对同一个话题感兴趣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方便地展开交流和互相帮助。于2003年12月3日上线。 ...
 

可以看到,大砲下方的軌道最多往左右轉九十度,不可能往後轉一百八十度

而且正後方也沒有射界,根本無法開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35.253.34
jayleeabc:推1F 07/31 16:22
salagadoola:兩邊一起虛報戰況XD2F 07/31 16:34
baelrog:於是最後虛報的戰況就被認了XD3F 07/31 16:40
※ 編輯: ThomasJP        來自: 58.35.253.34         (07/31 16:57)
※ 編輯: ThomasJP        來自: 58.35.253.34         (07/31 17:01)
※ 編輯: ThomasJP        來自: 58.35.253.34         (07/31 17:09)
winken2004:4F 07/31 20:21
laal:推~~5F 07/31 21:26
qekye:看到標題就推了~XD6F 07/31 22:59
longface:天志要小心辛苦研發出的406被莫奶奶通通搞丟7F 08/01 00:31
longface:補推
brigand:推 假穿越之名 寫真實歷史9F 08/03 08:02
Hartmann:推10F 08/04 20:46

--
※ 看板: Jaies 文章推薦值: 0 目前人氣: 0 累積人氣: 95 
分享網址: 複製 已複製
r)回覆 e)編輯 d)刪除 M)收藏 ^x)轉錄 同主題: =)首篇 [)上篇 ])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