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ech_Job
作者 zzahoward (Cheshire Cat)
標題 Re: [新聞] 獨家開箱鴻海電動車!直擊台灣隊挺進美
時間 Sat Dec 31 08:27:17 2022


海公公這一塊很早就釋出訊息了阿

他們其實自己的品牌也只是一個開端,最終目標是平台代工組裝吧

剛好和本身根基商業模式差不多,終端自有品牌應該不是主要目標


你看海公公的策略


基本上都是跟大廠結盟

1. Lordstown Motors這個廠房之前被Steve Burns亂搞一通

   GM其實已經在這個廠房投資了不少,海公公進場算是撿到寶

   第一批皮卡其實在11月底開始交車,只是產能未知

2. 海公公兩年前就說要做Alfa Romeo了

   今年九月就跟Stellantis (PSA+Fiat)集團成立子公司各佔50%股份

   Stellantis的軟體目前是跟Amazon合作,兩邊有貨車卡車的合約

   Amazon之前就有買Ram和Fiat的商用車

3. 水果EV project一直在抽插,不過要是真的有成海公公一定會搶

   目前看起來中國那票組裝廠應該不太可能到美國去布局

   水果大概主力還是會集中在軟體部分,硬體可能還是要找既有平台成本才會省

其實鴻海放出來的新聞,也都是以"平台"為主

方向看起來蠻合理的,畢竟海公公以前只要搞自有品牌都是悲劇收場

不如持續搞血汗血尿工廠就好,iPhone的組裝大家有口皆碑


至於EV這種東西,汽車同一具底盤本來就可以玩出千百種設計

歐洲小廠也會跟大廠買平台來玩,目前Toyota當家跑車Supra就拿BMW Z4來自己調

當下傳統車廠很多車子都還是拿燃油引擎平台去跨界做EV

純EV平台如Tesla還是較少,有做的成本也高

海公公現在切入這個區塊實際上是真的有機會的

畢竟EV的組裝和生產鏈跟傳統燃油引擎汽車還是差蠻多

美國那個汽車工會(UAW)又是一個很XX的組織,有興趣可以了解UAW怎麼摧毀底特律的

基本上傳統車廠要放棄燃油引擎平台,第一關要過的絕對就是UAW

找第三方代工剛好能避開UAW這個尾巴搖狗的工會組織,降低風險

假如海公公能避開UAW掌控走電子業工廠路線


成本面和獲利面上大概可以屌打多數美國的汽車製造廠

(在老墨那邊的可能無法,不過老墨組裝出來的品質也不一定能跟狐狸康比)

神不神山我不知道

不過鴻海除了傳統電子產品組裝想要跨足EV,是好的嘗試也是好的方向

就算不認同鴻海的企業文化,但鴻海依然算是台灣企業中敢踏出舒適圈的其中一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122.114 (臺灣)
※ 文章代碼(AID): #1Zhu7dnM (Tech_Job)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672446439.A.C56.html
v9290026: 好文推1F 12/31 09:06
kougousei: 至少比那些薪水幻想文有料 推2F 12/31 09:08
bbinbbin: 美國勞工vs 中國勞工?3F 12/31 09:45
cavabien: 幻想文4F 12/31 09:57
哪裡幻想XD
popmentos: 想要避開美國工會,應該很難,那樣關稅會變很高吧5F 12/31 10:29
godog: 不錯6F 12/31 11:00
ryan76511: 認真推7F 12/31 11:05
chrischiu: 鴻海現在結盟的對象都不像會成功
估計最後就是幫新創或落後國家造車8F 12/31 11:17
Stellantis是目前第三大集團耶
Apple說不定也會合作,假如這樣都說不像會成功是不是太嚴格了
ppstar168: 複製iphone成功模式10F 12/31 11:38
francej: UAW不是吃素的哪有可能甚麼讓你裝傻說這是電子業
不關他們的事11F 12/31 11:47
Elon Musk就不甩UAW阿 搞到UAW還派間諜進去抹黑不是?
另外就是,傳統車廠被UAW綁死綁太久了,新進廠商反而沒這包袱
jokc7839: 汽車工會真的好強喔13F 12/31 11:51
※ 編輯: zzahoward (1.163.122.114 臺灣), 12/31/2022 12:11:16
physicsdk: 推14F 12/31 12:21
roger717: 有點像2010左右大陸一堆莫名其妙的山寨機,背後全是聯發科的手機晶片組。做平台的確是好的方向15F 12/31 12:23
MLARAI: 很多政治腦的只想臭公公而已17F 12/31 12:36
ptta: 蘋果一定會做電動車,不然找不到下一個規模夠大的成長動能18F 12/31 13:00
ohmylove347: 蘋果感覺會偏找傳統大廠做代工,不過長期不好說20F 12/31 13:04
godog: 蘋果找過現代 日產 結果大家都很聰明 可以做品牌
誰要做代工 然後蘋果對代工廠又是苛刻 自然沒有結果21F 12/31 13:23
tswu8: 鴻海是練兵給蘋果看吧?好奇是維修點怎麼處理? Apple Car Studio?展示間同時賣iPhone?23F 12/31 14:04
lavign: 自己訂的規格和品管都不行 都要品牌商訂好壓著做
夏普現在也是空有品牌的廉價電視25F 12/31 14:37
Mulsanne: 蘋果要給現代汽車代工吧27F 12/31 15:21
shyshyan: 鴻海看來就是要搶進汽車代工啦 電動車看來只是個噱頭而已28F 12/31 15:23
uxijgil: 以前狂吹台積電的純代工模式,怎麼會覺得水果給現代代工這模式能長久30F 12/31 15:36
aegis91086: 推分享32F 12/31 15:48
marsonele: 所以還是定位工廠 而是不是研發?33F 12/31 16:43
amorose77: 蘋果是要海在果車計畫中先幫他廠練兵再來幫他做34F 12/31 18:17
Adrian: 難得看到中肯的評論35F 12/31 19:01
master32: 不看好但是非常希望被打臉,鴻海成功對台灣沒壞處36F 12/31 20:14
dashi: 長知識了~推37F 12/31 20:51
chrischiu: 先進國家誰要你幫他設計汽車,只有落後國家會買單38F 12/31 20:59

--
作者 zzahoward 的最新發文:
點此顯示更多發文記錄