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oondark92 (明星黯月)
標題 Re: [新聞] 呼籲「總量管制」!藥師、醫師、護理
時間 Sat Sep 30 20:52:08 2023



醫療是很吃經驗值的,舉個例子好了,
一個實習醫學生,實習護生,或者醫檢師,
從剛開始學抽血到抽過上千次血後,技術和成功率會不會有差?
這中間叫做學習曲線learning curve,沒有累積一定經驗值沒法升級...
問題來了,哪些病人該提供這個經驗值? 所以有些人想給中老鳥抽,不想給新手抽
或許有人會說互抽就好?
不過健康的醫學生多數血管健康相對好抽,初到病房還是得面對挑戰...

不要總量管制,面對的可能就是10倍的新手醫護要到新手村醫院練功,
練得不只是抽血,還有問診,身體檢查,打靜脈針,中央靜脈導管,氣管插管,
當然這有些會有上級醫師在場指導,
不過呢,教學醫院的病人可能本來是1個醫學生問診身體理學檢查,
變成10個醫學生輪番上陣問診,身體理學檢查...
然後呢,現在病人自主權高漲,本來願意的病人負擔更大的教學責任,拒絕率也會上升,
更少的經驗值分配給更多的新手,結果就是延後成長,
可能未來病人要面對更多當到主治卻還沒成熟的醫師...

更糟糕的是,這些在有限學習資源好不容易訓練培養出來的醫事人員,
多數可能熟練以後又離開重症領域進入相對輕鬆的科別或院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5.65.79 (臺灣)
※ 作者: moondark92 2023-09-30 20:52:08
※ 文章代碼(AID): #1b61dxqh (Gossiping)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96078331.A.D2B.html
joumay: 滑坡一下跳十倍? 陳院長應該很開心1F 36.224.132.43 台灣 09/30 20:53
ls4860: 你這個說的才是現在醫藥界擔心的 其他人說跟錢有關 嗯...也是真的2F 180.177.25.42 台灣 09/30 20:53
benxyz: 可以告訴我哪個行業不吃經驗值嗎4F 1.168.90.161 台灣 09/30 20:53
修理機器多練幾次玩壞了也沒關係,機器也不會拒絕練功
病人的話...
pauljet: 你不覺得很矛盾嗎?病人多到要關床 又不5F 101.10.10.93 台灣 09/30 20:54
magamanzero: 水電師傅表示:來給我練練6F 61.70.140.18 台灣 09/30 20:54
pauljet: 要增加人力?7F 101.10.10.93 台灣 09/30 20:54
因為缺的是重症人力,而以往重症值班常駐人力又常常依靠練功中的住院醫師,
有事才會call後線醫師

willism: 現在是1個新增名額都不想要,哪來10倍新8F 114.47.162.212 台灣 09/30 20:54
magamanzero: 就一層層剝削而已 現在撐不下去了9F 61.70.140.18 台灣 09/30 20:55
gino0717: 沒有經驗的電工會把電箱弄到電死人
電工應該也要總量管制10F 1.170.152.184 台灣 09/30 20:55
電工當然是在教學場所道具練熟了再出外實戰阿,
差別是醫護的教學場所道具是活生生的病人

ellychen: 所以??以後AI打針, AI開藥;醫生不用經驗12F 111.253.164.138 台灣 09/30 20:55
magamanzero: 少子化 沒有菜鳥能剝削 制度就崩了13F 61.70.140.18 台灣 09/30 20:55
devidevi: 病人多到要增加名額,但醫護需要福利
總額管制是錯的,就醫/醫療人力比例管制14F 49.159.219.21 台灣 09/30 20:55
BLE: 缺人力是因為留不住  又不是畢業生不夠16F 36.231.18.146 台灣 09/30 20:56
devidevi: 病人增加,醫護沒增加17F 49.159.219.21 台灣 09/30 20:56
willism: 手? 既得利益者,看到每年加幾十個名額就呼天搶地了18F 114.47.162.212 台灣 09/30 20:56
magamanzero: 其實你開放更多 也只是更多過水的20F 61.70.140.18 台灣 09/30 20:58
anti87: 醫護藥一堆害怕競爭的既得利益者21F 101.137.84.65 台灣 09/30 20:58
市場競爭機制要發揮正向效果的條件是資訊透明且消費者容易判斷優劣,
否則可能反造成劣幣逐良幣
其他產品是否壞掉無法使用容易判斷,或者這次買到爛貨下次不買同一家的產品
試問醫術要如何判斷好壞?
醫術好的醫師還是會有病人死亡,醫術不好的醫師也是有病人活著出院,
那計算死亡率如何? 醫師手上同時會有死亡率不同嚴重度不同的疾病病人,
醫師專長領域不同,收治的疾病組合也會不同,市場又該如何對不同醫師定價評優劣?
看服務態度?
病人頭痛來門診想做電腦斷層,甲醫師說沒必要,乙醫師熱忱服務順應病人要求安排檢查
病人會覺得誰服務態度好?哪個醫師比較容易被市場淘汰?

willism: 加幾十個人,台灣醫療體系就會崩潰,你22F 114.47.162.212 台灣 09/30 20:58
magamanzero: 根本原因不想面對就沒用23F 61.70.140.18 台灣 09/30 20:58
willism: 要不要看看自己在講啥! 以前這些人沒當過住院醫生是不是?24F 114.47.162.212 台灣 09/30 20:58
目前關床的原因好像也不是因為醫師不夠,是護理師不夠
一堆醫師訓練完沒增加多少重症人力然後湧到非重症區塊,
要生存下去就難免要製造需求,病人遇到醫師說要做哪些檢查吃哪些藥,
病人是否有能力判斷必要性?這裡面很多可能是有相對而非絕對必要的,
要說醫師錯也沒錯,比方說頭痛要不要做電腦斷層?
健保財務只會雪上加霜,健保核刪那勸病人自費如何?

shikop: 想要馬兒好 又要馬兒不吃草26F 111.250.149.116 台灣 09/30 21:00
benxyz: 缺人又要管制總量 賽賽溜溜27F 1.168.90.161 台灣 09/30 21:08
話說回來,以後如果資深醫師都跑光了,重症單位由幾倍的住院醫師挑大樑,
或者說有資深醫師指導但經驗值不足,大家覺得如何?
newyorker54: 一堆醫護跑去做醫美,留在醫院的變少,又不是醫護人員不夠,是留不住人健保制度吃免費的吃到飽,很多沒救的救到底多花幾百萬28F 61.231.195.127 台灣 09/30 21:22

Dreamlgw: 要是覺得看醫生很貴就是規模經濟不夠y規模經濟才能下降成本
醫療 工業化 流水線 規模經濟32F 223.136.253.193 台灣 09/30 21:44
要看稼動率如何?
有些醫療設備本具有規模經濟性質,比方說核磁共振,
機器買來就是沉默成本,擺在那邊維修保養費也是固定成本,使用率太低就會賠錢,
但稼動率超過100%以後就要買新機器,不會再有規模經濟的效益

流水線的特色在於產品要有一致性,如果每個病人基因器官疾病都一樣才有可能,
如果是客製化的產品在以前是不太可能形成流水線的,現在雖然有AI輔助3D列印,
但要形成流水線...
目前高階影像檢查機器價格也還沒降到滿載就可以讓所有病人入院都經過高階影像流水線
的經濟效益程度
※ 編輯: moondark92 (36.225.65.79 臺灣), 09/30/2023 22:01:29
--
作者 moondark92 的最新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